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系统介绍了北疆供水工程高级应用项目,该项目是基于北疆供水工程已建信息化系统平台和数据基础上的深化应用软件,包括长距离供水工程调度运行决策支持、工程运行安全评估支持、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与决策支持、三维GIS虚拟仿真等4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2.
在充分考虑水库群供水调度的实时性、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实时供水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包括中长期供需水预测、中长期水库供水优化调度、实时供需水预测、短期优化调度和实时调度修正5个模块,实现了宏观总控、长短嵌套、实时决策、滚动修正的水库群供水调度。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满足水库供水实时调度运行的需要,调度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3.
北疆供水工程是一项长距离、现代化的大型调水工程,因其特殊性、复杂性及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制约着供水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从安全输水、科学调度和确保供水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保证安全输水、如何进行科学调度,最终实现长距离大型调水工程供水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干旱地区集约型灌溉农业的供水特点,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中的目标规划法,用模拟技术生成子系统非劣解集,提出目标规划模拟方法,建立多水库供水系统目标规划模拟模型.在优化调度的基础上研究实时调度方法,并编制出操作性强的交互式实时调度软件.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北疆供水工程通信专网现状,对软交换技术在北疆供水工程通信专网中的语音和视频业务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SoftCo设备的主要数据配置,具体应用说明,在长距离、跨地区的水利通信专网中采用软交换技术设备,可提高沟通效率并有效降低通信成本,也为跨地区水利调度工作提供了更加安全的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需求侧供水负荷管理调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需求侧供水负荷的管理调度(DSM)技术对供水负荷调峰、减少供需差和有效利用水资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南水北调中线调度运行初步研究,提出供水负荷的定义,通过供水负荷的调查分析,提出各种负荷的分类原则和标准。在分析南水北调中线调度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线相关调度准则下负荷管理的调度模型理论和多目标分层最优化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工程管理、调度运行、经济效益和供水管理3个方面总结了新疆北疆供水工程总干渠工程的运营情况。在工程管理上采取建管结合、超前管理、建章立制、依法管理、争创一流地创优管理;在调度运行上介绍了工程运行的特点;在经济效益及供水管理上介绍了工程效益及水费计收,在供水上坚持“签订合同,各负其责,保证供水,保证用水“的合同制。为国内外同类工程的管理运行提供了一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基于仿真规则与智能优化的水库多目标调控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宗志  王银堂  陈艺伟  刘克琳 《水利学报》2012,43(5):564-570,579
为解决多个用户的用水竞争矛盾,改变经济社会用水长期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的不合理现状,把水库下游的河流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用水户,进而按照水库用水户的优先级,制定水库分区供水调度仿真规则;为解决水库调度方案的最优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问题,构建多用户供水保证率最大化且尽可能均衡的水库优化调度模型目标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仿真规则与智能优化的水库多目标调控模型。以潘家口水库为例,计算了现状供水规模下的水库调度方案,绘制了水库多用户分区供水调度图。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有效,提出的水库分区调度方案较之现行调度,可在不降低兴利和防洪效益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水库下游河道生态系统的供水保证率。  相似文献   

9.
供水水库优化模拟风险调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涛  刘遂庆 《水利水电技术》2005,36(11):8-10,19
针对水库调度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引入了供水水库调度的优化模拟风险管理模式.首先建立了供水水库群的优化调度模型,然后对度量风险的可靠性、脆弱性、回弹性、事故周期等指标作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模拟水库调度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通过模拟与优化的反馈机制,建立了供水水库优化模拟风险调度的总体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世博园区浦东片供水管网安全保障技术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世博园区的供水安全,在世博园区浦东片建立了管网在线监测系统、GIS系统、SCADA系统、水力模型和水质模型;建立了世博园区浦东片和浦西片联合调度信息化平台,在管网水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世博园区多水源供水联合调度预案的模拟与验证分析;采用MOSARE软件进行了世博园区周边管网风险分析,采用区域预定位技术建立了世博园区管道漏水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世博园区管网供水信息集成平台,有力地保障了世博园区的管网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1.
