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娟 《西南军医》2008,10(3):163-163
临床上常见的手部烧伤后畸形,主要有手背瘢痕挛缩畸形和手掌瘢痕挛缩畸形。手背烧伤挛缩畸形,常是较大面积或较多部位烧伤后畸形的一部分,轻度表现为皮肤瘢痕化,弹性丧失或瘢痕增生握拳不紧;重度表现为掌指关节过度背伸、虎口狭窄,形成典型的爪型手。手掌瘢痕挛缩畸形多由于握持高温物体引起,因此为单发,多见于小儿,成人较少见。手掌瘢痕多见于手指近端、手掌远端和大小鱼际并以掌心为中心,各指及大小鱼际向掌心集中,造成拇指外展受限,手指不能伸直,严重者手指完全和手掌粘连呈握拳状。  相似文献   

2.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防治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95— 2 0 0 3年间 5 5 9例手烧伤患者早期处理及 10 8例后期瘢痕挛缩畸形整形治疗情况。结果  5 5 9例 10 87只手烧伤早期积极处理创面 ,对深Ⅱ度 ,Ⅲ度创面早期手术 ,手部瘢痕畸形较轻 ,手功能恢复良好。而手部烧伤创面感染、手术时间晚或薄皮片移植 ,后期瘢痕畸形严重 ,手功能丧失多。 10 8例 15 5只手烧伤后期瘢痕挛缩畸形采用局部改形术、瘢痕松解植皮、皮瓣转移、关节融合等方法 ,手部畸形矫正满意 ,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的预防瘢痕增生 ,远期手功能恢复良好。对手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整形应及早进行。  相似文献   

3.
手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58例极76只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采用瘢痕切开或切除,严重者行关节融合或成形术,局部皮瓣加皮片移植,或腹部皮瓣移植;术后早期进行手部康复治疗.结果:移植皮片和皮瓣均成活,手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功能、指蹼功能均良好,生活能够完全或大部分自理.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手术和功能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分析39例71指深度烧伤应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的优、缺点.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应用手部岛状皮瓣能最大限度保留手指长度,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移位后既有感觉存在,手指质地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岛状皮瓣血供丰富,安全可靠,是治疗手指远端损伤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军医林平安──突破烧伤整形医学禁区一般认为,高原地区深度烧伤15年以上的病例,不宜再做整形手术。而新疆某部医院军医林平安,采用纸筒固定手指和石膏固定掌部的新方法,最近为一名左手深度烧伤后,掌部粘连且挛缩成拳状已有20年的患者,成功地进行了整形修复术。...  相似文献   

6.
采用5种方法整复手深度烧伤后挛缩畸形116例,213指。对小儿患者,采用指侧皮瓣转移修复,效果比较理想,功能恢复好,再度挛缩轻,不需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0岁。1987年7月全身被钢水烧伤,面积87%,其中Ⅲ度50%。愈后继发颈,腋、肘、腘窝等多处瘢痕挛缩,左手呈爪形手,右手拳状手畸形,于1989年2月收入我院。颏胸部粘连,下唇及双下睑外翻,齿龈外露,流涎,口及双眼闭合不全,颈部后伸及旋转活动严重受限。行颈部瘢痕切开松解,创面用中厚皮片修复,皮片成活好。但9个月后因皮片收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91年12月至1992年12月应用手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11例。其中急性手指外伤6例,烧伤后远节指关节骨外露3例,烧伤疤痕切除后远节指关节肌腱外露2例。供瓣部位皆在受伤手指根部侧面。本文认为手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一般可一次修复创面,病程较短;手指不用固定,供瓣区较隐蔽。优于其它修复手指端软组织缺损的带蒂皮瓣。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科3年来治疗小儿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体会。方法:对50例(58只手)患儿全部采用瘢痕松解或切除术,应用“Z”字成形或邻位皮瓣转移术,全厚皮片移植术包括虎口和指蹼成形术。结果:大部分患儿一次手术治疗成功,少数病例因就诊时间晚,需经二次手术。结论:本文对小儿烧伤后瘢痕挛缩原因、烧伤早期治疗存在的问题、瘢痕挛缩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中注意事项、术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三种手术方法治疗严重烧伤后小口畸形,提出大方形口成形用以治疗严重烧伤后口周疤痕挛缩远期功能恢复理想,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和腕部小范围深度缺损局部岛状皮瓣的修复方法,总结最大程度减轻手畸形和功能障碍的技巧。方法:将手和腕的缺损分为手指缺损,虎口和指蹼缺损,手背、手掌和腕部缺损,清创后分别用掌背动脉岛状皮瓣、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岛状皮瓣和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供瓣区游离植皮或直接拉拢缝合。结果:37例患者42个手和腕部创面,皮瓣转移后38个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近远期效果好,功能恢复满意。1个皮瓣因血运障碍全部坏死,二次手术转移腹部皮瓣治愈,其他3个皮瓣也因血运障碍致使皮瓣远端0.2—0.6cm范围坏死,通过换药愈合。结论:上述皮瓣位于创面临近部位,切取容易,操作简便,修复创面可使创面Ⅰ期愈合,避免感染、后期畸形和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远期效果好,不失为一种修复手和腕部小范围深度缺损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科5年来治疗小儿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体会.方法:对48例(53只手)患儿全部采用瘢痕松解或切除术,应用"Z"字成形或邻位皮瓣转移术,中厚皮瓣移植术包括虎口和指蹼成形术.结果:大部分患儿一次手术治疗成功,少数病例因就诊时间晚,需经二次手术.结论:本文对小儿烧伤后瘢痕挛缩原因、烧伤早期治疗存在的问题、瘢痕挛缩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中注意事项、术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49例颈部烧伤疤痕挛缩的治疗进行了回顾,并在文中讨论了预防措施,治疗时机,总结了8种治疗方法,对手术有关问题及术后康复问题亦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治疗应坚持宜简不宜繁的原则,充分考虑病人的要求,根据疤痕的性质、范围及局部具体情况选择疗程短、效果满意的治疗方法。通过本组病例分析,皮肤游离移植及局部皮瓣为治疗的主要方法。对严重畸形者宜首选岛状背阔肌皮瓣移植。  相似文献   

