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热处理是保证乳制品质量稳定和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牛乳在热处理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乳糖异构化和蛋白质变性等多种化学变化,且反应程度与热处理强度密切相关。文中以纯鲜生乳为材料,经巴氏、超巴氏和超高温瞬时杀菌(UHT)等热处理后,分析检测牛乳中主要热敏感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强度的提高,牛乳中的糠氨酸含量呈指数关系增加,纤溶酶活则逐渐下降;热处理强度不同导致乳清蛋白各组分的变性程度也不同,其中β-LgB和BSA对热最敏感,β-LgA其次,α-La的耐热性最强;热处理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牛乳中VB1和VB6的损失率也就越高。根据牛乳中热敏感成分含量或活性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的变化规律,可以将糠氨酸、α-乳白蛋白和纤溶酶活等作为牛奶受热程度的指示物,从而更好的指导实际生产和维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后牛乳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叙述了热处理对牛乳中各种成分的影响,并简要对比了超高温灭菌剂,巴氏杀菌剂及二次灭菌乳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是各种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艺步骤,热处理过程中乳体系的风味组成会发生变化。近年来,不同乳制品的风味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和消费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新鲜牛乳中风味物质的基本特性、风味物质的形成途径及乳中异味的来源;探讨了热处理过程中主要风味前体发生的变化;阐述了加热、浓缩、干燥等热处理对乳制品中风味组成的影响及其对储藏过程中风味变化的作用,为乳制品加工中热处理的潜在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对牛乳成分的变化影响及热损标识物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乳是一种成分组成十分复杂的高级营养食品,热处理是乳品工业中不可或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杀灭微生物可以延长货架期或改变性状。但乳的加热处理会改变乳成分的物理化学状态,促使乳中一些热敏物质发生变化,尤其是乳蛋白(免疫球蛋白、酶、乳清蛋白)发生变性,造成牛乳营养成分损失,甚至产生可能有害的新物质。本文对牛乳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成分变化以及热损标识物的选择作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是各种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艺步骤,热处理过程中乳体系的风味组成会发生变化。近年来,不同乳制品的风味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和消费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新鲜牛乳中风味物质的基本特性、风味物质的形成途径及乳中异味的来源;探讨了热处理过程中主要风味前体发生的变化;阐述了加热、浓缩、干燥等热处理对乳制品中风味组成的影响及其对储藏过程中风味变化的作用,为乳制品加工中热处理的潜在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三种模拟生产加热处理,来研究鲜牛乳和复原乳蛋白多态性变化。通过调控pH和加热温度,发现鲜牛乳和复原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非沉淀酪蛋白和蛋白胶束的粒径大小均变化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高压对牛乳理化性质和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压食品加工是一种非热杀菌技术,是指在室温或低温下用100-800MPa高压处理食品。与传统的热杀菌比较,它具有很多优点,不仅能杀死微生物钝化酶类,而对食品的营养成分和感官品质改变较小。本文综述了高压处理对牛奶物理化学性质和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辉  孙琦  刘鹭  张书文  梁霄  吕加平 《食品科学》2012,33(23):75-78
为研究热处理对牛乳中盐类组分和酪蛋白胶体特性的影响,对不同温度处理后的牛乳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牛乳中主要盐类的存在形态及含量有着显著影响(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相的钙和磷逐渐向胶体相转变;同时,受乳清蛋白变性的影响,牛乳中酪蛋白胶体粒径、表面电势、水合作用等特性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加工温度与牛乳中的盐类组分及酪蛋白胶体特性有着密切关联,是造成牛乳品质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9):115-121
介绍了乳体系中存在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能,阐述了牛乳中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体系、免疫球蛋白、生长因子、溶菌酶等5种重要生物活性成分随热处理强度发生的变化,分析了不同生物活性成分的热稳定性及分子结构的变化,为乳制品功能性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5):156-160
