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碑楼铜矿床矿化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58-385℃之间,均值为270℃;盐度介于2.74%-62.51%(NaCl)之间,均值为15.2%(NaCl);均一温度峰值分别为210-240℃和270-300℃,盐度峰值分别为5%-10%(NaCl)和55%-60%(NaCl)。成矿流体在250-380℃区间发生沸腾作用,分离出了富液相和富气相的中一高温低盐度的两相流体和含子晶的中一高温高盐度的三相流体;在250℃左右时,高盐度的三相流体基本消失,成矿流体逐渐均一成以富液相为主的中一低温低盐度流体。流体的气体组分主要是H2O,个别包裹体的气相中含有少量的CO2。矿化石英脉中的δ18OH2O介于1.26‰-7.24‰之间,均值为4.63‰;δD介于-89‰--69‰之间,均值为-76.67‰,表明碑楼铜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后期混入了大气降水。矿石矿物中黄铁矿的δ34S介于-2.8‰~-1.3‰之间,均值为-1.75‰;黄铜矿的δ34S介于1.02‰~2.12‰之间,均值为1.46‰。矿石矿物的206Pb/204Pb介于18.295-18.402之间,均值为18.349;207Pb/204Pb介于15.555-15.573之间,均值为15.564;208Pb/204Pb介于38.215-38.331之间,均值为38.273;说明矿石中的硫、铅可能主要来自于深源,后期受到上地壳物质和大气降水的混染。以上研究证明,碑楼铜矿床属于中一高温浅成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2.
李世杰  栾学文  王露 《岩石学报》2016,32(8):2509-2521
必鲁甘干钼铜矿床位于内蒙古阿巴嘎旗境内,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东段,自2007年发现以来,已探明钼金属量已超过16万吨,达到大型规模。矿床赋存于印支期花岗斑岩和二叠系上统林西组接触带附近,含矿带呈NNE向展布,向SE缓倾。必鲁甘干钼铜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早、主、晚三个阶段,早阶段以硅化和钾长石化蚀变及浸染状和星点状矿化为特征,矿化较强;主阶段以硅化和绢云母化蚀变和发育乳白色含矿石英脉为特征,矿化很强;晚阶段以硅化、碳酸盐化、青磐岩化和粘土化蚀变以及发育石英方解石细脉为特征,矿化较弱。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L型)、富气相水溶液包裹体(V型)和富CO_2包裹体(C1和C2型)。早阶段发育大量L型和少量C1型包裹体,主阶段发育大量L型和C1型以及少量V型和C2型包裹体,晚阶段主要发育L型包裹体,个别样品发育少量C1型包裹体。早、主、晚阶段均一温度分别为210~354℃、182~351℃、128~312℃,盐度分别为3.6%~9.2%NaC leqv、2.6%~9.2%NaC leqv、2.8%~9.6%NaC leqv。主阶段成矿温度、压力为232~269℃、0.54~1.55kbar;三个阶段成矿深度分别约为8.1~5.8km、5.7~5.5km、3.9~2.6km。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由中温、中等盐度、富CO_2的NaCl-H_2O-CO_2体系向中低温、低盐度、贫CO_2的H_2O-NaC l体系演化。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由于周期性压力脉动而导致发生流体不混溶,其可能是成矿元素发生聚集、沉淀形成矿床的重要机制。由必鲁甘干钼铜矿床围岩蚀变("贫水蚀变")、成矿流体成分(NaCl-H_2O-CO_2体系)和成矿深度(主阶段成矿深度约5.7~5.5km)推测其属陆内环境斑岩矿床。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四拨子-六拨子钼铜矿位于燕辽成矿带东部,是近年来发现的中型钼铜矿床。辉钼矿呈细脉状、网脉状、浸染状、薄膜状赋存于长城系石英砂岩及白云岩中的矽卡岩带,钼矿化与硅化关系密切。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铜和钼矿化主要形成于石英-硫化物期。研究表明,矽卡岩期矿物以发育液体包裹体为特征,石英-硫化物期石英中主要发育液体包裹体、含CO2两相和三相包裹体。矽卡岩期成矿流体为高-中温(192~497℃)、中-低盐度(5.41%~16.53% NaCleqv)、中-低密度(0.59~0.92g/cm3)的NaCl-H2O体系。石英-硫化物期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主要变化于160~330℃)、低盐度(2.07%~15.17% NaCleqv)和中低密度(0.69~1.01g/cm3)的NaCl-H2O-CO2 (±CH4/N2)型流体。石英的δDSMOW为-128‰~-80‰,δ18OSMOW值为9.6‰~14‰,δ18OH2O值为-3.61%~5.30‰,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混合大气降水的特征。