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病,一般直径为2~3cm,当肿瘤直径〉5cm时,可引起气管压迫和移位。巨大甲状腺肿瘤在手术期间易发生呼吸道梗阻甚至有窒息死亡的危险,因而术中如何配合麻醉医生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做好巨大甲状腺肿瘤手术的重要环节。我院于2005年11月收治1例左侧巨大甲状腺肿瘤患者,在全麻下行左侧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左侧腋下淋巴清扫术、纵隔淋巴清扫术及气管切开术。手术获得成功,术后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巨大甲状腺肿瘤手术致颈总动脉破裂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肿瘤是甲状腺良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一般直径为2~3cm,当肿瘤大于5cm时,可引起气管压迫和移位。当瘤体迅速增大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1]。甲状腺肿瘤常侵犯颈部血管,巨大的甲状腺肿瘤可压迫颈部血管鞘。甲状腺肿瘤手术致颈总动脉破裂如不能准确及时救治,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CLN)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或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及预防性双侧CLN清扫术的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预防性双侧CLN清扫术52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及预防性双侧CLN清扫术34例。86例患者中〈45岁、男性,肿瘤直径≤0.5cm、〉0.5~〈1.0cm,侵及甲状腺被膜、突出腺体CLN转移阳性率与≥45岁、女性,肿瘤直径≥1.0cm,未侵及甲状腺被膜、未突出腺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6例患者〈45岁、男性、肿瘤直径≥1.0cm与CLN转移均呈正相关(r=0.605、0.374、0.600,均P〈0.05),双侧转移、多灶、侵及甲状腺被膜、突出腺体与CLN转移均无相关性(r=0.005、0.006、0.068、0.108,均P〉0.05)。结论对PTC患者首次手术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应行预防性CLN清扫术,〈45岁、男性、肿瘤直径≥1.0cm易出现CLN转移。  相似文献   

4.
<正>听神经瘤位于后颅窝,靠近脑干,与后组颅神经关系密切,巨大肿瘤(直径4 cm)往往向内压迫脑干,手术处理复杂[1]。术中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干扰气道的防御功能,使患者气道黏膜充血、水肿、痰液增多;拔除气管插管后易出现急性呼吸道梗阻,导致缺氧,加重脑水肿,影响预后。2013年10月,我院收治1例巨大听神经瘤患者,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呼吸道梗阻,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巨大甲状腺肿瘤手术致颈总动脉破裂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肿瘤是甲状腺良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一般直径为2~3cm,当肿瘤大于5cm时,可引起气管压迫和移位。当瘤体迅速增大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甲状腺肿瘤常侵犯颈部血管,巨大的甲状腺肿瘤可压迫颈部血管鞘。甲状腺肿瘤手术致颈总动脉破裂如不能准确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我科1996年1月-2005年8月成功救治3例甲状腺肿瘤手术致颈总动脉破裂出血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状腺并发气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63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气管并发病变进行分类。结果:38例有不同程度的气管并发症。经统计学处理比较:气管移位、狭窄、软化与病理诊断差异无显著性,但与肿瘤发生部位差异显著。气管移位狭窄以肿瘤直径在10cm以上者为主,而气管软化则在病史超过10a者多见。气管痉挛发生在手术中。结论:甲状腺肿瘤并发气管病变与病史长短,肿瘤大小,肿瘤发生部位及术中对气管的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例 1】 女 ,2 2岁。无意中发现颈前部肿块 7个月入院。查体 :右侧甲状腺叶可触及直径 3cm肿块 ,囊性 ,表面光滑。左侧甲状腺正常 ,颈部淋巴结无肿大。B超 :甲状腺右叶单发实性结节。颈部X线摄片 :气管无变形。甲状腺激素测定均在正常范围。考虑甲状腺腺瘤 ,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物边界清楚 ,质地中等 ,故未做冷冻切片病理检查 ,仅行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术后病理报告 :甲状腺乳头状癌。 1个月后再次手术行患侧甲状腺残余腺叶及峡部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 ,同时行患侧颈部清扫术。病理结果 :切除标本中有残留癌细胞 ,…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性,32岁,左颈部肿块1个月,既往因“肾病综合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3年,1年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体检:意识清,左颈部扪及结节,大小0.5cm×0.5cm×0.6cm,质硬,可活动,甲状腺不肿大,余无特殊,活检为淋巴结,病理示淋巴结转移性乳头状腺癌,提示可能来自甲状腺。3日后行双侧甲状腺叶切除及左侧“颈大块”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切开左侧甲状腺,见其中一枚直径0.5cm的灰色结节,同样检查右侧甲状腺,未发现异常,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单侧非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探讨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uPTC)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 123例行预防性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且原发肿瘤直径1 cm的患者,分析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同时统计u PTC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3例患者中,同侧、对侧、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2. 6%、39. 8%、36. 6%,跳跃转移3. 3%,颈侧区转移率43. 1%。肿瘤直径、同侧转移、颈侧区转移是对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伴有肿瘤直径大于2 cm、患侧中央区转移或颈侧区转移的u PTC患者,应充分考虑对侧转移风险,可考虑行对侧预防性清扫。  相似文献   

10.
