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究以Y2O3为烧结助划的无压烧结A1N陶瓷中,晶界第二相和气孔等晶界缺陷对然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1N陶瓷晶界第二相的组成主要取决于配料中的Y2O3/Al2O3比值,同时也受工艺因素的影咱,随著Y2O3加入量增多,晶界第二相含量线性增加,其分布也从三晶连接外延伸到所有晶界,晶界第二相的形成有助于把氧杂质固结在晶界外、使晶格缺陷减少,热导率提高,但含量达多合阻所A1N晶粒连通,使然平率降低,在接近完全致密的情况下,气孔率对热导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AIN陶瓷中的晶界第二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晶界第二相是AIN陶瓷显微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AIN陶瓷的热导率有重大影响。本工作研究了以Y2O3为烧结助剂的无压烧结AIN陶瓷中,晶界第二相的组成、含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晶界第二相的组成主要决于配料中的Y2O3/Al2O3比值,同时也受工艺因素影响;随着Y2O3加入量增多,晶界第二相含量呈线性增加,其分布也变成从三个晶粒连接处延伸到所有晶界,还讨论了晶界第二相对热导率的影响,认为只要AIN晶  相似文献   

3.
晶界第二相是AIN陶瓷显微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AIN陶瓷的热导率有重大的影响。本工作研究了以Y_2O_3为烧结助剂的无压烧结AIN陶瓷中,晶界第二相的组成、含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晶界第二相的组成主要取决于配料中的Y_2O_3/Al_2O_3比值,同时也受工艺因素影响;随着Y_2O_3加入量增多,晶界第二相含量呈线性增加,其分布也变成从三个晶粒连接处延伸到所有晶界。还讨论了晶界第二相对热导率的影响。认为只要AIN晶格完整无缺,AIN相保持连通,即使存在少量的Y_4Al_2O_9和/或Y_2O_3第二相材料,预期仍可获得高的热导率。  相似文献   

4.
B2O3—Y2O3添加剂对AlN陶瓷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以B2O3-Y2O3作为助烧结剂的AlN陶瓷的烧结特性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晶界处存在YAlO3,Y4Al2O3及Y3Al5O12等各种铝酸钇结晶物,B2O3可固溶到铝酸钇中形成固溶体。  相似文献   

5.
氮化铝相在SiC-AIN-Y2O3复相陶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50℃高温时,AIN颗粒表面发生固相蒸发现象,并聚集到SiC颗粒周围最终形成固溶体,改善了SiC颗粒周围最终形成固溶体,改善了SiC陶瓷的晶界结构,使该复相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其室温抗折强度为610MPa,这一强度可持续至1400℃高温,断裂韧性达到8.1MPa.m^1/2。  相似文献   

6.
以碳热还原法合成的AlN粉末和市售BN粉末为原料, 利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AlN-BN复合陶瓷, 研究了AlN-BN复合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BN含量的增加, 在复合陶瓷中逐渐形成卡片房式结构, 阻碍材料的收缩和致密, 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下降, 热导率和硬度也随之下降, 综合考虑热导率和硬度因素, 认为利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可加工AlN-BN复合陶瓷时, BN质量分数在10%~15%之间是合适的, 可以制备出热导率在100~140 W·m-1·K-1, 硬度HRA在55~75之间的AlN-BN复合陶瓷.  相似文献   

7.
以碳热还原法合成的AIN粉末和市售BN粉末为原料,利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AlN-BN复合陶瓷,研究了AlN-BN复合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BN含量的增加,在复合陶瓷中逐渐形成卡片房式结构,阻碍材料的收缩和致密,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下降,热导率和硬度也随之下降,综合考虑热导率和硬度因素,认为利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可加工AlN-BN复合陶瓷时,BN质量分数在10%~15%之间是合适的,可以制备出热导率在100~140W·m~(-1)·K~(-1),硬度H_(R_A)在55~75之间的AlN-BN复合陶瓷。  相似文献   

8.
以碳热还原法合成的AlN粉末和市售BN粉末为原料, 利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AlN-BN复合陶瓷, 研究了AlN-BN复合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BN含量的增加, 在复合陶瓷中逐渐形成卡片房式结构, 阻碍材料的收缩和致密, 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下降, 热导率和硬度也随之下降, 综合考虑热导率和硬度因素, 认为利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可加工AlN-BN复合陶瓷时, BN质量分数在10%~15%之间是合适的, 可以制备出热导率在100~140 W·m-1·K-1, 硬度HRA在55~75之间的AlN-BN复合陶瓷.  相似文献   

