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潘小虹  陆雪官  朱维培 《江苏医药》2013,39(10):1191-1194
目的 分析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80.26%.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临床Ⅰ-Ⅱa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Ⅱb-Ⅳ期(87.93%vs.55.56%) (P<0.01);无宫旁浸润者5年生存率高于有宫旁浸润者(85.25% vs.60.00%)(P<0.05);无脉管浸润者5年生存率高于有脉管浸润者(82.19% vs.33.33%)(P<0.01);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85.29% vs.37.50%)(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晚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2.
曹军  刘洪强  阿阳  夏宁  张洪磊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561-2562,I0001
目的 探讨聚乙烯醇(PVA)颗粒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126例ⅢB和Ⅳ期NSCLC患者接受血管内PVA颗粒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术后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晚期N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78±3.24)个月,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39.10%和25.59%.经Cox回归模型分析,肿瘤分期、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联合化疗与否4个因素均为独立预后因素(均P <0.01).结论PVA颗粒介入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满意,肺癌分期较早、鳞癌、肿瘤较小、肿瘤位于中央、联合化疗相对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刘宝露  张霞  张铁梅 《河北医药》2012,34(19):2916-2919
目的分析ⅢA-N2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手术及辅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经手术治疗的ⅢA-N2期肺腺癌患者249例,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各变量与预后的关系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术后全组患者1、3和5年累计生存分别为43%、17%、10%,中位生存期21个月。影响生存期的因素病理亚型、淋巴结阳性率、肿瘤直径、T分期、N2阳性个数、隆突下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无跳跃性转移、治疗方式。T分期(P=0.015)、化疗周期(P=0.02)、N2阳性个数(P=0.013)、术后放疗(P=0.023)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ⅢA-N2期肺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手术仍为其主要治疗手段;T分期、化疗周期、N2阳性个数,术后放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后联合放化疗优于术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肿瘤分化程度、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直径、脉管内瘤栓、宫旁浸润、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5);肿瘤病理类型与术后累积复发率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率与术后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均相关(P<0.05)。非鳞癌和淋巴结转移率>7.3%是影响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3.429、2.549,P<0.05),淋巴结转移率>7.3%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3.000,P<0.05)。结论 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对淋巴结转移率>7.3%的患者应加强术后补充治疗及随访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胡卫建  陈胜  汪方清 《安徽医药》2011,15(10):1251-1252
目的研究T2~T3期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及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方法 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间进行根治性手术的T2~T3期食管癌患者140例,分成辅助化疗实验组78例和对照组62例,实验组于术后3~4周开始辅助化疗,每3周1次,共4次,所有患者全部随访,选择5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术后辅助化疗可延长中晚期食管癌根治术后的远期生存。经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年龄、性别、部位等不影响患者的预后,但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T2~T3期食管癌根治术后的生存的主要因素。结论术后辅助化疗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T2~T3期食管癌切除术后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远期生存,应常规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和区域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续贯方案治疗ⅡB~ⅢB期宫颈鳞癌的疗效,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济源市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ⅡB~ⅢB期宫颈鳞癌病人86例,其中57例行同步放化疗方案设为A组,29例采用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续贯方案设为B组.比较两组生存时间和毒副作用发生率,并根据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分层分析,同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A、B组随访1年(96.5%比93.1%)、3年(80.7%比75.9%)及5年(70.2%比58.6%)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病人B组盆腔局部复发率显著高于A组(25.0%比0.0%,P<0.05);无淋巴结转移病人两组治疗失败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病人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病人B组Ⅲ~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52.9%比31.7%,P<0.05);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均证实,肿瘤长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同步化疗方式是影响ⅡB~ⅢB期宫颈鳞癌病人生存时间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续贯方案对ⅡB~ⅢB期宫颈鳞癌总体生存获益接近,其中肿瘤长径、淋巴结转移状态及同步化疗方式是影响病人临床预后危险因素;同时新辅助化疗可导致病人盆腔局部复发和Ⅲ~Ⅳ级骨髓抑制发生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长期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121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15~95个月.至随访结束,111例获访,其中的19例局部复发,34例远处转移,36例死亡;1年累积生存率为93.39%,3年累积生存率为76.03%,5年累积总生存率为70.25%.单因素分析显示,侵犯浆膜、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性质、化疗周期、生长激素受体(GHR)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TNM分期、浸润深度、GHR表达等3项指标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长期存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NM分期、浸润深度、生长激素受体表达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化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对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10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Х^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IGO分期(OR=3.234,95% CI:1.324~ 13.454)和淋巴结转移(OR=8.235,95%CI:1.563~18.574)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FIGO分期(HR=4.342,95%CI:1.643~ 15.856)和淋巴结转移(HR=3.853,95% CI:1.864~9.675)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新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与化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24例老年鼻咽癌患者的放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的224例确诊鼻咽癌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平均随访50个月,全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9%、67.9%和51.1%;Ⅰ、Ⅱ、Ⅲ、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59.1%、55.8%和39.6%(P〈0.05)。