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心率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左心房容积指数较对照组小,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低,LVEDD、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医治疗为主,辅以中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住院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组15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50 例,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心衰症状改善以及心功能提高等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好于西医治疗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能更好地达到改善心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潜在不安全因素的效果。方法:90例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潜在不安全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1)。结论: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潜在不安全因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加用参附注射液,对照组(60例)予以综合治疗。采用心脏彩超观测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等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3%。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可提高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低流量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措施。治疗组:治疗除上述方法外加用依那普利,剂量每天从5毫克开始,渐增到每天20毫克,递增间期为1—2周。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改进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给予四逆加味汤为主的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89%,对照组68.5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加味汤治疗心功能不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FH)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束阶段的临床表现,预后差。本科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达到改善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体会。方法: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倍他乐克组和曲美他嗪组,在治疗前三个月测定心功能与左室内径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心衰总疗效比较相当,心脏指标变化差异两组比较也不大,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两种药物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出院后进行用药监护的效果。方法:60例出院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进行用药教育及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用药教育及健康指导并且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每三个月调查并比较两组病人对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出院后进行用药监护可使患者药物治疗得到有效延续,并起到咨询、指导和督促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饮食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们干部保健所就诊的3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7例采取饮食护理干预措施,制定合理的饮食护理康复手册,增加营养,给予饮食指导,对照组17例不作干预,以并发症出现早晚和住院时间长短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的各种饮食护理措施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3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饮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延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对照组仅在来院看病时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和血气分析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和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理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20例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比较给予护理干预前、后5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给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躯体动能、心理功能均有所改善。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及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2011年8月期间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掌握COPD基本知识、戒烟并呼吸锻炼、治疗依从性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在掌握COPD基本知识、戒烟并呼吸锻炼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以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机教育护理方法,比较入组时和护理干预2月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减轻心理障碍,提高了生活质量,促进了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但是观察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断指再植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显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优质护理理念为指导进行护理,采用HAMA、HAMD及AIS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的术前、术后1周的围手术期睡眠质量及抑郁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术前、术后1周HAMA、HAMD及AIS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中的效果较佳,且能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60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同时按照《2010年“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主要包括加强认识、尊重患者、心理支持、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健康教育等。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满意率为83.33%,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评估及护理措施。方法:对使用无创呼吸机61例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1例患者中58例治疗有效,3例无效。结论:对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进行评估及护理,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7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术后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脑池内置管的护理和用药护理,重点做好三高疗法护理,即严格调控血压,维持高血容量、高血液稀释度,同时密切观察是否发生三高疗法并发症。结论:通过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病人进行严谨、周密观察及人性化的护理,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