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约占鼻息肉的 3.7%~ 6 .2 % ,青少年及儿童多见。传统治疗方法是经鼻腔或口腔简单撕脱息肉 ,但复发率较高 ,采用柯—陆氏手术 ,虽能较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 (即从窦腔内彻底摘除息肉 ) ,但损伤较大 ,不适于儿童患者。 1998年 7月至 1999年 6月我们收治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 10例 ,经内窥镜手术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6例 ,3~ 2 3岁 ,平均 10 .7岁 ,病史 1~ 7年。主要症状为鼻塞、张口呼吸、流脓涕、头痛及说话有口中含物感。大部分患者经鼻腔和鼻咽部检查 ,一侧可见淡红色新…  相似文献   

2.
我院1999~2004年应用鼻内窥镜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9~33岁,平均16岁;右侧8例,左侧10例.病程0.5~6年.以1997海口鼻科会议制定的标准分型分期:Ⅱ型1期9例,Ⅱ型2期5例,Ⅱ型3期3例,Ⅲ型1例.单侧鼻腔堵塞15例,双侧3例.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polyp,ACP)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采用HE、AB-PAS染色对96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上颌窦后息肉及320例鼻息肉(Nasalpolyp,NP)患者的息肉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在96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中观察到鳞状上皮化生的例数明显高于鼻息肉患者(P<0.01);而观察到杯状细胞化生、嗜酸性细胞浸润、黏膜下腺体的例数明显低于鼻息肉患者(P<0.01);在病理分型方面,ACP组纤维型占明显优势;NP组浸润型占明显优势(P<0.01);结论:ACP是从呼吸道上皮水肿肥厚而来,而不是由腺体结构膨胀而来。ACP形成与变态反应关系不大,较多偏重炎性过程。  相似文献   

4.
刘虹  程文海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080-1080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16岁.因左侧渐进性鼻塞1年,加重3个月,于2008年4月18日入院.人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心率80次/分.专科检查:左侧鼻腔中后部被荔枝肉样肿物堵塞,正常结构无法窥见.右侧鼻腔之下鼻甲及中鼻甲不大,黏膜轻度充血.  相似文献   

