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放射疗法在神经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放射疗法在神经科的临床应用丛志强曾桂基近年来发现许多自体免疫性神经肌病,当常规疗法无效时可用放射疗法治疗,疗效良好。一、重症肌无力(MG)的放疗1.胸腺放疗:胸腺异常是MG的主要发病机理,胸腺对放射的敏感性较高[1]。胸腺放疗后可见胸腺明显萎缩,淋巴...  相似文献   

2.
评价重症肌无力胸腺异常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方法:对经手术病检证实的120例重症肌无力伴胸腺异常患者的影像学改变与病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CT和MRI诊断胸腺瘤、胸腺增生的灵敏度明显高于传统X线检查(C线平片及体层摄影)(P〈0.05),而CT和MRI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抗心肌抗体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测定重症肌无力(MG)患者,健康者及其他疾病患者血清心肌抗体。发现23例伴胸腺瘤MG患者的抗心肌抗体阳性率为91.3%,而54例不伴胸腺瘤MG患乾的阳性率仅为18.5%,健康及疾病对照组内无1例阳性。还发现伴心电图异常的MG患者抗心肌抗体阳性率为76.5%,而不伴心电图异常者阳性率仅为30%。结果表明抗心肌抗体的出现与MG伴胸腺瘤密切相关,且它与心电图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此项测定可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和Graves病辛丽华陈宝成翟式春作者单位:136000四平吉林省神经精神病院重症肌无力(MG)是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Aoh)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文献报告10%~15%的MG患者有胸腺瘤[1],6%~15%...  相似文献   

5.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肥大细胞的形态数量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内肥大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其超微结构变化与MG发病的关系。方法对28例MG患者作胸腺肥大细胞的形态半定量分析和光镜观察,其中16例的胸腺进行电镜检查。结果MG胸腺不仅表现组织学异常,且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在非增生胸腺内出现大量肥大细胞,而在增生的髓质和生发中心区几乎见不到。电镜观察提示肥大细胞与上皮细胞、T淋巴细胞和毛细血管关系密切,且含多种形态的分泌颗粒。结论肥大细胞对胸腺细胞的分化成熟、胸腺屏障和胸腺功能,以及MG发病均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治疗丛志强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与不伴胸腺瘤的MG有很大不同。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有许多新发现,现综述如下。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的并存既不是胸腺瘤引起了MG,也不是MG引...  相似文献   

7.
重症肌无力91例胸腺病理与预后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例重症肌无力(MG)切除胸腺的基本病理形态特征,结合73例随访。结果表明:91.5%的胸腺增生患者和56.3%的胸腺非增生患者对胸腺切除有效;该两者预后好于胸腺瘤组,提出了MG病人切除胸腺的预后与胸腺的病理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胸腺切除术并类固醇疗法治疗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的远期疗效观察丛志强王海萍万顺伦阮喜云我们对用手术切除并类固醇疗法治疗的伴胸腺瘤的52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远期预后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资料与方法:MG患者均经新斯的明或腾喜龙试验阳性确诊。伴有的胸腺瘤...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91例胸腺病理与预后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1例重症肌无力(MG)切除胸腺的基本病理形态特征,结合73例随访。结果表明;91.5%胸腺增生患者和56.3%的胸腺非增生患者对胸腺切除有效;该两者预后好于胸腺瘤组,提出了MG病人切除胸腺的预后与胸腺的病理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患者动脉血气变化的研究章成国,陈理娥相当比例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肌功能损害,本文在排除肺部疾病换气功能异常时,探讨临床上无明显呼吸困难的MG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确诊的MG患者42例,其中I型18...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连接素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连接素(titin或connectin)抗体9=(titinab)与重症肌无力(MG)的关系。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合成重组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特异性30000抗原(MGT-30蛋白),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41例不同胸腺病理类型的MG患者(MG组)、265名健康对照者(NC组)和36例非MG其他疾病患者(NMG组)血清中titinab水平,同时检测MG患者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突触前膜受体抗体(PrsmRab)水平。结果 MG组血清中titinab水平明显高于NC组和NMG组(均P〈0.01);阳性率以MG伴胸腺瘤(MGT)组最高(83.7%),MG伴胸腺萎缩(MGA)组其次(43.2%0,而MG伴胸腺增生(MGH)组及MG胸腺正常(MGN)组患者血清中titinab均为  相似文献   

