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甜菜夜蛾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内测定了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甜菜夜蛾LC50和LT50,结果表明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甜菜夜蛾 1、5日龄虫 ,药后 48h的LC50为28.8~131.7μg/mL。甲胺阿维菌素对不同龄期幼虫毒性差异很大 ,药后72hLC50值显示 5日龄比 1日龄大8.3倍 ;药剂浓度相差 7倍 ,LT50相差 3~5倍。  相似文献   

2.
叶片保护率在杀虫剂活性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20 mg/L氟虫腈处理后24 h,小菜蛾幼虫的死亡率高达82.92%,10 mg/L印楝素处理后24 h,小菜蛾幼虫死亡率低于5%,但是10 mg/L印楝素处理后24 h对叶片的保护效果明显高于120 mg/L氟虫腈的保护效果。以死亡率为评价指标,处理后24 h和72 h,氟虫腈对小菜蛾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3.63 mg/L和11.70 mg/L;以叶片保护率为评价指标,则叶片保护中浓度(PC50)分别为22.25 mg/L和13.00 mg/L,以死亡率和叶片保护率统计出的毒力相似,死亡率能较好地体现速效性杀虫剂氟虫腈对叶片的保护效果。以叶片保护率为评价指标,印楝素对小菜蛾3龄幼虫处理后24 h和72 h的PC50分别为1.20 mg/L和0.74 mg/L,以死亡率为标准,则处理后72 h的LC50值为3.74 mg/L,以死亡率和叶片保护率统计出的毒力差异较大,死亡率不能体现缓效杀虫剂印楝素对叶片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甲基毒死蜱原药和乙基毒死蜱原药对斜纹夜蛾、菜粉蝶幼虫的毒杀活性及15%甲基毒死蜱乳油和15%乙基毒死蜱乳油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盆栽防效。室内结果表明,处理后24 h,甲基毒死埤和乙基毒死蜱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16.11 mg/L和7.28 mg/L;48 h后,LC50值分别为6.941 mg/L和4.06 mg/L。处理24 h,甲基毒死蜱和乙基毒死蜱对菜粉蝶3龄幼虫LC50值分别为2.29 mg/L和1.38 mg/L;48 h后,LC50值分别为0.42 mg/和0.90 mg/L。盆栽试验表明,药后1、3、5 d,15%甲基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对斜纹夜蛾幼虫的防效分别为76.92%、92.11%和94.29%;15%乙基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防效分别为87.18%、92.11%和97.14%。  相似文献   

4.
新杀虫剂HNPC-A9908对几种鳞翅目昆虫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农药生测标准操作程序 (SOP)测定了HNPC-A9908对几种鳞翅目昆虫的毒力及其作用方式。室内生测结果表明 ,HNPC-A990 8对粘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 ,其综合毒力LC50、触杀毒力LD50和胃毒毒力LC50分别为7 71mg/L、400×10-3μg/头和82.34mg/L ;对斜纹夜蛾的综合毒力为 280.57mg/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HNPC-A9908对菜青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 ,有效用药量为 10、30、50g/667m2 时 ,药后 1、3、7、1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88.18%~98.39%、100%、96.79%~100%和 88.16%~100%。此外 ,HNPC-A9908对甜菜夜蛾和棉铃虫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农业生产中防治草地贪夜蛾幼虫效果较好的杀虫剂,以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作为试材,采用浸叶法,研究了8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在田间推荐最低剂量下药后72 h、对3龄幼虫在田间推荐最高剂量下药后96 h的校正死亡率均为100%,都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在室内毒力测定中,10%多杀霉素甲维盐WG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对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药后24 h和48 h的LC50值分别为0.010 8 mg/L和0.010 9 mg/L,以及0.009 1 mg/L和0.007 7 mg/L,相对毒力较高;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对3龄幼虫药后24 h和48 h的LC50值分别为0.024 6 mg/L和0.017 9 mg/L,相对毒力最高;8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均表现为同一杀虫剂对初孵幼虫的LC50值小于处理相同时间下对3龄幼虫的LC50值,且同一杀虫剂处理48 h的LC50值小于...  相似文献   

