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CP-1、PAI-1和Col-Ⅰ表达的影响,并探讨槲皮素的作用。方法: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为研究对象,采用TGF-β1(10 μg/L)刺激,部分实验中培养的细胞在刺激前用槲皮素(50 μmol/L)预处理90 min。MCP-1及COL-Ⅰ mRNA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PAI-1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结果:NRK-52E 细胞在TGF-β1刺激后MCP-1 mRNA显著上调,在2 h开始升高,8 h达高峰,呈时间依赖性;PA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显著增加;同时,TGF-β1还显著上调Col-ⅠmRNA的表达,24 h为正常的2.4倍(P<0.05)。槲皮素预处理后,TGF-β1诱导的MCP-1、PAI-1和Col-Ⅰ的上调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通过抑制MCP-1、PAI-1和Col-Ⅰ的表达而部分逆转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这可能有利于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EG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human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转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复苏并传代培养HK2细胞,应用10 μg/L TGF-β1诱导HK2细胞向间充质的转分化,给予EGB干预。应用Western印记法检测HK2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NADPH氧化酶p67phox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表达,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结果:EGB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E-cadherin下调(P<0.05)和α-SMA上调(P<0.05); EGB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p67phox表达增加(P<0.05),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SOD表达降低(P<0.05);同时,TGF-β1显著促进了MDA的产生(P<0.05),EGB可以部分抑制TGF-β1刺激的MDA浓度的升高(P<0.05)。结论:EGB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其机制可能是EGB 抑制了TGF-β1诱导的p67phox上调并上调SOD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链脲菌素法复制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测定TGF-β1的表达。DNA断端末端标记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TGF-β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阳性细胞数量在糖尿病早期明显高于正常,晚期有所减少。结论:TGF-β1在糖尿病的心肌中表达增加,且随病程发展而上升,可能是糖尿病心肌纤维化的重要促发因子。糖尿病心肌中细胞凋亡现象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减弱,机制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MTT法测CFs生长,羟脯氨酸法测CFs胶原含量,RT-PCR 法测TSP-1mRNA表达。结果: TGF-β1诱导CFs TSP-1的表达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增加(P<0.01)。TGF-β1(20 μg/L)作用下24 h可诱导CFs增殖和胶原合成(P<0.01)。TSP-1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的CFs的MTT A值、胶原含量减少(P<0.01)。结论: TGF-β1可诱导新生大鼠CFs TSP-1表达,TSP-1反义寡核苷酸对TGF-β1诱导大鼠CFs增殖与胶原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SP-1在TGF-β1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PGE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转分化及促胶原(COL)合成作用的干预。方法: HLF 细胞生长至融合后分为 ①对照组、②TGF-β1组、③TGF-β1+PGE2组、④TGF-β1+吲哚美辛组,给予干预24 h后用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发生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标志蛋白 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和Ⅰ型胶原(COLⅠ)mRNA的水平,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TGF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TGF-β1 可将HLF转分化为 α-SMA 阳性表达的肌成纤维细胞,PGE2则能抑制这种转分化作用;PGE2 可显著减低TGF-β1 致肌成纤维细胞、CTGFmRNA与蛋白水平(P<0.05)和COLⅠmRNA 水平升高(P<0.05); 吲哚美辛升高TGF-β1 致HLF肌成纤维细胞CTGF与COLⅠ的表达; 放线菌酮预处理肌成纤维细胞3 h后再加入TGF-β1+PGE2,其COLⅠmRNA 水平明显低于TGF-β1 处理组水平(P<0.05)。结论: PGE2可抑制TGF-β1 对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及促胶原合成作用, 且可通过依赖CTGF和非依赖2种方式下调COLⅠ的转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TNF-α诱导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凋亡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ASMCs,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F-κB特异性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作为工具药,将ASMCs分为对照组、TNF-α组和TNF-α+PDTC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TGF-β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TGF-β1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CNA、Bcl-2蛋白表达及定位,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微量比色法测定ASMCs增殖,Annexin V/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TNF-α组ASMCs的NF-κB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NF-α+PDTC组NF-κB活性显著低于TNF-α组 (P<0.01)。(2)TNF-α组ASMCs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NF-α+PDTC组的增殖反应显著低于TNF-α组(P<0.01);TNF-α+PDTC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TNF-α组及对照组(P<0.01)。