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改变。方法:选择28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发病72h内)、31例I,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28例老年正常对照,测定其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组血头vWF含量、GMP-140含量和血清CRP含量均明显高于老年高血压病组及老年正常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浆vWF含量、GMP-140含量亦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血清CRP含量较老年正常对照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慧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炎症改变;I,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亦有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2.
几种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铁道医学》2000,28(4):237-238
  相似文献   

3.
血栓形成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因素。血小板活化状态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血小板n-颗粒膜蛋白(GMP-140)可作为人体内血小板活化特异性标志。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的GMP-140含量,旨在探讨血小板活化功能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合理改善血小板功能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变化。方法 选择30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发病72h内),32例1、2级老年高血压病惠者及40例老年正常对照,测定其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同型半胱氨酸(HCY)及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含量。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组血浆VWF、HCY、GMP-140含量均明显高于老年高血压病组及老年正常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病组亦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和1、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结论 选择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年口对血小板活化有改善作用的降压药能降低其并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刘佩献  耿德勤  黄健 《现代医学》2000,28(4):237-238
探讨几种药物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15例予盐酸丁咯地尔0.2,B组15例予葛根素0.4,C组14例予三七总皂甙0.4,均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1,共用14d。在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和凝血酶敏感蛋白(TSP)进行测定。结果B组与C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62P与TSP均明显降低(P<0.05),而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62P与TSP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葛根素与三七总皂甙对血小板活化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而盐酸丁咯地尔则未见影响。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与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介素-6,C-反应蛋白及α-颗粒膜蛋白与心绞痛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5例(Ⅰ组),分为急性(ⅠA组)和病情稳定(ⅠB两个阶段,稳定型心绞痛组(Ⅱ组)35例,正常对照组(Ⅲ组)30例。检测各组血清白介素-6浓度,C-反应蛋白水平,α-颗粒膜蛋白浓度。结果白介素-6,C-反应蛋白,α-颗粒膜蛋白水平ⅠA组均高于ⅠB组、Ⅱ组、Ⅲ组(P值均<0.05)。ⅠB组、Ⅱ组3个指标比Ⅲ组高(P值均<0.05)。ⅠB组、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白介素-6,C-反应蛋白,α-颗粒膜蛋白浓度间彼此呈直线相关(P值均<0.01)。结论①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及其诱生的急性相蛋白C-反应蛋白在心绞痛发病中起重要作用。②炎症反应影响心绞发生发展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激活血小板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袁圆  朱雄超  楼基余 《浙江医学》2001,23(9):517-51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9例脑梗死患者和33例对照组的血浆GMP-140水平,同时测定血小板聚集时间.结果患者组血浆GMP-14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且血小板聚集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水平与病程长短无相关性.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水平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浆GMP-140水平可作为诊断或预测脑梗死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单克隆抗体CD62p测定3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和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层得的外周血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并随机选择35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GMP-140阳性率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GMP-140含量增高,抗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危险分层均达到高危和极高危组),根据有无合并脑梗死分为脑梗组,无脑梗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FBG等指标。结果:脑梗组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无脑梗组(P<0.01),无脑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患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炎性反应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相关。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小板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溶酶体蛋白(CD63)以及血小板3项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68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的表达,同时对其进行血小板3项参数PLT、MPV和MAR的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CD62P、CD63、MPV及MAR较健康对照组以及恢复期患者显著升高,而且恢复期患者上述指标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均为P<0.01),而PLT在脑梗死急性期、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2)CD62P、CD63、MPV及MAR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0.84、0.817、0.684和0.698,均为P<0.01),而PLT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间无相关性(r=0.32,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大量活化及其体积和最大聚集率的升高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过程,MPV和MAR较PLT更能反映脑梗死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芦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和肾功能的影响 ,并探讨血小板活化和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6 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接受芦沙坦、氨氯地平治疗 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尿蛋白排泄率 (UAER)、血浆α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Bcr)和肌酐清除率 (CCR)。