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在理性预期均衡的框架下,研究面临策略型消费者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如何更好地进行机制设计与契约选择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零售商与顾客之间的理性预期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供应链批发价契约和回购契约下的供应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存在顾客策略行为的情况下,回购契约比批发价契约更加可以激励零售商提高订购量,促使零售商保持较高的售价;当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估计值越高、批发价格越低、生产成本越高时,回购契约会更加有利于零售商。并且,当顾客对产品的价值估值超过一定的阈值点时,供应链利润最大时回购契约下的最优订购量大于批发价契约下的最优订购量。但是,供应链利润最大时,回购契约与批发价契约下的供应链利润大小关系则不确定。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同时考虑策略型消费者和消费者退货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考虑战略顾客行为带预算约束的多产品报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定价策略的广泛使用使得越来越多的顾客呈现战略性的特点,即顾客在决定购买时机时不仅会考虑当前的价格是否超过其心理预留价格,同时也会考虑到等到降价时再购买产品的可能性,从而延迟购买决策。研究了一类考虑顾客战略行为且带有预算约束的多产品报童问题,引入理性预期均衡分析,得到了报童和战略顾客双方静态博弈时的理性预计均衡解,并进一步分析了数量承诺对于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的影响。分析了最优解的性质并给出了求解算法,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模型的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在考虑市场需求信息为零售商私有信息的基础上,研究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两阶段动态博弈问题,其中零售商进行信息披露和战略库存决策,而制造商则决定合适的批发价格承诺契约或动态契约。通过对比分析信息披露与不披露两种情形下不同定价契约的博弈均衡决策及供应链各方利润,发现:零售商在实际市场规模小于其均值时披露需求信息、大于其均值时不披露需求信息;无论零售商是否披露信息,制造商通过使期望利润最大化,始终会选择动态定价契约;信息不披露条件下,若单位库存持有成本大于某一阈值或实际市场规模小于某一阈值,零售商则不会持有战略库存。最终通过数值分析,发现零售商的披露决策总能使供应链的总体利润增加;且信息不披露条件下零售商第一阶段的订货量以及战略库存持有量都要高于信息披露情形,而制造商两阶段的定价始终小于信息披露情形。  相似文献   

4.
在制造商的资金收益率大于零售商资金收益率的情况下,以报童模型为基础,研究了资金收益对回购契约的影响.系统预期利润变为与批发价相关,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了满足零售商参与约束、同时使系统和制造商预期利润取得最大值的契约参数.与不考虑资金收益情况下的供应链协调不同的是:订货批量大于相应批发价下不考虑零售商参与约束的最优订货批量;若零售商的保留利润一定,则回购价增大;回购价可以大于批发价,批发价可以小于制造商的边际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顾客策略行为与风险偏好下供应链利润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由1个生产商、1个销售商和具有策略行为与风险偏好的顾客群体所组成的供应链.存在顾客策略行为与风险偏好的情况下,利用理性预期均衡的相关知识,分析销售商定价与库存决策,研究供应链利润分享契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销售商的利润随着顾客风险偏好程度的增加而减少;为了缓解利润削减,销售商需要降低销售价格和订货量,而不是提高销售...  相似文献   

6.
顾客基于理性预期决定购买时机的策略行为造成供应链决策困难,影响到供应链利润。针对单生产商、单零售商组成、具有高支付意愿与低支付意愿两类顾客的供应链,利用均衡分析方法和理性预期理论建立了考虑缺货损失下高支付意愿顾客分别为策略型顾客与短视型顾客时供应链的分散式决策二层规划模型和集中式决策模型,对该四种模型进行了求解与对比分析、以及数值仿真和敏感性分析,算例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结论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高WTP顾客为策略型顾客时,集中式供应链与分散式供应链相比,其订货量高、但零售价低,故利润反而较低;高支付意愿顾客为策略型顾客时分散式供应链和集中式供应链的利润小于高支付意愿顾客为短视型顾客下的情形;四种供应链模式下的订货量随单位缺货损失的增加而增加,但供应链的利润降低。限量销售、回购剩余产品、提高顾客心目中的产品价值等策略可有效降低顾客策略行为对供应链的影响。本文将促进基于顾客策略行为的供应链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7.
依据条件风险值CVaR度量准则,建立了顾客策略行为下基于回购契约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集中式供应链系统和分散式供应链系统中,风险规避供应商和风险规避零售商的决策行为。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求解和数值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顾客策略行为、成员风险规避性和供应链回购契约的交互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当供应链成员均为风险规避时,价格承诺可成为顾客策略行为的完美应对策略;第二,最优回购价格受到零售商和供应商的风险规避度的共同影响,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随产品回购价格的增加而增加;第三,当且仅当零售商与供应商的风险规避度相当时,回购契约能够实现分散式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和利润在不同成员间的任意分配,否则回购契约不能实现供应链利润在不同成员间的任意分配。第四,当供应链成员风险规避不等时,零售商的利润分成随顾客对产品估价的增加而增加。同时,风险规避度较小方需要出让部分利润给风险规避度较大方才能够保证契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张义刚  唐小我 《管理学报》2012,9(10):1536-1542,1547
在考虑资金约束的情况下,零售商可以先支付给制造商一部分货款,其余部分延期支付,这相当于制造商融资给零售商.作为允许延期付款的附加条件,制造商要收取一定的融资利息,同时可以将零售商的订货批量约束在确定的数量.在报童模型的框架下,建立了预期利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讨论,使用迭代算法确定了不同零售商保留利润下的制造商最优决策.当零售商的保留利润大于一定数值时,通过对订货批量的约束,供应链实现了协调.最后,用算例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产需不确定下单一供应商、制造商和风险规避的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建立了分散和集中情况下的最优决策模型。通过设计风险共担和GL组合契约实现了三级供应链的协调。讨论了风险规避零售商的最优订购决策,分析了风险规避对供应链期望效益的影响。比较了风险规避和风险中性两种情况下零售商的最优决策。探讨了组合契约的协调问题及契约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供应链的期望利润随着产需不确定的增加而减少,风险规避下零售商的期望利润低于风险中性时的期望利润,零售商的期望利润随着风险规避程度的加大而减少,零售商最优订购量随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而变化。最后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和契约协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需求具有价格敏感性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本文研究了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问题。在综合考虑最终销售价格为内生变量和剩余产品残值与生产成本相关的情况下,建立了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模型,并借助报童模型对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给出零售商最优决策行为和契约参数φ取值范围的计算公式。最后进行了数值实例分析,验证了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We consider a newsvendor who sells a single product over a single season with the objective of determining both the selling price and stock quantity to maximize the expected profit. The customers are strategic and we consider two demand cases: additive and multiplicative. For each case, we derive the newsvendor׳s optimal decisions and demonstrate that neglecting the price-sensitivity of demand leads the newsvendor to make sub-optimal decisions. Moreover, we show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strategic consumer behavior may positively affect the newsvendor׳s optimal expected profit in the additive demand case.  相似文献   

