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炭纤维表面处理的新方法—气液双效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气液双效法的程序是先将炭纤维进行液相涂层,再经过气相氧化的表面处理方法,它能同时提高炭纤维本身的抗拉强度和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2.
电化学氧化对炭纤维界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粘胶基炭纤维进行电化学氧化表面处理,对表面处理前后的炭纤维进行强力测试,分析表面处理条件对炭纤维强度的影响,通过测定炭纤维与几种浸润液的接触角,分析了电化学氧化表面处理对炭纤维浸润特性的影响,在电镜下观察表面处理前后炭纤维表面形貌的变化,并测其比表面积的变化,分析处理条件对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炭纤维的拉曼散射,分析表面处理前后炭纤维表面微晶大小的变化,最后,对处理前后炭纤维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性能变化的机理及其性能变化对炭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基体和成型工艺一定的条件下,炭纤维(CF)的表面状态决定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质通过空气冷等离子体处理、表面接技NA-酸酐和表面徐没涂层的方法对炭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采用界面微脱粘测试技术表征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炭纤维/聚酰亚胶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并应用TEM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其界面进行直观表正计算出不同界面层厚度  相似文献   

4.
表面氧化处理对炭纤维及炭/炭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采用硝酸表面氧化法,对炭纤维进行表面氧化处理,考察了不同的氧化处理时间、温度和浓度对炭纤维及其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适宜的表面氧化处理条件是低温(室温)、浓酸(50%~65%),短时间(15min~60min)。  相似文献   

5.
在基体和成型工艺一定的条件下,炭纤维(CF)的表面状态决定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质通过空气冷等离子体处理、表面接技NA-酸酐和表面徐没涂层的方法对炭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采用界面微脱粘测试技术表征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炭纤维/聚酰亚胶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并应用TEM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其界面进行直观表正计算出不同界面层厚度  相似文献   

6.
电化学表面处理PAN基炭纤维的表面性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以NH4HCO3为电解质对PAN基炭纤维进行了连续表面处理,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自动电位滴定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电化学氧化反应后炭纤维表面石墨微晶尺寸的变化规律,推导出微晶宽度(La)、微晶厚度(Lc)与电流密度(J)之间存在线性天系式;同时,经电化学氧化处理后,炭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摩尔分数增加8.54%,表面吸附水的摩尔分数增加5.34%,使其表面由憎液性变为亲液性,这有利于提高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的层问剪切强度(ILSS)。  相似文献   

7.
8.
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的表面结构以及经过电化学腐蚀、拉伸试验和高温处理后的表面变化。未处理的纤维表面由沿纤维轴向排列的宽度不等的带状细纤维组成。随着放大倍数增加,表面显得粗糙,细纤维上分布着许多小晶粒,另外,还发现了构面炭纤维的细纤维呈螺旋结构环绕、沿轴向伸长,经电化学腐蚀后,纤维内部仍存在螺旋结构,经过拉伸的炭纤维。在其临近裂的区域里,观察到扩展的孔洞及周围不均匀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电晕处理方法的原理与类别,以及电晕处理方法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处理中的应用,对电晕处理后聚合物表面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进行了归纳和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据媒体报导,我国有关研发单位最近研发出一种环保型的合金表面处理液(又称催化液)。该成果由处理液的生产与工件表面处理技术两部分组成。其中,处理液经中国预防医科学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检测,符合中国商品学会颁布的绿色选择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炭材料改性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发生方式及其在炭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特点,围绕炭纤维的表面改性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对改怀炭纤维材料的表面性质以及相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展望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高温热处理对炭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炭纤维的表面微观形态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选择国产和日本东邦公司的炭纤维,对其进行高温热处理(1800℃-2500℃),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炭纤维力学性能、密度的影响。用SEM观察了热处理前后炭纤维的表面微观形态变化,讨论了表面缺陷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单宝华  申宇 《工程力学》2013,30(9):125-131
针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宽度评定需要,研究了立体视觉测量方法的三维数学模型,提出了将裂缝边缘曲线投影到空间平面,用来恢复裂缝边缘的三维坐标的方法,并利用最小距离法和裂缝图像识别算法完成了对裂缝宽度的评定。使用该文集成的立体视觉测量系统完成了在破坏性静载试验中产生表面裂缝的三根混凝土梁的检测试验,得到了每根混凝土梁2个检测区域的裂缝宽度曲线,并与微显微观测仪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立体视觉的裂缝宽度检测方法准确地评定了裂缝宽度,验证了该方法用于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在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个失效模式由许多的失效单元构成,它是一个并联系统;而所有的失效模式构成一个串联系统.整个结构体系可看成是许多并联系统(失效模式)组成的一个串联系统.首先,利用基于响应面的随机有限元法来获得失效模式中各个单元的极限状态方程,这些方程都是二次多项式;第二步,利用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几何法得到这些方程的等效线性化方程从而可逐步得到该失效模式的等效线性化方程;第三步,计算各失效模式间的相关系数;最后,由Ditlevsen界限法来计算结构的体系可靠度.算例表明,利用该方法来获得大型、复杂结构的体系可靠度具有高效、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半解析数值法在地铁工程双线隧道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半解析数值法研究一般是针对于板、壳、柱、环、三维体、多层板、地下岩洞等实体或单连通结构。而本文利用经典的数学、力学理论,对双孔隧道沿横截面上周向和径向构造出合理的半解析位移函数,实现了多连通域相互作用问题的半解析化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构造的半解析数值方法是一种对地下隧道计算简便、有效的工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横向剖切面面而得到截线的方法来构造B样条曲面,从而实现炮口爱器的构形。此外,本文还结合实例说明了用此方法进行造型设计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repeated point contact loading of a toughened ceria-stabilised zirconia ceramic, CeTZP, by softer metallic con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ll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a purpose-designed and built computer-controlled apparatus. The results clearly indicate that zirconia is susceptible to cyclic loa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cyclic deformation and cracking processes have been analysed in terms of contact pressures, applied loading conditions and number of cycles. The ground tips of both quenched, and quenched and tempered, silver steel cones are plastically deformed during the initial loading cycle to produce a conforming planar surface approximately 50-100 μm in diameter. In all cases, plastic deformation in the CeTZP was observed within, and adjacent to, the contact zones. The degre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increased as the number of cycles increased. The expansion associated with the tetragonal-to-martensitic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the zirconia caused granular lifting from the surface, at the edge of the contact zone. This resulted in localised spalling at the peripheries of the contact zones, where the tensile stresses are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a radial expansion at higher cycle numbers. This investigation has identified that the rate of evolution of the fatigue damage, in decreasing order of significance, was controlled by: (a) cone hardness, (b) cyclic load amplitude and (c) mean load.  相似文献   

18.
使用表面机械研磨(SMA)方法处理H13钢表面使其表面获得一层变形层。采用SEM,TEM及硬度试验等检测方法对变形层的厚度、晶粒大小、截面硬度梯度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对H13钢在SMA处理前后的渗氮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SMA处理后,H13钢表面形成了约10μm厚的变形层,变形层内的晶粒明显细化,并且这些晶粒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此外,可以大大提高H13钢渗氮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