硫化物的δ34S变化于-0.9‰~5.7‰,平均值为2.9‰,表明成矿物质中硫来自深部岩浆。成矿时代为早侏罗世早期,成矿作用与花岗斑岩岩浆期后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物理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矿流体是富含挥发分 (CO2 、CH4等 )是具有较高含盐度的特殊地质流体。本文讨论了在流体演化过程中挥发分的来源 ,指出主要来自水岩作用、有机质分解及地幔去气和岩浆 ;碱金属及卤素同样具有多来源的性质 ,以海水、含盐系淋滤、建造水为主要来源 ,含盐系重熔可以形成富含碱金属的成矿流体。流体演化过程中氢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的分馏主要与温度、水岩比值或硫源丰度有关。一个重要的结论是 ,成矿流体的形成主要与地质作用有关 ,而流体来源是次要的。海底热水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以高δ3 4 S值、中稀土富集及正铕异常为特征。本文总结了热水流体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指出水热流体物相点 :1) 10 80℃ ,7.5× 10 8Pa水溶液与硅酸岩熔浆分熔点 ;2 )水溶液的第二个临界点是气水溶液的超临界点 (374.15℃ ,2 .2 1× 10 7Pa) ;3)水溶液的沸点 (≥ 10 0℃ ,≥ 1× 10 5Pa) ;4)水溶液的冰点 (≤ 0℃ ,1× 10 5Pa) ;5 )H2 O CO2 体系的不混溶温度点 (2 6 6℃ ,2 .15×10 8Pa[1 3 ] 等是重要的成矿相变点。  相似文献   

5.
邹平火山岩盆地是山东省重要的铜矿产地,深入认识其铜矿成矿规律,对于有序地推进战略性铜矿远景调查以及新的铜矿矿产地的发现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着手,探讨了铜矿的赋存与青山群八亩地组、方格庄组火山岩地层,闪长岩、闪长玢岩、二长岩、辉长岩等岩体,以及放射状、环形断裂构造之间的空间关系。该区铜矿的赋存部位具有磁力低、电阻率低、激化率低,重力值高等物探异常的特征,空间上具有沿岩浆岩构造带展布、次火山岩内裂隙充填、空间等距、深部尖灭再现等特点。认为在王家庄岩体为中心的王家庄-大临池岩浆岩带,环形二长岩墙的内、外侧以及火山岩盆地深部收缩的"颈部",具有较大的铜矿找矿潜力。大上口—夫村、大临池、于兹山—黄山、黄花山—西窝陀、老人峰—贺家庄地区位于火山岩盆地赋存铜矿的内部构造上,也具备铜矿成矿的地层、断裂构造、岩浆岩、物化探等异常条件,应是今后铜矿勘查工作的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6.
安徽沙溪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演化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徽沙溪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气液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为100 ̄500℃,盐度为2.0wt% ̄60wt%NaCl,并且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和温度随时间、空间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对热液脉石英及其流体包裹体中H2O、CO2的氧、氢、碳同位素组成分别进行了测定,得到热液δ^18OSMOW为+3.51‰ ̄+5.52‰,δDSMOW为-60‰ ̄-82‰,δ^13CPDB为-3.61‰ ̄  相似文献   

7.
包古图大型斑岩铜矿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铜矿化主要呈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分布于似斑状(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隐爆角砾岩和少量花岗闪长岩中。依据矿脉的穿插关系和矿物组合,成矿过程经历了黑云母-钾长石-钠长石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矿脉中石英的δDSMOW值介于-107‰~-86‰,δ18OSMOW值变化于11.3‰~16.2‰,δ18OH2O值为4.4‰~9.3‰,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为深源的岩浆水。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5.1‰~0.7‰,平均为-1.8‰,表明硫来源于深部岩浆或地幔。结合Ⅱ、Ⅲ和Ⅴ号含矿岩体锆石LA-ICP-MSU-Pb年龄及辉钼矿Re-Os年龄,推断包古图铜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晚石炭世,与中酸性斑岩体的侵入有密切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8.