<正>静脉淋巴管吻合通常是在直径0.5 mm甚至更小的静脉淋巴管上操作,对术者显微手术技术要求高,它是通过将瘀滞的淋巴液导入静脉系统达到缓解水肿的目的,具有侵袭性小、有效率高的特点,同时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包括皮瓣坏死、淋巴漏、感染及下肢水肿等,所以做好术后护理尤为重要[1]。2017年8月我科收治1例右侧腹股沟隆突肉瘤术后复发病人,经右侧腹股沟深部肿瘤扩大切除+右侧腹股沟淋巴清扫+左侧旋髂浅动脉皮瓣旋转修复+静脉淋巴吻合术治疗,术后无皮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因甲状腺外伤、术后血肿、肿瘤等所致呼吸困难的急诊急救.方法:对25例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的病死率12%,3例最终死亡,2例死于术前,1例死于术后合并呼吸道感染而引发的呼衰;1例因外伤性血肿窒息再次手术,2例因气管软化术后固定欠妥再次手术.结论:①甲状腺切除的死亡率几乎为零,但甲状腺外伤、术后血肿、肿瘤等所致呼吸困难患者的病死率仍然很高,应引起足够的警惕;②术前采取恰当的方法改善呼吸道梗阻,术中认真做好对气管软化的处理,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8年6月某院852例甲状腺癌接受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和手术资料,其中32例术后发生淋巴漏(淋巴漏组,n=32),820例术后未发生淋巴漏(无淋巴漏组,n=820)。对比两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目、病理类型、淋巴结阳性患者所占比例、清扫部位、手术器械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阳性患者所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漏组肿瘤较大、肿瘤数目较多、左侧颈淋巴结清扫术较多、使用能量器械比例更高(P0.05)。结论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发生一方面与解剖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肿瘤特征和能量器械的使用存在一定关系,术中精细操作,尤其是对于危险区域的条索状结构使用丝线结扎可能有助于降低淋巴漏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3])。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存在一系列的并发症风险,其中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损伤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4])。巨大甲状腺即B超下甲状腺结节直径≥8 cm的甲状腺,常并发气管受压移位或变窄以及甲状腺对神经推拉、移位,导致RLN走行变异~([5])。因此,巨大甲状腺手术术中RLN损伤的预防具  相似文献   

14.
