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2014年的调研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大学毕业生不是只关注现阶段的就业质量好坏,而是同时对就业质量有全面长远的评价;收入水平仍是大学毕业生评价就业质量的首要标准;大学毕业生开始更多地关注非收入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保障性和稳定性是大学毕业生评判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此,本文在如何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对大学毕业生、 企业、 政府给予了相应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高管控制权、公司绩效、代理成本三方面入手考察了重庆市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与激励效应.实证研究发现:(1)重庆市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控制权负相关,国企高管无法利用自身控制权影响薪酬制度制定或操纵盈余以提升薪酬水平;(2)重庆市国企高管的薪酬制度设计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与公司绩效挂钩的特征,但较少考虑到长期绩效表现;(3)在薪酬管制且薪酬水平相对偏低的情况下,国企高管会通过管理费用、在职消费等隐性收入提高自身实际薪酬,增加了企业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3.
吴克明  孙琪娜 《西北人口》2012,33(1):37-40,45
蚁族现象的本质是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镇就业的问题。从理性人假设的角度来看,"蚁族"现象的原因在于"蚁族"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就业质量等经济收益,和更多的教育收益、消费收益、心理收益和健康收益等非经济收益,从而主动选择在大城市就业的结果。减少"蚁族"现象的思路在于提高大学毕业生收入、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重视发展中小城镇、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城镇就业。  相似文献   

4.
门垚  何勤英 《人口学刊》2013,35(1):87-96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了劳动力市场,这些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表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针对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等问题的实证文章较少的现状,文章使用200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与能力年度调查数据,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我国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中的同群效应。研究的结果发现,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的同群效应,并证实了这种同群效应一部分可由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相互影响所解释。  相似文献   

5.
移民安置的目标已不再仅仅是按照水库蓄水的要求如期将淹没区居民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迁出库区,而且还要特别关注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与提高。本文在构建水电工程移民收入测算理论模型以及第一手调查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西南地区水电工程移民收入的测算模型,研究成果可以在西南地区水电工程移民收入的测算中推广。收入测算的结果也可以为移民政策的调整、改革及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乡大学毕业生在工作转换上的差异,一直以来广受关注却缺乏实证考察。研究表明:当前大学毕业生发生工作转换的比例并不高,城乡两类大学毕业生在工作转换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人力资本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稳定就业,而工作年限与社会资本则会增加其工作转换的可能性。但更为细致的分析发现,与城镇家庭出生者相比,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均呈明显的劣势,且对其工作转换的影响较弱,他们工作转换后的回报也甚微,这意味着城乡差异与资本累积的不平等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2006年北京地区大学应届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旨在考察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意向与职业价值观。本研究以2006年北京地区大学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的问卷调查了北京25所大学的425名应届毕业生。调查结果揭示,当代大学生看重的职业价值观呈现8因子的结构模型,同时本文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考察我国青年学生择业标准的变迁及其原因。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对学校、政府和企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逐渐降低,而农民工工资逐渐上升,二者呈现趋同现象。文章从劳动力供求和人力资本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大于需求,而农民工需求增长大于供给;二是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差距缩小。文章指出工资趋同现象并不意味着个人投资大学教育的非理性,因为大学毕业生能够比农民工获得更多的非经济收益和更好的职业发展,个人不应因工资趋同现象放弃接受大学教育。提高大学毕业生工资需要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总体而言并不理想,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2002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个人问卷调查资料,对女大学生是否“同民同工”问题进行多变量的统计模拟,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劳动力市场歧视女大学毕业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确实会减小女大学生落实就业单位的概率,造成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与女性生理特征相关联的高劳动成本、对女大学生的统计性成见,以及“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观念是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多个高校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从工资水平、就业单位类型和主观满意度等三个方面测量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把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分解为学术性人力资本和实践性人力资本,他们的社会资本分解为家庭经济性资本和家庭社会性资本,具体考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他们工资水平和就业单位类型产生正向作用,但对就业的满意度则呈负面影响;另外,与社会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更显著,结合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本文也讨论了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东北国有企业振兴发展的背景下,东北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呈现出承接着计划经济时代政策倾斜所形成的人才集中的局面;但现实的问题是,尽管其人力资本历史积淀较高,但在没有跟上时代信息、技术更新的情况下,难以产生优势企业效益;同时,由于企业制度和外部市场结构调整不能够充分适应,也造成企业内部人力资本的老化和失效,并且伴随着一定的社会资本的制约。人力资本在东北国企振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通过加强横向交流、整合自身人力资本等途径来加强东北国企的人力资本总量并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3.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人力资本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其中突出的就是人力资本的分化和老化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群体社会资本较为严重的差异性。从消除社会资本群体性的差异出发,我们应该积极发挥社会资本的正效功能,利用社会资本多角度地促进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个人人力资本的提升与企业群体性人力资本的提高。只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并获得社会资本的社会性支持,才能够保障人力资本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核心推动力,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快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隆文 《西北人口》2012,33(1):56-60
