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彩锁  王瑞瑛 《河北医药》1994,16(6):369-370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050000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田彩锁,董锡文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医院王瑞瑛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八十年代已广泛用于临床[1].本类药物抗菌谱广,疗效佳,且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副作用小,倍受临床欢迎。但也有滥用和...  相似文献   

2.
药品是把双刃剑,疗效与不良反应并存。药品除治疗作用外,也存在危害性,它能损害患者,造成残疾,甚至死亡,正所谓“是药三分毒”。一类药物的生命周期,自有其周而复始的客观规律,但临床滥用和过度应用也难脱其咎。半个世纪的痕迹,铭记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抗菌业绩和市场兴衰史,同时也带来数以亿例计的危害和不良反应,发人深省,再好的药品也经受不起“折腾”。因此,重温“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从药品上市和流通的全程(设计、研发、审批、生产、流通、应用和保管)进行反思和严格管理,提高警戒意识,随时防范,减少危害,无疑是对患者和公众有所裨益的好事。  相似文献   

3.
氟罗沙星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新品种。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本文对其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临床应用结果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010nes,FQNS)以其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使用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交叉耐药现象较少等特点,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在医院抗生素应用中仅次于卜内酰胺类抗生素。然而,随着FQNs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日渐增多,现就对FQNS应用注意事项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均是左氧氟沙星针用药频度最高,而2008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有所下降。结论:近2年内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一致,随着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喹诺酮类药物自1962年问世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到1978年发现在喹诺酮类药的骨架6位上添加氟原子,7位上的由哌嗪基或其衍生物取代,可增强药物与细菌的结合能力以及对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这样构成的氟喹诺酮类使抗菌谱出现新的飞跃,提高了对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萄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的活性,也加强了革兰阴性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及绿脓杆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探讨其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8年12月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中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病例和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同期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涉及到不同年龄,男性多于女性,静脉注射最容易引起ADR。发生ADR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左氧氟沙星最多,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导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临床应用时应该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用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8.
詹秋璇 《海峡药学》2016,(2):262-264
目的:对氟喹诺酮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旨在能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危险因素。结果共发生340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7.91%;不良反应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以及培氟沙星;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从高到低依次为消化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以及变态反应等,占据比例依次为41.18%、32.35%以及14.71%;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以及用药合理情况等指标为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具有发生比例高、范围广的特点,胃肠道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为患者主要累及器官系统,为降低不良反应率,需要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临床控制措施.方法 对我院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0年1-12月呈报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导致150例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通过静脉给药125例,口服给药25例.在6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加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次最多.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变态反应和神经系统异常反应多见,临床主要为轻度不良反应.经过合理的治疗后,治愈145例,死亡5例,治疗有效率为96.7%.结论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表现多样,不同品种之间所致不良反应的类型存在差异,提示临床上对个体患者应恰当选择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宿州市市立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159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左氧氟沙星引发的ADR例次最多(58例,36.48%),其次是环丙沙星(43例,27.04%);静脉滴注引发的ADR高于口服和静脉注射;>60岁患者引发的ADR占62.26%,≤60岁的患者占37.74%,说明年龄越大越易引发ADR。ADR涉及的头疼、失眠等症状较多(39.62%),皮疹、皮肤过敏等症状次之,占22.64%,明显高于其他系统。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引发的ADR,必须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切实降低其ADR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规范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2009年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200份,对其合理性使用进行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排序居前3位的为左氧氟沙星、帕珠沙星、环丙沙星;不合理使用率为36.5%。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加强此类药物的应用管理,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2.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配伍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近年来临床上氟喹诺酮与其他药物伍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或是在疗效上的影响等较系统地进行了讨论 ,探讨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1 物理或化学配伍变化这类配伍变化在液体剂型 (输液或注射液 )之间或药物在液体溶液中表现十分明显 ,在临床使用中应引起重视。1.1 氟喹诺酮与常用输液的配伍 氧氟沙星 (ofloxacin ,OFLX)、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CPLX)、培氟沙星 (pefloxacin ,PELX)、氟罗沙星 (fleroxacin ,FLRX)及左氧氟沙星 (levofloxacin ,L…  相似文献   

13.
175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该类抗茵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收集的氟喹诺酮类抗茵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175例,涉及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及身体各个部分,最常见的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在常规治疗剂量下,用药2~7d患者出现ADRs的症状占总ADRs的54·9%。结论应关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成锋 《上海医药》1999,20(7):40-4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如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其抗菌谱很广,并证明在尿路、肠道和生殖道感染的治疗中呈高效,常作为理想的药物。然而,由于这些品种对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厌氧菌和不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属)的抗菌作用差,故呼吸道、皮肤以及软组织感染还不是喹诺酮类老品种的适应证。随着对革兰阳性菌具良好作用的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79—2010年医学文献中收载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资料222例,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22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108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单用181例,与其他药物联用41例;静脉给药173例,口服给药43例,未知3例。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及联合用药等相关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王力卡 《齐鲁药事》2004,23(4):60-61
普卢利沙星是由日本新药公司与明治制果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2002年10月8日在日本注册,同年12月6日上市。按照中国最新《新药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本品属新化学药品三类。普利沙星在合成工艺上有一步涉及到中国专利,许多研究单位都正在试图解决这个专利保护问题,目前国内已有几十家单位提出了普卢利沙星原料药、片剂、胶囊剂临床申请。  相似文献   

17.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吡酮酸类化学合成药,具有4-喹诺酮结构。该类药具有抗菌谱广、体内分布广、半衰期较长、不良反应程度轻等特点,在临床应用广泛,常用品种主要包括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其作用机制是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螺旋酶和(或)拓扑异构酶Ⅳ,造成酶-DNA复合物断裂,抑制细菌DNA合成,起到快速杀菌作用,但近年来细菌对该类药的耐药性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8.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FQNS)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10年某院门、急诊及住院部应用FQNS致ADR患者205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男性ADR发生率高于女性,31~40岁年龄段ADR发生率最高(31.2%);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共105例(51.2%);共涉及10种FQNS,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神经、循环、皮肤、泌尿、消化、呼吸、血液等系统,其中以神经系统、皮肤及消化系统症状较突出。结论 FQNS致ADR因素较多,临床使用时应注意ADR的监测,合理用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喹啉环和第6位上氟原子为其结构特征,通过拮抗细菌的DNA旋转酶而阻断DNA复制,因而抗菌作用强.目前已广泛用于泌尿道、肠道、下呼吸道等感染的治疗,但是,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耐药性及合理应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选用了7种常用氟喹诺酮药物,调查了1016株常见病原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并就该类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