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塔中四号油田其原油属含硫中间基原油,经过对该原油的常规评价,得出的结果,对从事原油集输、石油化工的技术人员有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原血成分的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细微固体颗粒,在油水界面上相互作用是原油乳状液其有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简单的方法将原油中众多的物质分成两大类,并根椐它们单独时或混合后对癸烷/水乳状液稳定性作用的特征,将其分别称为原油乳化剂和原油破乳剂。试验表明,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所含的这两大类物质的多少和相对比例,其相对重要性可由界面张力定性地反映出来;并且由原油/水界面张力的大小可以定性地评估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中东原油的评价与加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阁熹 《广石化科技》1998,(2):57-62,56
我厂进口中东含硫原油,这些原油性质与国内原油性质有明显不同。本文依据原油评价数据,提出合理的加工方案;依据炼油厂加工技术,分析加工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束寿昌 《炼油》1997,2(2):11-14
本文介绍南京炼油厂加工进口原油的经营管理情况。主要的作法是建立组织保证、市场信息和原油管理体系;加强进口原油分析,建立原油档案,分类储存原油;优化加工方案,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加工能力、完整基础措施和加速三废治理等。  相似文献   

5.
洛阳石化总厂常减压车间根据中原原油和新疆原油的性质,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混合脱盐后的原油含盐含水合格率达98.65%。降低了常底重油中重金属的含量,净化了催化裂化原料,解决了常底重油催化裂化分馏塔的结盐现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贝娅韵 《高桥石化》2000,15(1):52-52
原油科技情报站第八次年会于1999年10月20-23日在昆明召开,会上从事原油评价的工作人员及有关专家分别就世界原油资源现状与发展及国内外原油综合评价展开讨论,有关内容已编成册,即《原油情报一九九九年年会集》,该书分4部分:综述、国内原油评价、进口原油评价和原油加工。  相似文献   

7.
祖德光 《润滑油》1995,10(6):1-10
对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原油生产润滑油,从溶剂精制,加氢处理,催化脱蜡进行了阐述,并对两种原油生产润滑油技术经济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坨子里-鞍山线原油为辽河油田坨子里首站原油,评价结果表明,该原油密度大,粘度高,胶质含量、金属铁、镍、钠含量均高,轻油收率及总拔出率较低,属稠油范畴。  相似文献   

9.
1.注聚、注碱前后的原油物性变化 近年采,随着注聚采油力度的不断加大,注聚采出原油的物性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2001年,孤—联合站先后三次对该区四个管理队的来油综合样进行了全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为59.0mg/L,碱453mg/L,分别比上年高22m/L和50mg/L。粘度为2030mPa·s,比上年高583mPa·s。密度为0.9601g/cm~3,比上年高出0.01g/cm~3。凝固点为-4℃,比1999年高17℃。表1是注聚、注碱前后原油含水对比。  相似文献   

10.
原油性质的相对稳定是保证炼油厂安全运行和利润提升的重要前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结合原油光谱库、原油评价数据库、原油快速评价技术和先进计算方法,将几种原油按一定比例巧妙搭配,可以得到与目标原油性质十分接近的多种原油配方,从而形成具有显著特色的配方原油技术。炼油厂可以根据原油价格、原油的可获得性、混合原油的加工性能、炼油厂的优化目标等原则选择合适的原油配方。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实际分析结果与通过配方原油技术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当,如果该技术能得到推广利用,可以在炼油厂增效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我国科研装备国产化项目之一的 Fy 型系列原油实沸点蒸馏装置的结构特点和技术性能,以及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对比等,表明该装置符合 ASTM 标准方法要求,功能齐全,可用来替换现有的老实沸点蒸馏装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叙述了油气集输过程中,原油性质、原油含水和含气、原油剪切率和加热对其凝点的影响以及凝点变化的规律,为今后油田规划设计的节能降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预计到2013年,中国原油消费量将超过5亿吨;未来5年,国内原油需求仍将保持一定增速。常规油气的替代能源在中国的商业化生产尚待时日。因此,"海外原油进口"仍是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主要途径。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统计,2012年10月我国原油进口量达到2367.8万  相似文献   

14.
目前,采油企业内都在努力降低采油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集油和原油处理费用又是原油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集油和原油处理费用,对于采油企业实现少投入多产出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俄罗斯的孩担石油工业科学研究和设计所以及勒鞋油气生产联合体的专家们,对影响集油和原油处理费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15~30年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集油和原油处理的主要因素是油田开采方式;油田距中心集油站的距离;主要设施和原油处理站的相对布局;油井产物的理化和破乳性能;破乳技术在各…  相似文献   

15.
从原油脱水工艺出发,阐述了供电装置应具有严格限制过电流和过电压幅值,以及耗电少、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多种性能,在对国内使用的各种供电装置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的同时,重点介绍了笔者新研制的集多种性能于一体的“原油脱水电容调压补偿供电装置”。  相似文献   

16.
海安油田为高含蜡、高凝点原油。为解决原油集输问题,进行了原油析蜡试验、比热容试验、黏度试验和破乳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结合集输工艺论证,确定海安油田采用热输工艺进行管线输送原油,解决了海安油田高凝油集输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脱水器在稠油处理上遇到的种种难题,作者根据国外资料的报道,推荐一种“稠油掺轻油蒸发脱水及改质降粘”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原油含水曲线分析及误差分析入手,以原油交接计量规程为依据,结合油田生产现状,对原油交接计量过程中如何取样才具有代表性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