6.
虫螨腈胁迫对甜菜夜蛾保护酶系和解毒酶系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探明虫螨腈对甜菜夜蛾幼虫体内生化代谢的影响及酶抑制剂对虫螨腈的增效潜力,采用点滴法测定了虫螨腈对甜菜夜蛾3、4、5龄幼虫的毒力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增效醚(PBO)、磷酸三苯酯(TPP)对虫螨腈的增效作用,并采用生化分析法测定了LD25和LD50剂量虫螨腈对甜菜夜蛾体内保护酶系和解毒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虫螨腈对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差异不大,处理后24h和48h的LD50基本相同。PBO对虫螨腈有拮抗作用,增效比为0.21,而DEM和TPP对虫螨腈无增效作用。虫螨腈对甜菜夜蛾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激活作用,对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歧化酶及羧酸酯酶具有先抑制后诱导的作用;虫螨腈处理后6~24h,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显著提高,最高为对照的1.85倍;处理6h后,甜菜夜蛾体内细胞色素P450含量明显下降,而12~24h后,又明显上升,最高时为对照的1.86倍。  相似文献   

7.
氟铃脲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虫态的致毒特点及毒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氟铃脲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虫态的致毒特点及毒力,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药液定量滴加法及药膜法分别对韭菜迟眼蕈蚊卵、幼虫、蛹、成虫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经氟铃脲处理的0.5~1、1.5~2和2.5~3日龄韭菜迟眼蕈蚊卵至孵化24 h后,LC_(50)依次为2.27、1.60和0.64 mg/L,对1.5~3日龄卵的毒力高于对0.5~1日龄卵;经氟铃脲处理的2日龄卵、2龄幼虫、4龄幼虫、1日龄和3日龄蛹至羽化时LC_(50)分别为0.06、0.30、0.34、24.05和27.42 mg/L,毒力程度随韭菜迟眼蕈蚊发育而逐步下降;对蛹和成虫毒力较低,100 mg/L氟铃脲染毒1、3日龄蛹的羽化率分别高于10%和20%;药膜法100、1 000 mg/L氟铃脲处理成虫24 h,校正死亡率低于20%。研究表明,氟铃脲对韭菜迟眼蕈蚊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均有不利影响,抑制卵的孵化并导致初孵幼虫存活率降低;对幼虫毒杀作用较慢,对蛹及成虫阶段毒力较低。  相似文献   

8.
王猛  王凯  刘峰  慕卫 《植物保护学报》2014,41(3):360-366
为比较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的作用差异,采用浸卵法、浸叶法、饲喂毒营养液法等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3种害虫的卵、3龄幼虫和成虫的毒力,以及对其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无杀卵作用,但能降低初孵幼虫存活率。溴氰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1、0.05和0.13 mg/L,相对毒力分别是氯虫苯甲酰胺的2.8、2.7和5.1倍。溴氰虫酰胺对3种害虫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0.11、0.09和0.22 mg/L,相对毒力分别是氯虫苯甲酰胺的3.9、3.8和2.7倍。溴氰虫酰胺在亚致死浓度0.10、0.05和0.14 mg/L的剂量下分别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3龄幼虫表现出较强的拒食作用,处理48 h后达到最高,拒食率分别为85.58%、81.91%和86.11%。药剂处理试虫虫体皱缩,体节缩短,体重增加率明显低于对照处理。表明溴氰虫酰胺对3种鳞翅目害虫的毒力作用比氯虫苯甲酰胺好,可作为氯虫苯甲酰胺的替代药品。  相似文献   

9.
1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卵法测定了1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毒力,并比较了不同杀虫剂的毒力水平。结果表明:100 mg/L处理后48 h,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灭多威对草地贪夜蛾卵孵化抑制率最高,达到100%,其LC 50分别为12.67 mg/L和16.95 mg/L;而200 mg/L的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虱螨脲、辛硫磷和杀螟丹分别处理后72 h对草地贪夜蛾卵的孵化抑制率次之,在69.6%~87.65%之间,其LC 50分别为44.1、50.9、78.37、79.0、98.15、126.8 mg/L和137.7 mg/L。依据毒力测定的结果和高效低毒类杀虫剂优先选用的原则,推荐选择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作为防治草地贪夜蛾卵的主要药剂。  相似文献   

10.
对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在3μg/mL的剂量下处理后24 h,印楝素A和印楝素B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85.3%和80.4%;在5μg/mL的剂量下处理后24 h,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94.9%和80.2%。处理后72 h,印楝素A和印楝素B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0μg/mL和3.3μg/mL。印楝素A和印楝素B在3μg/mL的剂量下处理后72 h,小菜蛾3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0.42%和84.11%;在5μg/mL的剂量下处理后72 h,棉铃虫3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9.1%和100.0%;在0.5μg/mL的剂量下处理后72 h,斜纹夜蛾4龄幼虫体重降低率分别为57.5%和72.73%;在0.8μg/mL的剂量下处理后72 h,棉铃虫3龄幼虫体重降低率分别为84.1%和8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