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醉咽喉镜带菌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现用消毒方法下麻醉咽喉镜的带菌情况,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随机抽取麻醉咽喉镜36个,于使用前、使用后、常规消毒后采样并送细菌室做培养、鉴定。结果 使用后和使用前的细菌阳性率较高(100%、80.6%),消毒后相对较低,但仍有47.2%的阳性率。结论 目前麻醉咽喉镜的消毒方法效果不理想,不能达到消毒规范所要求的无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氧湿化瓶、超生雾化吸入器污染细菌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用无菌注射器抽取使用中的氧气湿化液和无菌盐水棉拭子在未消毒的雾化吸入器药液存贮罐涂抹一圈,分别送细菌室培养。结果在109份采集样本中,细菌污染数20份,污染率18.35%。结论雾化吸入器及氧气湿化瓶染菌与病人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开启后胰岛素注射液保存期与开瓶时间及抽吸药物频次的关系,确定临床使用开启后胰岛素的安全使用时间。方法:在临床使用胰岛素的条件下,按胰岛素注射液穿刺抽吸频次分5组,第一组2次/天,第二组5次/天,第三组10次/天,第四组20次/天,第五组30次/天,然后采样0.1 mL进行细菌培养,培养连续3 d阳性停止采样。结果:胰岛素注射液在开启后30 d内,抽吸药物次数95次内均无细菌污染。结论:胰岛素注射液在开启后30 d内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胰岛素开瓶后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使用时间。方法根据每日每瓶抽吸次数分为4组,即抽吸1~5次/d、6~10次/d、11~15次/d、16~25次/d,于开瓶的当天抽吸后取样开始做细菌培养,直至第8天结束,共采样32次。结果胰岛素抽吸1~5次/d、6~10次/d、11~15次/d、16~25次/d,经过8 d 32次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无细菌生长。结论胰岛素开瓶后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使用时间在8d以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护士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手部卫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更衣前及操作后手部涂快速手消毒剂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进入更衣室的手术室护士30名,将涂快速手消毒剂(商品名:洁肤柔)之前和之后的手采样送检验科细菌室,48 h后进行细菌计数.再随机抽取28名巡回护士在一台手术结束并整理完手术间后,将涂快速手消毒剂之前和之后的手采样送检验科细菌室,48 h后进行细菌计数,对涂快速手消毒剂前后的手卫生不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室护士进入更衣室更衣前涂消毒剂较未涂消毒剂的手卫生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巡回护士巡回一台手术后在涂消毒剂后较涂消毒剂前手卫生不合格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是一种基本、简便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对控制手术室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静脉用胰岛素注射液抽吸次数,使用时间对细菌污染程度的影响,探讨静脉用胰岛素注射液安全使用,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严格无菌操作的条件下,取样品42支,分为6组,抽吸次数分别为:2次/日、4次/日、6次/日、8次/日、10次/日、12次/日,并与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对比研究.每天抽吸后取样进行无菌检查,连续观察8天.结果:8天抽吸胰岛素后取样进行无菌检查,各实验组均无需氧菌、厌氧菌及霉菌生长.临床使用8天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多次连续抽吸后使用8天是安全的.应在治疗室空气达标,严格无菌操作的条件下抽吸药物,并在4~8℃冰箱保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长期使用的新生儿培养箱内空气菌落变化的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2004年1月~2005年1月因病在本院住院的新生儿需保暖复温的18例暖箱,然后对暖箱内空气采用沉降检验法,用蛋白胨肉汤琼脂平板培养基于患儿放入暖箱前1小时,入箱后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分别采样,时间均在上午护理操作前,将培养皿放于暖箱中暴露5min。然后送细菌室培养。结果 足月儿组放入暖箱中第5天起,早产儿组放入暖箱中第7在起,暖箱中细菌数量增多大于500cfu/m3。结论 对暖箱内空气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和必要的消毒,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病儿在院内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和评价在样品从门诊运送到检测实验室时,如何维持血清和血浆中胰岛素的稳定性。方法从20名体检者抽取静脉血,立即处理或室温下储存24h。比较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氟化钠(NaF)对胰岛素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EDTA抗凝标本的胰岛素在室温下24h内是稳定的。如果样品未使用添加剂或NaF,则胰岛素浓度显著降低。结论如果从门诊运送到检测实验室的待测胰岛素样品能在24h内处理,则不需要血浆的离心及冻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由对卫生手机细菌回吸量的研究来分析使用卫生手机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卫生手机和常规手机各10支,在不同细菌浓度下,对各取样点的回吸细菌量进行比较.结果卫生手机在不同细菌浓度中各取样点检测的细菌量小于常规手机,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卫生手机可以大幅度降低细菌回吸量,有效的防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因其具有调节糖代谢,促进组织糖的利用,词节血糖水平,使血糖降低,抑制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使酮体产生减少等作用而在临床广泛应用,但一瓶胰岛素液经反复抽吸后是否会受到细菌污染,抽吸次数与受污染期限的关系等问题,目前尚未有统一规定,为了了解胰岛素在使用中细菌污染状况及与抽吸次数的关系,我们对多次抽吸后的胰岛素液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小儿呼吸道感染细菌的耐药情况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我们对 12 4 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或痰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并对得到的 2 4 2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 12 4 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或痰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到细菌 2 4 2株。