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癫痫儿童脑电图(EEG)特征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确诊的50例癫痫患儿脑电图特点,所有患儿均在我院脑电图室至少行1次EEG检查。应用Conners父母问卷对这50例癫痫儿童进行测评及结果分析。结果:(1)脑电图检查结果如下:EEG记录时间1. 5 h为38例,12 h为12例;EEG正常5例,异常45例;痫样放电起源部位额区5例,颞区5例,枕区3例,中央区5例,多病灶16例,全头部11例;放电发生频率分为4组:持续性放电组15例,阵发性放电组19例,散发或成簇放电组5例,偶见放电组6例。(2)EEG与行为问题的关系:EEG异常组的Conners量表6个因子得分均高于EEG正常组,其中品行问题、心身问题、焦虑、多动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EEG异常组的行为问题异常率为35. 6%,EEG正常组为0%,差异显著。(3)放电起源部位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放电起源部位为颞区的患儿6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其他各区,品行问题得分从高到低:枕区>全头部>多病灶>中央区>颞区>额区;学习问题得分从高到低:中央区>多病灶>全头部>额区>枕区>颞区;心身问题得分从高到低:额区>多病灶>枕区>中央区>全头部>颞区;冲动-多动得分从高到低:枕区>中央区>全头部>多病灶>额区>颞区;焦虑得分从高到低:额区>全头部>中央区>多病灶>枕区>颞区;多动指数得分从高到低:枕区>中央部>全头部>多病灶>额区>颞区。与颞区比较,中央区、多病灶患儿的学习问题,多病灶患儿的心身问题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放电频率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四组比较,学习问题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偶见放电组比较,持续性放电组、阵发性放电组的学习问题得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较高,且EEG异常,中央区、多病灶起源及放电频率高的癫痫患儿更易出现行为问题,主要的行为学异常为品行问题、学习问题、焦虑、冲动多动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癫痫儿童的智能及心理行为特征。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测定患儿智商,并将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结果予以比较。结果:癫痫组儿童经丙戊酸钠治疗后与对照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儿童译码、背数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癫痫儿童社会功能下降,人格上存在稳定自控性差,心理成熟程度偏低。结论:癫痫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和个性缺陷。  相似文献   

3.
良性癫痫儿童的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行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良性癫痫儿童的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行为问题。方法 对60例良性癫痫儿童进行研究。结果 患儿组与对照组之间智力无差异(P>0.05),患儿组社会适应能力较对照组差(P<0.01),两组行为问题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个别因子存在差异。结论 对良性癫痫儿童在治疗躯体疾病同时,应创造条件,使其提高社会适应性,避免异常行为发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在内蒙4—6岁儿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量表调查了424名内蒙古4~6岁蒙古族和汉族儿童并与美国常模和上海常模比较。结果显示:年长儿童的品行、冲动、焦虑和多动因子分低于年幼儿童,部分年龄段汉族儿童的学习问题和心身障碍因子分高于蒙族儿童。内蒙儿童各项因子分均高于上海儿童,心身障碍因子分也高于美国儿童;品行和学习问题因子分与美国儿童无明显差异,冲动、焦虑和多动因子分低于美国儿童。文章对影响差异的可能有关因素作了探讨。内蒙4-6岁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3.2%,以心身障碍居首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心理行为学改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癫痫患儿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70例癫痫患儿及7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对照研究,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11岁和12~16岁癫痫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相比,除了分裂性,其余各内外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影响癫痫患儿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关注、癫痫发作严重程度、药物治疗持续时间。结论癫痫患儿存在心理行为学异常,家庭关注、癫痫发作的频繁程度与癫痫患儿心理行为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6.
