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掌握特厚复杂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煤壁片帮规律,在分析综放面回采工艺和机械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观测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和非周期来压期间煤层推进度与片帮深度及片帮率的关系,得出了采面片帮深度和片帮率的分布规律,为改进回采工艺和采面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庄旺矿50207综放工作面为背景,通过工作面液压支架矿压数据观测,得出了周期来压步距在22.4~27.6m,平均来压步距为25m;工作面支架平均工作阻力为30.7MPa。同时对5#煤层顶煤冒放性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顶煤冒放性的三个施工工艺关键因素:采放比、放煤步距和放煤口位置及尺寸,从而为提高特厚煤层综放面回采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晋华宫矿8212综放面过顶板破碎区域时出现的严重压架事故,对相关矿压数据及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造成8212大采高综放面压架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作面顶板坚硬不易垮落、煤层厚度变化大、上覆岩层完整性;支架工作阻力和初撑力不足和夹石区域工作面推进速度慢。通过总结,为该矿相邻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4.
3201回采工作面开采的3号煤层厚度为5.5m,属于大采高工作面,由于受到煤层破碎,开采影响等,煤壁片帮较为严重。文中在分选煤壁片帮发生原因基础上,根据3201工作面的煤层赋存条件,提出采用高分子注浆加固并局部配合采用木锚杆补强支护措施,提高了回采面煤壁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减少了回采面煤壁片帮发生率,提高了回采面开采的安全度及产量。  相似文献   

5.
郭树林 《电镀与涂饰》2014,(24):127-129
煤矿开采破坏了原岩应力的平衡状态,引起围岩应力的重新分布,导致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变化,在工作面顺槽产生周期来压,如果周期来压载荷超过支架承受破坏能力,将会产生支护和巷道破坏现象。为准确地掌握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受力及运行状态,分析工作面在采动及放顶煤影响下的矿压变化规律,综采液压支架与围岩运移的适应程度,从而为综放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梁鸿盛 《山西化工》2022,42(1):107-109
分析了工作面相关情况,研究了片帮形式、片帮机理等,主要包括拉裂式片帮、剪切式片帮、重力影响式片帮.对煤壁片帮的相关影响因素实行了分析,发现影响因素包括超前支撑压力、煤层特性,及割煤高度、支护状态等.最后,对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控制对策进行了探究,并联系实际状况实行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张丽芳 《山西化工》2024,(2):197-198+203
硬质顶板煤层回采作业期间采空区易形成大面积悬空状态,为避免因冒落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本文以山西省某煤矿2301综放开采工作面为例,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顶板弱化技术进行现场应用,并实时探测记录顶板岩层来压情况。探测结果表明煤层顶板岩层来压步距下降明显,弱化效果显著,对该综放开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候民 《河北化工》2014,(12):44-46
基于软煤层工作面煤壁强度低、自承载能力弱,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容易出现片帮现象的问题,以山西鑫飞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5102工作面为例,分析了该软煤层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和影响片帮的主要因素,提出利用煤层注水来预防片帮,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煤壁片帮问题,同时还较好的改善了工作面作业环境,对于提高工作面安全水平和开采速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杨书明 《山西化工》2023,(10):151-153
针对大倾角煤层在实际回采期间所面临的采出率低、矿压规律复杂以及煤炭含矸率高的问题,以120210综采工作面为例,在对其地质条件、水文以及瓦斯涌出等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矿压和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方案,并得出矿压现象规律和围岩变形规律;根据矿压规律重点对工作面长度、采高等参数和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对比优化前后采出率和经济效益等指标。  相似文献   

10.
急倾斜厚煤层采用综放开采时,其巷道布置形式有错层位和同层位两种,两者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顶煤冒放性和回采巷道矿压显现差异较大。通过UDEC4.0数值模拟分析了错层位布置和同层位布置时首采和下临近工作面的两侧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上覆顶煤岩运移规律和回采巷道顶板冒落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首采工作面错层位顶煤冒放性优于同层位,但前者下部支承压力大于后者;错层位首采面回风巷和运输巷压力大,巷道维护困难,而下临近工作面上顺槽矿山压力小,有利于巷道的维护。  相似文献   