用工偏好、文化差异、资源匮乏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排斥的突出因素,保障既定政策实施所形成的制度排斥是影响其平等就业的法律障碍。宪法平等原则要求禁止基于不合理区别的就业歧视,在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社会资本缺乏、就业竞争力落后与社会固有偏见等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应当将保障该群体获得必要的公平就业岗位纳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法律保障机制,并在国家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和国企招聘中采取配额录取等临时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谢勇  赵亚普 《南方人口》2009,24(3):49-56
文章使用南京市部分高校的微观调查数据,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概率、起薪水平和就业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因素与大学生的就业概率、起薪水平之间均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对于大学生能否进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就业却没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概率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对于起薪的高低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对于大学生进入公共部门内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更加公平的市场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就业质量,消除就业歧视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本文基于福建省五所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数据,运用社会性别理论深入探讨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依然是以男性体验为规则的领域,以男性为标准的性别文化规范,决定了性别意识对男女大学生就业质量不同的影响强度和向度,也影响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作用路径,进而导致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低于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18.
Social capital has often been invoked to explain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well-being by family structure. That is, developmental outcome for children in lone or step parent family is not at par with that of children from intact family because parental investments on children may be lower not only in financial and human capital but also in social capital. This proposition has been difficult to examine in greater depth because of lack of conceptual clarity and of data to measure social capital. Using a definition of social capital as the “ability to secure benefits through membership in networks and other social structures”, we focus on the impact of family structures on social capital engendered by three types of networks: (a) informal ties with kin, families, friends, neighbours, and workmates; (b) generalized relationships with local people, people in civic groups, and people in general; and, (c) relationships through institutions. In particular, we examine differences in the measures of social capital among women living with no children in various marital arrangements, and women living with children in intact, step, and lone parent families. Data from the Canadian 2003 General Social Survey on Social Engagement confirm that social capital is indeed greater in intact families than in lone parent families. Mothers in intact families (especially married mothers) have larger informal networks, are members of more primordial and purposive organizations, have greater trust in people in the family, in the neighbourhood, and in people in general, and have greater confidence in government or business institutions. In general, social capital of mothers in step families is in between that of married mothers in intact families and lone mothers. Thus, the assumption in the literature that family structure can serve as a proxy for social capital may be justified. However, this study contributes a unique way of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in terms of networks if and when data are available and a way of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structure and social capital; that is, the former as a determinant of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19.
Government i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 in every society, but public trust in government has been declining worldwide. Like social trust, institutional trust in government manifests in two forms—goodwill-based (based on intentions and purposes) and competence-based (based on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Using archival data of the AsiaBarometer (2004), I found a cross-level interaction effect of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and social trust culture on goodwill-based, but not competence-based, institutional trust in government.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goodwill-based institutional trust in government within regions of low social trust but not within regions of high social trust. Both types of institutional trust in government within regions of high social trust were lower than those within regions of low social trust. Furthermore, both types of institutional trust in government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socioeconomic, public, and personal life satisfaction. These findings shed light on the tension between institutional trust in government and social trust as well as a government’s dilemma posed by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