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刘欣  张冰  刘小青  崔一然  张晓萍  谢菲 《中草药》2013,44(10):1295-1298
目的 通过观察附子、仙茅、肉桂、黄柏、栀子对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各项功能指标的影响,揭示在阳虚状态下辛热药、苦寒药不同药性的生物学表征特点.方法 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栀子水煎液每天ig给予阳虚模型大鼠1次,连续给药7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4(T4)、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皮质醇(COR)、睾酮(T)、雌二醇(E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附子、仙茅、肉桂组均能显著升高阳虚大鼠T3、17-OHCS、COR、T、T/E2值,降低E2指标;附子、肉桂组显著升高阳虚大鼠T4水平,肉桂组显著降低阳虚大鼠TSH水平,黄柏、栀子组显著降低阳虚大鼠COR水平,黄柏组显著降低阳虚大鼠E2指标.结论 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栀子在干预阳虚大鼠时表现出不同的药性,其中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对阳虚状态的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指标具有明显调节作用,而苦寒药黄柏、栀子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观察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对阳虚状态大鼠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调节的基础上,通过体内外研究其对钙调蛋白的作用,以期阐释辛热药药性表达的实质。方法: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粉针剂肌肉注射复制阳虚大鼠模型,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和苦寒药黄柏对其干预7 d后,检测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4(T4)、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皮质醇(COR)、睾酮(T)、雌二醇(E2)等相关指标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肝脏和体外培养的L02细胞中钙调蛋白的表达。结果:辛热药附子、仙茅、肉桂对阳虚状态的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指标、钙调蛋白均有明显的纠正作用,而苦寒药黄柏对其作用不明显。结论:初步确定辛热药药性表达与钙调蛋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类阳虚状态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物质能量代谢等相关指标的检测,动态观察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类阳虚表现,以确定其类阳虚状态持续时间,为临床药物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肌注氢化可的松20mg/kg,正常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注射第8、15、22d时动态眼眶取血,第29d时腹腔静脉取血,分别对血中的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乳酸脱氢酶(LDH)、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4(T4)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在第8d时,T3、LDH升高;第15、22d时,17-OHCS、TC、LDH、TSH、T3指标均降低,而TG升高;第29d除17-OHCS、TC降低外,其他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初步确定氢化可的松诱导大鼠类阳虚状态持续时间,为注射第15-22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芪水煎液对大鼠阳虚状态的纠正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氢化可的松粉针剂(20mg/kg)诱导SD大鼠阳虚状态的基础上,用不同浓度红芪水煎液(10、20、40 g/kg)进行干预,于干预7天后腹股静脉取血,分别对血中的皮质醇(CORT)、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睾酮(T)和雌二醇(E2)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红芪大、中、小剂量除对阳虚大鼠17-OHCS、T3、T4、T、E2和T/E2有良好的纠正作用外,红芪大剂量还可以纠正阳虚大鼠的CORT.结论:红芪水煎液具有良好的纠正阳虚状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相关指标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芪水煎液对大鼠阳虚状态的纠正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氢化可的松粉针剂(20mg/kg)诱导SD大鼠阳虚状态的基础上,用不同浓度红芪水煎液(10、20、40g/kg)进行干预,于干预7天后腹股静脉取血,分别对血中的皮质醇(CORT)、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睾酮(T)和雌二醇(E2)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红芪大、中、小剂量除对阳虚大鼠17-OHCS、T3、T4、T、E2和T/E2有良好的纠正作用外,红芪大剂量还可以纠正阳虚大鼠的CORT。结论:红芪水煎液具有良好的纠正阳虚状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相关指标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辛热药附子对薄荷油诱导大鼠虚寒状态的影响,以期为辛热药药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虚寒组,附子大、中、小剂量组,持续造模21d,于造模第15天开始灌服各组药物,连续7d,在第22天,取血,检测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物质代谢、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 GMP)等相关指标。结果:附子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定的治疗调节作用,尤以大剂量效果最好,主要体现在对动物生长情况(体质量、外观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尤其甲状腺功能T3、T4、TSH)、免疫系统功能及部分物质代谢水平方面的影响,附子大剂量对NO/c GMP也均有调节作用。