配合化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6.1%,高于单纯放疗者48.9%,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生存率与性别、T分期、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治疗结束淋巴结是否残留有关;与鼻咽照射剂量、是否化疗等因素无关。结论老年鼻咽癌放疗效果相对较差,应结合病情及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女性、临床分期早、放疗后无淋巴结残留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对评估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入住本科室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术前血浆DD水平分为DD水平升高组(A组)和DD水平正常组(B组),并进行术后随访,以宫颈癌复发为随访的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计算组间生存率曲线差异,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组有16例复发,复发时间中位数为25.5个月(6 ~ 50个月),无复发生存率为74.0%;B组有11例复发,复发时间中位数为36个月(15 ~ 62个月),无复发生存率为88.8%.Kaplan-Meier曲线表明,A组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B组(P<0.05).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血浆DD水平、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法均为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血浆DD水平是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该指标对早期宫颈癌的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本市宫颈癌患者5年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集的186例宫颈癌患者为对象.通过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探讨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术后治疗方式等对寿光市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5年存活率为73.66%(137/18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术后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因素(x2=14.490、7.143、39.841、5.859、18.093、6.533,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术后治疗方式是本市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95%CI分别为1.017-4.689、0.335-1.248、0.746-1.383、1.235-2.164、0.035-0.763、1.354-1.492,P<0.05).结论 优化术后治疗方式,尽量建议患者选择术后化放疗结合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诱导的淋巴细胞减少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放疗的102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放疗前1周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ALC)、放疗期间外周血淋巴细胞最低值(MinALC)和放疗后1个月的ALC,根据ALC将患者分为高ALC组(51例)和低ALC组(51例).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1年总生存率(OS)为41%.放疗期间高、低ALC组患者的1年OS分别为57%和23%(P<0.0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个月和9个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HR=2.03,95%CJ=1.209~3.410,P<0.05)和放疗期间MinALC(HR=0.461,95%CJ=0.279~0.761,P<0.05)为影响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放疗期间MinALC对接受全脑放疗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趋势、病因、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情况。方法对40例年轻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年轻女性宫颈癌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FIGO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术后或术前是否放化疗对预后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更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年轻宫颈癌发病率较高,年轻宫颈癌临床期别早、淋巴结转移率高,有其独特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其不良生物学特征对患者的预后是有影响的。建议对年轻妇女应加强普查和防治。  相似文献   

14.
范伟超  刘爱国 《安徽医药》2021,25(4):750-754
目的 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人的Siewert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安徽济民肿瘤医院自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2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人,将符合标准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人按Siewert分型分组,其中Ⅰ型15例、Ⅱ型32例、Ⅲ型75例;比较三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三组生存率;并分别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SiewertⅡ型、SiewertⅢ型中体质量指数(BMI)>22.7 kg/m2比例为56.25%(18/32)、58.67%(44/75),显著高于SiewertⅠ型的20.00%(3/15);软组织浸润比例分别为18.75%(6/32)、24.00%(18/75),显著高于SiewertⅠ型的6.67%(1/15);SiewertⅢ型病人累积生存率为24.1%,显著低于SiewertⅠ型(75.0%)、SiewertⅡ型(59.5%)(P<0.0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HR(95%CI):0.551(0.307~0.990)]、肿瘤分化程度[HR(95%CI):2.152(1.057~5.841)]、肿瘤T分期[HR(95%CI):3.086(1.048~9.088)]、肿瘤TNM分期[HR(95%CI):1.069(0.577~1.983)]、淋巴结转移度[HR(95%CI):2.399(1.043~5.518)]、术后辅助化疗[HR(95%CI):4.354(1.294~14.647)]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Siewert分型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人临床病理也正存在一定差异,生存率可随分型的位置下移而下降,且预后与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度、术后辅助化疗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8例有完整资料的、治疗方案相同的宫颈癌患者,Ⅰa期13例(16.67%),Ⅰb期42例(53.85%),Ⅱa期23例(29.49%)。结果2年生存率为84.62%,5年生存率为73.08%;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手术切缘是否有癌细胞残留、深肌层是否有癌细胞浸润、宫旁是否癌细胞浸润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较晚、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手术切缘有癌细胞残留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具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差,应予高度重视,加强综合治疗,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6.