5.
<正>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为起源于上颌窦内,并经上颌窦副孔或自然窦口突出并垂至后鼻孔咽部的一种息肉样病变。多发于青少年,儿童中也常见。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病情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日益引人注目。尤其是青少年对疾病本身的恐惧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身心的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全麻下,采用进口鼻内窥镜,经鼻孔行地卡因表面麻醉,用30°鼻内镜检查鼻腔,用圈套器切除鼻息肉。结果10例患者手术完全恢复正常,鼻腔通气良好,无并发症;1例嗅觉减退者,嗅觉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应用鼻内窥镜治疗儿童上颌窦后息肉安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术后复发率较高与息肉起源部位和手术方法有关,本研究探讨ACP的起源部位观察及鼻内镜下多种联合路径处理的疗效。选择53例ACP患者,根据对患者ACP起源部位等的具体病情特点采用相应手术方式:经上颌窦自然口切除术、经上颌窦自然口加下鼻道开窗术、经上颌窦自然口加上颌窦前壁开窗。上述病例术后随访2年,只有5例复发,其余均未见息肉复发。结果提示,鼻内镜下采用多种联合径路可有效治愈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8.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与普通鼻息肉的组织学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与普通息息肉(NP)的组织学构造,以了解其相关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方法:对40例ACP及76例NP患者的息肉组织学进行比较,观察其中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粘膜下腺体的分布情况。结果:ACP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高于NP组,而嗜酸细胞的浸润在ACP组明显少于NP组,同时粘膜下腺体的出现在ACP组明显少于NP组,结论:NP的发生与变态反应有关,而ACP则与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往手术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多行单纯息肉摘除术或柯—陆手术。我们应用鼻内窥镜经中鼻道进路或中鼻道和犬齿窝穿刺联合进路治疗ACP1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3年8月至1997年6月使用鼻内窥镜治疗ACP12例,13~45岁,男7例,女5例,3例有同侧息肉摘除史,主要症状为鼻塞,术前做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明确诊断并观察相邻鼻窦有无病变12 手术方法 使用Wolf鼻内窥镜及手术器械局麻下手术,先在鼻内窥镜下摘除息肉,在中鼻道将息肉蒂部拉断,取出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息肉(nasal polyps,NP)与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s,ACP)变态反应存在的差异,了解两种类型的鼻息肉疾病诱因和发病机制是否存在联系。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42例NP及19例ACP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SPT),了解两种类型的鼻息肉疾病诱因和发病机制是否存在联系。结果 42例NP患者中20例出现阳性反应,占47.6%。3例单一变应原阳性,17例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19例ACP患者中6例出现阳性反应,占31.6%,2例单一变应原反应,共9种变应原出现阳性;44种测试液中24种并未发生过敏现象,且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组患者阴性率为68.4%,高于鼻息肉组阴性率(52.4%)(P<0.05)。结论鼻息肉和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变态反应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两种疾病诱因以及疾病的发病机制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并防止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行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术中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随访2年,无并发症,治愈率达100%,无复发.结论:该方法对清除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保护上颌窦的正常引流,避免复发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与普通鼻息肉(NP)的组织学构造,以了解其相关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方法对40例ACP及76例NP患者的息肉组织学进行比较,观察其中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粘膜下腺体的分布情况.结果ACP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高于NP组,而嗜酸细胞的浸润在ACP组明显少于NP组,同时粘膜下腺体的出现在ACP组明显少于NP组.结论NP的发生与变态反应有关,而ACP则与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32例患者治愈29例。结论鼻内镜手术在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上颌窦后鼻孔囊肿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窦后鼻孔囊肿38例分析李进让,张燕,冯照远北京海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100037)附属二院耳鼻咽喉科关键词息肉,囊肿,上颌窦,后鼻孔一般认为后鼻孔息肉起源于上颌窦息肉,作者分析38例后鼻孔息肉,发现部分后鼻孔息肉实际是囊肿,它起源于上颌窦囊肿。1...  相似文献   

15.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以往单纯摘除鼻息肉,复发率很高。近几年,我院应用鼻内窥镜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告1例双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并探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双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并采取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结合的方式,对双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发病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对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术中见双侧上颌窦口明显扩大,双侧鼻腔及后鼻孔充满灰白色表面光滑的息肉样团块,双侧上颌窦内充满囊性息肉,根蒂位置难于确定,病理报告为息肉组织。经1 a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双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罕见,治疗方式同单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经鼻内镜手术或联合手术后可成功摘除,不易复发。发病机制与单侧病变类似,可能系上颌窦囊肿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7.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以往常采用单纯圈套器摘除鼻息肉,复发率很高。自2001年7月至今,本院应用鼻内镜技术及动力吸割系统手术切除儿童上颌实后鼻孔息肉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1 病历摘要患者,男,9岁,以右侧渐进性鼻塞1年为主诉于2017年8月8日入住我科,患儿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塞,逐渐加重,半年前曾来我院门诊就诊。鼻窦CT示:右侧上颌窦腔内见囊状低密度影,右侧鼻腔及后鼻道内可见软组织团块影(见图1)。当时家属拒绝手术治疗,现因右侧持续性鼻塞来我院,病程中伴有睡眠打鼾及张口呼吸,轻度吞咽困难,仰卧位时呼吸困难加重,侧卧时好转,余无特殊不适。因肿物巨大达右侧鼻前庭,鼻内镜无法从右侧鼻腔进入及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内镜术辅以电凝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1例后鼻孔息肉的病例,经鼻内镜下完全切除包括上颌窦内基部病变组织,基部辅以电凝。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未见复发,1例鼻腔局部粘连,2例局部囊肿形成局部处理后治愈。结论鼻内镜术辅以电凝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创伤小,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ACP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7例采用中鼻道自然口开放+息肉切除术,B组12例行中、下鼻道联合径路+息肉切除术,C组12例单独下鼻道开窗+息肉切除术,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有效率。结果 A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5年,A组复发4例、C组1例,B组无复发。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应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减少复发,避免中鼻道开窗带来的损伤,同时减轻术后换药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