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渤海稠油沉降脱水室内试验的情况和结果。首先进行了稠油热化学沉降脱水试验,采用的破乳剂为AE8031、ARK-51和A2301,弄清了加药量,温度、含水率、脱水时间与稠油脱水率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了污水回掺稠油脱水试验以及乳化稠油磁处理脱水试验。通过试验,摸清了渤海稠油沉降脱的基本规律,为渤海稠油脱水工艺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渤海调油沉降脱水室内试验的情况和结果。首先进行了稠油热化学沉降脱水试验,采用的破乳剂为AE8031、ARK-51和A2301,弄清了加药量、温度、含水率、脱水时间与稠油脱水率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了污水回掺稠油脱水试验以及乳化稠油磁处理脱水试验。通过试验,摸清了渤海稠油沉降脱水的基本规律,为渤海稠油脱水工艺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稠油大都采用注热蒸汽的方式开采,采出来的稠油含水率在40%-80%之间。由于稠油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油水分离非常困难。联合站原油脱水工艺从实现热化学沉降脱水替代电脱水以来,采用的一直是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针对采用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脱水温度高、脱水时间长等问题,进行了稠油回掺高温底水预脱水工艺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稠油属非常规石油,其粘度高、密度大,给稠油脱水造成很大影响。国内外稠油脱水应用较为广泛的工艺流程包括两级热化学沉降脱水、掺轻油热化学沉降脱水、热化学沉降加电化学脱水等处理工艺;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是在传统分离器中引入静电聚结的方法对稠油进行脱水,该方法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内蒙探区幅员辽阔、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是中原油田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战场。内蒙古探区原油物性差、含气量低,属于典型的稠油区块。稠油集输工艺包括:单井拉油工艺、单管加热集输工艺、掺稀降黏集输工艺、热源伴热集输工艺。稠油集中脱水处理工艺包括两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热化学沉降与电化学两段脱水工艺、一段热化学静止沉降脱水工艺。  相似文献   

6.
辽河油田稠油地面集输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辽河油田稠油品种繁多,物性较差,相对集输处理的难度较大。辽河油田以降低稠油粘度来解决稠油集输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加热降粘、掺轻质油或掺稀油稀释、掺活性水以及乳化降粘等。稠油脱水工艺流程主要采用两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流程;热化学沉降加电化学脱水两段脱水工艺流程;一段热化学静止沉降脱水流程。主要运用的稠油处理设备有卧式三相分离器、电脱水器、加热炉、泵等。  相似文献   

7.
辽河油田洼38稠油密度大(ρ_(20)为989.6kg/m~3)、粘度高(50℃时为9800mPa·s)、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分别为29.75和4.58%),这是影响稠油脱水的主要因素。为减小其相对密度和粘度,对洼38稠油掺不同比例的柴油,在70~90℃条件下进行热化学沉降脱水和在110~150℃条件下进行高温脱水试验,找出了稠油掺柴油的最佳掺量比、最佳药剂及其用量、最佳脱水温度和最佳沉降时间。  相似文献   

