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介绍大石窝硅石矿区所在区域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与相邻硅石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对比,归纳总结本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对研究此类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审章塘钨多金属矿床属典型矽卡岩型白钨矿床,矿床成矿规律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钨铅锌多金属矿床。对审章塘矿区钨多金属矿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矿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友权 《有色矿冶》2011,(5):1-3,20
辽西南部的地质找矿工作20世纪50年代应用接触交代成矿理论进行找矿,70年代应用斑岩成矿理论进行找矿,在斑岩找矿工作获得的成果进入低谷期后,经过长期的研究、总结发现:无论是矽卡岩矿床和斑岩矿床都分布于特定的区域、构造位置。综合分析、总结辽西南部成矿规律,认为辽西南部金属矿产的产出为三大成矿带,七处成矿亚带,五个矿床集中区,二个潜在矿床集中区。辽宁有色地质局一0五队应用该成矿规律找到大杨树沟钼矿。继续通过对该成矿规律的研究认为:在大杨沟区及外围和明堂子大庄区也应有矿床产出。  相似文献   

4.
河台金矿床成矿地质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河台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岩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矿体一般的赋存规律及富集特征,同时阐明了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甘肃成县毕家山铅锌矿床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毕家山铅锌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探采实践成果资料的研究和对比,总结出了矿床成矿规律,并且论述了矿床成矿规律在矿山生产探矿及采矿过程中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精确厘定成矿年代对认识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矿床形成规律和构造背景、总结区域成矿演化规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燕辽钼矿带已中13个钼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代数据,对采用不同衰变系数的年龄进行换算,根据数据质量对已有年龄数据进行筛选,进一步限定了各矿床的成矿时代,并结合燕辽钼矿带大规模成矿作用,明确了这些钼矿床所属的成矿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湖南祁东清水塘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矿化富集规律,并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地质勘探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床成因分析、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及矿物共生组合关系,成矿远景和找矿方向进行了综合研究,总结了该地区钨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控制条件及成矿规律,并开展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溪西矿区钼矿成矿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规律进行初步分析探讨,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高中温热液细脉裂隙充填型矿床,工业类型为斑岩钼矿。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冶金》2021,43(3)
上东沟铅锌矿位于中朝准地台的辽东台隆之辽东裂谷,辽东裂谷古地理为海浸、海退频繁交替的沉积环境,为裂谷Ⅲ级海湾泻湖相盆地。通过对工作区进行地质勘查以及对区域成矿条件、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对区内可能形成铅锌矿床的三至四级海相盆地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地表矿化信息、物化探异常对上东沟铅锌矿进行成矿预测。作为该矿床的主要工作者,提出对该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条件初浅认识,供同仁们在该区域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钦  王恒亮 《黄金》2014,(7):31-36
黑龙江洋灰洞子铜多金属矿床地处兴蒙造山带东段、吉黑褶皱带北部太平岭隆起带与老黑山断陷复合部位。为了揭示其成矿规律和成矿潜力,开展了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的研究工作。在分析洋灰洞子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发现区内元素的区域分布规律为:区内北部以寻找Sn、Mo矿为主,南部则寻找Cu、Pb、Zn矿为主。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了3个重点普查找矿靶区:二段林场Cu、Pb、Zn多金属普查靶区,杨木林Pb、Zn矿普查靶区和路明山Sn、Mo多金属普查靶区。  相似文献   

12.
