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8批互叶白千层精油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互叶白千层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对其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抽取并确定了9个色谱峰为共有特征峰,同时运用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对其进行模式识别研究。三种方法得到的分类结果一致,相辅相成,可为评价互叶白千层挥发油以及对植物的质量评价和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万家辉柔枝互叶白千层生长量及其挥发油含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跟踪测定万家辉柔枝互叶白千层定植后1年生长周期内植物生长量、挥发油得油率以及主成分含量等指标,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为万家辉柔枝互叶白千层的优质高产种植以及茶树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互叶白千层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已经在很多行业中得到了应用。本研究介绍了互叶白千层的种植技术、提取技术及成分分析方法、药理活性和应用等研究工作,同时展望了互叶白千层的应用前景,为从事互叶白千层研究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茶树油的性质、应用及市场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恺 《牙膏工业》2005,(1):44-46
茶树油,又名澳大利亚黄金,是澳洲土著传说中著名的神奇肌肤治疗用品。植物学上定义为互叶白千层油,因其主要来源于桃金娘科白千层树的数种植物,是用互叶白千层树的新鲜枝叶经水蒸汽蒸馏而得到的精油。  相似文献   

5.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互叶白千层花、果、叶三个不同部位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鉴定了花、果和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比较互叶白千层不同部位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分析结果可为互叶白千层花、果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孝祺  白懋嘉 《广东化工》2011,38(4):3-4,11
互叶白千层树从澳大利亚引进我国后,由试种发展到目前初步形成"互叶白千层产业"已近二十年了。该产业的基础产品——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质量标准近十年来经历了引用澳大利亚或国际标准,起草和制定我国各级标准,到比较完善提出、公布和实施地方及国家行业标准的过程,从而初步统一、规范地建立了我国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质量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7.
互叶白千层植物精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吕永  何庭玉  陈珊 《广东化工》2005,32(3):38-40
互叶白千层植物精油(茶树油)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植物精油之一,本文概括了茶树油的提取分析、抗菌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用真空间歇精馏和分子蒸馏方法精制茶树油,为茶树油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栽培环境对互叶白千层油旋光方向变化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孝祺  白懋嘉  黄少烈 《广东化工》2009,36(12):100-101
通常在20-25℃条件下检测澳大利亚或引进我国南方种植1~6年生互叶白千层树所产的原油,其旋光度为+5°~15°(右旋),但在国内南方经引种栽培6~9年后发现原来为正值(右旋)的旋光度有的会降低进而出现负值(左旋)。这种变化对原油的主要组份含量没发现影响,而对油的物理性状如芳香味有一定影响。这种变化经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很可能是由于原产澳犬利亚的互叶白千层树引进中国南方种植多年后受栽培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使用GC—MS联用技术对互叶白千层精油进行分析,从中鉴定了30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5.78%。主要成分松油烯醇-4,达到了45.81%;其次为1-松油烯,α-松油醇,α-松油烯,对伞花烃,α-蒎烯,1,8-桉叶油素,β-水芹烯。抗菌活性研究发现,互叶白干层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四个澳大利亚互叶白千层新品系的引种试栽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种栽培试验初步显示,从澳大利亚引进的287-04-02、42-04两个互叶白千层新品系在广东境内北回归线附近种植后第一年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所提原油中的主要功能指标组分松油烯4-醇含量超过目前国际商业化产品的工业和化妆品级别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广东互叶白千层茶树油产品主要成分的质量标准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概括了“互叶白千层”茶油树近年来在广东省引进开发,蒸馏加工 的概况,对广东产茶树油主要成分的含量,抑抗菌功能作了分析,在对比国内外茶树油生产现状和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东茶树油的质量标准的建议,供茶树油产品在广东生产、开发及加工销售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白油树是一种具有发展价值的香料植物,其叶、果可供提芳香油。鲜叶出油率为1.26%,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1,8-cineole)56.47%、α-蒎烯(α-pinene)7.46%、β-蒎烯(β-pinene)5.80%、α松油醇(α-terpineol)6.33%、乙酸松油酯(terpiny acetate)4.02%、芳樟醇(linalool)、2.04%白千层醇(melalinol)3.40%等、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旋光互叶白千层精油的抗菌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测从引种的互叶白千层树(Melalenca altermifoliu L.)所提取的正、负两种旋光精油对六种细菌和真菌的抗菌作用表明:在精油各组分含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其主要组分松油烯-4-醇(Terpinenol-4)的正旋光(右旋)精油比负旋光(左旋)精油对多种细菌和真菌的抑抗作用要大。未发现精油中其它次主要组分之间的含量差异和相互配合作用对抗菌效果的增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1、在液体洗涤剂和体用香脂中薰衣草、茶树(互叶白千层)和柠檬精油的抗微生物作用波兰L o d z大学发酵技术和微生物学学院A.kunicka-Styczynska等人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杂志2011,33(1),53~61页上用英文发表的文章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几种商品化精油(薰衣草油、茶树油和柠檬油)在液体洗涤剂和水包油型体用香膏中的抗微生物活性。作者按欧洲药典的标准方法测试精油在液体洗涤剂中的抑菌作用(1%的单独精油或混合物),  相似文献   

15.
以巨尾桉精油和松油烯-4-醇型互叶白千层精油为原料,研究桉叶素-松油醇型重整复配精油的配方、制备工艺、组成含量、质量控制及抗菌作用。通过精馏、重整、复配制成复合精油,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并控制产品质量。体外抗菌试验证明复合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6种能引起皮肤感染的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重整复配复合精油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方法简单合理,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可作为天然抑菌、杀虫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白千层枝叶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追踪测定白千层扦插苗在移栽过程中精油的得油率、4-松油醇和1,8-桉叶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扦插繁殖后栽培的白千层中提取的精油基本保持原来的品质,各项指标依然符合国际标准ISO4730:2004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白千层油国际标准、国内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家标准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和发展,并根据我国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制订和修订白千层芳香油质量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哈密三道岭地区地层发育,富含大型植物化石,可以为古植物标本的鉴别和古气候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本文选取新疆哈密的侏罗纪锥叶蕨属大化石作为研究对象,鉴别了9块植物化石,根据化石特征、与其他类型研究的对比,详细描述了根、茎和叶片长度以及营养叶和生殖叶的形态,通过与已经发现的植物化石类型对比,得出此次鉴定化石的类型为锥叶蕨,由...  相似文献   

19.
不同季节对4-松油醇型白千层芳香油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测定1年内每月白千层油的成分和得油率,研究不同季节对4-松油醇和得油率的影响,从而选择较佳的生产时间。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植物生长过程中,人们发现:植物除了通过根系吸收土壤,养份外,叶面和叶背面同样能吸收养份,并以叶背面吸收更为有效。以四种不同作物喷施尿素试验表明,喷在叶背面的吸收量大致可比喷在叶表面的增加53%—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