铜山口铜矿床成岩成矿演化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硫、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和成矿微量元素,以及岩石化学成分特征,论证了铜山口岩体是由玄武岩浆轻同熔作用形成的,并为铜山口铜矿提供矿质来源,还论证了铜矿的成矿过程和成矿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9.
德兴铜厂斑岩铜矿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成矿流体的特征和演化过程,对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不同蚀变—矿化带石英细脉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详细的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显微激光喇曼探针工作.结果显示,德兴铜厂斑岩铜矿主要有三类流体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Ⅰ型),富气相包裹体(Ⅱ型)、多相包裹体(Ⅲ型);成矿早期的Ⅰ型包裹体,主成矿期的Ⅱ型和Ⅲ型包裹体,以及成矿晚期的Ⅰ型包裹体的平均均—温度和平均盐度分别为:481℃,8.1%; 410℃,1.2%;389℃,56%和215℃,3.1%;主成矿期的Ⅱ型和Ⅲ型包裹体的平均均—温度相近,但盐度相差很大,指示了沸腾作用的发生;从早期到晚期,成矿流体呈现温度降低,挥发分逸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地洼盆地砂岩铜矿床的 构造-流体-成矿体系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地洼盆地构造演化、流体演化和砂岩铜矿成矿作用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处于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盆地早中期的裂陷、坳陷作用及热构造活动导致了富铜矿源层的形成、大气降水的深循环和水/岩相互作用、并形成中高温、压、高盐度的热卤水含铜流体。在构造-流体-砂岩铜矿成矿体系的演化中,构造演化制约了含铜流体的演化和砂岩铜矿的成矿作用,而主要发生于盆地演化的晚期。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位于邹平火山岩盆地,区内主要有会仙山断裂、青阳店断裂及铜崮子山断裂等,均为赋矿构造,发育多处铜矿,石英二长闪长岩是该区的主要含矿母岩.通过开展地质、深部地球化学测量和大功率激电中梯测量等工作,获取了该区物化探异常的特性资料,并与周边铜矿进行资料对比,发现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邹平火山岩盆地是山东省重要的铜多金属矿区之一,区内含有1套多旋回多期次的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已发现的铜矿床、矿化点均与晚期侵入杂岩体及次火山岩有关。为了查明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时代,采用SHRIMP同位素测定技术,对区内与铜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侵入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获得王家庄铜矿床的赋矿围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128.8±0.8)Ma,盆地中部裂隙充填交代型铜金矿床的赋矿围岩环状二长岩岩墙的侵位年龄为(122.9±0.5)Ma;对王家庄铜矿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126.7±4)Ma及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128.2±0.8)Ma,代表了辉钼矿在流体中沉淀的时间。所获年龄数据准确地厘定了区内晚期岩浆活动及其矿化时限,表明王家庄杂岩体的侵位时间早于环状二长岩岩墙,其多金属矿化时间与成岩时间接近,岩体与矿化关系密切;而裂隙充填交代型铜矿的形成时间晚于环状二长岩岩墙,具有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所获得的年龄数据对于进一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东邹平青山下亚组玄武安山岩源区性质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岩石的显微观察、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组成等综合研究,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邹平火山岩盆地内青山下亚组玄武安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性质、物质来源及岩石成因。研究表明,岩石富钠、富镁,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和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相对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全岩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 Sr/86 Sr)i为0.705674~0.705876;全岩Nd同位素初始比值εNd(t)为-10.0~-10.2,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2DM为1.74~1.75Ga;全岩铅同位素初始比值(206Pb/204Pb)i介于16.917~17.095之间,(207Pb/204Pb)i介于15.306~15.396之间,(208Pb/204Pb)i介于36.750~37.208之间;较低的Sr-Nd初始比值及较均一的低放射性铅同位素组成,可能为EMI型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所致。