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廖玉琼  关亚妮 《华夏医学》2004,17(3):365-366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给402名孕妇121服50g糖筛查,对异常者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诊为GIGT组及GDM(妊娠糖尿病)组。结果:GIGT、GDM组的妊高征、早产、胎膜早破等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而胎儿体重及巨大儿的发生率GDM组较低,GIGT及正常组较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GIGT组应适当进行饮食控制,应与GDM组同等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诊断妊娠糖代谢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观察组280例,其中正常妊娠妇女222例(正常妊娠组),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患者20例(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38例(GDM组)及对照组60例孕妇的空腹血糖(FBG)、果糖胺(FRU)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GDM组和GIGT组孕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FBG和FRU水平并分析比较。结果 GDM组FBG和HbAlc水平分别为(8.50±0.92)mmol/L和(8.95±0.69)%显著高于GIGT组(5.50±0.68)mmol/L和(5.95±0.58)%、正常妊娠组(4.62±0.90)mmol/L和(5.15±0.22)%及对照组(5.29±0.87)mmol/L和(5.03±0.2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GDM组和GIGT组FRU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正常妊娠组FRU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GDM组和GIGT组孕妇进行OGTT检测FRU时,糖耐量各检测时间点(空腹、1、2、3 h)FRU结果比较恒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GDM组FBG与FRU和HbAlc均呈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0.59,r=0.7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FBG与FRU和HbAlc联合检测,将更有助于妊娠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晚孕期血脂水平变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湖北省荆门市妇幼保健医院就诊的200例行孕期检查的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0例在孕检过程中发现糖尿病,作为观察组,150例为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妇女孕晚期血脂水平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G、LDL C、Apo 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GDM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相比高于正常妊娠孕妇;血脂异常的GDM患者产后出血、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于血脂正常的GDM患者。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晚期T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GDM孕妇脂代谢紊乱较严重,因此加强GDM孕妇孕期饮食指导及血脂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不同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迟心左  刘维靖  李敏 《北京医学》2003,25(3):185-187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不同糖耐量受损(GIGT)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2455例孕妇行50g葡萄糖筛查,412例异常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比较OGTT第2小时血糖6.7-9.1mmol/L者(GIGT l组)149例、单项值异常者(GIGT2组)57例、妊娠期糖尿病者(GDM组)71例及对照组的妊娠预后。结果 GIGTl组、GIGT2组、GDM组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儿、剖宫产率、新生儿病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呈递增趋势,但GIGT l组和GIGT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GIGT l组、GIGT2组在发病的高危因素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是一样的。结论 GIGT(1组、2组)对妊娠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GIGT2组与GDM组有相似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赵俊红  伍晓倩 《上海医学》2002,25(4):217-2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减低 (GIGT)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180例孕妇进行 5 0 g葡萄糖筛查试验 ,异常者再进行空腹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分别比较GIGT 76例、妊娠期糖尿病 (GDM ) 2 4例及正常组的妊娠预后。结果 GIGT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大于胎龄儿、羊水过多、手术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与GDM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GIGT对妊娠可造成与GDM相似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不同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数据主要来源于2000~2003年306医院妇产科收住产妇分娩档案,包括1856个样本。将样本按不同诊断标准分为六组,回顾性评价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2000~2003年期间,按中华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GDM发生率为3.0%,糖耐量异常(GIGT)发生率为3.2%;按妇产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GDM和GIGT的发生率分别为5.5%和5.9%。GDM及GIGT孕妇巨大儿及早产发生率较正常组增加(P<0.05),而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不同诊断标准分组的GDM及GIGT的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没有造成妊娠结局的差异,但GDM及GIGT是增加母亲及胎儿发病率的高危因素,积极有效的管理和正确的诊断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患者孕中期至孕足月胰岛素抵抗(IR)的程度及其变化.方法 选择孕期经饮食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的A1级GDM患者36例(A组),GIGT患者37例(B组),同期糖耐量正常的孕妇90例为对照组(C组).监测各组孕24~28周和孕足月时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浓度,评价各孕期IR程度及孕24~28周时胰岛β细胞功能和妊娠结局.结果 孕24~28周,A组患者的IR水平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孕足月,B组患者的IR程度加重,高于C组(P<0.05),而A组患者IR水平呈下降趋势.从正常妊娠、GIGT到GDM孕妇,其胰岛β细胞功能依次下降(P0.05).结论 GDM患者在孕24~28周甚至更早出现明显的IR,到足月妊娠呈异常下降趋势,这可能提示GDM患者存在胎盘功能的下降.GIGT患者在孕足月呈现明显的I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GDM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血脂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502例GDM孕妇临床资料,按糖代谢异常程度分为妊娠期50 g葡萄糖筛查阳性168例、妊娠期糖耐量降低60例、妊娠期糖尿病274例,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健康孕妇200例做对照,比较上述4组孕妇血脂水平。