(3)TNF-α组ASMCs的PCNA、Bcl-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NF-α+PDTC组的PCNA、Bcl-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TNF-α组(P<0.01)。(4)TNF-α组ASMCs的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TNF-α+PDTC组(P<0.01)。结论: NF-κB活化可能参与调控TNF-α诱导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TGF-β1的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球囊损伤兔髂动脉造成动脉损伤的模型,观察四逆汤对损伤后动脉内膜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以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 方法:雄性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汤治疗组(四逆汤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和四逆汤组给予高脂饮食。饲养2周后模型组、四逆汤组兔行髂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4周处死各组实验兔,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HE染色观察髂动脉内膜增生情况,通过免疫组化观察TGF-β1蛋白在血管壁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血管壁TGF-β1 mRNA的表达。 结果:病理观察可见对照组兔髂动脉管腔和管壁厚度正常,管壁光滑;模型组的管壁明显增厚、管腔明显狭窄,内膜增厚;而治疗组管壁增厚较轻,管腔狭窄较轻,内膜增厚程度减轻。对照组兔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四逆汤组,四逆汤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发现对照组兔髂动脉内膜TGF-β1的染色灰度和染色阳性面积比明显小于模型组和四逆汤组,而四逆汤组TGF-β1的染色灰度和染色阳性面积比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兔髂动脉TGF-β1 mRNA表达明显低于四逆汤组和模型组,而四逆汤组TGF-β1 mRNA的表达少于模型组(P<0.05)。 结论:四逆汤可减轻兔髂动脉剥脱术后的内膜增生和血管的狭窄,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髂动脉损伤后内膜TGF-β1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减少TGF-β1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维生素K3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M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MTT增殖抑制实验;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NAC抗氧化试验;DCFH-DA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RT-PCR检测GSH-Px和CAT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 60 μmol/L剂量以上的VK3均可以有效抑制PC-3M细胞的增殖,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联合应用不同剂量NAC(5、10、20、40、80 μmol/L)与VK3(60 μmol/L)共同作用于PC-3M细胞后,结果显示与单独应用VK3相比各浓度的NAC能不同程度增加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证明在VK3(60 μmol/L)作用12 h后,PC-3M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VK3(60 μmol/L)作用12 h后细胞出现凋亡峰,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0/G1期;DCFH-DA荧光染色,在VK3作用后1-2 h,细胞内即出现了较强的荧光表达;RT-PCR结果显示,在VK3作用后细胞内的CAT和GSH-Px两种主要的抗氧化酶类表达降低。结论: VK3可能主要通过引起PC-3M细胞内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分别用白消安(BU)和人参皂苷Rb1干预,以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ELISA方法检测其PAI-1、TF和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60 mg/L BU使HUVECs PAI-1、TF和TGF-β1 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及mRNA表达显著增强,80 mg/L人参皂苷Rb1则可明显抑制BU对HUVECs的这种作用。结论:BU可能通过激活TGF-β1信号转导途径而上调PAI-1及TF的表达,增强HUVECs促凝活性;人参皂苷Rb1则可能通过抑制这一途径降低PAI-1及TF表达,保护HUVECs,纠正其高凝、低纤溶活性的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寡聚态β-淀粉样肽1~42(Oligo-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Neuro-2A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探讨炎症介质在胶质介导的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以Oligo-Aβ1~42诱导BV-2细胞,制备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Neuro-2A神经细胞的活力,AO-EB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计数细胞凋亡和坏死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Griess法检测上清NO水平;免疫印迹法测定小胶质细胞胞质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Oligo-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β-CM)明显引起Neuro-2A神经细胞损伤,MTT法显示神经元活力随Aβ诱导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1),并且浓度为1.0μmol/L和5.0μmol/L的Aβ-CM组比同浓度Aβ单纯组神经细胞的存活率更低,分别为(53.75±3.95)%和(34.61±2.72)%(Aβ-CM组与 Aβ单纯组相比P<0.05,P<0.01);联合作用组(Aβ-CM+Aβ)神经细胞存活率下降更明显,两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β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与单纯Aβ(1.0μmol/L)有协同作用[F(3,39)=53.16, P<0.001]。AO-EB荧光观察计数显示,低浓度(0.2μmol/L)Oligo-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可引起神经细胞发生凋亡性损伤,较高浓度(1.0~5.0μmol/L)Oligo-Aβ1~42诱导不仅引起神经细胞凋亡,还引起细胞发生坏死性改变。