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合"微创医学技术系统"、全面发展微创医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光  何兴图 《中国医刊》2004,39(12):46-47
现代微创医院是一个以微创理念为指导、以微创医学体系为主导、以整合的微创技术为特色、以"医疗中心"为基本临床结构系统的综合性医院[1].微创理念及微创医学体系是建设医院的指导,中心化结构是医院的构架,而整合的微创技术系统则是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主体"微创理念的物质基础与具体手段.微创理念始终贯穿于微创技术实施的全过程,建立和不断强化微创理念是实施微创技术的根本;在微创医学技术全面实施的过程中,以病人为主体,处处体现出微创人文是微创人文思想实现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2.
发展微创医学体系的任务与思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永光 《中国医刊》2004,39(2):53-54
微创医学新体系建成的客观标志,是微创临床体系、微创理论体系和微创教育培训体系的成功建立.在发展微创医学体系的过程中,建设微创医学专门机构是发展微创医学体系的载体,建立微创医学理论体系、临床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是发展微创医学的主要任务[1],见图1,其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三项内容和一个关怀,即:微创临床医学(微创诊断和微创治疗)和微创人文思想两个层面;临床实践、理论研究、医学教育和专门人才的培训三项内容;以及实现对病人(及其周围人)的人文关怀[2].  相似文献   

3.
微创医学是21世纪的医学!微创医学体系中,微创理念始终贯穿整个医疗实践的全过程,而微创技术则是实现微创理念的具体手段与途径.系统发展和全面应用微创技术是发展微创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仅有微创理念而无微创技术,则无法实现理念;仅有微创技术而不具备微创理念,则最终难于实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主体"的微创医学思想."微创"哲学上的一个相对概念,是贯穿于医学发展整个历史的、始终如一的理念,采用微创技术完成微创化诊断与治疗病人是未来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和最重要的方向之一[1,2].  相似文献   

4.
超声诊断过程中的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人文学(medicalhumanities)从学科定义讲,“是一类十分庞杂的、旨在关注和考察医疗保健和卫生服务中人类价值、探索医学的‘元’问题的学科群”[1],然而本质上,作为一种理念它倡导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敬畏,维护生命和珍惜生命,主张以人(病人或接受医疗服务的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2]。而超声诊断医生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精湛的诊断技术外,还应该懂得病人也是有情感需要的人,更需要医生的关心和理解,对高新技术的过分依赖导致了人文思想的缺失,而提倡以人为本,提高人文素养,实现医学人文价值,弘扬人文精神,才能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王永光 《中国医刊》2006,41(9):51-52
在中心医疗流程模式体系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如何运用微创医学理论、如何在微创理念指导下“辩证”地选择最适合于病人的技术、选择最佳的微创技术,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与探讨微创医学体系下中心医疗流程管理模式下医疗决策思想,即微创化决策思想,对于解决在微创理念指导下,实现“辨证施治”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构建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模式的再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必须着力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既要在办学理念上予以重视,更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本文对以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为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础和实质内容;在不增加医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以医学人文概论课程为总论,辅以系列专题讲座,实施医学人文教育前后期“不断线”;着重培养医学生以医学名家大师为楷模的人格塑造和职业素质培养,力求“仁爱”与“仁术”的有机统一等方面的教学实践构建,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微创医学理论体系不同于单纯的微创技术系统就在于其是融合了微创理念和微创技术,微创理念贯穿于整个医疗的全过程。只有技术没有理念,单纯强调技术,将可能陷于纯技术主义;然而,只强调理念而没有技术支持,纯粹于理念,将限于空想主义。单一发展某一项或几项技术还是有计划地整体发展微创技术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微创医学理论实践中的一个具体而现实的问题。我们在确定微创医学理论指导下所要建立的就是以“中心化的医疗及整合的微创技术”为特色的现代医院,这其中“中心化的医疗”是医疗模式特色,“整合的微创技术”则是医疗技术特色。在技术特色上着重强调的是技术“整合”、寻求的是“多兵种联合作战”最适合方案。  相似文献   

8.
“医学人文”是什么?从“人文”概念的文化源流来看,是一种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赋予;从医学发展的历史上看,人文性是医学的内在规定性;从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看,高等医学教育脱胎于人文。“医学人文”讲什么?家国情怀、思想方法、终身学习、包容共赢、团队合作是对医学人文新的诠释。“医学人文”怎么讲?应该通过医学教育过程来完成,至少要构建一个体系,做好两件事:教好和学好。  相似文献   

