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差向四环素(4-ETC)是四环素碱中的主要杂质,由于它抗菌活性低,故对其在四环素碱中的含量各国都有规定。我国从1984年  相似文献   

2.
四环素和四环素类似物中最重要的杂质就是它们的差向、脱水和差向脱水形式。有关四环素原料药和药物制剂中有毒性的表脱水四环素及其它杂质的允许限度已列于欧洲药典中。本文进行了用 pH8.0流动相的反相离子对层析系统的详尽研究,以提供适用于检查四环素及其制剂中小量杂质(0.1%)的层析系统。  相似文献   

3.
四环素商品制剂中常含微量差向脱水衍生物及脱水衍生物,这些杂质是在制剂生产过程或制剂保存过程中形成的。当研究这些杂质的生物学特性时发现它们有很高的细胞毒性。因此,四环素商品制剂中杂质含量有研究的必要性。比较各种层析方法定量测定四环素中上述各种杂质是本文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4.
四环素软膏剂和眼膏剂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建平 《中国药事》2005,19(2):109-110
四环素是由链霉菌产生或经半合成制取的广谱抗生素,临床一般用其盐酸盐.四环素的水溶液随pH的不同会发生差向异构化、降解等反应[1].特别是在加热情况下,四环素A环上手性碳原子C4发生差向异构化,生成差向四环素(4-ETC);而C6上的醇羟基和C5a上的氢则易发生反式消去反应生成脱水四环素(ATC),脱水四环素亦可形成差向异构体,即差向脱水四环素(EATC).按现行标准[2]软膏剂和眼膏剂的鉴别方法在标准品斑点的相应位置常常看不到供试品的斑点(见图A).作者通过反复试验比较,采取用乙醚溶解基质,盐酸提取的方法处理样品,并对试验条件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得到的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四环素软膏薄层鉴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宗善  官文靖 《中国药事》2000,14(5):344-344
四环素软膏是常用的抗生素药品 ,按卫生部药品标准抗生素药品第一册 1989年质量标准检验 ,薄层色谱供试品所显主斑点颜色与位置和标准品斑点颜色与位置均不一致。经过深入研究 ,笔者发现供试品在处理过程中 ,盐酸四环素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脱水生成了脱水差向四环素。为此 ,笔者对质量标准进行了修改 ,获得满意结果。1 仪器、试剂与药品薄层层析缸、玻璃板 (2 0cm× 10cm )、紫外灯(365nm)、微量注射器等。盐酸、甲醇、醋酸乙酯、丙酮、苯均为分析纯。盐酸四环素、脱水差向四环素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 ,盐酸四环素软膏 …  相似文献   

6.
四环素中脱水物及差向杂质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 在四环素(TC)生产过程中,形成一定量的脱水四环素(ATC)、4—差向脱水四环素(EATC)及4—差向四环素(ETC),这些杂质带入成品四环素中。在成品四环素保存过程中,可见到药品外观颜色逐渐加深,其中所含的ATC、EATC及ETC等杂质的含量亦随之增加。从而导致药品质量的下降、抗菌活性降低,毒副作用显著增加 为了控制药品质量,国内外药典都对四环素中的杂质含量,作了具体规定,英国药典1973版规定:四环素盐酸盐中,ATC<0.5%,EATC<0.5%,ETC<4.0%。美国药典20版规定:四环素碱、四环素盐酸盐和四环素磷酸盐复合物中,EATC的含量都不超过2.0%。中国药典1977版则规定:四环素盐酸盐中,ETC<4.0%。 英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对四环素中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都采用板层限度法,不能测出准确杂质含量数据。美国药典则采用光密度法(简称USP法),只测定四环素中ATC  相似文献   

7.
四环素类片剂在贮藏中,常因产生降解产物(脱水四环素,4-差向脱水四环素)而变色,使毒性增大。因而,贮藏期的稳定性是四环素类片剂的主要质量指标。此外,片剂的崩解度和主药溶出速度对于保证片剂的生  相似文献   