8.
稠油室内热化学脱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大庆油田采油九厂江37区块进行的稠油室内热化学脱水试验,确定了满足稠油脱水需要的热化学脱水工艺参数值如破乳剂投加量、沉降温度、沉降时间等,即在投加1#破乳剂200、300、400 mg/L,沉降温度为75℃,沉降时间20 h的情况下,均能达到脱后油中含水小于0.5%,污水中含油小于1 000 mg/L的原油脱水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滨南稠油首站为例介绍了胜利油田稠油脱水传统的工艺方法,即热化学沉降工艺,针对该工艺方法存在的不足,又以陈南联合站为例介绍了稠油脱水优化后的工艺方法,即二级压力分水与大罐静态沉降相结合的脱水工艺方法;通过对两种工艺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陈南联合站稠油脱水工艺的优点,以期为稠油脱水工艺优化设计及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稠油含水率的升高,稠油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其脱水工艺费用大幅度升高,导致稠油脱水处理成本增长,针对此情况,辽河油田采用了进站预脱水和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取消了一段加热炉和电脱水器,降低了稠油脱水的费用.该工艺在辽河油田的稠油联合站得到推广应用,每年可节约稠油脱水处理运行费用5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稠油超声波脱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稠油黏度高、密度大,常规脱水方法所需的脱水容器体积庞大,基建投资及运行费用高,所处理的原油有时还难以达到商品原油的含水指标。以实验为基础,论述了超声波频率和声强(电压)、超声波辐射照时间和沉降时间对稠油脱水的影响,确定了稠油超声波脱水的合理工作参数,为今后稠油超声波脱水的现场应用提供了工艺参数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稠油脱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进入多次采油期后,原油会出现变稠、变重、盐含量升高及乳化更严重等趋势,常规脱水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通过实验考察了超声强化原油预处理工艺中电场强度、超声波频率、实验温度、沉降时间、脉冲处理时间及工作方式等对破乳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声强、辐照时间和频率是影响破乳脱水率的主要因素,而实验温度、工作方式、沉降时间等为次要因素.确定了稠油超声波脱水的合理工作参数,为今后稠油超声波脱水的现场应用提供了工艺参数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含水稠油脱水工艺采用二次加热的脱水方法,一段脱水能耗浪费严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室内脱水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预脱水,二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该脱水工艺已于1996年在辽河油田欢四联合站实施应用。文中以鸡四联合站为例,就其热负荷进行计算,并对热化学沉降脱水,电化学沉降脱水与预脱水的脱水工艺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渤海稠油脱水工艺的基础试验研究,指出对于埕北原油,在电潜泵生产条件下稳定的W/O乳状液含水最高(40%左右);海水配制的W/O乳状液稳定性较差,脱水较容易;磁处理后脱水效果提高20%以上;污水回掺工艺可改善热化学沉降脱水效果;类似埕北稠油的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一段比两段脱水流程优越;埕北油田应选用比现用的AE8031和SP169更好的破乳剂。  相似文献   

15.
塔河12区油田原油属高含硫、高粘度、高凝点的重质稠油,属于特超稠油系列,原油物性比较差。针对塔河12区油田的这一特点,经过优化分析认为,稠油集输系统推荐采用将乳化降粘和掺稀降粘2种集输工艺技术结合起来使用;原油脱水采用热化学沉降脱水的方法,解决了稠油脱水问题;同时为协助塔河12区的处理工艺提供了一种高粘稠油计量技术作为优化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辽河油田稠油具有黏度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密度高,油气比低及黏—温敏感性强等特点,辽河油田在多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面集输、处理及配套技术.文章介绍了单管加热集输、双管掺水集输等辽河油田稠油集输典型工艺流程;热化学沉降+电化学的密闭脱水工艺、两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等稠油脱水关键技术;稠油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和SAGD注气系统关键技术.为了适应稠油开发方式的转变,探讨了今后稠油集输、处理工艺的发展方向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微波脱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油田大多采用掺水流程,特别是油田开发到中、后期,原油含水巨增。原油脱水历来就是油田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目前国内油田普遍采用热化学脱水和电化学脱水工艺。大港油田设计院经一年多的实验室攻关,完成了微波脱水的可行性试验研究。阐述了微波破乳脱水机理,论证了微波脱水技术的可行性,介绍了微波破乳脱水的工业中试方案。室内试验表明,微波脱水速度之快、效果之好,是重力沉降、化学脱水和加热脱水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尤其对稠油和矿化度高、油水相对密度差小、粘稠的聚合物井液,微波化学脱水可大幅度地提高脱水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塔河油田酸压措施井产出含酸稠油脱水难度大、脱水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探讨了骤变温破乳工艺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恒高温条件相比,骤变温条件下对含酸稠油进行热化学沉降脱水处理,脱水速率最高可提高17倍,脱水率可达90%以上。塔河油田含酸稠油破乳脱水前期骤冷降温处理,可加快脱水速率;骤冷之后进行骤热处理,同样可加快脱水速率;脱水后期骤变温处理对破乳脱水影响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的稠油,特稠油,超稠油脱水难,严重影响科研进程的情况,通过对国内外现有脱水技术的考察在综合评定各种脱水性能指标基础上设计室内SHYT型稠油快速脱水器,这套脱水器具有脱水速度快、控温精度高、例于观察、操作简单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脱水后原油性质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克浅稠油脱水异常原因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油田公司克浅稠油处理站处理三个区块的稠油,存在原油脱水处理效果不稳定,净化原油含水易超标问题。针对该问题,从采出液组成特点、原油物性、脱水工艺、化学破乳剂等几方面对影响原油脱水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合理的大罐清砂周期。现场实施效果表明,该措施很好解决了克浅稠油脱水效果波动的难题,为保障稠油脱水效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