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 (P <0 .0 0 1) ,GMP 14 0和UAER均显著降低 (P <0 .0 0 1) ,BUN ,Bcr,CCR无明显变化 ;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UAER与GMP 14 0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6 9和 0 4 8) ,与血压下降无显著相关。结论 :①芦沙坦、氨氯地平能有效地控制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压 ,减轻早期高血压性肾损害 ;②推测该药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而对肾功能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比,观察重组葡激酶(r-SAK)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含量的影响,评价其对AMI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和对血小板活化的作用。 方法:选择确诊为AMI发病12 h以内患者33例,随机分为r-SAK治疗组(n=17)和rt-PA对照组(n=16),测定两组溶栓治疗前、溶栓后2 h血浆中GMP-140、TAT含量及溶栓90 min后冠脉造影等相关指标。 结果:两组溶栓治疗后血浆中GMP-140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与r-SAK组溶栓治疗后比较,rt-PA组溶栓治疗后血浆中GMP-140含量显著升高(P<0.05),r-SAK组溶栓治疗后2 h血浆中TAT浓度略有升高(P>0.05),rt-PA组溶栓治疗后2 h 血浆中TAT浓度显著升高(P<0.05)。两组溶栓治疗后再灌注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AMI患者应用r-SAK与rt-PA溶栓治疗有同等的溶栓疗效,r-SAK较rt-PA有更强的血栓选择性,促凝活性微弱,促血小板活化低,减轻血栓前状态对心肌损伤作用,可以改善心肌微灌注。  相似文献   

14.
血浆GMP-140与血小板聚集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浆GMP-140含量的动态改变及其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表明,脑梗塞急性期血浆GMP-140明显升高,尤以合并冠心病者更为显著,但治疗四周后,无合并症患者的血浆GMP-140水平明显下降,而合并糖尿病者其均值反稍高于急性期。血小板聚集在治疗前后变化不大。提示:血浆GMP-140与血小板聚集一致性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血小板在体内的破坏程度,且血浆GMP-140较血小板聚集更具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sCRP)水平的影响及其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作用。方法:4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静脉滴注曲克芦丁注射液,0.6g/d;治疗组23例,入院后立即给予降纤酶10IU溶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1.5h滴完,第3、5天各给予降纤酶5IU,其他用药同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14天的血清sCRP水平变化,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2组sCRP水平在治疗后第7天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治疗前血清sCRP水平和治疗前、第7天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14天sCRP水平分别为(7.73±2.16)、(2.92±2.24)mg/L,对照组分别为(10.18±3.16)、(4.66±2.42)mg/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第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为(10.68±4.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81±4.86)分](P<0.01)。结论:降纤酶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s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病人血浆vWF、GMP-140及Fg在CHD发痛中的作用。方法:将CHD病人分为3组,观察各组血浆vWF、GMP-140及Fg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培果:CHD病人血浆vWF、GMP-140厦F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上述指标明显增高(P<0.01)。结论:CHD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vWF、GMP-140及Fg可预:则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RP和NSE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怀苏  杨丹 《四川医学》2010,31(3):335-33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测定3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37例健康人的外周血CRP、NSE的含量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CRP及NSE明显升高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RP、NSE的升高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综合近8年收治的老年脑梗死189例,其中复发46例,从剩余143例初发患者中随机抽出46例做对照组。结果: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病前血糖控制不良是主要诱因。其临床症状、体征较初发者重,预后差。结论:减少有关危险因素,初次梗死后及早进行抗凝治疗,可降低复发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刘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1):1545-1547,1550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NF-a含量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参照Pullicinp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轻度梗死、中度梗死和重度梗死患者各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CRP、TNF-a含量,并采用NIHSS量表、MMSE量表和ADL量表评价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脑梗死患者的CRP、TNF-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Barthel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TNF-a含量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MMSE评分、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RP、TNF-a含量升高,且与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能力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是判断预后情况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