将GDM并发PIH程度不同分为正常血压的GDM、GDM并发妊娠期高血压、GDM并发子痫前期轻度、GDM并发子痫前期重度、GDM合并慢性高血压,比较上述5组血脂水平。结果:孕妇血甘油三酯水平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而显著升高(P<0.01),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随着糖尿病程度加重而显著下降(P<0.05)。糖代谢异常孕妇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孕妇,而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水平在4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GDM并发PIH孕妇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其它血脂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高血压程度不同的糖尿病孕妇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DM存在脂代谢紊乱,它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联;早期改善脂代谢紊乱,对降低胰岛素抵抗、防治妊娠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静  周莉  范玲 《医学综述》2012,(18):3067-3068,307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脂与胰岛素抵抗(IR)及血脂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的GDM产妇共248例,根据血脂结果分为血脂异常组164例及血脂正常组84例,比较两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C肽水平、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IR指数,以及HOMA-IR指数与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不同血脂水平GDM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血脂异常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C肽水平、HOMA-IRI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HOMA-IR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0.05)。血脂异常组GDM患者发生巨大儿及子痫前期结局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存在明显的IR及脂代谢紊乱,且IR和血脂异常关系密切,如能有效降低血脂浓度,将更有助于减少妊娠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期脂联素水平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104例孕妇,根据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正常葡萄糖耐量妊娠组(NGT组)和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用RIA方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浓度,同时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分析各指标与GDM的关系.结果 GDM组脂联素水平低于NG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GDM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水平、HOMA-IR均高于NGT组,而ISI、HOMA-B水平均低于NG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孕早期体质指数(BMI)及ISI呈显著性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脂联素血症、孕早期BMI、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妇女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GDM组孕妇脂联素水平显著下降;低脂联素血症不仅反映了母体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状态,而且可能促进了孕期糖代谢损害的发生;低脂联素血症是预测妊娠糖尿病发病和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糖调节受损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调节受损,即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糖耐量异常(GIGT)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2 4 2 1例孕妇行5 0 g葡萄糖筛查,对342例异常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确诊糖耐量异常者(GIGT组) 12 4例,妊娠期糖尿病者(GDM组) 5 9例并与对照组15 0例分别比较妊娠结局。结果 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年龄与孕妇GIGT ,GDM的发生有关联,两组患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病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 ,且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 GDM与GIGT均能对妊娠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体重指数与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萍  罗来敏  吴氢凯 《上海医学》2004,27(11):840-842
目的 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 (BMI)、孕期BMI增加值 (ΔBMI =分娩期BMI -孕前BMI)与妊娠期糖尿病 (GDM )、糖耐量异常 (GIGT)、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 333例单胎孕妇按孕前BMI随机分为消瘦组 (15 8例 )、正常组 (15 2例 )及肥胖组 (2 3例 ) ,对GDM、GIGT、PIH的发生率及妊娠结局作前瞻性分析。结果 肥胖组妊娠期GDM +GIGT及PIH发生率较正常组及消瘦组明显升高 (P值均<0 .0 1) ,肥胖组及消瘦组的GDM发生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阴道自然分娩率与剖宫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升高 (P <0 .0 5 )。发生GDM、GIGT及PIH孕妇的孕期ΔBMI与无并发症者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终止妊娠者孕期ΔBMI的差异亦无显著性 (P >0 .0 5 ) ,发生巨大儿与未发生巨大儿者孕期ΔBMI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加值均无明显关系。结论 孕前BMI与妊娠期GIGT、PIH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之间有密切关系 ,孕前控制体重可减少PIH、GDM和巨大儿的发生 ,而控制整个孕期体重增加更可减少巨大儿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统计分2004年10月至2005年9在我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100例进行50g葡萄糖筛查试验,异常者再进行空腹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比较GIGT 7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40例及正常组的妊娠预后。结果:GIGT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手术产率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GDM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IGT对孕妇及围生儿可造成与GDM相似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 (GIG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②方法 以妊娠期GIGT孕妇 1 31例(GIGT组 ) ,妊娠期糖尿病 (GDM)孕妇 1 6 6例 (GDM组 ) ,糖耐量正常孕妇 1 6 0例 (正常对照组 )为研究对象 ,对孕妇及其围生儿结局进行对比研究。③结果 GIGT组及GDM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剖宫产及新生儿疾病发生情况均高于对照组 (χ2 =4 .0 2~ 81 .31 ,P <0 .0 5、0 .0 1 )。