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亚硝基胍诱变筛选高产 L -乳酸米根霉菌株,对其高产机理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突变株发酵产乳酸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亚硝基胍诱变米根霉 As3.3462,获得高产 L -乳酸的正向突变株.通过对该高产突变株和原始株在不同时段的产酸量和产乙醇量进行比较,发现突变株的碳代谢系统中丙酮酸分支点流入乙醇途径和乳酸途径的流量改变,46h时乙醇产量从11.476g / L 减少到7.038g / L,乳酸产量从64.8g / L 增加到73.8g /L.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理论,对高产 L -乳酸高产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为(g / L):葡萄糖160,尿素2,KH2PO40.3,MgSO4·7H2O0.25,ZnSO4·7H2O0.08.  相似文献   

2.
紫外诱变原生质体选育高产L-乳酸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酪乳杆菌ZZ-L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为0.4 mg/mL的溶菌酶溶液和0.7 mol/L NaCl溶液作为渗稳剂对菌龄为22 h的干酪乳杆菌ZZ-L酶解时间110 min,原生质体的形成率为89.5%,再生率为47.7%,达到最佳水平.并对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诱变育种.通过平板和静置发酵实验,筛选得到8株突变株产量比出发菌株高的突变株,其中菌株ZZ-06的L-乳酸产量达78.6 g/L,比出发菌种提高了20.7%,突变株ZZ06经12次传代,其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3.
米多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壤中筛选出的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 ZD615发酵生产米多霉素的产量较低,但可以通过添加米多霉素的前体提高米多霉素产量;经紫外诱变获得的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 ZD519产米多霉素的产量相对较高,但丧失了前体利用能力,菌体生长还受前体的抑制.对链轮丝菌ZD615和ZD519原生质体制备最优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甘氨酸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菌丝培养基和2 g/L的溶菌酶质量浓度最适于实验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通过研究紫外灭活ZD615和热灭活ZD519的原生质体的双亲本融合条件,发现当化学融合时间为5 min时,可得到最大的双亲融合率(5.2 %).从多种融合子中选育出一株高产链轮丝菌51-19,该菌株能够利用米多霉素的前体物质高产米多霉素,米多霉数产量比出发菌株ZD615提高了170%,达到了1 015 mg/L.  相似文献   

4.
高强度产甘油假丝酵母突变株的选育及其发酵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株产甘油假丝酵母为出发菌株,采用化学诱变,通过玉米浆和外加无机磷组成的磷质量浓度为340mg/L的磷源选择培养基,得到了一株发酵时间较原菌株缩短了8h左右,产甘油能力(甘油产量约为140g/L,甘油转化率为56%)和原菌株相似的突变株,并研究了突变株的发酵性状。  相似文献   

5.
发酵法生产辅酶Q10的季也蒙假丝酵母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验室自行筛选的辅酶Q10产生菌株——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ida guilliermind)CG108进行Co60-γ射线辐照、微波诱变、紫外照射、紫外线结合LiCl处理等复合诱变,并结合卡那霉素抗性和耐前体突变株的理性化筛选,获得一株辅酶Q10高产菌株PN251.该菌株摇瓶发酵的生物量为6.21 g/L,辅酶Q10产量为11.2 mg/L,较出发菌株提高256%.该诱变株遗传性能稳定,经转接五代后其辅酶Q10产量为10.9 mg/L,是一株很有开发前景的辅酶Q10发酵菌株.  相似文献   

6.
复合诱变选育高产3-羟基丁酮枯草芽孢杆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育高产3-羟基丁酮枯草芽孢杆菌,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YD-1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硫酸二乙酯反复诱变处理,选取每一轮发酵3-羟基丁酮产量最高的菌株进入下一轮诱变。结果表明,菌株的复合诱变条件是在照射距离为25 cm时紫外诱变30 s后再经10%的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30 min,然后进行有利突变株的筛选,通过初筛、复筛和遗传稳定性试验,获得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3-羟基丁酮高产菌,其产量高达19.02 g/L,比诱变前提高了50.95%,其遗传物质经RAPD分析,与出发菌株YD-1相比有较大差异。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新菌株3-羟基丁酮产量高而残糖量低。  相似文献   

