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兔可食用的主要饲草有189种,本次试验选用幼年和青年八点黑獭兔24只,体重为1801.3±343.5g,对58种饲草进行适口性研究。供试兔分A、B、C、D四组,每组6只,每批试验4种草,每组1种草,连续4d,第1天50g/兔,第2天100g/兔,第3天150g/兔,第4天150g/兔。其结果是23种饲草为适口性好,占39.7%,食草率在80%以上;18种饲草为适口性较好,占31%,食草率在70%~79%;13种饲草为适口性中等,占22.4%,食草率在60%~69%;3种饲草为适口性较差,占5.2%,食草率在50%~59%;1种饲草为适口性差,占1.7%,食草率在49%以下。本次试验对兔用饲草适口性定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和差5个等级;进一步确定了幼年和青年獭兔每天的最佳供草量为100g;57种草有药用价值,占98.3%,合理饲喂,对兔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该研究为饲草饲用价值的评价和合理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兔可食用的主要饲草有189种,本次试验选用的是幼年和青年八点黑獭兔24只,体重为1750.4±369.9g,对28种饲草进行适口性研究。供试兔分A、B、C、D四组,每组6只,每批试验4种草,每组1种草,连续4d,第1天50g/兔,第2天100g/兔,第3天150g/兔,第4天150g/兔。其结果是13种饲草为适口性好,占46.4%,食草率在80%以上;6种饲草为适口性较好,占21.4%,食草率在70%~79%;4种饲草为适口性中等,占14.3%,食草率在60%~69%;5种饲草为适口性较差,占17.9%,食草率在50%~59%。本次试验确定了幼年和青年獭兔每天的最佳供草量为100g;对兔用饲草适口性定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和差5个等级;了解兔喂饲草的发育情况;查阅了兔用饲草的药用价值。为兔用饲草适口性、营养价值、药用价值、消化率等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广大养兔者合理利用饲草养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几种常见兔病的草药食疗法浙江省泰顺县畜牧兽医站325500翁长江农村拥有丰富的草药资源,其中有些草药又是家兔的优良饲草,因此仿效食疗法,投喂草药防治兔病,既能减少治疗费用,又能为家兔提供饲草、节约饲料,获得一举多得的效果。现就几种常见兔病的草药食疗方...  相似文献   

4.
1 兔豆状囊尾蚴病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家兔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的流行需要犬等肉食动物作为终末宿主,一般在养犬的养殖场较为多发。1.1 流行病学 兔豆状囊尾蚴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家兔主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犬、猫等肉食动物是本病的终末宿主,而兔是本病的中间宿主。主要传播方式为消化道,感染成虫的犬、猫通过粪便排出虫卵孕节或虫卵污染饲料、饲草、饮水等,家兔通过食入这些被污染的饲草、饮水而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5.
兔螨病又叫兔疥癣病,是由螨虫寄生在皮肤上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传染很快,发病后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迅速传播整个兔群,病兔逐渐消瘦,虚弱,最后衰竭死亡。死亡率很高。在饲养管理条件差、环境不卫生、笼舍拥挤及有病兔传染的情况下,很快流行。尤其在冬季,流行更为严重。传染方式为病兔和健康免直接接触传染或通过污染的兔舍、兔笼、地面、栏栅、用具、饲草、饲料等间接传染。  相似文献   

6.
兔局部性肠炎,在兽医临床上时有发生。过去由于缺乏临床经验不能确诊而延误了治疗时机,疗效不佳,大部分病兔死亡或淘汰。近年,笔者先后对近百例病兔进行了诊治研究,治疗效果较满意。现将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发病原因 ①饲喂发霉腐败的饲草和饲料,或食用夏季有露水的饲草;②饲喂不当,暴食暴饮或饮用不卫生的污水;③气候剧变,使机体抵抗力降低等因素可引起兔局部性肠炎。 2临床症状 病兔往往没有前驱症状,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回顾后躯,不时起卧,或无目的地来回乱跑,一般持续 3~ 4小时之后,显钝性疼痛,不吃饲草和饲料,但能…  相似文献   

7.
腹泻是常见多发病,也是较难治疗的一种病。大中小兔均能发生,死亡率较高。诱发病因有:饲料、饲草、水源的不清洁,也有病菌传染;还有因仔兔断奶、兔群大批移动和饲料突变的应激反应等多种原因。根据多次实践证明,高锰酸钾饮水能防治兔腹泻。高锰酸钾是一种紫色的结晶体,具有消毒防腐作用,对腹泻病的防治效果很好。用法及用量:用001%~002%的高锰酸钾给兔饮水。水呈淡粉色,连用3天。刚引进的兔喂给高锰酸钾水,也可以有效地预防兔腹泻。幼兔每月用高锰酸钾水饮1~2次,可以起到胃肠氧化和还原作用。由于高锰酸钾不是抗菌素,按比例喂没有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1“干爪”病由疥癣引起。病兔足趾变形,常舔患处,不爱吃食,日渐消瘦。预防:保持兔舍干燥。治法:①用柴油涂抹患部,每天1次;②先用食盐水泡洗患部,再涂紫药水。应防止兔舔患部。2拉稀病兔粪便不成球,肛门沾有粪便。预防:不喂带露水或腐败变质的饲草;小兔要早拦晚放,少喂勤喂,避免着凉或过食。治法:①用鏊子窝、热炕头或烧热砖烙病兔肚子。②用炒高粱粒喂病兔。3痢疾病兔粪便带脓,气味恶臭,精神不振,耳朵冰凉。预防:不喂霉变草料,饮温开水,保持兔舍卫生。治法:将大蒜1瓣捣烂,用开水调匀,一次灌服,每日3次。4口…  相似文献   