④结论 GIGT对妊娠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GIGT是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重要因素。对妊娠期GIGT均应进行监测和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孕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1900例孕妇于孕24~28周进行口服50g糖筛查(50g GCT),对血糖≥7.8mmol/L进一步行75g糖耐量试验(OGTT).对50g GCT正常者具有高危因素者于32~34周重复50g GCT,以确诊GIGT及GDM.比较GIGT组、GDM组及对照组的母儿结局.结果:GIGT与GDM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GDM组与GIGT组之间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50g GCT,及早确诊GDM及GIGT.GIGT与GDM对母儿的不良影响相似,应及时干预,从而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孕妇的内脏脂肪素、脂联素在不同孕周的血清及新生儿脐血清中的表达。方法:2013年1月-7月在青岛市立医院产科产检的孕妇中,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2例为试验组,正常孕妇68例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31~33周孕妇血清,37~41周孕妇血清,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内脂素(visfatin)的含量。结果:随着妊娠的进展,血清脂联素水平呈逐渐下降,内脂素水平逐渐上升,三个采血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在中孕及晚孕均低于正常妊娠组,而血清内脂素水平在中孕及晚孕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生儿脐血脂联素、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母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可考虑应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内脂素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预测及评估,并作为指导GDM的治疗的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郑青  李国栋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0):3460-3462
目的探讨运动加饮食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24~28周的孕妇88例,按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9年GDM诊断标准,将孕妇分为GDM组(38例)和糖耐量正常组(NGT组,50例)。测定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联素、内脂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体质指数(BMI)。给予GDM组孕妇为期12周的家庭运动干预及饮食控制治疗,跟踪随防所有孕妇,并于孕37~40周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1)干预前(中孕期,孕24~28周),GDM组患者FBG、FINS、HOMA-IR、TG、LDL-C、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NGT组,而脂联素水平则显著低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年龄、孕周、TG、内脂素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P<0.05)。(2)干预后(孕晚期,孕37~40周),GDM组孕妇BMI、FBG、HOMA-IR、内脂素水平高于NGT组,而脂联素水平低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INS、TG、LDL-C水平较GDM组干预前下降,BMI较GDM组干预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表明:脂联素水平与孕周、FBG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内脂素水平与孕周、FINS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孕中期GDM孕妇存在低脂联素、高内脂素水平及高HOMA-IR;运动加饮食干预能有效控制GDM患者血脂、脂联素、内脂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未孕女性、正常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就医的未孕女性、正常妊娠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各60例,分别测定其血脂水平.结果:正常妊娠及GDM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比对照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孕妇比较,GDM组的TC、TG、LDL-C升高,HDL-C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血脂代谢异常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芬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58-16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2年3~12月于我院定期产检的孕妇,葡萄糖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组)14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99例,选择同期住院无合并症的正常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GIGT、GDM和正常孕妇的母婴结局.结果 GIGT组和GDM组孕妇中妊高症、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及产前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中低血糖、巨大儿、感染、新生儿窒息、畸形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GT与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相似.结论 GIGT和GDM均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导致母婴近期远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对所有孕妇及时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早发现、治疗,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能有效地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何莲珠  陈萍  伍风群  姜卉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1):1167-1169,1175
目的探讨城区与乡镇非农业人口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差异及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临床防治妊娠期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6年1月在高要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前健康、无合并症的3543例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城区及乡镇非农业人口孕产妇依次分为A组(2731例)和B组(812例),对两组年龄、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时间、孕前体重指数(BMI)、GDM、GIGT诊断孕周、GCT的异常率、GDM、GIGT的发生率及母儿围产期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B组在GCT的检查时间,GDM、GIGT的诊断孕周迟于A组;GCT异常率、GDM、GIGT的发生率和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妊高征、早产、剖宫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的比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应将孕早期健康教育、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普及到乡镇卫生院,使乡镇孕妇的GDM和GIGT得到预防和及时诊断、合理干预,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