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摘除复发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6例复发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鼻内镜强化局麻下切除钩突,自上颌自然开口摘除上颌窦后鼻孔复发性息肉。结果:16例术后随访5年,所有病例均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自上颌窦自然开口摘除复发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损伤小,疗效肯定,是治疗复发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1例双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并探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双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并采取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结合的方式,对双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发病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对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术中见双侧上颌窦口明显扩大,双侧鼻腔及后鼻孔充满灰白色表面光滑的息肉样团块,双侧上颌窦内充满囊性息肉,根蒂位置难于确定,病理报告为息肉组织。经1 a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双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罕见,治疗方式同单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经鼻内镜手术或联合手术后可成功摘除,不易复发。发病机制与单侧病变类似,可能系上颌窦囊肿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32例患者治愈29例。结论鼻内镜手术在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鼻内镜术辅以电凝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1例后鼻孔息肉的病例,经鼻内镜下完全切除包括上颌窦内基部病变组织,基部辅以电凝。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未见复发,1例鼻腔局部粘连,2例局部囊肿形成局部处理后治愈。结论鼻内镜术辅以电凝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创伤小,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术后复发率较高与息肉起源部位和手术方法有关,本研究探讨ACP的起源部位观察及鼻内镜下多种联合路径处理的疗效。选择53例ACP患者,根据对患者ACP起源部位等的具体病情特点采用相应手术方式:经上颌窦自然口切除术、经上颌窦自然口加下鼻道开窗术、经上颌窦自然口加上颌窦前壁开窗。上述病例术后随访2年,只有5例复发,其余均未见息肉复发。结果提示,鼻内镜下采用多种联合径路可有效治愈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6.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polyp,ACP)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采用HE、AB-PAS染色对96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上颌窦后息肉及320例鼻息肉(Nasalpolyp,NP)患者的息肉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在96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中观察到鳞状上皮化生的例数明显高于鼻息肉患者(P<0.01);而观察到杯状细胞化生、嗜酸性细胞浸润、黏膜下腺体的例数明显低于鼻息肉患者(P<0.01);在病理分型方面,ACP组纤维型占明显优势;NP组浸润型占明显优势(P<0.01);结论:ACP是从呼吸道上皮水肿肥厚而来,而不是由腺体结构膨胀而来。ACP形成与变态反应关系不大,较多偏重炎性过程。  相似文献   

7.
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以往单纯摘除鼻息肉,复发率很高。近几年,我院应用鼻内窥镜术治疗儿童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约占鼻息肉的 3.7%~ 6 .2 % ,青少年及儿童多见。传统治疗方法是经鼻腔或口腔简单撕脱息肉 ,但复发率较高 ,采用柯—陆氏手术 ,虽能较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 (即从窦腔内彻底摘除息肉 ) ,但损伤较大 ,不适于儿童患者。 1998年 7月至 1999年 6月我们收治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 10例 ,经内窥镜手术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6例 ,3~ 2 3岁 ,平均 10 .7岁 ,病史 1~ 7年。主要症状为鼻塞、张口呼吸、流脓涕、头痛及说话有口中含物感。大部分患者经鼻腔和鼻咽部检查 ,一侧可见淡红色新…  相似文献   

9.
坠入后鼻孔的上颌窦息肉6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坠入后鼻孔的上颌窦息肉鼻内镜下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鼻内镜下充分扩大上颌窦口切除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患者随访24~48个月(平均32个月),62例治愈;3例复发,再次行内镜下手术切除。无一例出现术后溢泪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充分扩大上颌窦口有利于彻底清除坠入后鼻孔的上颌窦息肉,防止复发,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上颌窦后鼻孔囊肿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窦后鼻孔囊肿38例分析李进让,张燕,冯照远北京海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100037)附属二院耳鼻咽喉科关键词息肉,囊肿,上颌窦,后鼻孔一般认为后鼻孔息肉起源于上颌窦息肉,作者分析38例后鼻孔息肉,发现部分后鼻孔息肉实际是囊肿,它起源于上颌窦囊肿。1...  相似文献   

