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ATML测试描述文档自动生成测试程序过程中,关键是实现测试资源与测试需求的自动匹配;首先对ATML测试描述文档中测试能力、测试需求、开关、端口、能力与资源的映射等基本数据元素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定义了与其对应的C++数据类型;然后在研究图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描述文档中测试路径的表示方法,确定了采用邻接矩阵表示测试路径的方法;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稀疏矩阵和单链表为基础的测试能力与测试需求匹配算法,实现了测试能力与测试需求的自动匹配;该算法在实际测试程序开发中得到了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基于ATML描述文档的测试资源与测试需求自动匹配,并能极大提供测试程序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测点信号与可重构测试资源匹配效率,建立了基于STD标准的测点信号与可重构测试资源的数学描述模型.针对可重构测试资源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基于Sigmoid函数的匹配函数,以资源可靠性、配置文件大小及配置时间因子作为罚函数,利用匹配函数构造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为解决遗传算法搜索速度较慢的问题,改进了遗传算法的选择算子和交叉算子,将粒子群算法应用到遗传算法中,解决了遗传算法在算法后期迭代效率低下的问题,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胡志刚  胡周君 《计算机应用》2007,27(10):2391-2394
网格任务调度过程中的资源匹配是根据任务要求从网格资源信息服务(GRIS)中查找出合适资源的过程。GRIS中记录的往往是资源的静态信息,由于本地负载的动态变化使得基于资源静态信息来确定的候选资源集中一些资源并不能满足任务的QoS需求。基于相关资源动态信息预测资源未来状态,给出了网格任务平均完成时间及完成时间的分布函数,并根据任务QoS需求,兼顾考虑资源当前及未来状态,提出了一种资源匹配模型与匹配算法。通过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减少候选资源数目,从而降低调度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4.
自动测试系统的可重构测试接口适配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可重构测试接口适配器(RTUA)的思想,用户通过程控接口可以现场自动配置RTUA以满足不同UUT及不同信号的测试需求。采用匹配函数描述测试点与仪器端口的匹配程度,匹配函数综合了测点信号属性与仪器性能参数、仪器可靠性、仪器成本等因素。给出RTUA的硬件架构模型,控制模块采用SOPC技术实现,可调用不同的配置文件实现RTUA重构。给出RTUA的软件设计方法,采用COM组件实现测控计算机对RTUA的配置管理。  相似文献   

5.
面向信号的ATS测试资源描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金宁  赵锦成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7(7):1245-1247,1255
为了实现ATS的仪器互换性、软件移植性和系统互操作性,需要实现TPS测试程序与具体的仪器控制在开发阶段分离而在运行阶段相对应,ATS测试资源描述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前提和基础;分析了ATS测试资源的能力描述需求,提出了面向信号的基于XML语言的ATS测试资源能力描述方法,建立了测试仪器的信号模型和面向信号的测试仪器能力模型,给出了应用实例;通过工程实践,该方法解决了以往测试资源能力描述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了仪器互换性,工程可操作性很强。  相似文献   

