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井下动态目标位置跟踪系统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矿井事故时有发生,加强安全生产和监督就成为当务之急,文章设计了一种井下动态目标位置跟踪系统,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对井下动态目标位置进行跟踪,通过CAN总线传输到井上计算机,实现人员定位和考勤管理.  相似文献   

2.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利用无线技术跟踪人员或设备,不仅可以实时观察井下施工情况,还能及时发现隐患和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可快速统计井下人员数量、准确指出井下人员位置,争取宝贵的抢险时间,提高煤矿开采生产管理和作业安全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便于对井下人员及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管理,随时了解井下矿工的数量及所在位置,科研技术人员开发了井下人员跟踪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的跟踪器由井下人员携带、或放置在车辆及仪器设备上,根据跟踪器发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判断,判断来自哪个区域的活动踪迹,最终实现跟踪统一管理。它的最大优势是,利用其定位功能及时找到井下人员所处的位置。因此,如果发生煤矿事故,人员跟踪系统有助于迅速高效地寻找井下被困人员,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相似文献   

4.
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通过WEB终端界面操作,很方便地了解井下人员位置和活动情况,以及当前井下人数与分布区域等。实现了对井下作业人员监测、查询、定位、跟踪管理;独特的双向功能,解决了井上下之间通信联络,为抢险救灾提供依据,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张帆  孙晓辉  崔东林 《煤炭学报》2018,43(Z2):654-662
针对井下NLOS环境信号接收强度(RSSI)和飞行时间(ToF)定位方法存在多径干扰和定位时延,导致定位误差较大问题,提出了基于ORB特征的矿井移动目标双目视觉跟踪与定位方法。首先根据矿井移动目标双目视觉跟踪与定位原理,利用RSSI阈值监测井下移动目标的位置范围,据此触发双目视觉传感器对移动目标图像信息采样和特征提取;然后对采集的目标图像与训练图像进行ORB算法特征匹配;最后根据双目视觉传感器的视差均值和图像像素坐标公式,求解相机内外参矩阵和标定移动目标的世界坐标,从而获取井下移动目标的准确位置信息,实现实时跟踪与精确定位。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精度和实时性,对井下目标遮挡、低照度和噪声环境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可视化矿井及井下人员的动态显示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佳  邓月华 《中国矿业》2008,17(5):100-102
介绍了利用MultiGen Creator虚拟现实技术的矿井三维建模,真实模拟矿井构造,并与无线Zigbee技术相结合,探讨构建实时三维动态矿井和可视化定位跟踪井下人员的系统,让地面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井下人员的实时位置和各类井下气体数据参数,安全监控矿井生产管理,提高矿井上面与井下的通信能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利用单片机、机车位置及方向检测装置实现煤矿井下电机车在模拟盘的跟踪显示。  相似文献   

8.
介绍利用单片机,机车位置及方向检测装置实现煤矿井下电机车在模拟盘的跟踪显示。  相似文献   

9.
在煤矿井下发生安全事故后,及时准确地获知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了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和特点等。提出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ZigBee技术应用于煤矿井下救援系统中,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井下人员无线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案。目前,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已经处于调试和试运行阶段,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15,(11):114-117
煤矿井下环境特殊,受限的多径衰落无线信道对跟踪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提出了指纹匹配和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井下跟踪算法。首先利用卡尔曼-均值滤波器对采样RSSI值进行去噪等处理,然后执行指纹匹配算法得到观测点处的位置坐标作为跟踪中的观测值,并与真实值估算出井下观测噪声方差,最后采用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算法跟踪目标运动轨迹。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能够满足矿井下目标的跟踪精度及误差的要求,增强了跟踪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杨伟光 《建井技术》2009,30(5):3-6,42
阐述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结合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科技创新情况,介绍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谋划与部署的具体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移动变形等值线图是描述矿区地表移动和变形分布的主要途径,但其绘制方法比较烦琐。为了克服该方法的不足,开发了VB和Surfer接口程序,将其绘图功能集成到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应用程序中,实现了等值线的自动绘制,为预测结果的正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图件。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少了编程量,而且提高了作图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锚索规格普遍采用φ15.24mm和φ17.8mm,在地质条件复杂和地压大的条件下,锚索常出现拉断现象。为保证巷道支护稳定和安全,研制出φ18.9mm和φ21.6mm大直径锚索,使锚索最大承载力分别比φ15.24mm和φ17.8mm锚索提高12%和38%。对大直径锚索的研制以及对配套锚具和施工机具的研制进行了表述,同时对煤矿井下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SMA超弹性及减隔震器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岳云 《同煤科技》2012,(4):48-49
从投稿方式、审稿方式、作者群3方面,探讨了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工程投标报价方法的分析 ,对工程投标报价改革的方向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阴畅 《煤矿机械》2012,33(2):261-263
介绍了矿用设备关键元件聚氨酯密封件质量性能检测、储存、包装等生产工序,分析了各生产工序过程中的操作技术要点,指出了各生产工序的注意事项,为提高聚氨酯密封件性能检测、储存、包装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的剖析,提出了地应力、瓦斯压力是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发展的动力,而煤体(或岩体)的坚固性则是起阻碍突出发生的力。总结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提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丁海强 《煤炭技术》2006,25(11):87-88
风水沟煤矿通过科技创新,对煤炭运输及选煤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了煤仓旋流输送器、博后筛,对矿井和选煤厂主要运输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改造使煤炭选运能力、块煤产率及煤炭分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内涵增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