9.
兔传染性口炎是由病毒引起,发病兔主要是1~3月龄仔兔。当饲喂方法不当或采食粗硬带刺的饲草、霉败的饲料时就会引起发病;健兔还可能通过舌、唇和口粘膜接触病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兔养殖中巴氏杆菌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兔群的健康生长,如诊治不及时,极易导致死亡,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分析了兔巴氏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治疗方法,并提出了定期做好清洁及消毒工作、满足兔群生长营养需求、禁止喂食腐烂变质的饲料及饲草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优质牧草是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需要对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加工等各环节进行科学把控.干燥是牧草产后加工的关键环节,显著影响牧草质量和品质变化.为了对我国牧草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本文归纳了现有牧草收获与干燥加工工艺,概述并分析了国内外主要干燥方式下牧草干燥特性和干燥设备研究现状.牧草主要的干燥方式包括自...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生物技术在牧草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琼  周汉林 《草业科学》2005,22(10):18-25
牧草研究和开发在我国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现代生物技术在牧草品种资源保存、牧草基因克隆与表达的分析研究和牧草育种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今后我国开展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投影寻踪回归技术进行草地产量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龙 《草地学报》1995,3(1):65-74
本文利用1991~1992年在新疆阜康县不同类型草地上观测的牧草产量、环境因子和卫星遥感资料运用投影寻踪回归(PPR)技术,探讨了草地产量预报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产量预报综合模型,其预报精度达到83.5%以上,并克服传统预报方法的一些不足,科学地提示其内在关系,进而对影响产量预报精度和产量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与实验验证。因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PPR技术基本实现了科学预报草地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胡向东  王明利 《草业科学》2013,30(5):799-804
随着我国草食畜禽,特别是奶牛饲养量的逐渐增加,我国对优质牧草,尤其是进口苜蓿(Medicago stiva)的需求呈逐年增大趋势。美国是牧草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其牧草生产量和价格对我国养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美国牧草的生产价格,探讨美国牧草发展及价格走势情况,以期为我国牧草生产和进口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种质资源是遗传研究与作物改良的基础。饲草产量与品质是决定饲草型小黑麦品种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113份国内外小黑麦种质为材料,通过2年田间种植,对其饲草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小黑麦种质的饲草产量及其品质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单株鲜草产量分别为36.000~111.560 g与36.310~159.780 g,单株干草产量分别为12.000~27.000 g与9.150~30.150 g,鲜干比分别为2.380~4.370与2.610~6.210,饲草粗蛋白含量分别为6.894%~13.259%与6.680%~14.304%,饲草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8.480%~74.850%与53.850%~67.98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26.600%~42.780%与29.000%~39.280%,饲草的相对饲用价值分别为69.650~128.150与79.840~113.170。饲草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974~2.075。主成分分析表明,饲草纤维品质因子、饲草产量因子与综合品质因子为前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2.198%。依据单株干草产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阐述了饲料加工过程中,饲料加工工艺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在饲料贮存过程中温度、湿度、饲料成分、微量元素、贮存时间等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为饲料生产中更加合理地选择生产工艺和饲料贮存中如何避免维生素的损失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树立“饲草就是粮食”理念,大力发展饲草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富裕 《草地学报》2023,31(2):311-313
饲草是草食动物的重要口粮。大力发展优质饲草产业,通过以草増粮、以草节粮、以草代粮等技术途径,可以扩大饲草来源、增加饲草产量、加大动物应用,实现化草为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刘亚钊  王明利  杨春  修长柏 《草业科学》2012,29(7):1176-1181
为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中国牧草种子产业,本研究首先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及地理分布等角度分析了中国牧草种子贸易现状,其次,探讨了中国牧草种子贸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牧草种子贸易的未来趋势及启示。结果显示,中国牧草种子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牧草种子进口量短期内将会继续保持高位,但主要牧草品种终将依赖国内市场解决供应;而当前紧迫的任务则是推动进口草种制度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中国牧草种子专业化生产及实施科技兴草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万国栋 《草业科学》1993,10(1):21-23,26
本文通过对武威地区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牧草栽培状况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栽培牧草区划意见。共划为4个区,并分别对各区的基本特征、生产方向和适宜栽培的牧草种类进行了叙述,为该地区今后发展草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牧草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生物技术、新品种培育、良种繁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牧草育种研究中存在的优异牧草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方法较为落后、良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完善国家牧草种质资源、牧草遗传育种及良繁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