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CT引导经皮穿刺直径≤2 cm肺部结节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肺穿刺直径≤2cm结节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230例CT引导经皮肺穿刺术中肺部结节直径≤2cm,并经病理或随访证实者51例,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并发症。结果:51例中肺癌32例,穿刺确诊25例,假阴性7例,肺部良性病变19例,无假阳性。诊断敏感性78.13%,特异性:100%,诊断准确率86.27%,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73.08%。气胸发生率9.8%,无一需做闭式引流。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直径≤2cm肺部结节活检的准确性较高而并发症较低,可作为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灶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CT引导下经胸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顾爱琴  熊丽纹  韩宝惠  薄维娜  白皓 《肿瘤》2003,23(4):324-32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胸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CT引导下对215例胸部病变行经胸穿刺活检取材,行细胞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215例经手术和临床随诊证实恶性肿瘤182例,其中穿刺证实为恶性肿瘤168例,恶性肿瘤确诊率为92.3%(168/182)。假阴性14例,假阴性率为7.7%(14/182)。元假阳性。诊断良性病变33例,良性病变确诊率为81.9%(27/33),总确诊率为90.7%。术后发现少量气胸14例,痰中带血8例,其发生率分别为6.5%和3.7%,均未做特别处理。结论 CT引导下经胸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的检查方法,对胸部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内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并发症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评价诊断价值,讨论其并发症.结果 140例肺部病变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观察证实为恶性肿瘤90例,良性病变者50例;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为恶性肿瘤者89例(鳞癌14例,腺癌57例,小细胞癌5例,转移癌3例),良性病变者51例,其中1例良性病变病例后行气管镜检查病理示癌.对恶性病变诊断敏感性98.9%,对良性病变诊断特异性98.0%,总的诊断准确率99.3%.并发症:痰中带血13例,少量气胸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10.0%.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非常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病理检查证实93例。结果93例患者中,与病理检查相吻合的肺癌85例,穿刺确诊77例,8例为肺部良性病变。诊断灵敏度90.6%,特异度100.0%,诊断准确率91.4%。并发气胸9.1%,肺内出血10.9%,均自行吸收。结论CT引导经皮肺细针抽吸活检术临床应用准确性较高,并发症较少,有助于肺部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经皮肺及纵隔穿刺细胞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吸细胞学在CT引导下经皮肺及纵隔穿刺中的诊断价值,探讨提高细胞学诊断阳性率的方法.方法 CT引导下,对经皮肺及纵隔穿刺标本行细胞学检查,常规制片,HE染色,光镜下诊断,并与相应活检组织学对照分析.结果肺穿刺141例,细胞学诊断恶性病变83例,良性病变24例,细胞学确诊率75.89%(107/141).原发纵隔肿物穿刺10例,仅一例确诊.结论 CT引导下针吸细胞学诊断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可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同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减少假阴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自1996年10月到2005年11月,对384例肺小结节患者施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小结节的准确率为97.4 %(374/384),并发症发生率 16.1 %(62/384);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8.8 %(328/332),特异性为100 %。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肺小结节有效的、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CT引导下肺内大血管旁小病灶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穿刺肺内大血管旁直径≤2cm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CT引导经皮穿刺肺内大血管旁直径≤2cm病灶72例,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并发症。结果: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833%(45/54),阳性预测值100%;良性病变诊断特异性100%,阴性预测值66.7%(18/27),总诊断准确率84.7%(61/72)气胸发生率6.9%(5/72),肺内出血发生率8.3%(6/72),均未作特殊处理自愈。病灶周围有肺气肿是气胸及肺内出血的危险因素(X^2=10.9、8.5,P〈0.05),而病灶部位、大小及深度均与上述并发症无关(P〉0.05)。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肺内大血管旁直径≤2cm病灶准确性较高而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内病灶穿刺活检术的诊断正确率和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08年10月肺内病变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患者209例,回顾性研究活检的诊断正确率及并发症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209例患者中,恶性病变185例,良性病变24例。209例患者的诊断正确率为88.5%,其中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为95.6%,良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为38.5%,假阴性为4.4%,无假阳性。