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针对一级节流,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理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分别进行了理论推导,在相同制冷工况条件下,对两个循环的制冷系数大小进行了理论比较,为实际应用中循环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得出了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理论制冷循环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一种新型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的性能进行模拟,使用Visual Basic语言自行编制了一个程序.该程序模拟了发生温度、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加热量、制冷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将其性能与传统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作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当发生温度升高时,新循环的制冷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蒸发温度升高或加热量增大时,新循环...  相似文献   

3.
实际循环由于工质存原着摩擦,涡流等阻力以及与外界的热交换,同时存在着未被理论环计入的节流损失,阻力损失和热损失,因此,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实际获得的制冷量 降低,而所耗功能有所增加,所以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小于理论循环,并了改进实际循环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的方式不同,结合Schulz氨水溶液状态方程,分别对压缩机处于系统高压区和低压区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分析了蒸发温度、热源温度、冷却水温度和中间压力对两种组合方式下压缩机当量热耗量和热源耗热量的影响,并与单级氨水吸收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压缩机当量热耗量对循环性能的影响要低于热源耗热量的影响;压缩机处于系统高压区时循环的一次用能量要明显高于压缩机处于系统的低压区;在中间压力给定时,存在一个最佳热源温度,使得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取得最大值;随任一温度参数变化时,压缩机处于高压区时的性能系数总会出现低于单级氨水吸收循环性能系数的临界点;而压缩机处于系统低压区时循环的性能系数要高于高压区循环和单级氨水吸收循环。  相似文献   

5.
介绍水制冷剂压缩式制冷机的研究现状,并简要对比水制冷机组与R134a制冷机组的性能及成本,发现水制冷机组较R134a制冷机组在20年生命周期内的成本相比没有经济优势,最主要的原因是压缩机的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针对一级节流、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理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分别进行了理论推导,在相同制冷工况条件下,对两个循环的制冷系数大小进行了理论比较,为实际应用中循环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得出了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理论制冷循环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三压力引射吸收制冷循环是最新改进的吸收式制冷循环,其制冷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吸收式制冷循 。选用NH3-H2O,NH3-LiNO3,NH3-NaSCN三工质对水冷空调制冷工况的详细计算,分析了发生温度,吸收温度和冷凝温度,以及蒸发温度对性能系数和泵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利用制冷剂热力参数回归多项式,借助计算机求解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最佳中间温度及与之相应的低,高压汽缸容积比的方法,给出了多种双级压缩工况的最大制冷系统,最佳中间温度与低,高压汽缸容积比。  相似文献   

10.
高温区磁制冷—循环和工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