结论:附子可能通过NO/c GMP这一生物机制调节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功能,从而纠正虚寒状态下的甲状腺功能、性腺功能、免疫功能、物质代谢水平的异常,体现其辛热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阳虚模型大鼠不同脏器能量代谢水平及附子半夏汤对阳虚模型大鼠不同脏器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他2组采用肌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同时灌胃大黄水煎液复制阳虚大鼠模型。造模17天后,中药组灌胃附子半夏汤水煎液2周,给药结束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肝、脾、肾、小肠组织Na~+-K~+-ATP酶的活力。结果:造模第17天时,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出现体毛枯疏无泽、活动减少、精神不振、爪甲冰凉、体质量增长迟缓、肛温下降等表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第17天和第31天体质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造模第17天时,模型组和中药组肛温均显著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给药前比较(即第17天),中药组给药后(即第31天)肛温出现显著性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肝脏、心脏、肾脏、小肠的Na~+-K~+-ATP酶活性均显著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的心脏、肾脏、脾脏、小肠的Na~+-K~+-ATP酶活性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阳虚模型大鼠不同脏器能量代谢水平均显著下降,附子半夏汤水煎液能显著提高阳虚大鼠心、肾、脾、小肠组织的能量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肝肾阳虚型抑郁症大鼠模型。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组、利血平和氢化可的松低剂量组、利血平和氢化可的松中剂量组、利血平和氢化可的松高剂量组。观察造模前后大鼠的证候特征及行为学改变。实验第22天采血,测定血中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含量。结果:利血平和氢化可的松各剂量组大鼠表现出行为性抑郁,阳虚大鼠数量和气虚大鼠数量较空白组显著增加,c AMP含量、c AMP/c GMP比值降低。结论:利血平联合氢化可的松注射是建立肝肾阳虚型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4种肾阳虚模型进行比较,为模型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4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氢化可的松组、腺嘌呤组、他巴唑组、氢化可的松联合腺嘌呤组,通过腿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 mg/kg)、灌胃腺嘌呤(200 mg/kg)、灌胃他巴唑(每周灌胃30 mg/kg)、腿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联合灌胃腺嘌呤(25 mg/kg,150 mg/kg)造模21 d,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抓力、体温、脏器系数、骨骼强度变化情况评价肾阳虚模型。结果造模21 d后,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均出现体质量减轻、抓力下降、体温下降、脏器系数改变以及骨骼强度下降,氢化可的松联合腺嘌呤组症状最为明显,腿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组大鼠症状较明显。结论腿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为较理想的模型,氢化可的松联合腺嘌呤的造模方式初步可行,有待继续探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胀阳虚水泛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氢化可的松对照组;阿霉素对照组;阿霉素低剂量组;阿霉素高剂量组.序贯应用香烟反复熏吸、气管内注入脂多糖、野百合碱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及阿霉素腹腔注射对大鼠进行造模,然后观察大鼠的精神、形态、活动等,测量尿量,采用心脏超声心动图分阶段检查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黄柏、附子及其单体成分小檗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对肝代谢酶CYP3A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氯化钙沉淀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采用红霉素脱甲基法检测大鼠CYP3A活性的变化。结果附子、黄柏的粗提物在低浓度时对CYP3A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附子、黄柏在浓度为0.25,0.50 mg/ml时,其诱导作用有显著性差异;附子单体成分次乌头碱在2.5μg/ml时诱导作用最强,在25μg/ml又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中乌头碱对CYP3A的诱导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小檗碱作用比较缓和。结论药物粗提物及相应单体对CYP3A活性的作用趋势基本上是相同的,一定浓度黄柏和附子能增强CYP3A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药对急性重症胆管炎血清铁蛋白和总胆红质的影响。方法 :将 3 2只 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造模组、减压组、中药组 ,每组 8只。分别测定各组中血清铁蛋白和总胆红质的浓度。结果 :减压组和中药组的血清铁蛋白和总胆红质的浓度明显下降。结论 :中药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清铁蛋白和总胆红质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回神颗粒对再生过程中神经组织形态学以及失神经支配的腓肠肌肌细胞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探讨其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清洁级Wistar大鼠行左侧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制成神经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用回神颗粒治疗,并设模型组对照。以神经组织HE染色、神经纤维银染和电镜来观察回神颗粒组和模型组的再生组织形态学变化;取腓肠肌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测量肌细胞截面积,取其平均值。[结果]回神颗粒能明显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组织形态及失神经支配腓肠肌肌细胞的恢复,腓肠肌肌细胞截面积回神颗粒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回神颗粒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4.