150例经乳晕入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90,自引:8,他引:90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方法、优缺点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胸部乳晕入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50例。其中甲状腺腺瘤4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4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40例,甲状腺癌5例。结果:成功完成手术144例。2例肿瘤位于峡部的患者没有切断舌骨下肌群,手术时间50~270min,平均80.5min,甲状腺肿瘤直径7~1cm。行甲状腺肿瘤切除32例,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54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19例,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37例,甲癌根治性切除2例,术后2~3d拔出引流管,无神经或甲状旁腺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4.2d,术后随访1~13个月,疗效理想,病人均对手术美容效果非常满意。中转开放手术6例,其中1例为原发性甲亢开放术后复发,术中见粘连严重,解剖不清;1例为6cm腺瘤,术中分破肿瘤出血;1例峡部肿瘤,术中发现为甲癌并侵犯气管;1例Ⅲ。肿大结节性甲状腺肿,严重粘连;1例甲亢服碘时间不够,术中出血而中转:1例Ⅲ。甲亢太大,手术空间不够中转。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和传统的甲状腺手术相比手术效果相同,且将微小切口开在隐蔽位置,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很受患者欢迎,是甲状腺手术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性,31岁。3年前体检发现左颈前肿物,近期肿物增大,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侧颈前可触及一直径3 cm肿物,界清,质韧,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运动。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超声检查示甲状腺左叶实性结节,建议手术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于全麻下行左侧甲状腺肿物切除送冷冻检查。病理诊断:(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遂行左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灰褐色肿物1枚,大小5 cm×4 cm×3 cm,部分带包膜,切面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至2015年间初治的305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央区(喉返神经前方Ⅵa区、喉返神经后方Ⅵb区)转移率及临床病例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5例 cN0期PTMC 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加双侧中央区清扫或右侧腺叶切除加同侧中央区清扫,肿瘤中位直径为6.75 mm.中央区总转移率为35%,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率为11.1%.患者男女性别、年龄〈45岁、肿瘤直径≥0.8 cm、双侧多发病灶、有被膜侵犯,Ⅵa转移淋巴结≥3,均为PTMCⅥb区转移的相关风险因素(χ2值分别为6.913、4.241、4.517、5.185、12.400、34.745, P均〈0.05).结论 由于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高以及术前对中央区转移评估存在不足,故对于肿瘤≥0.8 cm、多发病灶、存在被膜侵犯及右中央区浅层淋巴结转移个数≥3的尤其是男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行中央区淋巴清扫时应包括喉返神经后方区域.  相似文献   

17.
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的缺陷是病人颈部将留下长约 1 0cm的疤痕。由于颈部处于暴露部位 ,术后颈部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加重女性病人的精神负担。为使甲状腺肿瘤病人术后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我们为 2 4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病人实施了经胸骨前径路内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 ,现就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 3例 ,女 2 1例 ,年龄 1 5~ 5 4岁 ,平均年龄 3 5 .5岁。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 6例 ,甲状腺囊肿 8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3例 ,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7例。原发肿瘤直径 1 .5~ 7.2cm ,平均4.5 2cm。行单侧甲状腺部…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 ,80岁。 3年前因右颈前区肿物 ,行手术治疗 ,术后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 1年前又发生同侧颈前区肿物 ,再行手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4个月前同侧颈部又明显增大 ,CT检查示癌肿复发。行甲状腺切除术。术中见右叶甲状腺 9cm× 8cm× 6cm大小 ,质地硬 ,活动度差 ,左侧无异常。临床诊断 :右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病理检查 巨检 :灰粉、灰褐色结节 1枚 ,表面附皮肤 ,结节大小 9cm× 4 .5cm× 7cm ,梭形皮肤面积 9cm× 2 .7cm ;结节部分被覆包膜 ,切面灰粉、灰褐色、囊实性 ,结节表面见淋巴样组织 4枚 ,直径 0 .3~ 1 .8cm。…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良性巨大甲状腺肿物的手术切除技巧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总结32例巨大甲状腺肿物患者,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腺瘤12例,淋巴性甲状腺肿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腺瘤2例。全身麻醉下采用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采用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术中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2例,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6例,单侧甲状腺全切除术4例;术中行气管悬吊8例,术后1周左右拆除悬吊线。术后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无气管塌陷及气道梗阻者,检查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均无异常。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者3例,嘱其系统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论采用被膜解剖技术,妥善处理甲状腺上、下极,注意保护颈内静脉、喉返神经、甲状旁腺,预防气管塌陷,可成功切除巨大甲状腺肿物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男 ,2 5岁。因体检胸片发现双肺粟粒状阴影以粟粒性肺结核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无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 ,左侧甲状腺轻度肿大 ,未触及明显包块 ,可触及左锁骨上淋巴结一枚约 0 .4 cm× 0 .4 cm,质中等、活动、与皮肤无粘连 ,肺部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脏及腹部体检无异常。OT试验阴性。切除左锁骨上淋巴结病检提示转移性腺癌 ,免疫组化提示肿瘤来源甲状腺组织。鉴于患者双肺有转移 ,失去手术根治机会 ,故给行双侧甲状腺全叶切除术而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检提示左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原发病灶仅 0 .4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