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费鼎 《地球物理学报》1983,26(05):459-467
1.海底扩张和陆壳大洋化,均能形成洋壳。陆壳转化为过渡壳是大洋化的必经阶段。 2.航磁测区内的中央海盆,具有类似于大洋中海底扩张形成的对称磁异常条带。 3.在西沙北裂谷、莺歌海裂谷型拗陷,以及属于断陷盆地性质的珠一、珠二拗陷等地,有沿着断裂上升的类似于洋壳成分的地幔物质喷溢或在地壳上层侵位,那里的地壳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薄,属于过渡型地壳。西沙北裂谷的“莫霍面”,比相邻的南北两侧高出约10公里。 4.在南海北部发生多中心微型扩张和大洋化。  相似文献   

2.
南海北部新生代盆地基底结构及构造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南海北部钻井资料、华南沿海地质特征、覆盖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的地震长剖面解释,将南海北部盆地基底结构划分为前震旦系、震旦系-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中生界4个构造层,论述了各个构造层的分布范围和分布规律,揭示了各个构造层的构造属性.南海北部盆地广泛分布前震旦纪结晶基底,它与华夏地块前震旦纪结晶基底联为一体,组成更大规模的陆块——华夏-南海北部陆块.震旦系-下古生界广泛分布于南海北部,是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向海域的自然延伸,沉积物来源于东海南部-台湾、中西沙、云开古隆起和一些小的基底隆起区,南海北部加里东褶皱带与华南相连,组成范围更为辽阔的褶皱带.上古生界构造层分布在北部湾盆地和台西南盆地基底中,由稳定的陆表海沉积所组成,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基底在晚古生代属于古隆起,缺失上古生界构造层.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地层分布及沉积环境具有东西分异特征,台西南盆地基底中发育有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火山活动不明显;珠江口盆地东部基底以海相和海陆过渡相为主,火山活动较强烈;珠江口盆地西部和琼东南盆地基底以早白垩世陆相火山-沉积为主;北部湾、莺歌海盆地基底以上白垩统陆相红色碎屑岩为主.中生界基底中北东向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火山-沉积盆地、褶皱、断裂与华南沿海陆域具有相似的时空分布、地质特征及构造属性,它们属于同一岩浆-沉积-构造体系,反映了晚中生代构造层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中.在基底结构及构造属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南海北部盆地基底不同时期古地理图.  相似文献   

3.
李振五 《地球物理学报》1984,27(02):153-166
本文主要根据1980年中、美联合调查南海时所获得的声纳浮标测量结果,探讨中国南海中部和北部各个地貌单元上的地壳结构、性质以及新生代的发展简史。  相似文献   

4.
南海中部和北部地壳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根据1980年中、美联合调查南海时所获得的声纳浮标测量结果,探讨中国南海中部和北部各个地貌单元上的地壳结构、性质以及新生代的发展简史。  相似文献   

5.
扩张期洋中脊热液循环系统的热排出与岩浆系统的热注入共同控制着洋壳厚度的生成,而岩浆流体是热液循环系统的流体成分之一,往往与下渗海水混合参与各圈层能量和物质传递,但其能量传递对洋壳厚度的影响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利用有限元的数值模拟手段,对扩张期热液循环系统中岩浆流体与洋壳厚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只有海水参与的对流循环,含有岩浆流体的热液循环造成的洋壳厚度的减薄量更大、热液喷口温度更高.(2)岩浆流体对洋壳厚度的二次减薄作用随其含量的增大而减弱,热液喷口温度随其含量的增大而升高.(3)南海岩浆水、地幔水含量和洋壳厚度的分布具有非均质性,东部次海盆的地幔水、岩浆水含量高于西南次海盆,前者的平均洋壳厚度也大于后者,并且在海盆残余扩张脊附近存在异常薄洋壳.结合模型结果分析认为,残余扩张脊附近的薄洋壳可能受到扩张期热液循环或后期岩浆流体的影响,而东部、西南次海盆的洋壳厚度差异可能是由于前者的岩浆流体含量高于后者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及其性质对于理解地球浅部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南海地区位于亚洲东南部,其构造演化长期以来受到了特提斯和太平洋构造域的控制.晚中生代以来,南海北部经历了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并且发生了多期次拉张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裂陷和盆地.近几年来,地震学探测方面的丰硕成果为理解此过程提供了...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陆缘带构造扩张的深部地球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健  汪集旸 《中国科学D辑》2000,30(6):561-567
利用地热学和重力学方法, 计算和分析了南海北部陆缘带岩石圈热结构及流变特征. 研究表明, 南海北部陆缘带岩石圈存在分层变形的物理条件, 上地壳温度比下地壳温度低150~300℃, 而粘滞系数比下地壳高2~3个数量级, 说明上地壳脆性程度较高, 下地壳塑性程度较高. 陆缘带岩石圈之下地幔总体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 带动北部大陆边缘向洋扩张、离散和断裂解体. 在向洋离散过程中, 由于上地壳温度低、粘滞性大, 下地壳温度高、粘滞性小, 形成低粘滞通道, 在新生代构造扩张活动中, 岩石圈内出现分层变形, 扩张的陆缘发生差异性块断运动、形成陆缘地堑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北张家口地区的深地震测深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资料的研究表明:近东西向的张北-崇礼地壳断裂带与北西西向的张家口-渤海地壳深断裂带在张北6.2级地震区交汇。在这里延伸至莫霍面的地壳深断裂带和壳内界面的不连续处是汉诺坝大面积玄武岩溢出的通道。  相似文献   

