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分级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治疗后血糖控制较好、根据诊疗指南可转乡镇或社区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常规转诊、健康宣教,干预组除常规转诊外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乡镇、社区就诊依从性以及2组血糖控制水平。结果干预组乡镇及社区就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3个月、6个月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控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2型糖尿病患分级诊疗中能提高患者乡镇及社区就诊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优化医疗资源,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的综合评估初步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患的康复作用。方法对46例2型糖尿病患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定期回访),动态观察干预前后患血糖和慢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血糖控制良好,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提高糖尿病患生命质量应从控制血糖着手,进行社区干预是2型糖尿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血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4.
王芳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11):1033-103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体会,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8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15d为1个疗程并观察效果。观察和比较2种护理方式对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经χ2检验,2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907-3909
探究社区家庭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水平的影响。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2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予以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水平。干预后观察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方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在2型糖尿病胃转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AIDET沟通,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程度、护患信任度及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出院时测评,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改善、护患信任度及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人员采用AIDET沟通模式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患信任度,和谐护患关系,对疾病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五音疗法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2月医院就诊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情绪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耳穴压豆及五音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废弃胰岛素针头处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糖尿病护理门诊就诊的居家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由门诊专科护士对其进行护理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居家废弃胰岛素针头知识的了解及处置情况。结果干预前,2型糖尿病患者废弃胰岛素针头相关知识得分为(1.03±0.82)分,门诊护理干预后得分为(3.41±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后患者处置废弃胰岛素针头情况比较:不盖外针帽直接丢进垃圾桶由13例减少为1例,盖上外针帽放进专用废弃容器内再丢进垃圾桶由23例增加为60例,不盖上外针帽放进废弃容器内再丢进垃圾桶由5例减少为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干预有助于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居家废弃胰岛素针头处置知识,并正确处置废弃胰岛素针头。  相似文献   

9.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对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动态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自身血糖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血糖控制良好。结论进行社区干预是老年2型糖尿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直立位低血压(OH)发生风险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中心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n=69)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n=83)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OH护理干预。比较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直立位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不同年龄段研究组患者直立位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直立位低血压发生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及社区的相关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Barthel指数和疾病管理自我效能联合评估的主动式护理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自2016年4月起开始实施基于Barthel指数和疾病管理自我效能联合评估的主动式护理模式,选择实施前(2016年1~3月)和实施后(2016年4~5月)于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各6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施后糖尿病住院病例组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医护患三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Barthel指数和疾病管理自我效能联合评估的主动式护理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其糖尿病自护能力,获得积极的疾病控制效果,提高医护患三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及对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社区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KTH整合式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TH整合式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使其血糖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13.
抗抑郁及心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抑郁的患病构成比;探讨抗抑郁及心理干预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在常规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及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抗抑郁及心理干预治疗组给予抗抑郁药物左洛复,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结果:抗抑郁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后FBG、2hPBG、HbAlc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意义,且抑郁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抗抑郁及心理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的血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中医护理治疗(包括中医的辨证施治护理,穴位贴敷和按摩护理以及情志、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变化,观察指标为空腹血糖( FBG)和餐后2 h空腹血糖( P2BG)。结果干预后实验组FBG值、P2 BG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5.
禹仲华 《家庭护士》2009,7(13):1186-1187
饮食护理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和减轻症状的重要途径.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病人均需遵循一定的膳食管理,否则药物疗效不能巩固.我科对来院长期就诊的60例糖尿病病人实施了饮食自我护理教育和干预,经过半年的临床实践和观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方便取样法,将2008年72例列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09年70例列为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全程一对一的健康教育。结果对照组对医嘱的依从率为51.37%,试验组对医嘱的依从率为95.71%(P〈0.01);对照组住院期间自我学习时间为(220±32)min,试验组住院期间自我学习时间为(310±30)min(P〈0.01);患者出院3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士应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需要进行护理干预,采取护理干预充分调动患者学习积极性,能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病人在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和药物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随访后观察组病人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在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与饮食宣教,研究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个性化护理后,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餐后2 h血糖值、空腹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饮食宣教相比,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的辨证施食及护理干预对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辨证施食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血糖及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64例糖尿病患进行辨证施食及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患的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上发挥了作用。结论:根据不同证型的惠进行辨证施食及护理干预对控制糖尿病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我科接收的6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27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治疗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实验室检查值比较差异显著.干预组高血压、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