病灶的良恶性、病灶大小及病灶中心有无坏死对诊断正确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气胸的发生率为5.2%,与病灶大小和穿刺针进胸膜次数有关(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诊断率高、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CT引导下肺穿刺同时行组织学与印片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4例CT引导肺部穿刺活检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统计印片细胞学、组织学以及两者结合的敏感性及假阴性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10例穿刺确诊为恶性肿瘤。穿刺未发现癌细胞者22例,后经随访证实其中假阴性2例。组织学敏感性为82.1%(92/112),印片细胞学敏感性为87.5%(98/112),二者结合敏感性为98.2%(110/112),假阴性率为9.1%(2/22)。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是敏感性高的定性诊断方法,如同时行组织学及印片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降低假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模拟定位系统(CTS)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诊断老年周围性肺占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弹簧芯状活检针经皮肺穿刺并经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对其中具有完整资料的78例老年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对78例病人的78个病灶共进行95次穿刺活检,全部病例取得了满意的组织学标本,取材成功率为100%。其中恶性肿瘤72例,良性病变6例,总诊断准确率为100%。气胸发生率为6.4%,咯血发生率为12.8%,未发生大出血。结论CT模拟定位系统引导下弹簧芯状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老年性肺癌的诊断是一种准确性高,安全可靠又简单易行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对14例肺肿瘤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材,所取组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析其准确性.结果: CT引导肺穿刺的确诊率达86%,并发症发生率为 14%,改善穿刺手法和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穿刺准确率.结论: CT 引导肺穿刺活检是一种简便、准确、快速、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对14例肺肿瘤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材,所取组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析其准确性。结果:CT引导肺穿刺的确诊率达86%,并发症发生率为14%,改善穿刺手法和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穿刺准确率。结论:CT引导肺穿刺活检是一种简便、准确、快速、有效、安全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CT导引细针活检定性诊断肺小病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Zhang J  Zhao H  Fu Z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2):127-129
对痰细胞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能确诊的肺周边部小病灶,行CT导引细针肺活检,以期术前定性诊断,并发现早期肺癌。方法收集痰检及纤支镜检不能确诊的≤2cm的肺周边部小病灶24例,使用So-matomDR-H型CT机薄层扫描定位,20G活检针在胸部病灶定位尺指导下穿刺取材,行细胞及组织病理学诊断。以术后病理诊断及2年临床观察结果为判定标准,分别统计细胞学、组织学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恶性病变16例,良性8例。细胞学诊断灵敏度为75.0%(12/16),特异度为8/8,准确度83.3%(20/24);组织学诊断灵敏度为87.5%(14/16),特异度为8/8,准确度91.6%(22/24),并发现早期肺癌2例。结论CT导引细针肺活检安全,准确,诊断迅速,并可发现早期肺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TS-guided 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biopsy for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lesions in elder patients. Methods: The intact data of 78 elder patients underwent percutaneous pulmonary biopsy with a spring-core biopsy needle under CTS guidance were analyzed. The diagnosis of all the cases was confirmed by pathology and follow-up. Results: Ninety-five lung biopsies were performed in 78 cases and satisfactory tissue specimens obtained in all cases, the success rate was 100%. The diagnosis for malignant tumors and benign lesions was 72 and 6,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accuracy rate was 100%. Pneumothorax was noted in 5 cases (6.4%) and hemoptysis seen in 10 patients (12.8%). Conclusion: CTS-guided 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biopsy with a spring-core biopsy needle are accurate, safe and quick for pulmonary lesions in eld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软组织切割针在CT导引下对纵隔肿块性病变穿刺活检技术及其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纵隔肿块性病变在CT导引下应用18G和20G软组织切割针进行穿刺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纵隔肿块穿刺技术成功率100%(85/85)。病理明确诊断75例(88.2%),不能明确诊断10例;18G针活检39例、20G针活检46例,阳性率分别为92.3%、84.8%;≤3cm病灶18例,〉3cm病灶67例,活检阳性率分别为83.3%、89.6%;胸腺类肿瘤、转移性肿瘤、恶性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活检阳性率分别为92.3%、93.8%、87.5%、63.6%,P〈0.05有统计学意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11.8%。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对纵隔肿块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