9.
了解目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以医学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开展了有关人文素养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之上,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可借鉴的依据.认为应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克服医学教育“技术至上”、“科学至上”的认识偏差;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医学人文核心课堂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课堂人文生态”,重塑医学人文教育之魂.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医学人文教育实践存在教育内容滞后,教育途径重认知、轻实践,教育目的智育化、工具化,制度支持缺失等问题。为此,我们认为医学人文教育应坚持“以生为本、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以思想教育为主导,以心理相容为基础,以制度强化为保障。这一医学人文教育模式既是对当前医学教育疏离社会、疏离人的主体性的时代回应,又是对客体化人文教育模式的超越,充分反映了当代医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医学生人文行为养成与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医学的人文意蕴及对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蕴。“医乃人学”、“医乃仁术”分别体现了西方与中国医学文化史上对医学的人文评价。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应当以医学人文精神为理念,并注意在课程设计、师资配置、教学方式及评价体系上有所改革。  相似文献   

12.
通过辨析“医学人文”与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逻辑关系,分析上海市某医学院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将医学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情况。该校以医学人文教育为载体,通过医学人文课程先行示范,着力推动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和案例编写、师资培训、实践基地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思想家林谟曾经说过:“自然科学、哲学甚至自然哲学等一切科学均或多或少与人性有关;它们不论看起来与人性离得多远,总会通过这种或那种途径回到人性。人性是一切科学的首都或心脏”。因此,医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人学”,更是一门“仁学”。医学的发展应该是医疗技术和人学人性完善的统一。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理念,呼吁医学教育人性化,顺应医学的发展方向。然而,时至今日,纵观医学事业的发展,尤其在医学教育方面,存在着人性关注明显不足的现象。1医学教育人文缺失呼吁人性化人性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体。人性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自然性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社会性既实现人的自然存在,又产生人的精神要求;精神性是人追求的崇高境界。而医学人性化,是指医学“化”为人性,把人性的要求渗透到医学理念、医学教育和医学实践中去,用人的方法去理解、关爱病人,特别是关爱病人的精神需要。医学人性化,强调人的主导地位,一切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为中心。古人云:“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强调人命至重,以人为本的医德观;医道之本,在于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进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在微创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开始了以微创医学为基础和追求、以微创理念为指导、以探索和创新为动力的全面变革,并更名为北京微创医院。其任务和使命在于:在微创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医院整体上的“推倒糊,重洗牌”机制变革,要实现对患者生理、心理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微创,而不仅仅是单纯地用微创技术去实现对患者生理单一微创的既有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分析目前医学人文慕课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教”与“学”两个不同视角,采用参与式观察、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展调研。①跟踪调研华南某医科大学两门医学人文慕课的建设全过程,与教学团队、制作团队、医学人文专家开展访谈、专题小组讨论,了解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挑战及相关对策和思考。②调研学生对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医学人文慕课的学习感受、收获和意见。调研结果揭示出医学人文慕课中存在诸多问题,“教”与“学”双方对医学人文慕课的态度存在明显分歧,体现了医学人文慕课在微观层面的挑战:有效监控下的自主学习难以实现;重要教学成果难以达成;教师的超大工作量等。最后,从“教”与“学”的分歧中,反思医学人文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师资养成方面存在的深层痼疾,并预测了医学人文慕课的线上-线下协调互补、大众与个性化课程多元并存的宏观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宇  陈俊国 《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344-1346
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探求,分析了包括办学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而的成功经验,并对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被“边缘化”的现状作出深度剖析,最终结合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手段,为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更科学、更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模式。传统的医学人文课程,偏重于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很少有实践机会,存在知多行少、知而不行的问题,与人文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单一有很大关系。上海健康医学院结合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以家风文化为旗帜,知行合一为理念,五位一体(听、说、读、写、看)的文化育人模式,是加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立体化医学人文素养培育体系,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法以河南卫生职工学院为例,以政治理论课教学为切人点,对医学生人文素养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针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现状,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环境熏陶”四个方面寻找解决方案。结论构建出四位一体的“立体化”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探析传统医学文献蕴涵的医学伦理学思想,指出“医乃仁术”、“以人为本”、“济世救人”是伦理学思想形成最具影响的思想和方法。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有助于强化医务人员对生命及其价值尊重意识;以德为崇的医学伦理道德理念有助于强化医务人员的医德情感;以艺为精的精湛医术有助于纯洁医务人员的从业动机;挖掘和研究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对于现代医学人文学科的构建和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课程与教学质量决定了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质量与水平。调查了67所院校5个医学类专业大四及以上医学生(n=5 996)对医学人文教育认知与发展建议。研究发现,不同医学人文课程开设率不同、拟增设医学人文课程需求不同;课程内容和学习兴趣是医学人文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大班讲授和闭卷考试仍占医学人文课堂主导,建议增加问题驱动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等多样化教学与考核。建议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医学人文课程与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等方面系统改革创新,加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构建互通型学习共同体,提升医学人文教育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