大型长距离人工输水渠道供水调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线性参考系统和动态分段技术建立大型人工输水渠道空间数据库.同时与工程水量分配模型、输水调度模型、工程报警模型相结合,在GIS可视化环境中建立供水调度管理系统.实现工程供水调度管理,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临时供水调度为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北疆供水工程输水渠道运行11年来,在运行管理模式、工程调度运行的方法、工程安全防护措施3个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阐明了长距离输水渠道运行管理中所需重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依据北京市供水系统明渠输水的3种工况,建立了渠道有水状态和无水状态的供水调度模型。在对供水系统进行概化的基础上,选取京密引水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供水调度计算。从京密供水系统的特点和实际运行的角度出发,重点对京密引水渠道有水状态下的水位、流量及渠段水位传播时间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模型计算合理,可为京密供水系统调度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多水库供水系统在干旱期的运行策略,根据供水可靠性、破坏恢复能力和单一时段供水破坏深度等水库供水风险指标以及数学规划原理,建立了适用于多水库供水系统在连续干旱期内运行调度策略分析的多目标混合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针对所建模型的结构特征,提出了求解模型的分步计算寻优搜索法.该求解方法概念清晰、计算过程简便,使原来规模较大而复杂的混合规划问题变得易于解决.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技术路线合理,可操作性强,在干旱期供水系统运行调度方案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GIS、SCADA系统的管网建模与优化调度在乡(镇)供水中的应用,分析近几年乡(镇)供水发展趋势及其在供水管理及调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充分利用供水GIS、SCADA系统建立管网水力模型,以解决目前乡(镇)供水调度存在的问题,实现乡(镇)供水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介绍了昌平区基于GIS和SCADA系统的管网建模与优化调度在乡(镇)供水事业中的应用,并就建立管网水力模型步骤及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安全的供水服务。  相似文献   

16.
供水管网优化调度的目标是运用数据采集、优化决策支持和调度执行等信息化技术,安全可靠地将符合流量、压力和水质要求的水供应给用户.供水管网优化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供水系统的模拟、用水量预测、优化调度决策和运行状态评估.该决策支持系统包括宏观水力模型、微观水力模型、水质模型、考虑供水经济性和水质安全性的多目标优化决策模型.采用单目标优化决策模型与多目标评估体系相结合的方法来考虑供水经济性和水质安全性,开发了供水管网优化调度决策系统,并进行了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7.
依据宫山咀水库承担的供水任务及供水主次顺序等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模拟-优化的水库调度图绘制模型,将模型应用到宫山咀水库调度图求解中,得到水库的调度运行图。水库按求解得到的调度图运行,水库各项供水保证率都满足要求,且不存在深度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庆阳城区供水特别是主汛期供水安全,文章在测算庆阳市城区供需水量基础上,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并结合巴家嘴、五台山、南小河沟水库工程特点与调度实际情况,进行了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绘制了联合供水调度图,提出了联合供水调度方案。联合调度方案的编制对缓解庆阳城区供水压力、节约水资源、提高供水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拟-优化模式的供水水库群联合调度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提出了基于模拟-优化模式的混联供水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规则求解框架。首先,通过构建虚拟聚合水库,编制联合调度图,以做出水库群对各用水户的供水方案;其次,通过优化成员水库供水任务分配因子,并结合供水水库群常规调度规则,实现共同供水任务在水库间的优化分配。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 (NSPSO) 对观音阁-葠窝-汤河水库群联合供水调度模型决策变量 (联合调度图调度线位置和成员水库供水任务分配因子) 进行多目标优化,分析联合供水调度过程中目标之间的竞争关系,检验联合调度规则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及NSPSO算法的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座店水库与二道河子水库联合调度问题,采用单库调度图加联合调度规则法确定两水库联合供水规则,建立了两水库供水调度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该供水规则,并模拟两水库在该规则下的调度运行,将其结果与补偿调节规则对应结果进行对比,检验该调度规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