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有太多关于水的遗存,像什么河沿儿、池子、泡子、湖、海子、淀、潭、井……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可惜现在除了山里雨季时节,平原活水都没了。过去常说树没了,水也就没了。其实还得加上土壤没水了,树才没了。是什么造成了这么大的水环境的变化呢?根本原因是这几十年北京人口和产业集聚发展,向地下和周边取用的水,远远超出了本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造成了地下水位一降再降。虽然水没了,雨季到北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人口逐步增多,城市的发展压力也越来越大,早起建设城市时的规划设计不足越来越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给水、用水、排水问题已经成为了众多城市的发展顽疾,武汉市便是这样的城市的典型代表。面对众多的水问题,致力于解决城乡水问题的海绵城市的理论应运而生。本文将从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发展概念入手,结合武汉市面临的显著的内涝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指出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设意见和建议,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4.
<正>2015年4月27日至2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在湖南省常德市组织召开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建设启动部署会。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要求,做好海绵城市建设,首先要认识到位。海绵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建设和"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要求的重要举措,其本质是通过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修复城市自然生态本底,实现水环境改善、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等多重目标,不能就水谈水,更不能片面地强调雨洪利用、排水防涝等单一目标。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2月住建部城建司提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概念,而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则在2012年就将此事提上重要日程,加大了雨水利用工程的建设步伐。根据海淀区的区域、水域分布特点,海淀区政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在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雨水利用措施,统筹合理考虑不同区域的山形地貌河道水系等特点进行改造。其中包括加大住宅小区集雨设施建设和对辖区中小河道进行生态治理。2012~  相似文献   

6.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近日在湖南省常德市组织召开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建设启动部署会,列入2015年试点范围的16个城市的代表及其所在省主管部门负责人和海绵城市建设专家等近40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16个试点城市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海绵城市试点深化方案和三年实施计划编制情况,有关专家进行了技术指导,各部门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要求,做好海绵城市建设,首先要认识到位。海绵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建设和"稳增长、调结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日前,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和城市建设司在京联合召开了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启动部署座谈会,明确了综合标准《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进度以及《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等11项相关规范标准的修订工作。会议要求,重点做好相关标准规范制订修订的协同推进工作,分类推进各修编标准立项、修订工作,并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第一批部分标准的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开展,"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与现有相关设计规范(程)条款内容产生冲突的问题突现。2016年6月底,住建部以公告形式,首先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对海绵城市建设背景、早期海绵城市建设雏形进行论述,系统阐述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从而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保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倪斗 《城市住宅》2016,(6):47-50
为提高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绿色海绵城市设计的水平与质量,结合目前我国城市内涝问题严重的现象,通过我国古代建筑群在排水方面的案例,提出在设计中构建绿色理念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做好场地设计的雨水控制和利用的综合基础平衡,创设出顺应自然、和谐共生、舒适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辽宁大连已进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并在庄河选定21.8km~2区域先行先试。试点不仅为大连的绿色发展探索了新路,其建设经验还将在全国示范。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蓄存的水可以释放利用。2009年,大连市就启动了海绵城市的课题研究,并在部分区域进行尝试,庄河昌盛海绵城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要像海绵一样,遇到雨水时把它们吸纳起来,缺水的时候再吐出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要求城市有更多的海绵体,包括河、湖、池塘等天然水系,特殊的规划设计让城市中的绿地、花园、道路、房屋、广场成为滞留雨水的绿色设施。届时,整个城市将建立"渗、蓄、滞、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的新型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将80%左右的雨水留住。目前,安徽省已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按照要求,到2017年底,城市内涝积水点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3.
<正>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为应对雨季频发的城市内涝,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实施"海绵"战略,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2016年以来,海绵城市建设进入加速期。福州、大连、深圳、上海、三亚、青岛、天津、北京等14个城市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江西、甘肃、江苏、安徽、四川、山东、吉林等多个省份陆续公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  相似文献   

14.
《居业》2015,(19)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旨在指导各地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认为,海绵城市,就是要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海绵城市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式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先利用场地源头设施对径流进行促渗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扬州市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扬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和各项技术措施的适用条件,指出扬州市海绵城市应在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绿地和雨水管渠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各种单项设施对其进行合理地系统优化,以较小的资金投入使扬州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形成点线面的全覆盖格局,从而达到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四川建材》2017,(10):204-205
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也日渐增加,一方面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种恶劣天气频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常出现;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产生大量的垃圾或随处填埋,许多化工企业向地下排放各类污水,对城市水生态环境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导致了大中型城市频繁的内涝和短期的缺水现象,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城市基本的水生态环境和正常的水循环系统。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型发展城市理念指引下,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多措并举,尽快地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海绵城市"新概念的提出为整体修复破损的城市水生态环境创造了契机,通过研究、探索、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将进一步优化现有城市的水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各种机械设备大量产生,人们解放了双手,各类化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带来了诸多便利。伴随其而来的还有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目前世界各国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类对气象的认知,于是就有了海绵城市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逢雨必涝"几乎成了一些城市的"保留节目"。曾记得,2008年的6月15日,广州市遭遇一场暴雨,不仅交通一度瘫痪,且"马路瞬间成湖泊"、"居民楼水深近1米";一年后的2009年6月27日晚上,一场暴雨突袭郑州市,郑州转眼间又成了一座“水城”.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4月21日下午,由新华网主办、海绵城市网承办的互联网+海绵城市大型媒体主题系列活动——海绵城市中国行新闻发布会暨北京站研讨会在新华网总部举行。启动仪式邀请了来自试点城市代表、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排水集团、盛世投资、山水环境、岭南园林等政府、高校、企业代表参与,共同探讨海绵城市发展的未来。新华网副总编辑杨新华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他说,自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  相似文献   

20.
正海绵的哲学海绵城市是适应中国复杂的地理气候特征而提出来的,以中国悠久的水文化遗产为基础,融合了当代国际先进的雨洪管理技术和生态城市思想而形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具有鲜明的中国性和国际的先进性。以海绵来比喻一个富有弹性、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的生态型城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