进一步研究显示,低浓度(0.2~5.0μmol/L)的Oligo-Aβ1~42明显增加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PGE2、NO的产量及胞质COX-2和iNOS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低浓度Oligo-Aβ1~42可通过胶质-炎症反应加剧神经元损伤,其作用可能与Oligo-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产生炎症介质及胞质内COX-2、iNOS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H2O2及其促增殖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细胞外H2O2及其在VEGF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① 以H2DCFDA为H2O2指示剂,检测 500 μg/L VEGF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H2O2的产生;② 以MTT法检测3×106 U/L过氧化氢酶(CAT),及外源性加入5-20 mmol/L H2O2对VEGF促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 ① 在VEGF刺激血管内皮细胞 15 min 后,细胞内开始出现逐渐增强的荧光,且随时间逐渐增强,至 45 min 左右最强,随后逐渐减弱;而同时加入过氧化氢酶组的细胞则仅有微弱荧光产生,且荧光强度不随时间变化;② 3×106 U/L过氧化氢酶对VEGF的促增殖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③ 外源性加入5-10 mmol/L H2O2 时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促增殖作用(P<0.01),但其对VEGF的促增殖功能却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 VEGF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细胞外H2O2,在促细胞增殖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外源性H2O2对VEGF的生理功能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纯化的心肌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48 h后用流式分选方法(FACS)分选纯化心肌细胞,纯化的心肌细胞继续培养48 h。分为对照组(空白纯化心肌细胞组)和TGF-β1刺激组,用RT-PCR方法测定两组细胞中TGF-β1、CTGF、纤维连接蛋白(FN) mRNA的含量, 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细胞胞浆蛋白中CTGF、FN含量。结果: 心肌细胞中有较低水平的CTGF表达,在予以 TGF-β1刺激后细胞内CTGF mRNA与蛋白含量分别提高 2.49 倍(P<0.01) 和3.63 倍(P<0.01),FN mRNA与蛋白含量分别提高 1倍(P<0.01)和4.18倍(P<0.01),而TGF-β1mRNA水平减少34%(P<0.01)。结论: 纯化的心肌细胞有CTGF的基础表达,并且TGF-β1可以明显上调其表达,提示心肌细胞主动参与了心肌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砒石是化腐生肌的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本研究通过观察As2O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影响,探讨化腐中药能否调节胶原代谢,从而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方法:明胶酶谱法检测大鼠中性粒细胞(PMNs)来源的MMP-9活性、人成纤维细胞(hFb)分泌的MMP-1、MMP-2的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Fb TIMP-1、TGF-β1的表达。结果:As2O3浓度在50 mg/L时可以提高大鼠PMNs来源的MMP-9的活性(P<0.01);在0.8 mg/L可以提高hFb分泌的MMP-1、MMP-2的活性(分别P<0.01);同时As2O3作用于hFb 6 h、12 h、18 h后,TIMP-1、TGF-β1表达持续降低(P<0.01)。结论:As2O3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PMNs来源的MMP-9的活性;也可提高hFb分泌的MMP-1、MMP-2的活性,同时抑制hFbTIMP-1、TGF-β1的表达。提示砷类制剂可通过提高多种MMPs的活性,降低TIMP-1的表达从而发挥化腐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defensin α1 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1097增殖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利用MTT掺入观察不同浓度的基因重组人类defensin α1在不同作用时间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能够刺激系膜细胞生长的浓度及作用时间给予U0126预孵育,观察能否阻断defensin α1促系膜细胞增殖作用,使用Western blotting了解defensin α1对系膜细胞ERK1/2磷酸化及Ⅳ型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 Defensin α1在3-20 mg/L 范围内对系膜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12 h达到峰值(P<0.01)。当浓度大于20 mg/L时可抑制系膜细胞的生长,浓度在15-25 μmol/L U0126可以阻断defensin α1对系膜细胞的促生长作用。浓度为3 mg/L defensin α1刺激5 min后可使ERK1/2磷酸化明显增加,作用12 h后系膜细胞的IV胶原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并持续到48 h(P<0.01)。结论: 一定浓度的defensin α1可以促进系膜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这种促增殖作用可能是通过MAPK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肝纤维化过程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的生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方法,每周3次,共8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每只大鼠按每100 g体重分别给予20 mg、10 mg、5 mg姜黄素灌胃处理,每周3次,共8周;设立正常组、肝纤维化组和阳性对照组。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大鼠肝脏和血清。比色法检测血清ROS水平;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肝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PDGF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ROS水平明显升高,姜黄素可显著降低ROS水平(P<0.05);姜黄素组大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PDGF大量表达,姜黄素可明显抑制上述因子的表达(P<0.01)。