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平断裂带中段为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带,目前已查明的金矿床主要包括夏甸大型金矿床和大尹格庄特大型金矿床,姜家窑和曹家洼中型金矿床,以及焦格庄小型金矿床。研究人员对招平断裂带中段各类金矿床的构造控矿条件、分布规律和矿体赋存规律仍缺乏较系统的认识,亟待开展进一步研究。通过对金矿区地质特征、金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控矿特征和金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大尹格庄特大型金矿主要受招平主干断裂控制;夏甸大型金矿床主要受控于主干控矿断裂下盘伴生、派生的低级和低序次断裂,夏甸北耩矿体主要受控于主断裂下盘岩体局部张性显微裂隙带;招平断裂带中段大尹格庄特大型金矿床、夏甸特大型金矿床和焦格庄中、小型金矿床大致呈等间距分布,近EW向断裂与招平断裂的交会部位是有利成矿部位;断裂的拐弯或交会部位为主要赋矿部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和龙地区区域地质背景的研究分析,以5个典型多金属矿床的调查研究为突破口,对矿床(点)的空间、时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认为该区矿床(点)分布具有种类众多范围广、成群成带分布、成矿时代广、持续时间长的特征,矿床(点)分布与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地质因素关系密切,形成时代可划分为新太古代、晋宁期、华力西晚期和燕山早期4个阶段。以成矿作用、成矿时代、赋矿围岩、矿体空间形态为基础,划分出新太古代绿岩带型热液金矿床、新太古代绿岩带沉积变质铁矿床、晋宁期热液型银矿床、华力西晚期热液型钼矿床、燕山早期构造破碎蚀变和石英脉型热液金矿床、燕山早期斑岩型钼矿床6种类型。最后提出了该区找矿目标、主攻矿种,以及勘查技术部署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东川地区播卡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南播卡矿田金矿成矿规律进行研究,旨在有效指导下一步勘查工作。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野外调查与前人资料二次开发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新山—马家沟金矿床特征,分析了新山—马家沟金矿床控矿因素,探讨了金矿物质来源及形成机制,得出新山—马家沟金矿床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建立了新山—马家沟金矿找矿标志,可有效指导下一步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东风矿区171号脉金矿浅部矿床成矿条件、矿脉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等的分析研究,探讨和总结了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并结合矿田及国内、外类似矿床的成矿预测资料与现行勘查成果,预测了深部矿体资源。通过实际勘查发现了一大型金矿床,对我国深部盲矿勘查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白银厂铜多金属矿是产于北祁连海相火山岩带中的典型矿床。本文通过对白银厂小铁山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地层、导矿容矿构造、岩浆活动以及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等的总结归纳,结合前人在成矿时代、成矿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区域成矿背景和矿床的相关找矿标志,以期为该海相火山岩带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由于国家深部找矿项目的实施,红透山矿床深部(距地表1500 m以下)发现厚大矿体,新增资源量可延长矿山寿命近50年。这一深部找矿重大成果的取得,进一步促进了对该类型铜锌矿区域找矿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该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地质化探成果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认为该区域此类型矿床尚有巨大找矿潜力,并指出了下步找矿主要方向,旨在通过深部找矿成果的取得,促进外围找矿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凤太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金矿产地。区内的矿产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铅锌金矿主要受纵向褶皱断裂带和横向断裂控制,形成北西西向成带、北东向成行的特征。文中在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找矿前景,提出了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二股三林班铁多金属矽卡岩型矿床是一个中小规模的隐伏矿床,以蚀变为主,并伴随有侵染矿化的铁、铜、锌、铅多金属矿化带,该矿(化)带产生于华力西晚期矿体北西向矿化蚀变带中,矿体受构造和岩性控制。分析矿(化)带的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寻找隐伏矿体,扩大工业储量,开发矿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成矿集中区之一,研究区为该区最具代表性的铅锌-铜-钼-锡-银-金集中区.结合研究区成矿的地质等主要特征,将主要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系统划分为2个成矿系统.即晚古生代-中生代斑岩-热液成矿系统和中生代构造-热液成矿系统.进而讨论了各成矿系列的主要矿产类型、地质特征、成因等.总结得出研究区成矿规律为:① 从含矿地层上看,矿床含矿围岩主要为二叠系、侏罗系酸性火山岩及次火山岩;② 从构造控矿上看,复背斜轴部的虚脱带、北东向与北西向断层交汇处是赋矿的有利场所;③ 从成矿时代上看,印支期和燕山期是重要成矿阶段;④ 从找矿类型看,主要产出与火山-侵入杂岩有关的矽卡岩型-斑岩型-浅成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可能发现其他新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