晚中生代加厚的华北岩石圈发生大规模拆沉作用,拆沉的大陆中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富硅熔体与古生代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形成富集地幔,随后在岩石圈伸展与区域热异常作用下减压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安山质岩浆沿着深大构造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发至地表,形成青山下亚组玄武安山岩,但是岩浆上侵过程中地壳物质混染不强。该研究对深化鲁西地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认识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疆西北部的托库孜巴依(巴依)金矿床位于西伯利亚古板块南缘,阿尔泰陆缘活动带克兰弧后盆地与哈巴河弧间盆地接壤处。本次研究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室内显微观察、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成分分析和氢-氧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方法,揭示了巴依金矿各成矿阶段流体特征、成矿热液来源和流体演化过程。根据野外矿脉空间分布、穿插关系、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等特征,结合流体包裹体研究,本文将巴依金矿的成矿作用划分为4个阶段:石英-磁铁矿阶段(Ⅰ),主要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在3529~4134℃区间,盐度范围为73%~147%NaCleqv,平均为104%NaCleqv;石英-黄铁矿阶段(Ⅱ),该阶段主要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以及含子晶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860~3398℃,盐度变化范围为27%~443%NaCleqv,平均为92%NaCleqv;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阶段(Ⅲ)主要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富)CO_2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410~1864℃(富液相包裹体),盐度范围较大,介于0~88%NaCleqv之间;石英-方解石阶段(Ⅳ),流体包裹体以富液相为主,均一温度范围1020~1400℃,盐度范围为02%~43%NaCleqv。该矿床从成矿早阶段到成矿晚阶段温度-盐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在主要成矿阶段(Ⅱ、Ⅲ)出现流体沸腾现象。各成矿阶段δ~(18)O、δD同位素变化范围分别为:成矿早阶段(Ⅰ)531‰和-8510‰;主要成矿阶段(Ⅱ、Ⅲ)-153‰~150‰和-974‰~-811‰;成矿晚阶段(Ⅳ)-352‰~-342‰和-939‰~-871‰,成矿流体主要是早阶段的变质水与中晚阶段加入的大气水混合而成。巴依金矿成矿流体表现为一套中低盐度NaCl-H_2O-CO_2流体体系,符合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特征。综合矿床地质研究,本文认为在晚石炭世-二叠纪喀拉通克岛弧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构造体制下,流体混合、压力降低和沸腾作用是巴依金矿床富集成矿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山东金岭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力  孙丰月  王佳良 《岩石学报》2010,26(12):3735-3744
对山东金岭金矿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及单个包裹体成分激光拉曼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金矿石中发育含CO2相、气液两相和CO2相等三类包裹体,成矿过程中,流体经历了NaCl-H2O-CO2体系的不混溶作用;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6.6%~10.8%NaCleqv)、低密度(0.54~0.93g.cm-3)的特点;成矿温度集中于280~300℃之间,成矿压力为70~119MPa,成矿深度为6.78~9.07km;矿石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成分普遍含CO2。结合新近的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分析结果和测年数据,认为成矿流体为地幔流体、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产物,矿床成因类型为幔源流体参与成矿的造山型金矿床中成亚类。  相似文献   

16.