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以及TGF-β1和PDGF的表达,从而发挥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6(IGFBP2、IGFBP6)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活化后的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体外培养,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PBS)、不同浓度的TGF-β1 处理组,处理因素作用24 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IGFBP2、IGFBP6在HSC-T6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TGF-β1各处理组IGFBP2、IGFBP6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强。结论:IGFBP2、IGFBP6在TGF-β1诱导活化后的HSC-T6中表达明显增强,IGFBP2、IGFBP 6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体外小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mdMSCs)与硬皮病患者皮损区成纤维细胞(hsFb)共培养对其胶原成分分泌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MSCs对硬皮病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低血清培养基,消化-贴壁-传代法体外培养、鉴定mdMSCs,并与体外分离培养的hsFb或正常人成纤维细胞(hnFb)于Transwell培养体系中共培养,样本碱水解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第4、8 d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Hyp)和TGF-β1的变化。 结果:第8 d单独培养的hsFb上清液 Hyp、TGF-β1含量较hnFb高(P<0.05);经各细胞密度mdMSCs处理的hsFb培养上清液中Hpy含量与单独培养时无显著差异;经mdMSCs 2.5×104处理的hsFb培养组,在共培养第4 d上清液TGF-β1含量较单独培养时明显增高(P<0.05),第8 d时与单独培养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共培养组Hyp含量与TGF-β1水平无明显相关(r=0.221,P>0.05);单独培养组Hyp含量与TGF-β1水平有正相关关系(r=0.682,P<0.01)。 结论:体外mdMSCs与hsFb共培养未能有效减少Hyp和TGF-β1的分泌,提示mdMSCs不能通过对hsFb的作用达到治疗硬皮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As2O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依赖H2O2途径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宫颈癌HeLa细胞和HPV阴性胰腺癌AsPC-1细胞的 凋亡诱导作用与细胞内H2O2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s 2O3处理HeLa细胞和AsPC-1细胞不同时段,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凋亡,噻唑蓝(MTT)法 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细胞2、5、8、12、24 h后,用DCFH-DA 标记检测细胞内的H2O2水平。结果:2 μmol/L As2O3处理HeLa 细胞48 h后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表现出细胞凋亡的特征,随着As2O3浓度的增加 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加明显。而 1 μmol/L As2O3处理AsPC-1细胞24 h 即呈 现明显 的生长抑制和凋亡特征。As2O3处理HeLa细胞2 h细胞内H2O2的水平比对照组升高(1 0 μmol/L组达51.30%),持续到8 h达到高峰(升高84.19%),12 h后下降,24 h水平与 对照组接近,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As2O3处理AsPC-1细胞2 h后,细胞内H2O2的 水平也明显升高(10 μmol/L组达79%),持续到5 h达到高峰(增高169%),且该细胞内H2O2水平升高比HeLa细胞更明显,12 h之后的变化情况与HeLa细胞类似。结论:As2O3诱导HeLa细胞和AsPC-1细胞凋亡与细胞内的H2O2水平改变有关,而与HPV的感染无明显相关性。H2O2积累是As2O3诱导细胞凋亡途径中的早期事件,H2O2可能在As2O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途径中扮演类似第二信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红霉素对吸烟大鼠肺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的影响以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抽取20只被动吸烟4周后,10只继续吸烟8周作为吸烟组、10只吸烟加红霉素灌胃作红霉素治疗组,另10只作对照组。测定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气道上皮细胞TGF-β1和γ-GCS蛋白、肺泡巨噬细胞两者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 吸烟组大鼠气道阻力增高,肺顺应性降低,TGF-β1和γ-GCS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红霉素治疗组气道阻力有所降低、肺顺应性增高,TGF-β1和γ-GCS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低于吸烟组,但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组TGF-β1与γ-GCS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红霉素治疗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红霉素干预后吸烟大鼠肺内TGF-β1和γ-GCS表达降低,提示红霉素可能在COPD治疗中发挥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罗格列酮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6)、阿霉素肾病组(n=7)、罗格列酮治疗组(n=7),12周后测大鼠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和血肌酐、尿素氮,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NF-κB p65的核转位及ELISA(夹心法)检测肾组织NF-κB p65的活性,RT-PCR测肾皮质PPARγ mRNA及TGF-β1 mRNA的表达及免疫印迹检测肾皮质PPARγ、TGF-β1蛋白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与阿霉素肾病组相比,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24 h尿蛋白排泄减少,血清白蛋白升高,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下降,差异显著(P<0.01),肾脏病理损害减轻;肾组织NF-κB p65活化和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受抑制,而肾皮质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差异显著(P<0.01);阿霉素肾病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p65活性与PPARγ mRNA表达呈直线负相关(r=-0.8305, P<0.01);肾组织中PPARγ mRNA与TGF-β1 mRNA表达呈直线负相关(r=-0.7938, P<0.01 )。结论:罗格列酮作用于阿霉素肾病大鼠后,可能通过上调PPARγ表达,部分抑制肾组织NF-κB p65活性,进而抑制肾组织中TGF-β1 表达,从而使系膜基质沉积减少,肾组织病变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