11.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has become a widely accepted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sinus diseases. In our study 100 patients were suffering from polyposis treated by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 MMCH. Out of 100 patients 53 patients were suffering from ethmoidal polyp and 47 patients were suffering from antrochoanal polyp between the ages 7 to 45 years. Among antrochoanal polyp 2 patients were found with inverted papilloma and came with recurrence. 40% of the patients came with a follow up visit up to 1 year. 7 out of 53 cases of ethmoidal patient came with recurrence requiring revision FESS. There was no history of patient suffering from asthma or aspirin intolerance. Overall success rate was observed in 91%. Four patients were found with periorbital haematoma and 5 with fat coming out from orbit due to injury of lamina papyracea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3种手术路径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ACP)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ACP病人,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路径结合鼻动力系统清除病变,A组21例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路径,B组15例经下鼻道开窗路径,C组15例经犬齿窝处开窗路径。结果: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均高于C组(P<0.01),随访12~48个月,3组间病情完全控制和病情部分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病情未控制率均高于B组和C组(P<0.01和P<0.05)。术后A组2例出现鼻腔粘连,B、C组均无并发症出现,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4例,B组复发1例,C组无复发,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有效控制ACP复发率,下鼻道开窗及犬齿窝路径可使ACP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犬齿窝处开窗路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可获得较好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Sphenochoanal polyp is a rare form of choanal polyp. If unrecognised, they can be mistaken for an antrochoanal polyp. This will result in unnecessary exploration of the maxillary sinus, and a failure to remove the sphenoidal component of the sphenochoanal polyp. Adequat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or magnetic resonance is mandatory to ascertain the correct diagnosis, and to facilitate the planning of the appropriate surgical procedure. We present two patients with sphenochoanal polyp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4.
    
王玲玲  冯益进 《安徽医学》2012,33(4):455-456
目的探讨支撑喉内镜在声带息肉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支撑喉内镜下对42例声带息肉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方法摘除,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2例均1次手术成功,无复发;3例出现软腭、舌根及咽后淤血或黏膜擦伤;2例门齿松动;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撑喉内镜下声带息肉微创手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精确度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付忠连 《中外医疗》2012,31(25):12-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81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组(息肉切除组);宫腔镜刮宫术组(刮宫组);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组(内膜切除组)各27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内膜切除组明显高于息肉切除组与刮宫术组(P〈0.01);复发率比较:刮宫术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1)。结论对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及术后联合孕激素类药物炔诺酮口服,能达到满意治疗效果。而对于无生育要求及年龄较大等情况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能避免EP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报告哮喘合并鼻息肉患者在鼻息肉手术后的疗效。方法 :为哮喘合并鼻息肉 12例施行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和筛窦开放术 ,比较术前术后口服激素和吸入性激素的用量。结果 :术后激素用量减少 ,9例 (75 % )哮喘减轻 ,其中 7例明显减轻 ,2例轻度减轻 ,3例 (2 5 % )未减轻。结论 :哮喘合并鼻息肉的患者根据病情行鼻内窥镜下鼻息肉切除和鼻窦开放术 ,有利于哮喘的治疗与缓解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镜手术后影响疗效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接受鼻内镜手术,随访3年以上的346例患者,从职业、气候、体质性原因、术后是否坚持系统的综合治疗及持续时间、临床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事接触刺激性物或粉尘的职业、因气候变化易上呼吸道感染者、术后(尤其是出院后)根本不曾或不能坚持进行系统综合治疗(包括局部用药、全身用药、鼻腔冲洗、定期鼻内镜下清理术腔等)的患者与具有前述“特质”的患者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可能性明显居高,复发时间亦明显提前;具备前述“特质”类别愈多,复发愈快、愈剧。其中尤以系统综合治疗对术后转归影响最显著。结论术后定期、足够疗程的系统综合治疗是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镜手术疗效的有力措施,良好的职业保护和增强自身体质能有效地预防和减缓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镜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凋亡在喉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结合387例喉鳞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双参数分析和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15例声带息肉和387例喉鳞癌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凋亡。结果:喉鳞癌组细胞凋亡明显低于声带息肉组(P<0.05),而且主要由G0G1期细胞凋亡的下降所引起;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凋亡和肿瘤的临床分型、临床分期及T分级无显著性相关;高分化鳞癌和中分化鳞癌的细胞凋亡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是低分化鳞癌S期、G2M期和总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5);5年内死亡组与复发转移组的S期、G2M期和总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5);5年内死亡组与复发转移组G0G1期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存活5年以上组和未复发转移组(P<0.05),而与声带息肉组无明显差异。结论:G0G1期细胞凋亡的明显下降是喉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早期事件;总的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并不能准确反应喉癌的预后;在综合考虑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因素的条件下,S期、G2M期和总的细胞凋亡指数的明显增加可以作为喉癌恶性度高、预后不良、需要辅助治疗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治疗胃微小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胃微小息肉患者63例,其中2018年3—9月采取内镜下电切术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采取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术治疗的32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胃激素水平[血清胃泌素(G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