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抗裂能力强,挠度小,耐久性好;预应力桁架式转换层可避免内力集中于一根梁上造成强梁弱柱,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预应力厚板式转换层抗裂、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介绍了预应力配置原则并列举了相应的工程实例.供设计者参考。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抗裂能力强,挠度小,耐久性好;预应力桁架式转换层可避免内力集中于一根梁上造成强梁弱柱,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预应力厚板式转换层抗裂、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介绍了预应力配置原则并列举了相应的工程实例,供设计者参考。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中对带梁式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整体分析,利用ANSYS结构分析软件对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和型钢混凝土转换梁进行截面设计,并分别对带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型钢混凝土转换梁的结构进行了动力分析与比较。分析表明,在材料的用量和抗震性能方面,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都优于其它2种型式的转换梁。  相似文献   

4.
介绍正佳商业广场18.5m跨转换层结构采用预应力转换大梁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分析了转换大梁的刚度对结构内力分布的影响,并对有关预应力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顾金玲 《安徽建筑》2005,12(4):36-37
该转换梁的设计在全国同类型预应力构件中排名第二。其施工在地基加固、模板架设、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等方面,均有较高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6.
结合南京新世纪广场工程对高强砼预应力桁架转换层结构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应力砼转换桁架的设计建议,为桁架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兴录  李宝生  周延其 《建筑技术》2000,31(11):759-760
东方广场东回迁楼地下4层 ,地上8层 ,框架结构 ,建筑面积18000m2,其中3~5层局部为18m×6.0m的大柱网、大空间结构 ,5层以上为6.0m×6.0m柱网 ,6层为转换层 ,靠6层楼面承托以上3层的6.0m×6.0m柱网的荷载 ,转换梁跨度18m ,承担的荷载大 ,所以第6层设计了4榀有粘结预应力转换梁。为验证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结果 ,按设计要求 ,在梁、柱结构的非预应力钢筋17个不同位置埋设钢筋应力计 ,量测预应力转换梁和非预应力梁、柱的内力分布。1预应力的施加预应力转换梁截面700mm×13…  相似文献   

8.
孟展  李章政 《山西建筑》2009,35(3):16-17
阐述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是在普通型钢混凝土梁的基础上采用预应力技术的一种新型组合构件,它兼有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结构的特点,就PSRC梁的受力性能、设计理论、抗震性能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PSRC梁将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徐方奇 《山西建筑》2006,32(3):82-84
从无粘结预应力平板结构、预应力转换层结构、预应力基础等方面介绍了预应力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了其所带来的优势,最后对预应力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结构转换梁的设计和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松林  舒赣平 《工业建筑》1997,27(7):16-17,56
为推广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的应用,对结构转换层中采用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的设计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比较证明了钢骨混凝土梁在性能上优于钢筋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   

11.
基于能量原理对预应力索梁结构施工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其施工方案,同时结合SAP 2000有限元程序对某已建大跨预应力索梁屋盖施工过程的受力性能进行模拟,并将其模拟分析结果与整体设计计算结果对比,得出:施工过程中合理地控制索结构预拉力,保证拱梁、索准确就位是预应力索梁结构进入安全工作状态的前提;模拟分析结果与整体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因此,该分析方法可以对预应力索梁结构施工过程的荷载效应进行准确预测和控制,为安全准确施工提供保证,同时为预应力索梁结构初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邬军 《城市建筑》2014,(2):171-171
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中,因为预应力摩阻损失的影响,桥梁的实际预应力小于或大于设计预应力值时,都将使桥梁留下安全隐患。文章对预应力桥梁的预应力摩阻损失影响因素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辛文栋 《山西建筑》2010,36(36):68-70
结合兰青铁路高边坡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锚索的受力分析及设计计算,经过工程实践,该设计计算理论能较好地反映现场实际情况,为完善预应力锚固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带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的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建议,主要包括结构设计总则、结构计算的一般原则、结构设计与构造措施、预应力混凝土设计及结构施工等方面,为带预应力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的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设计部分预应力框架结构中遇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如设计方案的选择,如何保证框架的延性,如何选择预应力曲线形状,使其能充分发挥预应力的效能,以及如何考虑大跨度、大荷载下梁的最佳连接形式。通过计算与分析,将以上问题逐一解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东深供水改造工程中的大型无粘结预应力涵管的结构设计,针对两种预应力锚固方案:环锚和对锚,采用三维有限元技术对其进行了应力分析研究,主要分析两种方案下的预应力损失和预应力效果,并综合考虑施工等因素,确立合理的预应力锚固方案,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预应力空间钢结构的优越性和特点出发,构想了一种新型的上、下弦为预应力张索的组合网架结构。讨论了基于概率的“以性能为基础”的设计思想,探讨了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的蒙特卡罗(Monte Carlo)有限元法,分析了蒙特卡罗(Monte Carlo)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ANSYS程序上的实现过程,并在ANSYS程序上对该张索结构进行静力计算和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梁 ,采用结构力学方法 ,推导了在均布及集中荷载作用下 ,二跨及三跨连续梁的次弯矩表达式 ;在满足混凝土设计规范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施工阶段预拉区抗裂要求的条件下 ,得到了预应力筋布置偏心距的表达式。可作为超静定梁进行预应力筋布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国内外无粘结预应力砼板柱结构的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认为有必要进行无粘结预应力砼板柱结构的动力性能实验研究 ;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砼板柱结构抗震设计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塑性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配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等效塑性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仿真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建立了适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塑性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