邹澍提出呕、吐常常并称,实有区别,呕吐与哕则有质气之异,同时选择仲景常用治疗呕吐药物生姜、半夏、附子、人参、橘皮进行分析,阐明其用药之旨,强调使用宜忌,以期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方加马齿苋对糖尿病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述的影响。方法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于造模后1月末以NADPH-d酶组化法观察益气养阴方加马齿苋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NOS表达的影响。结果益气养阴方加马齿苋防治组大鼠比糖尿病组大鼠NOS表达增加(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加马齿苋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乙醇、50%乙醇和水)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优选丹参-红花药对活血化瘀作用的最佳提取方式。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共同刺激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和红细胞压积(HCT),观察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不同剂量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DP),观察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对血瘀大鼠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的总活血化瘀效应。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制法丹参-红花药对低、中、高3个剂量给药组均能较好地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综合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得出,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不同剂量组中50%乙醇高剂量组的活血化瘀作用最好;相同剂量下,不同制法中50%乙醇给药组活血化瘀效应较好。以上结果说明,不同制法丹参-红花药对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异常,且50%乙醇提取丹参-红花药对活血化瘀的作用最优,为临床更有效应用丹参-红花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酒泉市中医院根据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应用附子、半夏配伍的294首处方进行分析、总结,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回访,发现配伍处方及患者的一些共同特点,从而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益母草对大鼠在体子宫肌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益母草水煎液对大鼠子宫肌电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在大鼠一侧子宫浆膜表面埋埴一对Ag AgCl双极电极并联机记录。分别给其腹腔内注射益母草水煎液 0.1ml,0.2ml及0.4ml,对大鼠子宫肌电活动的变化进行慢性实验观察。结果 :在注药后 ,大鼠子宫肌电的慢波频率加快、平均振幅增大 ;单波频率加快、最大振幅增大 ;爆发波时程延长、串间隔缩小、最大振幅增大 ,并与剂量有关。结论 :益母草对子宫的兴奋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了与电活动有关的一些离子浓度 ,使起步细胞电活动加强及动作电位去极化速度加快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化浊通瘀中药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血浆及心肌组织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探讨化浊通瘀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化浊通瘀中药高剂量组及化浊通瘀中药低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灌胃7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形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组血清及心肌组织ET的改变。结果模型组血浆、心肌组织ET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化浊通瘀中药高剂量组、化浊通瘀中药低剂量组血浆及心肌组织ET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浊通瘀中药高剂量组及化浊通瘀中药低剂量组血浆及心肌组织ET含量与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化浊通瘀法可降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血浆及心肌组织ET的生成和释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衰老大鼠心肺病理、自由基损伤的增龄性改变及淫羊藿、女贞子对其的影响.方法 8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9、12、15、17月龄组,淫羊藿组、女贞子组及其配伍组.用药组饲养至15月龄后开始灌胃给药2个月.3、6月龄组适应饲养1周.剖取心脏和肺脏,检测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学及T-AOC、SOD、NO及MDA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