多酚是一类天然存在的抗氧化物质,大量研究表明摄入多酚可降低许多疾病的发生风险。然而富含多酚的食物常与牛乳一同食用,已有研究表明牛乳会抑制多酚的体内吸收,但牛乳中各成分在这一影响中所起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市场占有率很高的"枣汁奶"为研究模型,主要评价了牛乳不同成分对枣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全脂乳或脱脂乳均显著抑制枣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而牛乳超滤液(主要成分为牛乳中的碳水化合物和小分子物质)则无影响。经胃肠消化酶消化后,脱脂乳抑制抗氧化活性的作用减弱,而全脂乳仍保持较强的抑制作用,表明在消化过程中脂肪的存在会影响枣多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发酵前热处理对酸奶品质影响较大,本文利用脱脂椰浆为主要原料,不加入任何动物成分,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椰子植物酸奶,研究不同的热处理条件对椰子植物酸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产品的感官、理化性质(pH值、滴定酸度、持水力、色差)、质构特性、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选择适宜的热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经过65 ℃-30 min热处理的椰子植物酸奶,pH值为4.55,滴定酸度为92.67 oT,持水力为88.75%,酸甜可口,无乳清析出现象,组织状态好,黏稠度适宜,色泽均匀,感官评分为84.97。利用GC-IMS法从椰浆及不同热处理的椰子植物酸奶中共鉴定出1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醇类、酮类、醛类和酯类。构成发酵风味的重要物质2,3-丁二酮在热处理条件为65 ℃-30 min时含量最高。综合得出:65 ℃-30 min热处理制备的椰子植物酸奶口感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2.
After milk property effect was eliminated, relative fouling rates of electro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304 stainless steel, titanium, polysiloxane and Teflon were 0.99,1.00,1.01,1.14, and 1.20,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cleaning time was found on the Teflon-coated plate although Teflon had significantly larger contact angles in both surface-water-air and surface-water-octane than did stainless steel. Magnetic field treatment of milk and calcium phosphatase solution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fouling rates or type of calcium phosphate crystals in deposits.  相似文献   

13.
以原料乳及不同热处理程度的15种牛乳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典型美拉德产物糠氨酸和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以反映不同热处理牛乳的美拉德反应程度,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热处理对汉麻乳稳定性及其蛋白结构的影响,本实验通过汉麻乳氮溶解指数、离心沉淀率、乳化特性、乳液表面电位和粒径等指标监测汉麻乳热处理过程中稳定性的变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热处理对汉麻乳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55~95℃),汉麻乳氮溶解指数由58.55%逐渐减小到39.81%,离...  相似文献   

15.
大豆蛋白的热处理改性及热聚集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豆蛋白的热处理改性有助于提高其功能特性及生物有效利用率,从而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配料应用的范围。热处理主要通过对大豆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从而达到影响大豆蛋白功能性质及生物有效利用率的目的。因此,本文拟对大豆蛋白的热处理改性及大豆蛋白(包括大豆分离蛋白、大豆球蛋白及大豆伴球蛋白)的热聚集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通过对上述方面的综述,能为广大科研人员及企业生产单位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热处理对亚麻籽粕品质的影响,作者采用不同温度对亚麻籽进行预焙炒并压榨得到亚麻籽粕,利用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仪等对其营养成分、热特性及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在150 ℃以内仅引起亚麻籽粕中游离氨基酸和木酚素的小幅度减小,同时促进亚麻籽粕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总酚、总黄酮质量分数及醛类、酮类化合物种类增多。热处理温度达180 ℃会引起亚麻籽粕中酮类及杂环类等低阈值物质增多,同时也会造成总游离氨基酸、木酚素、总酚和总黄酮等有益成分的显著降低,降低了亚麻籽粕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热处理对鲜切葡萄(Vitis vinifera Linn)粒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玫瑰香葡萄(Muscat)为试材,研究经40、45、50℃热水处理6min的葡萄在(0±0.5)℃贮藏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及采后生理生化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至7d,经热处理的葡萄抗氧化活性远低于对照,之后则无明显差异。在整个贮藏过程中45℃和40℃处理6min的葡萄可有效抑制总酚含量的降低,且45℃处理6min的葡萄还抑制了VC含量和发病率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升高。此外,热处理虽然对可滴定酸没太大的影响,但却大大提高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其中45℃处理6min的葡萄POD活性增加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