7.
经过紫外诱变处理小诺霉素产生菌,利用菌株抗自身代谢物特征,在添加3 000 u.mL-1小诺霉素的分离培养基上选育获得小诺霉素生产突变株201-9#-76,其摇瓶发酵单位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4.39%,小诺霉素的组分比由出发菌株的C2b∶C1 a=5∶5提高到C2b∶C1 a=7∶3.  相似文献   

8.
从产虾青素的法夫酵母突变菌株出发,经诱变、筛选得到了一株性状稳定、高产虾青素的突变菌株为法夫酵母X-NTG-25,该菌株虾青素的最大产量达到213.94μg/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2%,培养温度从20℃提高到25℃.通过响应面法对摇瓶发酵的转速、温度、接种量、Fe2+浓度、K+浓度和碳源6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摇床转速、温度和F e2+浓度是合成虾青素的重要因素,确定了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摇床转速195 r/min、温度22℃、Fe2+浓度1.51μmol/L,在此条件下,虾青素产量最大预测值为272.58μg/g,经摇瓶发酵验证实际值为279.89μg/g,虾青素产量比初始条件下的产量提高了30%,比出发菌株提高了98.9%.  相似文献   

9.
以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保藏的黑暗链霉菌(Streptomyces tenebrarius)菌株A-0为出发菌种,采用改进后的气液相等离子体诱变法,选育安普霉素稳定高产突变菌株。诱变后挑取单孢子获得生长平板后,采用24孔板快速筛选法初筛后摇瓶复筛,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安普霉素含量检测及成品质量分析,同时结合杯碟法(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tles)为指示菌)进行生物效价测定。结果显示:气液相等离子体诱变对安普霉素菌株突变效果较显著,处理75 s后,致死率为78.6%时正突变率达28.9%。孔板初筛得到5株效价增幅5%~30%的突变株,复筛后获得1株安普霉素稳定突变株A-4,其发酵水平达到0.375 mg/mL,生物效价达到3 420 U/mL,较出发菌株生物效价提高了32.6%。经5代传代,发酵水平变化低于5%。结果表明:诱变用的活性离子导致细胞DNA损伤和破坏,在其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完全修复的突变,最终获得了稳定遗传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10.
核黄素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紫外线对核黄素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选育获得一株核黄素的高产突变株其核黄素发酵单位较出发菌株提高66%  相似文献   

11.
以产壳聚糖酶菌株M2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线诱变、亚硝酸钠诱变及两者的复合诱变方式对其孢子悬液进行诱变处理,以获得高产壳聚糖酶的突变菌株为目的。结果表明,突变株的酶活力高达8.135 U/mL,比原始出发菌株提高了1.381倍。经比较分析验证,复合诱变的方法是寻找高活力突变菌株的较好方法,而单因素的紫外诱变方法也具有简单快捷的优势,复合诱变比紫外线诱变后的产壳聚糖酶菌株酶活力提高了25.15%,比亚硝酸钠诱变后的菌株酶活力提高了32.82%。  相似文献   

12.
复合诱变原生质体选育高抑菌活性纳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化学复合诱变法对纳豆菌原生质体进行诱变,以期获得高抑菌活性的优良菌株.结果表明,在溶菌酶质量浓度为0.3mg/mL、酶解时间为40min、酶解温度为35℃、酶解pH为7.0下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达到最高.通过紫外化学复合诱变,得到一株高抑菌活性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提高了19.7%,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提高了19.5%.连续传代培养10代,抗菌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以红曲霉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和5-氟尿嘧啶对其原生质体复合诱变处理,得到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的菌株ZL307.试验结果表明,经紫外线照射处理150s,以0.3mg/mL的5-氟尿嘧啶处理15min后,γ-氨基丁酸的产量可高达491.1mg/L.与出发菌株相比,产量提高了60%,且高产遗传特性经10次传代仍稳定.  相似文献   