邹平王家庄铜矿是山东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产于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中,矿石物质组分复杂,以富含硫砷铜矿为特征,并伴有金矿化。通过显微镜下详细的矿石物质组分研究,结合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测试技术,在矿石中新发现了铀矿物及铂族元素矿物(PGM)。测试结果表明,铀矿物为铜砷铀云母,与孔雀石等铜的氧化物一起分布于矿体氧化带中;PGM为碲钯矿、黄碲铋钯矿等钯的碲化物,包裹于针硫铋铅矿中,粒度较小,成分复杂。结合矿床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成矿物质来源及铂族元素(PGE)和U的迁移富集机制。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矿床成因与地幔上隆、地壳减薄及深断裂活动有关。岩浆期后产生的富含金属络合物的高盐度热液对PGE和U的迁移富集起重要作用,隐爆作用造成的剧烈温压降低及气体散失、络合物分解是矿质聚集沉淀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云南羊拉铜矿床位于金沙江构造带中部,是中-晚三叠世金沙江洋盆向西俯冲闭合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出,但明显受层间破碎带和滑脱带控制。从流体包裹体研究入手,讨论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以及流体不混溶(沸腾)作用与成矿的关系。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干夕卡岩阶段(Ⅰ)、湿夕卡岩磁铁矿阶段(Ⅱ)、石英硫化物阶段(Ⅲ)以及方解石硫化物阶段(Ⅳ)中发育多种类型的包裹体,主要为气液水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纯液相水包裹体次之,少见纯气相有机质包裹体。其中,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发育于Ⅰ阶段石榴石、Ⅱ阶段绿帘石,尤其是Ⅲ阶段石英中。Ⅰ、Ⅱ阶段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特征,均一温度分别为413~593 ℃和336~498 ℃,盐度分别为19.1%~49.7% NaCleq和15.7%~53.3% NaCleq;Ⅲ阶段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为148~398 ℃,并具有低盐度(2.1%~9.6% NaCleq)与高盐度(35.5%~65.3% NaCleq)共存的特征;Ⅳ阶段成矿流体具有低温(132~179 ℃)、低盐度(3.4%~10.4% NaCleq)特征。根据流体包裹体的微观特征并结合矿区的宏观地质特征,认为流体不混溶(沸腾)是导致本矿区金属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沂南矽卡岩型金铜铁矿床产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与新太古界—寒武系地层接触带附近。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早期干矽卡岩阶段(Ⅰ)和湿矽卡岩-磁铁矿阶段(Ⅱ)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Ⅲ)和碳酸盐阶段(Ⅳ)的成矿流体则显示有大气降水混入的岩浆水特点。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各阶段热液矿物中的包裹体类型丰富,以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和CO2-H2O包裹体为主,次为纯液相水包裹体和纯气相水包裹体,偶见晶质熔融包裹体。由Ⅰ→Ⅱ→Ⅲ→Ⅳ阶段,气液水包裹体均一温度(520~430℃→430~340℃→250~190℃→190~130℃)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Ⅰ、Ⅱ阶段的石榴子石和绿帘石中,晶质熔融包裹体与同期次捕获的具不同气相分数的气液水包裹体及含子晶的多相包裹体共生,表明它们被捕获时是一种熔体与流体共存的不混溶状态。在Ⅲ阶段的石英(少量Ⅱ阶段的绿帘石)中,常见气相充填度变化很大的气液水包裹体与同期次捕获的纯液相水包裹体、纯气相水包裹体、含子晶的多相包裹体以及CO2-H2O包裹体共生,且共生的不同类型包裹体均一温度相近,表明此阶段成矿流体曾发生过广泛的沸腾(不混溶)。因而认为,在沂南矿床由岩浆...  相似文献   

19.
门兰静  孙景贵  陈雷  逄伟 《矿床地质》2016,35(2):381-394
五凤-五星山金矿床是延边地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五凤金矿床、五星山金矿床位于石人火山断陷盆地的南北端,相距近3 km。五凤矿体产在金沟岭组火山岩内,为脉状,五星山矿体产在碱性花岗岩与次粗面安山岩接触带上,为网脉-浸染状。笔者运用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技术,对矿床中各个矿化阶段石英内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纯液相包裹体,少量含CO_2三相的包裹体;2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在110~440℃之间,与石英脉阶段(Ⅰ)、含硫化物-石英脉阶段(Ⅱ)、方解石石英脉阶段(Ⅲ)以及方解石-沸石阶段(Ⅳ)4个矿化蚀变阶段相对应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为440~350℃、340~220℃、220~160℃、160~110℃;3盐度w(NaCleq)变化在0.53%~9.47%之间,Ⅰ、Ⅱ、Ⅲ、Ⅳ矿化阶段成矿流体的盐度w(Na Cleq)分别为2.23%~4.63%、9.47%~2.88%、3.85%~1.21%和0.87%左右;4气体成分主要为H_2O、CO_2,少量H_2S、CH_4、N_2。上述结果和硫、碳、氢氧同位素数据,与成矿有关的岩浆作用研究成果,表明该矿床为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为大气水,有少量岩浆水参与的中低温、低盐度,还原性流体,成矿物质源于壳幔相互作用的安山质岩浆,成矿机制为流体沸腾作用,可能伴有部分围岩的硫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