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术后固定夹板对后外侧开胸患者术后疼痛及防治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将4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术后在切口敷料下沿胸管、脊柱之间的区域粘贴术后固定夹板以及双氯芬酸钠栓止痛.对照组术后单用双氯芬酸钠栓止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VAS)、术后1~3个月内对疼痛的总体评价、咳嗽咳...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手术复杂、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又常规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术后并发症多,这些特点对病人在移植ICU术后监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我院8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监护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更大地提高了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术后放疗与化疗对食管癌预后影响.将1990~1993年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术后放疗组及术后化疗组,每组60例.结果:术后放疗组一、三、五年生存率为90%、81.7%、71.7%;术后化疗组为86.6%、60.3%、50%.结论:食管癌术后放疗比术后化疗提高生存率明显.三、五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5.食管癌术后放疗应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自拟术后康复汤对促进妇科手术后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术前基础治疗相同,试验组术后12h即服用术后康复汤浓煎剂50mL,2次/d,共3d。对照组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2d,不服用术后康复汤。观察两组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病率,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血红蛋白(Hb)、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D二聚体。[结果]试验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Hb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IB、D-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术后康复汤能有效促进肠蠕动、显著降低术后病率、预防术后感染、减少下肢血栓形成,迅速升高血红蛋白,减少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剂量及疗程,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广山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4):348-348,370
下颌智齿拔除术是口腔科门诊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而下颌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发生率相对于拔除其他牙较高。现收集我科2000年5月-2005年11月有记录的863例,对发生的46例干槽症进行了分析。根据下颌智齿拔除术后发生干槽症的原因、预防及治疗进行了讨论,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开胸术后疼痛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各类外科手术中,开胸术是最为疼痛的手术之一。疼痛不仅是病人的痛苦,也是医务人员的烦恼。良好的术后镇痛可以改善病人术后呼吸功能,减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7.
单纯性子宫下段剖腹产术后6小时开始进无糖、无蛋白流食,能促进肠蠕动,术后36小时肛门正常排气,无腹胀发生,也无需药物促排气;并且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产妇能及早地恢复正常饮食及生活起居,乳汁分泌提前一天;子宫复旧好,恶露量少,预防晚期产后出血,提高手术质量。资料与方法  1994年—1998年我院因各种适应症行子宫下段剖腹产的产妇100例,平均年龄27岁,孕40 周,单胎初产妇,分两组观察术后进食时间对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实验组50例术后6小时开始进食无糖、无蛋白流食,对照组50例术后24小时开始进食无糖、无…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手术及放化疗为食管癌的主要方式。中医药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及放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改善症状,增效减毒,提高患者免疫力及生活质量等优势。综述了中西医对食管癌术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重点对中医药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症、术后综合治疗及术后康复3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食管癌术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开颅术后血肿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开颅术后血肿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63例开颅术后患者血肿的所在部位、发生时间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血肿患者死亡率高,感染率高,平均住院日长.结论术前全面评估病情、术中规范手术操作、正确应用止血方法可预防术后血肿,减少术后血肿发生.及时发现术后血肿对治疗血肿及避免不良结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平  郁丽娜  张冯江  严敏 《浙江医学》2016,38(6):398-401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作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引起乳腺癌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22例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的随访调查,分别记录术后3、9个月的10项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9个月的CPSP发生率分别为61.0%和56.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术后3个月的慢性疼痛相关因素包括:低龄、腋窝淋巴结清扫、中重度术后急性疼痛(VAS评分≥4)(均P<0.05),而到术后9个月CPSP的相关因素除上述3个因素外,还增加了术前疼痛(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低龄、腋窝淋巴结清扫、中重度术后急性疼痛(均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9个月内,术后CPSP的发生率高。减少手术尤其是相关神经的损伤,采取前哨淋巴结活检来替代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式,对低龄患者进行积极干预,积极预防和减轻术后急性疼痛,可能可以减少术后CPS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急腹症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而复杂,需要紧急处理等特点。大多数急腹症都是在紧急条件下进行手术的。术后较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且术后治疗是大量的。因此,加强术后护理,是保证急腹症治疗的完善,减少术并发症,保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应予高度重视。现将急腹症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郭晓燕 《大家健康》2016,(6):212-2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238例在该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术后患者采取必要的观察及护理,可以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238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采取剖宫产术后护理确保了母婴、健康。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肝脏移植术后急、慢性排异反应需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以予确诊,肝移植术后病人需常规进行抗排异和抗凝治疗,因此肝穿刺活检易导致感染、出血和胆漏等严重并发症。我院自2002年10月至今,共做了5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后共进行了17次肝活检术。穿刺前后采取了各种护理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术后疲劳概念的出现 ,应该和 195 8年Moss和Dohan的一篇关于术后恢复期到底是多长的文章有关 ,是这篇文章引起了人们对术后恢复期的重视 ,而到了同一世纪 70年代的末期 ,分别由Rose和King所撰及《柳叶刀》杂志编辑的两篇同类研究的文章较早的提出了术后疲劳的问题后 ,出现了大量关于术后疲劳的研究。现将近年来术后疲劳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作简要介绍。1 术前和术中因素对术后疲劳的影响经过 5 2例腹部手术患者和 15例中耳手术患者的术前和术中因素对疲劳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下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疲劳的增加 ,和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术后疲劳的发生与手术损伤程度、术后营养不良、术后心血管功能下降、骨骼肌功能下降、心理因素有关,并通过“内分泌一代谢”系统对手术产生反应性变化来表现,这些因素对术后疲劳的确切影响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痔疮术后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科住院行痔疮手术患者118例,进行术后监护及护理,加强健康宣教,注重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并发症,尽早处理。结果经医务及护理人员治疗及护理后,所有痔疮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为7~15 d,平均10 d。结论加强术后监护及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及时发现并发症,尽早处理,科学合理饮食,注重心理护理,促进伤口尽早痊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腹腔镜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病情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7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住院后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治疗方案为腹腔镜术干预,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常规开腹手术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结果提示观察组在术后恢复包括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肠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3 d内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对比两组感染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恢复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同时能够减少术后感染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妇科腹部手术虽不同于胃肠道的外科手术,但因术中暴露盆腔视野,同样需要将肠管往上腹排垫开,加上术前禁食、术中麻醉,以及手术创伤引起之反应,均导致术后一段时间肠管处于麻痹状态,容易引起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和盆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更新,术后急性疼痛引起了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疼痛是许多外科病人都要遇到的问题,术后疼痛对病人的生理会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是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的相关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已将术后镇痛视为提高病人安全性、促进病人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术后急性疼痛的处理已成为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疼痛护理管理为及时控制和缓解术后疼痛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王军平  王永成 《中原医刊》2003,30(21):28-29
术后肠排气的早晚是外科界最关心的问题。如果术后肠排气推迟或不排气病人要出现肠鸣音弱、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一系列肠梗阻症状 ,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早日普食 ,并且给病人禁食当中易出现的并发症提供了优越条件。这样给病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上的压力 ,也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利。笔者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共收普外科病例182例 ,年龄均在 4~ 73岁 ,术后均用胃复安注射液后获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用药方法 :术后立即应用 ,在用抗生素和补充电解质的基础上同时用胃复安注射液 2 0~ 3 0mg加液体中静滴结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