8.
四环素可自发降解成差向异构体4-差向四环素或脱水为脱水四环素,后二者又进一步转化成4-差向脱水四环素。曾有人研究该反应的动力学与机理及各种产物的测定方法,也曾有报道应用差示脉冲极谱法检出四环素及其一些衍生物。作者应用差示脉冲极谱法直接检出与差向脱水四环素同时存在的脱水四环素,并研究后者变成前者的转化速率。本法迅速、准确度高,尤其具有可直接检出的优点。条件:极谱仪(Princeton 174型),附三电极系统与X-Y记录器,极谱小池,滴汞电极,滴汞时间为1sec  相似文献   

9.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四环素类抗生素及测定四环素中杂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将四环素、4差向四环素、脱水四环素、脱水差向四环素、二甲胺四环素、去甲基金霉素及土霉素完全分离,并测定了四环素中杂质。结果表明,方法简便、高效、快速,所分析样品中,仅查有差向四环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中杂质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四环素(Ⅰ)及其分解产物差向四环素(Ⅱ),脱水四环素(Ⅲ)和脱水差向四环素(Ⅳ)的含量。本法适用于合成混合物及固体剂型。文中列出四环素及其分解产物在硫酸溶浪(0.005M/1)中各有关波长的克分子吸收系数。根据在波长245和267nm处所测得的吸收度及其组分的克分子吸收系数差异计算Ⅰ和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盐酸四环素有关物质检查法的改进河南省药品检验所郑州450003常高翔依照文献[1]提供的方法检查盐酸四环素有关物质,由于盐酸四环素、4-差向四环素、4-差向脱水四环素及盐酸金霉素斑点的Rf值均较小,盐酸四环素斑点拖尾严重,标准混合溶液往往显示不出5个...  相似文献   

12.
盐酸四环素有关物质薄层色谱的探讨广西药品检验所530021周文枭广西医科大学附院药剂科530027黎格中国药典1收载的盐酸四环素的有关物质检查,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展开后主斑点拖尾,掩盖了盐酸金霉素斑点,分辨不清,重现性差。现介绍一种薄层色谱法,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金霉素的生物工艺过程中,通常除主要是金霉素外,还含有少量的四环素、去甲基金霉素和差向异构体。这些组份用微生物检定法无法检测出,为能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或在盐酸成品中监测这些组份,必需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HPLC法测定金霉素及相关的四环素类化合物近年虽有一些报道,但均无法同时测定金霉素(CTC)、四环素(TC)、去甲基金霉素(DMCTC)、4-差向金霉素(4ECTC)、4-差向四环素(4ETC),且分离效果不太理想。本文采用反相色谱分离技术,选择一定浓度的N,N二甲基甲酰胺的草酸溶液作为流动相,在波长365nm处测定,即可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五个峰均有较好的对称性。利用此系统,可对盐酸金霉素工艺过程中及成品中的CTC、TC、DMCTC、4ECTC、4ETC作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盐酸四环素胶囊中盐酸四环素和甲硝唑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L ichrospher C18色谱柱(250mm×4.6mm ID,5μm);0.1 mol.L-1草酸铵溶液-DMF-0.2 mol.L-1的磷酸氢二铵(68∶27∶5)为流动相(用氨试液或磷酸调节pH到7.6~7.7);流速为1 mL.m 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0 nm。理论塔板数按甲硝唑色谱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差向脱水四环素与四环素色谱峰的分离度应不低于1.2。结果用0.01mol.L-1盐酸制得的供试液置冰水浴中避光保存条件下5h内基本稳定。盐酸四环素和甲硝唑浓度在0.005~1.50mg.mL-1范围内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在供试液中两组分浓度均为0.5 mg.mL-1条件下,测得盐酸四环素和甲硝唑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和100.9%,精密度良好(RSD%<1.0)。结论本法分离度高重现性好,可同时测定复方盐酸四环素胶囊中盐酸四环素和甲硝唑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分析色谱柱参数对盐酸四环素有关物质HPLC分析的影响,筛选影响关键杂质分离度以及理论塔板数的主要 柱参数。方法 针对《中国药典》2020版中盐酸四环素有关物质检查的色谱条件,使用多个品牌不同型号的色谱柱进行色谱分 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模型回归,得到柱参数与目标因子分离度及理论塔板数的回归方程,并用实测值进行验证。结果 色谱 柱参数C是影响杂质4-差向四环素和土霉素分离度(R12)的重要参数,利用柱参数C可快速预测不同色谱柱的相似度,进而筛选 适宜四环素分析的色谱柱;探讨了金霉素理论塔板数(R5N)与柱参数之间的关系,其中参数B2对R5N影响较大。结论 建立柱参 数与色谱分析目标因子之间的联系,为盐酸四环素有关物质测定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提供便利与指导。  相似文献   

