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8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为蓝光照射加口服妈咪爱,对照组仅应用蓝光照射。结果治疗组胆红素值下降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妈咪爱治疗能达到提高疗效,缩短治疗黄疸治疗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妈咪爱)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6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5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酶诱导剂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联合蒙脱石散,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胆红素的日均下降值升高,黄疸消退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可加速胆红素分解排出和减少重吸收。  相似文献   

3.
张学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628-3630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联合间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并分析两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新生儿黄疸患儿14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同等剂量蓝光照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治疗,两组均治疗5d。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37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治愈29例,有效3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6.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56,P<0.05)。治疗前,两组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分别下降78.1%、80.7%、64.2%,对照组下降70.5%、71.5%、41.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刘志远 《淮海医药》2014,(6):539-541
目的观察联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9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3例,采用西医常规蓝光照射及对症处理;治疗组9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口服液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3 d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3 d后经皮黄疸仪测定胆红素(TBIL)水平,对照组(112.1±10.5)μmol/L,治疗组为(94.3±9.1)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83.8%。结论在常规蓝光照射及对症治疗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口服液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明显缩短黄疸清退时间,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间断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和茵栀黄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92%和85.42%(P<0.05);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平均退黄时间分别为(46.63±2.18)μmol/L和(5.12±2.62)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81±3.22) μmol/L和(7.86±1.98)d(P<0.05).结论 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发挥协同互补作用,缓解新生儿黄疸症状,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患儿进行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胆红素每天下降值.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胆红素每天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能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新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19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B、C组,各64例。A组患儿予以间歇蓝光照射治疗,B组患儿在A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C组患儿在B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治疗。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及停止治疗时胆红素水平、胆红素日均下降值、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L所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治疗前及停止治疗时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 /L所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低于B、C组,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 /L所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长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低于C组,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 /L所需时间长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金双歧、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张继侠 《北方药学》2014,(10):34-35
目的:观察口服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黄疸的新生儿72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联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患儿采用口服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口服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时间蓝光照射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2004年1月-2007年1月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黄疸消退效果、每天胆红素下降幅度、疗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优于传统长时间连续照射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及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69例采用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及茵栀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只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的62例患儿资料,将其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研究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间歇蓝光与持续蓝光治疗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60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治疗,实验组采用间歇蓝光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前血清间接胆红素为(275.7±35.3)μmol/L,治疗后血清间接胆红素为(103.9±9.5)μmol/L;实验组治疗前血清间接胆红素为(272.2±34.1)μmol/L,治疗后血清间接胆红素为(105.2±7.7)μmo]/L。对照组腹泻11例、发热6例、皮疹16例,实验组腹泻3例、发热1例、皮疹7例。结论采用间歇蓝光与持续蓝光治疗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问歇蓝光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3年4月于本院接受黄疸治疗的新生儿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间歇性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FBiL、D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治疗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胆红素水平.缓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冷光源蓝光组和常规蓝光组,比较和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冷光源蓝光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蓝光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常规蓝光组,治疗后48、96h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均显著低于常规蓝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光源蓝光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较常规蓝光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可作为新生儿黄疸较理想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并给予肝酶诱导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1—2mL/k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5d。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住院时间及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随着治疗的进展,胆红素水平不断降低,治疗第3天、第5天,治疗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接受蓝光治疗的150例黄疸新生儿给予积极护理措施。结果其中128例黄疸完全消退且血清胆红素也下降到正常水平,其余的22例效果也比较显著,血清胆红素几乎接近正常水平,在持续治疗1周内全部恢复正常,总有效率100%。结论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疽的重要方法,配合蓝光治疗给予精心护理是实现理想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7例,占总数的67.5%,有效12例,占总数的30.0%,无效1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29例,占总数的72.5%,有效10例,占总数的25.0%,无效1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后第3、6、8d治疗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对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联合抚触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及碱化血液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口服及抚触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1、3、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3、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黄疸消退时间为(4.0±2.0)d,短于对照组的(5.5±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联合抚触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9.
母乳性黄疸1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31-31,34
目的:提高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192例确诊为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256μmol/L为轻度黄疸35例,血清总胆红素256~342μmol/L为中度黄疸114例。本组患儿轻、中度黄疸均不改变母乳喂养的频率及数量,间断给予轻度黄疸以光疗治疗,胆红素浓度过高者同时给予血浆或白蛋白辅助治疗。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为重度黄疸43例,给予间断光疗。结果:164例(80.2%)患儿在3d内血清胆红素降至原来水平的50%。结论:母乳性黄疸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及时干预可加速黄疸消退,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