12.
We study a supply chain of a supplier selling via a wholesale price contract to a financially constrained retailer who faces stochastic demand. The retailer might need to borrow money from a bank to execute his order. The bank offers a fairly priced loan for relevant risks. Failure of loan repayment leads to a costly bankruptcy (fixed administrative costs, costs proportional to sales, and a depressed collateral value). We identify the retailer's optimal order quantity as a function of the wholesale price and his total wealth (working capital and collateral). The analysis of the supplier's optimal wholesale price problem as a Stackelberg game, with the supplier the leader and the retailer the follower, leads to unique equilibrium solutions in wholesale price and order quantity, with the equilibrium order quantity smaller than the traditional newsvendor one. Furthermor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retailer's bankruptcy risks, increases in the retailer's wealth lead to increased supplier's wholesale prices, but without the retailer's bankruptcy risks the supplier's wholesale prices stay the same or decrease in retailer's wealth.  相似文献   

13.
在需求随机且允许延迟支付的情况下,如果零售商的销售款不足以清偿应支付给制造商的货款,制造商将承担一定的回款风险。对此,以报童模型为基础,针对短生命周期产品建立了延迟支付下的批发价契约模型。分析表明,如果需求分布是IGFR,那么对于一定的批发价,零售商有确定的最优订货批量。制造商的预期利润是批发价的递增函数。制造商根据零售商至少应获得的预期利润来确定批发价。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供应链能够实现协调,但这是一种系统利润分配缺乏柔性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的策略性行为使零售商的生鲜农产品的定价和库存决策面临更大挑战。本文基于报童模型,综合考虑消费者的策略性行为,对生鲜农产品价值下降进行离散化处理。刻画策略性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构建零售商的单阶段和两阶段定价及库存决策模型,分析了产品价值剩余率对消费者行为、零售商最优定价、最优库存水平以及零售商利润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单阶段模型中零售商最优价格和最优库存水平均随产品价值剩余率的递增而递增;而在两阶段模型中,第二阶段最优价格随价值剩余率的变化趋势可能存在阈值。  相似文献   

15.
多类顾客环境下报童模型中库存分配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一个报童模型中多类顾客的库存分配问题,将顾客按照他们愿意支付价格的高低划分为不同级别。零售商在销售期初决定产品订货量,并在销售期内决定接受或者拒绝不同顾客的需求,以最大化销售期内的期望总利润。将销售期分成大量足够小的时间单位,通过建立一个反向Bellman动态规划方程,以优化每个时间单位内的库存分配策略,并得到了零售商最优的期初订货量。通过与没有库存分配策略下零售商的期望利润进行比较,算例分析得出库存分配策略可以大幅提高零售商的利润。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库存分配可以使得零售商从高端顾客中获取更多利润,同时能够减小期初的订货量,以节约采购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  相似文献   

16.
高佳  王旭 《中国管理科学》2016,24(12):127-138
在同时面临随机产出(random yield)和随机需求的供应链中,引入基于现实应用设计的具有声誉效用机制和信任机制的承诺契约,同时考虑紧急采购,建立多重不确定关系型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该类型集中式供应链(CSC:centralized supply chain)和以Stackelberg博弈为基础的分散式供应链(DSC: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的最优供应、采购策略存在性及其条件,应用逆向推导法探讨供需双方的博弈过程;通过绝对和相对指标分析供应链及其成员的绩效;结合理论推导和数值试验对承诺契约参数、供应链及其成员最优策略和期望收益做关于供需不确定性、紧急采购价格的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策略型消费者对零售商的定价和库存决策的影响。与以往的研究假设残值固定不变,且消费者均为策略型消费者不同的是,本文考虑了顾客的异质性以及残值由清仓期库存决定这一特点。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消费者均为策略型消费者,且清楚零售商将采取残值定价策略的情况下,零售商可以通过数量保证策略来提高自身的期望利润,降低库存订货量。在考虑顾客异质性的条件下,当零售商采取估值定价策略时,零售商的最大期望利润与短视型消费者在市场上的比例成正相关。并且,存在一个唯一的阈值点,当短视型消费者在市场上的比例高于这一阈值点时,估值定价策略优于保留价格定价策略,反之,则保留价格定价策略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