16.
注射用盐酸四环素的某些批号产品,注射后出现发冷、发抖,高热等反应,甚至有死亡病例。本文报道用凝胶渗透法从注射用盐酸四环素中分离出大分子杂质。检查了这些杂质的某些性质。以鲎试验和兔法检查内毒素及豚鼠法检查致敏性杂质并比较临床有反应批号与正常批号间差异。 一、大分子杂质的分离 据报道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以使鲎变形细胞溶解物与内毒素不发生反应。为此必须将制剂中的四环素分离除去,然后才能采用鲎试验法检查内毒素。取一定量四环素,无菌无热原双蒸水溶解,经葡聚糖凝胶G—25(100~200目)柱,无菌无热原双蒸水淋洗,收集含大分子杂质流出液,减压浓缩至一定浓度供检测用。  相似文献   

17.
四环素C_4位的差向物称4-差向四环素。四环素和差向四环素在一定条件下是以动态平衡而存在的。早在六十年代孔令茹等人已证明差向四环素对小鼠的静脉毒性是四环素的2~3倍。各国药典对差向四环素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如USP1980版规定:四环素碱及盐酸四环素中的叉向异构体不得大于2.0%;BP1980版规定:盐酸四环素中的叉向异构体不得大于4.0%;我国1985版药典规定:盐酸四环素中的差向异构体不得大于4.0%,四环素碱中的叉向异构体不得大于6.0%。但USP1985版将差向四环素列为法定的新品种,要求差向四环素的纯度在70%以上。精制差向四环素的方法文献已有过报道,但对关键性步骤不够明确。我们在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差向四环素经过一次精制后即可使纯度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 盐酸四环素(简写为TCH),是一种重要的广谱抗菌素,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此产品遇光热或酸碱易形成脱水或异构物,常使产品色泽变深,毒性增大。因此提高产品的色泽.维护“中国黄”的国际声誉,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为此,我们做了一些工艺及设备方面的改进,结果表明;产品色泽绝大部分为一级,优级品率(出国品)由原来的61%提高到95%以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影响盐酸四环素色泽的主要因素表一1983年7月份  相似文献   

19.
差向异构对四环素类药物的发光菌毒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几种抗生素及其对应的差向异构体的毒性,及评价其环境风险。方法采用发光菌(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的Microtox急性毒性测试方法,比较3种四环素类药物,即四环素(TC)、土霉素(OTC)和金霉素(CTC)及其对应差向异构体的急性毒性差异。结果3种四环素类药物及其差向异构体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值分别为:CTC6.119,差向金霉素(ECTC)20.24;TC 20.72,差向四环类(ETC)24.97;OTC 64.32,差向土霉素(EOTC)452.2 mg/L。显然,3种四环素类的EC50值以CTC、TC、OTC的次序递增;差向异构体也以同样的次序递增。与母体药物相比,相应的差向异构体毒性较低。差向异构体毒性较低(高EC50值)的原因在于差向异构化反应后4位碳上的二甲胺基形成空间位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药物与30S核糖体亚基末端的结合。结论四环素类药物在报道的环境暴露剂量下对底泥中的微生物存在毒性作用;同时其相应差向异构体的毒性效应在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了四环素,脱水四环素,叉向四环素及脫水叉向四环素的毒性。急性毒性以叉向四环素为最大,小白鼠靜脉LD_(50)为85.8毫克/公斤,而四环素,脫水四环素及脫水叉向四环素的LD_(50)分別为160.7毫克/公斤,134.2毫克/公斤及193毫克/公斤。亚急性毒性则以脫水叉向四环素为最大,小白鼠不论靜脉注射1毫克/0.5毫升或口服12毫克/0.2毫升,均能出现较重的糖尿及蛋白尿,肾曲管发生较重的病变,可能是临床引起Fanconi症候羣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