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鹤壁市夏季一次雹暴过程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天气图、物理量场、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及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2005年6月19日发生在鹤壁的雷雨大风、并伴有局地冰雹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在低层θse高能舌区内,地面冷锋移到 500 hPa高空急流出口区下方左侧时,高低空次级环流耦合,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是这次强对流天气产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根据安阳市1963~1991年降雹资料,从天气图上分析研究降雹前的主要大气流形势及其特点,并根据冰雹形成的条件寻找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西安08时单站探空资料,做925~300hPa总温度Tt和饱和总温度Ts减总温度Ts-Tt分布表,对2000年6~8月4次全区性大雨以上大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得出:西安地区产生大雨以上的降水过程,除了有利的天气形式配合外,还与当地大气中有大量的能量聚集,有高温、高湿空气的存在密切相关;Tt和Ts-Tt分布表很好地反映出了一地能量聚集和释放的过程,是制作夏季降水预报一种很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利用济南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结合探空、地面气象站观测和实地冰雹调查资料,对2020年6月1日影响山东中西部的一次强雹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雹暴过程受高空槽影响,于当日中午在河北邢台市初生,移入山东境内后持续降雹近5 h,其中17:00后雹暴明显加强,冰雹灾害严重。2)典型降雹时次具有明显的三体散射特征;1.5~5.5 km高度冰雹区对应的反射率因子(ZH)均大于65 dBZ,差分反射率因子(ZDR)介于-2.6~1.5 dB,相关系数介于0.80~0.96;大冰雹多集中在低层前侧入流的左侧和前侧。3)多个单体于17:00前后演变成超级单体风暴,具有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和中气旋结构,ZDR柱可指示雹暴主上升气流区的位置。4)水凝物相态分类产品给出的冰雹分布反映了空中冰雹的分布和演变,可从冰雹色标面积大小、连续性程度预估冰雹强弱,根据低仰角的冰雹色标预判冰雹落区。  相似文献   

5.
对1999 年5 月9 日平顶山地区降雹的天气形势、稳定度、单站要素以及雷达回波、卫星云图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此类冰雹天气的一些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应用2008年7月1日08时-20时逐3hT639数值预报产品和高低空实况场资料,对2008年7月1日阳泉市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T639的24h形势预报场误差不大,但蒙古冷涡中心位置预报略偏北;应用其物理量预报场并结合阳泉本地冰雹的预报指标,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报出该次大冰雹过程,说明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本地冰雹过程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2-07-19冰雹过程的数值解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MM5模式要素预报误差的改进思路;根据冰雹形成的基本机制做出预报时段内冰雹诊断图;通过分析冰雹诊断图对冰雹预报因子做出评价,形成了利用MM5预报产品做出冰雹预报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西强对流天气的普查和统计分析,将全区日出现雷雨大风、冰雹总站次≥5的作为区域性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通过对1990~2001年共12a春季(2~5月)广西所出现的51次区域性强对流过程的环流形势场和对强对流天气有指示意义的一些物理量场的合成分析,得出了广西产生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的分布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十几年对绥滨县冰雹天气的分析,发现绥滨县冰雹产生与高空要素场、地面气压场配合有很大关系,同时在云图上也有明显的特征。高低空要素的配合及云图发展变化和新一代雷达图的特征对冰雹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同市所辖8个气象站点的相关历史资料,结合多年的天气预报和雷达观测的实际经验,应用天气学及气候学等原理,对大同地区冰雹的天气气候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并给出了冰雹的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11.
陈世平 《贵州气象》1994,18(2):30-31
本文采用单站实况、天气图及物理量图,分析了1992年4月23日发生在我市的冰雹天气过程并提出了产生这次冰雹过程的一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2012年夏季发生在西宁地区的两次冰雹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特征、闪电定位特征等几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冰雹天气均发生在典型的高空槽型环流背景下,较好的对流不稳定条件、水汽和较强的垂直风切变条件下。6月5日冰雹天气在整层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受地形和局地热力作用,产生能量分布差异,由地面冷锋抬升触发产生。7月13日的冰雹天气在上干下湿的环境下,是暖区切变触发的局地强对流。应用雷达资料能很好地监测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回波强度、回波顶高的变化和速度对的出现及雷达产品的应用对冰雹天气的出现具有指示意义,对今后的防雹减灾工作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MM5模式要素预报误差的改进思路;根据冰雹形成的基本机制做出预报时段内冰雹诊断图;通过分析冰雹诊断图对冰雹预报因子做出评价,形成了利用MM5预报产品做出冰雹预报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面、高空及云图、雷达资料对2005年8月22日晚一场袭击农六师各地的大风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得出一些对临近预报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711测雨雷达,对昭苏地区1990年7月12日的一次雹暴过程进行了跟踪观测,指出了这次雹暴过程强烈地受局地地形影响所具有的生消和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02.6.29"天气过程谈西北气流型冰雹的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2002年6月29日夜间临汾市北部降雹过程的环流分型,形势背景,不稳定度,动力,热力,水汽条件,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以及T213指导预报产品的相关物理量的预报情况,总结了西北气流型降雹相对其它分型的特点和预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8 年3 月9 日冰雹天气的成雹天气系统、日本FSAS预报产品及本站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 为今后的强对流天气预报服务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区域高分辨率数值模式WRF对2015年4月28日冷涡背景下发生在苏皖地区的冰雹过程进行模拟,并结合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观测资料讨论了此次过程中对流系统结构演变特征及影响其组织发展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导致冰雹的对流系统在发展、传播及组织过程中与中尺度重力波相联系,重力波源于地面中尺度低压附近的初始对流的...  相似文献   

20.
一次冰雹过程与防雹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萍 《贵州气象》1995,19(1):32-34,39
本文根据天气形势,雷达及高空地面探测资料,分析1988年6月10日毕节县的一次降雹过程,并根据实况对防雹作业效益作了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