14.
以链霉菌060524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LiCl以及紫外-LiCl等物化因子分别对其孢子进行诱变后,再结合氯霉素、酪氨酸和乙酸钠等抗性筛选方法,最终筛选到一株茴香霉素产量达208.2 mg/L的菌株UL3-15,其产素能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近3倍。实验结果还表明,所选育的高产菌株UL3-15的产素能力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淀粉和黄豆饼粉分别是可供用于发酵产茴香霉素的最佳碳、氮源。  相似文献   

15.
Energy source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world to survive, develop and prosper. At present, fos-sil fuels are the major global energy resource but theycaus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uring combustion, suchas global warming and acid rain, which have started toaffect the earth’s climate, weather condition, vegeta-tion and aquatic ecosystems, as well as creating serioushealth issues[1 -3]. Considering the energy security andthe global environment, there is a pressing need to ex-ploit new non-…  相似文献   

16.
复合诱变红曲霉选育红色素高产菌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紫红曲霉No.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处理,获得一株色价较高的菌株No.1-18,该菌株红色素含量比No.1提高1倍;进而对其进行紫外一氯化锂复合处理,诱变株经筛选,最后得到一株具有稳定遗传性的红色素高产菌株No.1-18—42,用大米粉摇瓶培养基进行液态发酵,连续传代5次,发酵液中红色素量稳定在18.2U/mL左右,红色素产量比No.1—18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7.

一株新耐盐耐低温菌的鉴定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 凯1,2,李斯琪1,程喜全1,张瑛洁1,闫培生1,马 军2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威海 264209,山东;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90)

创新点说明:

发现一株新菌,耐盐耐低温,既具有絮凝能力又可降解COD,其应用范围更广且功能更加多样,以期抵抗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

研究目的:

筛选出一株耐受盐度、温度范围更广范的多功能型水处理功能菌,以期为淡水或海水净化技术提供一种选择。

研究方法:

从山东威海金海湾排污口分离出一株橘黄色细菌,该菌株可用于处理无盐条件下的模拟废水(COD浓度分别为400和800 mg/L)和高盐条件下的模拟废水(COD分别为400和800 mg/L),并且探究该菌株在不同温度下处理以上四种模拟废水的能力。通过搅拌器确定了该菌株为絮凝剂产生菌,并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絮凝条件及絮凝剂的分布。

结果:

1)该菌株S2A15在与模式菌株Planococcus maritimus DSM 17275 的相似度达98.8%。

2)该菌株S2A15在盐度为0-12%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3)该菌株S2A15可在4℃-28℃的条件下生长。

4)从温度看,S2A15在28℃时COD降解能力最高;从处理废水浓度看,S2A15处理400 mg/L COD废水时几乎优于处理800 mg/L COD废水;从含盐度看,S2A15在无盐的条件下对COD的降解率几乎优于含盐废水。该菌株S2A15在28 ℃,400 mg/L COD的含盐模拟废水降解COD的效果最好,达到76.90%。

5)最佳的絮凝条件为:3 mL的10%氯化钙,2 mL的絮凝剂,pH为9,处理浓度为1 mg/L的高岭土悬液,其絮凝率能达到90%以上。

6)微生物絮凝剂主要分布在发酵液中。

结论:

1)经鉴定该菌株S2A15为动性球菌属。

2)菌株S2A15为耐盐且耐低温菌株。

3)在常温或低温,含盐或无盐条件下,菌株S2A15均有降解COD的能力。

4)该微生物絮凝是由菌株S2A15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并且具有热稳定性。

关键词:

COD;絮凝;废水处理;动性球菌属;耐盐菌株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补料工艺对林可霉素发酵生产的作用,考察在不同时间1次和2次补加小料对菌体形态和发酵效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过程中补糖和补硫酸铵可提高林可霉素发酵的效价,在此基础上分批增补小料对林可霉素发酵效价的增加效果更好,其中2次补小料的最优时间分别在发酵48 h和96 h。进行2次补小料的林可霉素发酵效价达到7.421 g/L,比不补小料和补1次小料林的林可霉素发酵效价分别提高192.7%和13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