1.2 方法 :取标本前禁食 2 h,用生理盐水漱口后 ,以无菌棉棒取咽分泌物或深咳痰于无菌器皿内。或在无菌条件下 ,经口低压吸引下呼吸道分泌物 ,标本留置无菌管即送实验室。细菌分离及鉴定按全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全麻插管物品(以咽喉镜为例)的带菌情况,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随机抽取麻醉咽喉镜36个,于使用前、使用后,常规消毒后采样并送细菌室做培养鉴定.结果 使用后和使用前的细菌阳性率较高(100%、80.6%),消毒后相对较低,但仍有47.2%的阳性率.结论 麻醉插管物品碘酒、酒精消毒效果不理想,不能达到消毒规范所要求的无菌效果,必须制定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杜绝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使用中的病历夹的污染情况及消毒效果。方法用“84”消毒液对病历夹进行消毒,采样后培养。结果 消毒后的细菌菌落为消毒前的13.4%.使用1天后细菌菌落为消毒后的2倍,使用1周后细菌菌落达到前水平。结论每周两次对使用中的病历夹进行擦试消毒能够减少其细菌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4.
微量水溶性维生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各种微量水溶性维生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每种水溶性维生素和混合的B族维生素配制成浓度为0、0、05、0.25、0.5和1μmol/L的不同维生素溶液,将维生素溶液添加于含葡萄糖0、8.3和16.7mmol/L的大鼠胰岛培养液中,孵化90min后测定胰岛素分泌量。结果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在0.25~1μmol/L浓度范嘲内埘秧岛索分泌没有影响;生物素和泛酸在16.7mmol/L的葡萄糖浓度条件下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炯酸在16.7mmlol/L葡萄糖浓度条件下对胰岛素分泌有刺激作用,在8.3mmol/L葡萄糖浓度条件下则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B2以及混合B族维生素在16.7mmol/L葡萄糖浓度条件下抑制胰岛素的分泌。结论水溶性维生素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各不相同,胰岛素分泌量依赖于葡萄糖和维牛素的浓度。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食物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人员职业危害表现,据此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该院供应室13名下收下送工作人员及5辆专职回收车临床资料。结果 75份采集样本返回供应室后检出细菌总数较出发前显著上升(P0.05)。经干预后检出细菌总数均显著下降(P0.05),且未再检出细菌。结论细菌污染是供应室下收下送工作人员主要职业危害。加强下收下送人员和车辆规范化清洗消毒,有助于减少职业危害,促进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分离自雾霾的一株溶血性细菌进行种属鉴定。方法使用自然沉降法收集某地雾霾环境下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对分离的细菌纯化培养后进行革兰氏染色、16S rDNA序列分析和生化鉴定。结果从雾霾中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为西宫微球菌,16S rDNA测序分析与生化结果一致。结论雾霾空气中存在条件致病菌西宫微球菌,鉴定该菌对研究和防治公共卫生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小剂量的应用,在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过程中是经常应用的。胰岛素用量少,在临床操作中,多数护士用一次性1ml注射器抽取胰岛素后注入输液瓶中,反复回抽瓶内液体数次以求剂量准确。但在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调查唐山市超市中部分食品的细菌状况及其对人们饮食安全的影响。②方法随机抽取超市中的部分食品并进行细菌总数和大场菌群数的检测。③结果所检测食品中细菌总数均不同程度地超出规定标准,尤其是豆浆和果味饮料中的大肠菌群数超出我国卫生标准的规定。④结论所检测超市中的食品细菌状况较差,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正在使用的补水类化妆品的细菌污染状况,探讨影响女大学生使用补水类化妆品细菌总数的主要因素。方法:随机抽取46份女大学生使用的补水类化妆品,按照《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7918-87)中规定的细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对其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经检测46份样品中,合格率为82.61%,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保存方法、保存时间、保存位置和剂型为相关因素,不避光保存和避光保存的合格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置于潮湿处和干燥处的合格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水剂和乳液的合格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使用时间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非避光条件下保存的化妆品污染较重;置于潮湿处比干燥处的化妆品污染严重;在剂型方面,水剂的污染较重;使用时间越长污染越严重。建议大家正确合理使用化妆品以减少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20.
1 常规胰岛素抽药方法的缺点常规抽取胰岛素的方法是抽取和注射胰岛素剂量相同的空气,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推入胰岛素药瓶内,然后抽取胰岛素需要剂量,若注射器内有气泡,排尽空气后给病人注射。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用这种抽药方法给病人注射毕,注射器及针头内残留的胰岛素为0 .1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