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GIS的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是洪灾评估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综合考虑致灾因子、自然以及社会的作用,从洪水灾害危险性以及社会经济易损性两个角度出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采用易、快的因子叠加分析法对研究区(湖北省)进行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实现各种指标定量描述和综合,得出湖北省洪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洪水灾害风险性比较大的区域,集中在江汉平原的襄樊盆地的大部分平原核心地区,与实际情况能较好地符合,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我国浙江省作为研究区,以其县域作为基础的计算单元,从洪水灾害系统理论出发,构建洪灾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因子指标体系对宏观区域上的洪灾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洪水灾害风险的原理,结合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易损性、区域防灾力等要素选取了巧个风险评价指标,并为各风险因子及其基础指标分配了权重。根据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和风险分级方法,对研究区的洪灾风险等级及风险类型做了定量化分析。经计算,浙江省高等级的洪灾风险集中分布于浙北的冲积平原区和浙东的沿海丘陵平原区,在浙西的金华衡州盆地也有高等级洪灾风险呈点状分布。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浙江省的洪水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3.
研究洪水对人口、经济的影响风险等级,是摸清洪水灾害风险底数的重要内容,可以为区域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提供支撑。基于洪水风险评估理论,以洪水危险性区划和承灾体调查成果为基础,考虑洪水灾害对承灾体的影响,提出了地理格网尺度的洪灾影响人口、经济风险评估和区划方法,为定量认识洪灾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程度等级提供基本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张鸣  武娟  牛超群  张楠 《吉林水利》2022,(1):1-9,16
由区域洪水灾害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区域应灾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包括9项指标的洪水灾害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云模型对江苏省2010年洪灾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苏南地区洪水灾害风险等级较低,为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分布;苏中地区为中等风险分布;苏北地区差异较大,小部分呈较低风险分布,大部分呈较高风险分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3S技术的发展为区域洪水灾害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数据管理工具、空间分析功能以及直观的表现手段,使洪水灾害研究领域有了新的突破。选择重庆市潼南县为研究区域,基于GIS平台,采用层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利用与洪水灾害危险性相关较大的降雨、地形、水系、水库4个因素,建立了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潼南县洪水灾害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潼南县洪水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布图。分布图显示,潼南县中部和东南部地区的洪水灾害危险性普遍较高于其它地区,特别是琼江和涪江两岸地区危险性最高,占研究区面积29.25%;潼南县东北部、南部地区的洪水灾害危险性相对于中部来说较低。总的来说,潼南县大多数地区处于较高危险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珠江流域多风险源传递过程衰变/放大效应,识别洪灾风险时空演变特征和传递规律。基于灾害四因子学说,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洪灾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并构建Markov链风险传递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珠江流域造成洪灾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强降水和台风,其次是人口、经济等;②时间上,丰水年洪灾风险较大,枯水年洪灾风险较小,空间上,高风险区位于下游,低风险区位于上游,总体呈现东部大于西部的趋势;③同一个水资源区相邻年份洪灾风险跨等级转移可能性很小,空间上水系邻接的水资源区风险既有增强型传递,也有衰减型传递,风险状态传递不会越级传递。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洪灾损失,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选取淮河流域发生洪水灾害较频繁的安徽省几个典型城市作为研究区域,以2007年洪灾为例,在洪水灾害理论的基础上,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载体易损性3个方面,选取了7个洪灾损失影响因子,建立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洪灾损失影响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降雨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防洪标准对洪灾损失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江河洪灾成因与减灾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我国江河洪灾成因分析 我国江河致灾洪水主要是暴雨洪水.暴雨洪水灾害是一系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在"天",社会因素则主要在人.前者主要指气候因素,后者则主要指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因素(如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植被、水系格局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桂林市区作为研究区域,首先综合考虑了洪水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及社会的抗灾减灾能力,利用GIS与加权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然后利用模型对桂林市区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了分区评价和分析;最后利用自然间距分类法将桂林市洪水灾害风险分成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风险评价结果与评价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可供桂林市防洪减灾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知识窗     
《山西水利》2010,(8):3-3
洪水灾害 洪水给人类正常生活、生产活动带来的损失与祸患,简称洪灾。沿河湖及近海平原地区,是人类文明发祥地和聚居区,又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沃土,但是最易遭受洪水威胁和灾害。世界上发生洪灾的范围很广,有些地区洪灾频繁,严重的洪灾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国家的盛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