王海  纪志刚  牛吉瑞 《中国医药》2012,7(3):337-339
目的 探讨局限性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我院2000年10月至2009年9月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患者80例,对侧肾功能良好者68例为相对适应证组,孤立肾肾癌或对侧肾功能较差者12例为绝对适应证组.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采用Kaplan-Meier模型进行生存分析,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生存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直径平均3.5(1.2~7.0)cm,≤4 cm 68例(85.0%),>4 cm 12例(15.0%);病理分期采用UICC2002TNM分期法,T1a期68例(85.0%),T1b期12例(15.0%).80例患者随访12~ 107个月,平均49.8个月,随访期间8例(10%)死于复发和(或)转移,3、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5.0%、83.9%.相对适应证组3、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7.1% (66/68)、95.6% (65/68),绝对适应证组3、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83.3% (10/12)、58.3% (7/1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 <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适应证(相对/绝对)是惟一影响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30,RR=0.033).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因术前对侧肾功能差或孤立肾肾癌而行NSS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影响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的预后因素,探讨乳腺癌综合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例100例。全部病例术后均接受锁骨上、腋窝及内乳区域淋巴结放疗,DT40~53Gy/4.0~5.5周。其中36例合并胸壁放疗,DT35~52Gy/3.5~5.3周。进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的多个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及生存率影响的Cox回归分析。结果局部复发(包括胸壁复发和区域淋巴结复发)及远处转移发生与T、N分期、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胸壁复发与放疗后合并化疗呈负相关;T、N分期、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放疗前合并化疗是影响生存的保护因素。结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以及是否合并化疗是影响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的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根治性手术治疗对Ⅰb2~Ⅱb期宫颈恶性肿瘤的疗效预后影响及影响晚期宫颈恶性肿瘤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妇科病房的70例Ⅰb2~Ⅱb期宫颈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平均年龄为(47.77±10.03)岁。(2)单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是影响宫颈恶性肿瘤预后的相关因素(P 0.05),术前治疗(P=0.166)不是影响宫颈恶性肿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P=0.020)是影响宫颈恶性肿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宫颈癌的预后因素有临床分期、淋巴结的转移、宫旁浸润,其中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的重要独立预后因素,而接受新辅助治疗与宫颈癌的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9.
姜宏景  王长利 《天津医药》2003,31(5):282-28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分析行根治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477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对该组病例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N分期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病人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有转移的病人(P<0.001);术中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超过6枚的病例生存率高于清扫6枚以下的病例(P<0.001);术后生存率随T1、T2、T3和T4依次明显递减(P<0.001);术后化疗组病例的生存期较非化疗组长(P=0.036);鳞癌和腺癌的生存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01)。结论:纵隔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术后化疗与否、肿瘤的T分期、N分期和病理类型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性别、术后放疗、术后免疫治疗及手术方式等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胃癌术后预后因素的Cox比例风险回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峰  高阳  张力  张杰 《青岛医药卫生》2010,42(4):253-255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资料完整的315例胃癌术后病例,以死亡为结果量,以性别、年龄等13个因素为解释变量,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筛选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胃癌术后5年累计生存率为45.70%,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组织学分型、肿瘤分化程度、UICC-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站数、肿瘤远处转移、浸润深度、联合脏器切除、血管癌栓形成与患者5年生存相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保留在方程中的协变量是:肿瘤组织类型、肿瘤分化程度(RR=0.588)、UICC-TNM分期(RR=1.423)、淋巴结转移站数(RR=1.536)、肿瘤远处转移(RR=4.544)、联合脏器切除(RR=3.147)。结论肿瘤组织类型、肿瘤分化程度、UICC-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站数、肿瘤远处转移、联合脏器切除是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的强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