癫痫儿童治疗前后认知行为功能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癫痫儿童治疗前后的认知行为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各型癫痫儿童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8个月分别进行测验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癫痫儿童治疗后6个月、18个月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分别为84.3±2.5、88.1±2.4、87.9±2.6和85.9±2.3、99.5±2.6、99.7±2.4,均高于治疗前的80.6±2.7、83.3±2.8、85.2±2.0,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癫痫儿童的VIQ、PIQ及FIQ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P <0.05);但分类、算术、领悟、知识、背数、填图指标治疗前后差别并没有显著性(P >0.05).癫痫儿童治疗后不同时段的CBCL总分和交往不良、抑郁、多动、攻击性、强迫性等5个行为因子得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结论 癫痫患儿虽然在神经心理功能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但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尤其是长时间的治疗可使其部分认知功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社会心理发育在儿童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问题,Krupinski的调查表明儿童中精神症的流行率为躯体疾病流行率的1/3[1],由此可见,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是相当多见的。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取决于他们的智能,而且也和幼年时期社会心理行为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现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适用于4~16周岁,家长用)对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572名4~6岁儿童行为问题现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0.10%,其中男童为22.41%,女童为17.58%,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P>0.05);男童前3位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性问题、分裂样及社会退缩,女童前3位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性问题、肥胖及多动。结论:本次调查发现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且行为问题因子以性问题等为主。应针对学龄前儿童早期行为问题进行干预,加强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良性癫痫儿童的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行为问题。方法  对60例良性癫痫儿童进行研究。结果 患儿组与对照组之间智力无差异(P>0.05),患儿组社会适应能力较对照组差(P<0.01),两组行为问题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个别因子存在差异。结论 对良性癫痫儿童在治疗躯体疾病同时,应创造条件,使其提高社会适应性,避免异常行为发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经过抗癫痫治疗后认知行为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癫痫并定期检查的患儿80例,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各种类型的癫痫患儿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8个月分别进行智力行为测试并且进行比较。结果:癫痫患儿在治疗后6个月、18个月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个月与18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算术、领悟、分类等在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与治疗18个月时行为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癫痫患儿经过合理、长期的治疗,部分认知行为功能可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癫痫儿童的心理行为障碍与有效干预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化,儿童癫痫治疗及康复的目的不再局限于癫痫发作的控制和症状的缓解,而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论述了癫痫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癫痫儿童生活质量,矫治癫痫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的有效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检测30例癫痫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补体水平,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现IgG、IgA和补体C3含量降低(P<0.01)。提示本组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发现CD+3、CD+4、CD+8及CD+4/CD+8均降低(P<0.01),表明本组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这些检测结果可为探讨癫痫患儿的发病原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调查了武汉市江汉区、江岸区10所幼儿园4~5岁儿童1180名,同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行为各因子超出相应因子98百分位数时判为有行为问题,结果表明12.80%的儿童有行为问题。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危险因素为父母责备打骂儿童、儿童躯体健康问题、幼儿园教师教育态度及母亲妊娠分娩情况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的认知功能改变。方法对48例癫痫患儿及50名健康学龄儿童进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CR)、注意力测验(划消测验CPT),比较两组间各项心理行为指标的差异。结果癫痫组患儿nQ、VIQ、PIQ及WISC 10个成分测验的量表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病例组CPT正确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PT错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癫痫患儿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且损害涉及智能系统的多个方面。而认知功能中的注意力障碍值得给予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武汉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家庭学校环境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武汉市城区3所小学、2所中学共1735名6岁~16岁儿童进行行为问题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6岁~11岁儿童问题检出率为14.6%;男生问题检出率为17.8%,女生问题检出率为11.1%,差异显著。12岁~16岁儿童问题检出率为12.2%;男生问题检出率为9.4%,女生问题检出率为14.8%,差异显著。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学校环境和家庭因素。结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该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让脑性瘫痪患儿在得到躯体康复的基础上更好地适应社会、回归社会。方法对304例不同类型脑瘫患儿进行为期2~3年的社会适应行为调查,且进行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近远期研究。同时观察合并有癫痫的脑性瘫痪患儿在不同药物控制前后的变化。结果不同类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社会适应行为有显著性差异,而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合并癫痫者需尽早控制,而且对抗癫痫药需进行选择。结论大部分脑性瘫痪患儿存在社会适应能力问题;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社会适应行为观察和干预治疗已成为康复训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青山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调查了武汉市青山区6~11岁学龄儿童839名,同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20.38%的学龄儿童有行为问题。男女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不良影响因素为:父母斥责、打骂孩子、父母关系差或离婚、孕期孕母患疾病、接触毒性物质、母子关系差、寄养、孩子患慢性疾病、脑部外伤、居住区社会风气不良、母亲文化程度低及父母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农村儿童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黔西县定新乡4所小学和1所中学914例儿童为调查对象,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家长用表进行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0.85%,6~11岁与12 ~ 16岁2个年龄段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受教育程度、母亲性格是否开朗、婚姻关系是否融洽、是否了解孩子、孩子是否长时间看电视、孩子性格、对孩子学习状况是否满意、是否积极参加家长会与行为问题有关(P<0.05);不同年龄段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表现不同,12~16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家长对待孩子态度及教育方式等有关,关注农村青春期儿童及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卫生状况并予以早期干预措施是降低农村儿童行为问题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源学校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浙江省不同生源学校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方法 选用Rutter行为评定量表分别对农民工小学689人、城市小学742人和农村小学725人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评定。结果 不同生源学校的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显著,其中农民工小学、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学校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0.4%、19.5%和11.0%,家庭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5.8%、8.8%和16.3%;三类人群行为问题构成中学校行为问题以城市小学N行为居多,家庭行为问题则以农村小学N行为居多;无论男童或女童,不同生源学校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不同生源的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存在差异,农村与农民工小学比较接近,与城市差异明显。应重视城市农民工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青霉素诱导的急性癫痫大鼠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青霉素致痫大鼠模型采用腹腔注射青霉素(320万U/kg)法制作。将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牛磺酸治疗组(在造模前3天,每只大鼠每天腹腔注射2g/kg牛磺酸),每组15只。癫痫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3组大鼠的行为变化表现。结果与癫痫模型组相比,牛磺酸治疗组大鼠的痫性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痫性行为表现的次数明显少。结论牛磺酸可延缓癫痫的发作潜伏期,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减轻癫痫发作程度,具有显著的抗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