9.
南海北部磁异常特征及对前新生代构造的指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南海北部前新生代构造,利用新近的船载磁力测量数据,对磁异常进行变纬度化极,并反演计算视磁化强度和磁源重力异常,以及对三条OBS剖面进行重磁拟合.结果认为东沙隆起高磁异常带是浙闽沿海火山岩带向西的延续,其间被NW向古老的转换边界断裂F10错断;NE向的F2断裂是高磁异常带的南界,并限制了底侵活动的北界;F3断裂在拉伸减薄前是一个薄弱带,两侧深部热状态存在差异,极有可能是晚中生代古俯冲缝合带位置.磁静区在F2和F3断裂之间的磁性层磁性减弱,主要原因是底侵活动引起的热蚀变作用影响;而在F3断裂南侧磁性层磁性较强且较为破碎,斜磁化下磁异常正负相互压制是该区形成弱正磁异常的主要原因,该区磁性层的独特特征也可能反映了"古洋壳"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洋陆过渡带是被动大陆边缘的重要特征,对于理解大陆岩石圈破裂,随后的海底扩张及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与演化至关重要.前人通过重磁、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对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进行过一些研究,但不同学者利用不同资料所确定的洋陆过渡带位置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高品质深反射地震剖面对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进行重新解释,根据莫霍面快速抬升、地壳急剧减薄特征确定洋陆过渡带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位于大陆边缘减薄陆壳与正常洋壳之间,是受岩浆活动改造了的厚度急剧减薄的地壳,洋陆过渡带地壳深部发生岩浆侵入.减薄陆壳莫霍面平均埋深为21.9 km,地壳平均厚度约20.2 km;正常洋壳莫霍面平均埋深为12.0 km,地壳平均厚度为8.1 km,洋陆过渡带莫霍面埋深和地壳厚度急剧变化,其宽度大致介于46~99 km之间.南海北部磁异常条带和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分布,验证了本文确定的洋陆过渡带范围的合理性.综合分析认为,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的特征介于典型火山型与非火山型之间.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大华北浅源地震与日本海西部及我国东北深震的关系,认为本世纪来日本海西部—我国东北深震经历了5个相对活跃期,大华北各地震区相应经历这5个活跃期的影响期。根据大华北M≧6级浅源地震与深震活动的相关性,建立了太平洋板块楔形俯冲带端部重大深震事件导致大华北浅源M≧6级地震发生的板块俯冲模型,应变波传播速度约94km/年,地表视速度约100km/年。重大深震事件突出、模型稳定性强,预测实验表明模型公式可做大华北地震监测参考。用本模型可以解释浅源地震迁移、各地震区地震与深震活动相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2.
新疆南部构造区带与地震活动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延军  王琼  聂晓红 《内陆地震》2010,24(4):298-306
以地震活动为主线并依据新疆地质构造运动、地壳缩短速率、断裂活动、局部应力场及历史强地震活动特征等的研究,将新疆南部地区初步划分为南天山东段、柯坪块体、喀什—乌恰交汇区及西昆仑地震带4个地震构造区带。利用新疆1900年以来的地震记录,在不同强度地震记录完整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上述各构造区带年应变能释放均值、折合震级、不同震级下限的地震年发生率、b值和应变加速释放模型参数m值等参数,对各构造区带中地震活动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进而提取了各构造区带地震活动状态的特征指标,为地震趋势分析和判定提供了定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海北部陆缘东部的地壳结构   总被引:49,自引:7,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中、美联合调查南海海洋地质项目所采集的双船地震扩展排列剖面资料,研究了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其特征为:从陆架到深海平原,地壳呈阶梯状减薄,地壳厚度分别为26-28km,23-24km,13-15km,以及南海洋盆中5-7km厚的洋壳,反映了地壳在新生代早期是幕式拉张的.地壳底部存在高速地壳层,地震波速度为7.1-7.4km/s.它是在地壳被拉张后,上地幔熔融物质上涌到地壳底部冷却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中、美联合调查南海海洋地质项目所采集的双船地震扩展排列剖面资料,研究了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其特征为:从陆架到深海平原,地壳呈阶梯状减薄,地壳厚度分别为26—28km,23—24km,13—15km,以及南海洋盆中5—7km厚的洋壳,反映了地壳在新生代早期是幕式拉张的.地壳底部存在高速地壳层,地震波速度为7.1—7.4km/s.它是在地壳被拉张后,上地幔熔融物质上涌到地壳底部冷却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用光弹等色线与地震震中密集程度对照法,得到本研究区等效外场力的主要特点为:(1)非匀布荷载;(2)方向大致为:东—中部在N13~79°之间;西北部为SN向;西部在N51~78°之间;西南部在N25~69°E之间。  相似文献   