6.
面向信号的测试软件平台是未来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的趋势,信号的匹配是面向信号软件平台内核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满足不同测试阶段、不同测试目标的面向信号自动测试系统设计需求,提出了基于仪器集最小和基于匹配最佳的两种信号匹配算法;并以某ATS工程为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算法所匹配的信号不同,但均可适合于ATS的工程应用,而基于匹配最佳的信号匹配算法可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在基于对等网的网格环境中,应用本体来描述资源元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趋势.不同结点可能采用不同的本体来描述各自管理的资源元数据.如何提高这种环境下动态资源发现的效率是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形式化描述结点本体结构和元数据模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确匹配与模糊匹配相结合、本体语义相似性匹配和资源实例特征匹配相结合的综合资源匹配方法,来提高非集中环境下资源匹配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国防动员指挥流程中需求、潜力等信息资源描述不一致、匹配不高效问题,在构建具有相似结构的需求和资源本体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结构相似性的需求资源本体匹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需求和资源本体清晰且相似的概念层次结构,对其进行基于本体树的概念类映射,减少概念对的搜索空间,提高了匹配速度;然后对映射类的实例集采取属性约束的方法进行精确匹配,确保了匹配质量。最后以某部国防动员指挥所中的交通运输业务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语义与QoS感知的Web服务匹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eb服务匹配是动态服务组合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仅从单个抽象服务的角度进行局部语义匹配,没有考虑到服务组合的全局匹配,此外,即使考虑了全局匹配也仅从QoS角度进行匹配,没有考虑到全局语义匹配.针对服务组合流程,提出了基于抽象服务的局部语义匹配与基于QoS感知的全局语义匹配,设计了语义匹配算法,并扩展对服务输入/输出匹配的可用性分析,建立了全局匹配的QoS模型及其评价方法,基于该模型及评价方法,采用遗传算法实现全局语义匹配度最大化及满足用户的QoS指标需求.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语义与QoS感知的服务匹配算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有供应商参与的大批量制造企业产品协同开发特点,分析了多项目协同计划编制与设计资源在不同需求、不同时段、有无冲突等状态下的匹配情况,建立了多项目协同计划编制与资源颗粒约束匹配模型和实现算法,针对常见的计划与资源颗粒匹配时的无前置计划、有前置计划、计划与资源冲突等三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设计资源约束的新产品开发多项目协同计划编制方法,并用一实例对所建模型和计划编制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在有供应商参与的大批量制造企业多项目协同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资源颗粒或项目任务的变更,导致广义设计资源颗粒与多项目计划任务匹配出现的冲突,使原协同计划无法继续进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在原协同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多项目计划与广义设计资源的动态再匹配的思想,建立了各种变更情况下的动态再匹配的模型及算法,以保证已启动的新产品开发多项目计划能顺利执行。用一实例对所建模型和动态再匹配算法进行了验证,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ATS的广泛应用,ATS和UUT生命周期不匹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解决这一问题较好的方法是提高ATS通用性。硬件方面,市场内仪器的尺寸和I/O接口都在向标准化快速发展,但大型ATS存在总线过多而难以管理、大多数总线不能远距离传输导致分布式ATS较难构建等问题,提出把各类总线统一转换为LXI总线不仅简化了总线管理,而且解决了远距离测试中的信号传输问题;软件方面,面向信号的思想大大提高了ATS软件通用性,但在测试程序中为测试需求信号匹配物理仪器是一个重点和难点,提出使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仪器匹配,并通过一个工程应用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在仪器匹配上的使用,由实例可以看出使用该方法可以快速高效的完成仪器匹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针对网格资源匹配过程逐渐复杂化,以语义相似度查找机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资源属性描述的网格资源匹配算法BARM。BARM利用两次匹配对匹配过程加以边界约束,通过调整权重和阈值控制匹配结果的查准率和查全率,从而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传统的词袋模型图像搜索问题中,许多工作致力于提高局部特征的辨识能力。图像搜索得到的图像在细节部分和查询图像相似,但是有时候这些图像在语义层面却差别很大。而基于全局特征的图像搜索在细节部分丢失了很多信息,致使布局相似实则不相关的图像被认为是相关图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利用深度卷积特征来构建一个动态匹配核函数。方法 利用这个动态匹配核函数,在鼓励相关图像之间产生匹配对的同时,抑制不相关图像之间匹配对的个数。该匹配核函数将图像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全连接层最后一层特征作为输入,构建一个动态匹配核函数。对于相关图像,图像之间的局部特征匹配数量和质量都会相对增强。反之,对于不相关的图像,这个动态匹配核函数会在减少局部特征匹配的同时,降低其匹配得分。结果 从数量和质量上评估了提出的动态匹配核函数,提出了两个指标来量化匹配核函数的表现。基于这两个指标,本文对中间结果进行了分析,证实了动态匹配核函数相比于静态匹配核函数的优越性。最后,本文在5个公共数据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在对各个数据集的检索工作中,得到的平均准确率从85.11%到98.08%,均高于此领域的同类工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是有效的,并且其表现优于当前这一领域的同类工作。本文方法相比各种深度学习特征提取方法具有一定优势,由于本文方法使用特征用于构建动态匹配内核,而不是粗略编码进行相似性匹配,因此能在所有数据集上获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的并行模糊测试在测试效率、资源利用率以及异常处理上的局限性,本文围绕测试资源的生成、使用及容错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动态资源感知的系统化解决方案。针对测试环境在大规模和多场景两个维度快速搭建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动态构建方法,加快测试环境部署,提高有效fuzz时间;针对并行模糊测试中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层次并行度动态调整的资源配置策略,优化整体测试资源配置并提高单机负载;针对大规模并行测试中节点易发生故障的问题,提出基于优先级调度的容错处理方法。最后,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四级流水线并行处理结构的通用模糊测试框架。实验证明,该框架能够有效提高并行模糊测试的测试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系统的有效容错。  相似文献   

16.
测试人员在软件测试时需要根据测试用例的要求准备合适的测试环境执行,随着大型系统测试环境复杂性的不断增加,测试环境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一方面测试人员在准备合适的测试环境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已有的测试环境由于缺乏有效的调度,忙闲不均,利用率不高,容易出现资源浪费。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环境资源自动匹配的云测试框架,将测试环境资源云化,将测试用例根据对环境资源的需求自动匹配到合适的环境,采用分布式调度执行,返回并合并测试结果。测试人员可以快速按需使用测试环境,同时提高了测试环境的利用率和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云制造中云制造服务资源匹配映射多种模式并存,云制造服务资源与云制造资源需求间相互影响且映射关系复杂,导致缺少有效云制造服务资源匹配方法.在综合考虑云制造资源需求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制造服务资源匹配模型,利用模糊积分度量用户云制造资源需求与云制造服务资源间的匹配程度,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云制造服务资源匹配方法.通过基于模糊积分的云制造服务资源匹配方法,计算获得云制造服务资源对云制造资源需求的匹配度,为制造云中的终端用户提供按需、自助、敏捷的云制造服务资源智能匹配技术.最后,以中小模具企业云制造平台某型号多工位级进模具排样图设计应用为实例,证明了文中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正确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内容分发的信息分发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内容分发网络体系架构基础上,针对信息系统中通信服务需求与网络资源的矛盾,提出系统信息分发策略、内容分发流程、资源匹配与管理以及内容分发路由等信息分发管理概念和处理方法.基于业务信息不同的内容、类型和服务需求,采取相应的分发控制流程和管理方法,实现网络信息的按需分发及需求资源的合理匹配,为用户提供高效、稳定的内容服务,确保信息分发的实时性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资源的描述需要综合考虑属性、能力、状态三个方面,特别是在物联网中用户更加注重资源能力和状态的描述。目前,大多数资源的描述都是通过资源的基本属性来表示,很少考虑资源的能力、状态和服务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将资源的QoS(服务质量)参数引入到资源的能力模型中,提出了一种带有QoS信息的、基于行动的资源能力建模方法,基于此能力模型提出了一种资源的四步匹配方法(BQRM),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从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两方面考虑,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形状匹配方法。首先,基于求和不变量,设计了基于面积的形状参数化和归一化方法,提出了参数化求和不变量,该不变量基于形状局部描述且采用积分算子计算,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仿射不变性。然后,为进一步提高形状匹配的鲁棒性,在特征匹配上,分析了参数化求和不变量的先验信息,设计了基于特征重整的匹配距离函数,并通过动态规划进行实现。仿真实验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