12.
转化生长因子—β与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化生长因子-β与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综述)高枫综述陈清棠审校(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100034)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病,目前主要应用非特异免疫抑制剂、抗胆碱脂酶药物及胸腺切除手术进...  相似文献   

13.
69例重症肌无力(MG)病人行胸腺切除术,术前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水平均高于正常,术后半年抗体水平明显下降,胸腺增生组(20例)尤为显著.胸腺瘤组(49例)术前胸腺瘤相关抗体水平增高,但术后半年内无明显变化.69例MG患者胸腺切除术后4年,症状总缓解率为76.81%,其中胸腺增生组95%,胸腺瘤组69.39%。作者认为,对于伴有胸腺增生或胸腺瘤的MG患者,胸腺切除术是有效的,应该列为治疗的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14.
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01年Laquer等首先报道1例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MG)患者。伴发胸腺瘤的MG患者占15%~30%,且有随年龄而增高趋势,40~59岁达发病高峰。尽管胸腺瘤多发现于确诊的MG患者,但在22岁以上的患者中MG也可在胸腺瘤确诊和切除后发现。胸腺瘤患...  相似文献   

15.
经皮穿刺胸腺介入治疗重症肌无力1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重症肌无力胸腺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0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由超声或CT导向,于胸骨切迹上方经皮穿刺胸腺,用我院研制2450mHz微波治疗机微波天线针分点辐射治疗,并局部注射氟美松。一般1周治疗1次,共2~3次。结果于1周内即见效,显效快。近期疗效:痊愈1例,基本痊愈3例,显著好转3例,好转3例。均未发生出血、气胸及感染并发症。9例3年后随访,痊愈及基本痊愈各2例,显著好转4例,好转1例。其中1例胸腺瘤广泛浸润纵隔大血管,开胸探查无法切除病灶,经皮穿刺胸腺活检,确诊为上皮细胞型胸腺瘤,介入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此疗法适用于MG伴胸腺增生或胸腺瘤、不做胸腺手术或无法手术、少年以上能配合治疗的患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插指状细胞在重症肌无力患者非瘤性胸腺内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胸腺内插指状细胞(IDC)在重症肌无力(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100蛋白抗体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MG患者非瘤性胸腺内S-100蛋白阳性IDC的分布和数量观察研究。同时取10例不同年龄的正常胸腺作对照。结果MG非瘤性胸腺内IDC数目明显增多(P<0.05),且IDC数目的多少和胸腺髓质上皮细胞的增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IDC可能参与MG的发病,胸腺髓质内增生的上皮细胞在MG自身免疫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MG)病人种族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关系的研究多年来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但至今未见壮族MG病人与HLADP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报道,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资料和方法:MG组均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均根据病...  相似文献   

18.
应用差别显示聚合酶链反应筛选及鉴定重症肌无力相关基因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筛选及鉴定重症肌无力(MG)相关基因。方法应用差别显示PCR(DDPCR)技术比较1例MG患者受累骨骼肌和1例意外死亡者健康骨骼肌的基因表达,并用Northernblot研究此基因在6例MG患者和5名健康人骨骼肌和胸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经DDPCR筛选到1个与MG相关的、全长约6kb的新基因,暂命名为LPW1;Northernblot显示,在所有MG患者的骨骼肌组织和增生胸腺中,LPW1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人组,而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则高于健康人组;LPW1不是骨骼肌特异的基因,在健康人肝、脑、胃、骨骼肌、胸腺和胎肾等组织中均有表达。结论LPW1为MG相关基因,在MG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伴发胸腺增生的MG和伴发胸腺瘤的MG的发生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对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Neuomatioc2000C型及Keypoint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查93例神经科肌无力患者188条神经的重复电刺激,按临床诊断分为重症肌无力(MG)组组和非重症肌无力组。结果:MG组神经重复电刺激诱发的波幅衰减阳性率显著高于nMG组。97.5%的MG患者在低频刺激时即可获得阳性结果,波幅衰减最大的刺激频率为5HZ而非3HZ,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非手术的免疫抑制疗法对伴有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MG)的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类固醇、化学疗法、放射疗法治疗84例MG伴胸腺瘤患者,作回顾性研究,经诊断治疗后1~21年(平均4.8年)长期随访,评价其远期有效率、存沃经和存活质量。结果 远期有效率为86.9%(73/84),即31例(36.9%)获完全缓解,37例(44.0%)获药物缓解,5例(6.0%)获明显改善。5年存活率76.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