16.
西藏中部构造特征及印度板块仰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负磁场为背景的航磁特征,揭示了基底是由浅变质的副变质岩组成的,属于柔性基底。 藏北断裂在磁场图上不明显。 雅鲁藏布江断裂是举世闻名的缝合线。反映雅鲁藏布江断裂的航磁异常带,具有强度大、连续性好和长度大的特点,为世界上罕见的大陆线性异常带。地面地质和各种地球物理资料查明断面是南倾的。 晚三迭世开始,印度板块在特提斯洋壳上向北仰冲,并导致特提斯在始新世的关闭。两大陆碰撞后,仰冲运动结束,代之以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南缘的推挤。  相似文献   

17.
华北东部地区的共轭地震破裂与地质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华北东部地区地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对该地区1966-1976年发生的5次强震的震源机制、地震形变一、余震活动、极震区等震线、地形变制量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华北东部地区地震破裂具有在强度上不对称的共轭剪切破裂特征;地震破裂相对于地质构造具有突出的新生性。  相似文献   

18.
天山南北两侧山前坳陷带中新生代构造特征与地震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形成于中新生代的南天山库车山前坳陷带和北天山乌鲁木齐山前坳陷带表现出类似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即坳陷内都发育 4排近东西向展布的逆断裂 -背斜带 ;新生代 (特别是第四纪以来 )表现出强烈的由山体向盆地的逆冲活动 ;逆断裂 -背斜带的形成、演化和发展都受控于统一的近南北向构造应力场。然而 ,南北两个山前坳陷在变形强度、地球物理细结构、地球动力学环境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对这些不同点进行了讨论 ,认为正是这些不同点的存在 ,使得天山南北两侧山前坳陷内的现今地震活动性显示出不对称性 ,即南天山库车山前坳陷 5级以上地震基本都分布在第 3排 (秋里塔格 )逆断裂 -背斜带上 ,而北天山乌鲁木齐山前坳陷 5级以上地震基本都分布在坳陷南部准噶尔南缘断裂附近及其以南的天山内部  相似文献   

19.
华北沧东断裂的构造特征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战武  徐杰  宋长青 《地震地质》2000,22(4):395-404
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表明 ,沧东断裂为发育于上地壳的上陡下缓的铲状断裂 ,断面于 10km深处的上地壳底部变为近水平的拆离滑脱面。沧东断裂经历了中、新生代两个裂陷旋回 ,开始形成于晚侏罗世 ,此时为正断裂性质 ,早白垩世末期的燕山运动使断裂反转为逆断裂 ,并有一定的左旋走滑 ,形成正花状构造。早第三纪始新世时在中生代断裂的基础上改造成为正断裂 ,控制了黄骅坳陷下第三系的分布。早第三纪为断裂主要活动时期 ,塑造了现今沧东断裂的主要形态 ,断裂不同区段的产状、发育历史和活动强度表现出鲜明的分段性。晚第三纪以来断裂活动微弱。从浅层地震勘探结果看 ,沧东断裂晚更新世以来基本不活动 ,不是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