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棉织物色媒体浸渍法改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色媒体对棉织物进行改性,然后进行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研究了改性工艺温度、改性时间、改性pH值和色媒体用量对改性织物染色K/S值和染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织物色媒体浸渍改性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色媒体用量3%(owf),pH值7,温度70℃,处理时间60 min;改性后织物染色的K/S值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王华清 《纺织学报》2012,33(2):73-79
 采用色媒体预处理真丝/棉交织物,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碱染色。采用不同活性染料对改性后的真丝/棉交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通过分析同色平衡值K及色差?E,优选适合改性真丝/棉交织物一浴法染色的三原色活性染料。讨论了色媒体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等因素对真丝/棉交织物同浴染色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真丝/棉交织物改性的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改性丝/棉织物无盐碱染色工艺与传统染色工艺相比,上染率、固色率、同色性和纤维的强力保留率都得到提高,且染色牢度相当。  相似文献   

3.
真丝与棉混纺织物染色的同色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活性染料染真丝/棉混纺织物,通常存在真丝上染率低、色浅、混纺织物同色性差的缺点。通过对染色各工艺条件,如pH值、盐、碱量和温度等的研究,寻求可以提高此混纺织物染色同色性的途径,即真丝/棉混纺织物在酸性条件下用活性染料染色,碱性条件下固色。随染液pH值的降低、元明粉用量增加、纯碱用量减少和保温温度的提高,纤维间的同色性趋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HBP-HTC对真丝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以提高真丝织物兰纳素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研究了HBP-HTC处理液质量浓度、pH值、处理温度、时间等工艺因素,以及不同季铵盐基团质量摩尔浓度的HBP-HTC对真丝织物兰纳素染料染色的影响。得出了HBP-HTC改性真丝织物的较优工艺:HBP-HTC质量浓度5g/L,温度100℃,在其自身溶液pH值下处理3min。提高HBP-HTC中季铵盐基团的质量摩尔浓度不仅可以提高兰纳素染料染色的K/S值,而且可以减少改性处理对真丝织物染色色牢度的影响,达到常规染色水平。  相似文献   

5.
真丝/棉交织物采用色媒体改性,再用活性染料进行无盐无碱染色.讨论了色媒体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等因素对真丝/棉交织物同浴染色的影响,并以正交试验优化了真丝/棉交织物改性工艺,即色媒体4.0%,60℃处理20 min.色媒体改性真丝/棉交织物活性无盐元碱染色工艺与传统染色工艺相比,在不降低色牢度的前提下,上染率、同色性及纤维的强力保留率都得到了提高,实现了无盐无碱的清洁染色.  相似文献   

6.
用诺威克隆LS系列活性染料染真丝,棉交织物,通过对染色工艺条件(pH值、盐、碱量等)的研究,寻求可以提高织物染色同色性的途径.结果表明:真丝/棉交织物可用活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染色,在碱性条件下固色.随着染色起始pH值的降低,真丝与棉间的同色性提高,以pH值5为宜.Na2SO4对活性染料上染真丝的促染作用大于对棉的促染作用,随着Na2SO4用量的增大,纤维间的同色性提高,最终定为30 g/L.Na2CO3用量增加不利于染料对真丝纤维的固着,为了达到真丝/棉混纺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同色性,选定为8 g/L.在此工艺下,可获得良好的同色性和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7.
在真丝织物精练过程中加入改性剂,讨论了精练改性温度、pH值、精练时间、碳酸钠用量、硅酸钠用量、保险粉用量、改性剂用量和改性时间对真丝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真丝织物精练改性一浴法的优化工艺为:精练改性温度90 ℃、pH值为10,精练时间70 min、碳酸钠用量1.0 g/L,硅酸钠用量0.5 g/L,保险粉用量0.5 g/L,改性剂用量20 g/L、改性时间30 min。精练改性染色后丝绸的各项牢度较好,断裂强力下降较少,染色深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印染》2017,(10)
采用双活性基活性染料诺威克隆蓝FN-R对阳离子改性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讨论了染色工艺中元明粉和纯碱用量,染色温度和时间对织物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优化的染色工艺为:元明粉10 g/L,纯碱9 g/L,染色温度65℃,时间70 min。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对阳离子改性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可以在低盐低碱条件下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芡实壳中提取天然染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物料比和提取剂配比等因素对天然染料提取率的影响;将提取的芡实壳天然染料对真丝织物染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染料用量、染色温度、浴比、pH值对染色真丝织物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并优化了染色工艺。结果表明,优化的芡实壳天然染料提取工艺为:温度70℃,时间2 h,物料比1∶30,提取剂中乙醇60%,提取次数4次;优化的芡实壳天然染料真丝织物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90℃,浴比1∶40,染料用量6%,pH值为4,此时染色的真丝织物K/S值最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三原色对改性前后棉织物染色,分析了染色温度、氯化钠用量和染料用量3个因素对染色织物K/S值和固着效率的影响,测试并比较了改性前后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染色织物的K/S值逐渐增加,改性织物染色时只需加入10 g/L氯化钠就可达到比常规染色更高的K/S值;改性棉织物上染和固着速率高于未改性棉织物,染色时应注意匀染和透染性;改性棉织物的染色牢度与未改性棉织物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