9.
10.
陈兴  杨建  丘泰 《硅酸盐学报》2011,39(3):495-501
以AlN和Al2O3为原料,Y2O3为烧结助剂,在N2气氛下热压烧结制备出AlN-30%(质量分数)Al2O,复相陶瓷: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复相陶瓷的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研究了烧结温度对AlN-Al2O3复相陶瓷的相组成、显微结构、烧结性能、力学性能、热导率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  相似文献   

11.
电动注塑机与液压注塑机共创注塑机新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电动注塑机的发展现状及性能优势,比较电动注塑机与液压注塑机两者在结构、注射成型范围等方面的技术特点,指出液压注塑机应向多功能、多品种方向发展,并且应注重节能技术;电动注塑机应向高附加值的精密注塑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陶瓷粉体对注射成型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志鹏  黄勇 《陶瓷学报》1997,18(2):86-90
本文综述了陶瓷成型中固相体积分数与相对粘度的关系,研究了具有不同颗粒直径的Si3N4粉体对注射成型流变学的影响,根据颗粒级配理论,通过对不同分布的Si3N4粉体进行连续级配,以减小注射成型粘度。  相似文献   

13.
ABS注射成型收缩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STMD955—89标准测定了ABS塑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注射模塑的成型收缩率,得出了ABS塑料的成型收缩率随工艺条件的变化规律,为制订合理的工艺条件、进行正确的工艺控制和模具设计,从而生产出合格尺寸的产品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现代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引入粉末冶金领域,不但扩大注射成型技术的应用,同时也推动粉末冶金工艺的发展。详细讨论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工艺及其应用,对其材料选择,产品与模具的设计、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及烧结工艺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展望了该工艺中金属粉末、粘结剂、注射成型装备和工艺过程数值模拟软件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熔体流动性,分子取向,填料等因素对聚碳酸酯(PC)成型收缩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C的尺寸稳定性较好,收缩率为0.3%-0.8%,流动性好的PC比流动性好的PC比流动性差的收缩率大;平行于流动方向的收缩率比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大;填料(如玻璃纤维)的加入,会使PC制品的成型收缩率大大降低。并且成型收缩率的波动也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16.
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成型原理及成型的方法种类。与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进行了对比,指出采用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具有冷却效率高、成型周期短、制品壁厚小、能成型直径较大的制品等优点,这些优点可拓宽该技术的应用领域。最后分析了目前制约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广泛应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注塑参数对聚碳酸酯成型收缩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研究了注塑参数对聚碳酸酯(PC)成型收缩率的影响,从理论上探讨了注塑参数—制品结构—收缩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对PC成型收缩率影响最大的注塑参数是料温,其次是模具温度、注塑压力和注射速率,而保压时间、冷却时间、预塑速率在实验范围内对PC成型收缩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振动强化对金属粉末注射成型中模腔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金属粉末振动辅助注射成型设备的原理、结构及其应用,利用自制的模腔压力传感器对振动力场强化金属粉末注射成型过程中模腔压力的变化历程进行实时采集。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力场可以改变熔体在模具内的流动方式;在试验研究的范围内,不同径向位置处的模腔最大压力随振动振幅、频率的增加而减小,从而可以在不影响制品性能的条件下降低注射成型中的压力,以拓宽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在振频0~12Hz、振幅0~0.30mm范围内研究了振动参数对聚苯乙烯(PS)制品的力学性能和冲击断面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品的力学性能对振动参数的响应并不是单调趋势,而是存在一个最佳的响应范围;全程动态注塑过程能提高制品的拉伸和冲击性能,其中冲击强度提高尤其明显,最大可提高28.6%。  相似文献   

20.
微量注塑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微注射成型技术是微结构零件最主要的成型方式,受到了人们高度重视,微结构零件迅速发展对微量注塑机带来了新的挑战。阐述了微注射成型技术的产生背景,分析了微注射成型技术对注射设备的特殊要求,从微量注塑机的螺杆式、柱塞式和螺杆柱塞混合式塑化与注射单元机构和液压、电动和电液复合驱动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当前微量注塑机的发展现状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分析了微量注塑机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微量注塑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