14.
自1989年5月以来,我们应用前臂逆行离状筋膜蒂皮瓣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6~52岁,平均23岁。皮瓣面积6cm×4cm~12cm×8cm,筋膜蒂宽3~4cm,长2~5cm。急诊手术4例、择期手术5例。其中炸伤后虎口挛缩4例,手背创面3例。手掌创面1例,拇指掌指关节处创面1例。全部病例均有骨、肌腱外露。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早期发生静脉危象3例,经及时处理后成活。至今随访0.5~3年,除皮瓣感觉恢复较差外,手功能恢复良好。手术方法根据手部缺损部位和面积,选择以挽动脉或尺动脉走行方向…  相似文献   

15.
烧伤瘢痕挛缩是深度烧伤和(或)创面感染的常见并发症,因其影响功能而常须手术整复治疗。1993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Y-V成形术及双鱼尾状松解术治疗烧伤瘢良挛缩42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合并组织缺损的手掌贯通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2例(61处)伴有影响手指血运的血管损伤给予修复,外用湿润烧伤换药治疗,待创面稳定后Ⅰ期取带血管足背双叶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取趾长伸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取髂骨植骨修复骨缺损.结果 湿润烧伤膏治疗7 d~10 d,创面清洁,坏死组织完全脱落,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17.
笔者用宽蒂前臂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畸形6例,其中虎口狭窄3例,手背、手掌瘢痕挛缩3例。手术方法:标出骨问背侧动脉与骨间掌侧动脉背侧皮支走向,设计皮瓣面积较受区创面大1cm。作S形切口,在真皮血管网下向两侧分离。保护骨间背侧动脉及骨间掌侧动脉背侧皮支。游离血管筋膜蒂。切开皮瓣桡侧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烧伤后期瘢痕挛缩的治疗,是整形外科医师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是可供采用的皮瓣明显减少。筋膜皮瓣自Ponten于1981年提出以来,由于它含有丰富血液供应的深筋膜,使其较传统皮瓣不经“延迟”而将皮瓣长宽比例达3:1以上即刻转移,为烧伤后畸形整形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皮瓣,但就烧伤后皮肤筋膜瘢痕瓣的在烧伤后期整形手术中的报道甚少。作者单位使用筋膜皮肤瘢痕瓣为35例病人49个严重瘢痕挛缩部位进行了整复,  相似文献   

19.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多发生于颈前区,往往累及皮肤和颈阔肌,下唇、颈、胸粘连,使颈部俯、仰、旋转运动受限,强迫低头姿势,甚至影响饮食和呼吸.自 1996年1月至1999年 12月,我科共收治Ⅲ、Ⅳ度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12例,采用颈部瘢痕切除松解、侧胸岛状皮瓣修复治疗,随访1年,外观和功能恢复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文剑  付建华 《武警医学》2011,22(2):163-165
蹼状瘢痕挛缩是整形外科常见的畸形,多见于腋窝、肘窝、胴窝及其他部位,影响肢体的外形和功能。笔者于2006~01至2010—05采用五瓣法联合筋膜皮瓣整复四肢蹼状瘢痕挛缩31例,手术简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