11.
马安国 《河北化工》2015,(1):77-80,141
为了研究大倾角煤层在综放开采工艺下的顶板矿压显现规律,对实际矿井急倾斜综放工作面进行现场监测研究。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可知,工作面压力上部压力最大,下部最小,来压步距与之相同,同时可以得知,工作面推进速度越慢,支架的工作阻力越大,为以后大倾角综放工作面支架选型提供技术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矿起伏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式,研究了起伏煤层大采高工作面上覆岩层运移规律及垮落特征。结果表明,仰斜开采采场顶板不易形成结构,开采基本顶形成结构较大,工作面容易片帮冒顶,而俯斜开采有利于控制煤壁和端面的稳定。建议该工作面布置时采用俯斜推进,为类似条件下工作面的顺利回采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李四清  张磊 《河北化工》2013,(8):15-17,55
以慈林山矿9号煤首采面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矿压观测等方法,研究了采场的矿压基本规律。结果表明:该工作面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平均为34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3m。现场矿压观测数据分析证实了工作面所用支架的合理性。采场的顶板活动规律与采场垮落带范围内的关键层关系密切,该关键层即被认为采场的基本顶,这种观点在现场观测和理论计算对比中得以验证。以上研究结果为9号煤层后续高效回采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显现规律,结合矿山压力及其岩层控制相关理论,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潞安屯留煤矿3号煤S2201工作面进行模拟,得到了相应的采动影响下上覆岩层运移规律、应力等值线图和超前支承压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相似地质条件普采工作面相比,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来压强度大、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更广、煤壁前方应力集中系数及其与工作面煤壁距离更大。通过采用UDEC数值软件模拟煤岩体运移规律,对屯留矿采动影响下的放顶煤矿压显现规律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制科学合理的煤层自燃综合预防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自燃事故的发生,对不连沟煤矿F6103综放工作面煤层自燃"三带"进行了观测及分析,并基于FLUENT数值模拟计算和利用MIN-MAX的方法,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F6103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氧化自燃带宽度为51.00 m,最小安全推进速度为3.40 m/d,为煤层自燃的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孙疃矿103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工作面的矿压监测及矿压数据分析,认为大采高工作面的矿压显现情况严重,回采期间的周期来压现象明显,在工作面走向上会表现出超前来压,在倾向上表现出压力向中部集中的现象。研究结果为大采高工作面的矿压防治及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王路飞 《山西化工》2023,(10):171-172+175
20203综采工作面开切眼前方200 m范围内煤层顶板为复合顶板,回采面临较为严重的煤壁片帮、冒顶问题。为此提出将超前深孔注浆应用到采面顶板管理中,提高复合顶板区域内煤体、顶板强度。结合20203综采工作面现场情况,提出在回采巷道超前采面20~55 m范围内布置超前深孔注浆钻孔,钻孔100 m,实现煤层及上覆复合顶板加固;注浆浆液选用超细水泥浆,浆液胶结后可显著提高煤岩体强度。现场应用后,20203综采工作面在复合顶板区域内回采时片帮及冒顶问题得以解决,采面可保持4.8 m/d回采速度,现场应用取得较为显著的顶管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闫耀中 《山西化工》2023,(8):160-161+168
为进一步提升大采高工艺的开采效率,重点解决大采高工艺的煤壁片帮问题,以某矿工作面为例,在对其工作面顶底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液压支架工作状态监测分析了某矿煤壁片帮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解决煤壁片帮的具体措施。实践表明,煤壁片帮措施应用后,液压支架的平均工作阻力最大减幅为11.6%;工作面顶板初次垮落步距减少了17 m,周期来压步距减少了5 m,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减少了13 m;有效解决了大采高工艺的煤壁片帮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赵泽鑫 《山西化工》2024,(1):211-213
5203综采工作面受埋深较浅,同时采面采空区与上覆煤层采空区、地面漏风裂隙等存在漏风通道,导致5203综采工作面回采推进期间存在回风隅角CO浓度超标以及氧气浓度偏低等问题,制约采面安全生产。结合采面通风系统以及现场生产条件,提出将均压通风技术应用到采面回风隅角氧气浓度偏低治理中,通过采面与采空区间压力平衡,达到控制有害气体向回采空间涌入目的。依据现场情况,确定均压通风机型号以及均压通风设施布置情况。现场应用后,5203综采工作面回风隅角CO浓度偏高以及氧气浓度偏低等问题得以较好解决,可确保采面煤炭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20.
大倾角厚煤层综放回采面长期以来因为存在回采率偏低、煤壁片帮与冒顶现象严重、回采设备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而成为各大矿区生产作业的难点之一,极大的制约了井下生产的安全、持续、高效开展。以本单位3110大倾角综放回采面为对象,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如何提升大倾角厚煤层回采效率与安全性展开探究,在实现3110回采面高效安全回采的同时希望能够为其他矿区类似情况的解决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