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  王咸鹏  盖猛 《兵工学报》2012,33(1):35-40
多输入多输入(MIMO)雷达是最近几年提出来的一种新体制雷达,在探测目标空间位置时,若空间目标相关,很多算法将会失效。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双基地MIMO雷达的相关目标定位方法,通过在MIMO雷达的发射端和接收端构造虚拟阵列,从而实现空间相关目标信号的解相关,得到空间目标正确的位置,且估计参数自动配对。该方法避免了阵列孔径损失,估计精度高。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数据融合在雷达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据融合(Data fusin)技术又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或分布式传感,即对多类、多源和多平台传感器数据进行组合,提供有关环境综合态势的一种数据处理技术。该技术在防空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不同传感器信息源的信息,将飞机,导弹等不同空中目标航迹分类,实现对目标的探测、跟踪和识别。文中列出了其应用实例和用于雷达目标识别的各种数据传感器,分析了利用目标特征的统计或确定的、无知识库或有知识库的、用判定或信号融合的等类数据融合方案,讨论了加权平均法、表决规则法、模糊理论法、神经网络法等数据融合方法,并以“自动驾驶仪”为例,论证了专家系统在数据融合中的作用,由此提出了以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数据/信息融合是解决雷达目标识别之捷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说明了反舰导弹沿平行海岸方向可以对近岸目标进行攻击,论述了导弹末制导雷达采用不对称的变搜索扇面角工作方式可以使导弹攻击距岸较近的海上目标,并对目标有较高的捕捉概率,提高了雷达制导体制反舰导弹攻击近岸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末制导雷达变搜索扇面角攻击近岸目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了反舰导弹沿平行海岸方向可以对近岸目标进行攻击,论述了导弹末制导雷达采用不对称的变搜索扇面角工作方式可以使导弹攻击距岸较近的海上目标,并对目标有较高的捕捉概率,提高了雷达制导体制反舰导弹攻击近岸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原理的多雷达与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ADS)数据融合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计算航迹关联的隶属度,通过直接将ADS的估计航迹作为聚类中心,避免了聚类划分的迭代运算,使算法十分方便,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可靠的航迹关联性能.  相似文献   

6.
7.
刘英姿  张纯学 《飞航导弹》2001,(8):46-49,52
舰载远程空中搜索雷达 (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称为立体搜索雷达 )被认为是海上防空使用的主要传感器。其主要功能是探测、识别和跟踪远处的空中目标 ,并将这些目标踪迹编辑成一幅连续完整的空中图像 ,该图像能支持在战斗力范围内的图像编辑和传播、空中和战斗机控制、早期威胁告警以及向目标指示和武器作战传感器提供线索。空中搜索雷达要具备上述功能就要具有可靠的远程探测能力、高方位精度、自动目标探测和跟踪指引能力、低连续虚警率 ,并对干扰和环境杂波具有很强的电子抗干扰能力。由于需要远距离传送高功率能量脉冲 ,所以远程空中搜索雷达…  相似文献   

8.
相控阵雷达最优搜索参数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睿  杨宏文  郁文贤 《兵工学报》2012,33(9):1062-1065
现有的相控阵雷达搜索参数设计方法主要针对搜索波束驻留时间和搜索帧周期这两个参数。然而,对于相控阵雷达特殊的alert-confirm工作模式,由虚警引起的时间消耗,也是影响搜索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了搜索波束驻留时间、搜索帧周期和虚警概率3个参数对搜索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相控阵雷达的搜索性能优化模型,并以此获得了最优搜索参数。最后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舰载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仿真过程中, 末制导雷达搜索功能的仿真是研究重点.在分析了舰载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搜索特点的基础上, 针对在每一个仿真步长内雷达搜索分为不存在回扫、存在回扫但未覆盖、存在回扫并覆盖的三种情况, 分别建立了搜索的数学模型, 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导弹机动的反舰导弹目标搜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反舰导弹目标搜索一般过程的研究,发现海面目标机动规避是中远程反舰导弹目标搜索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借鉴潜艇、水面舰艇等机动平台对目标搜索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导弹机动的反舰导弹搜索机动目标方法。针对不同特点的反舰导弹给出了设备改进的建议。为更好地发挥中远程反舰导弹的作战效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进一步降低机载机会阵雷达的截获概率问题,采用机会阵投影面作为雷达天线孔径,相控阵-多输入多输出(MIMO)体制作为雷达工作模式,设计了机会阵投影面雷达的子阵划分形式,建立了以峰值功率、脉冲宽度、搜索帧周期、子阵数目和脉冲积累数作为优化参数的低截获概率雷达约束优化模型;在满足一定检测概率和时间约束条件下,以最小化雷达信号的被截获概率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的模型可以在满足目标检测的性能下进一步提高机会阵投影面雷达的低截获性能。  相似文献   

12.
程黎 《飞航导弹》1990,(11):36-38
给出了多目标检测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重点论述了高分辩雷达导引头多目标检测算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算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DSP的雷达多目标模拟器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雷达多目标模拟器的设计,介绍了串口通信、SHARC、FPGA等技术的应用,给出了一种可实时模拟多批目标回波的雷达信号模拟器的实现方案及硬件框图、软件流程,最后对其工作性能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反舰导弹对远距离大散布目标的搜索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代海战的特点研究反舰导弹对远距离大散布目标的搜索方式, 根据目标散布区和活动区的范围以及目标的分布规律, 在导弹搜索目标原理的基础上寻找可行的搜索方式, 认为多弹协同搜索方式的作战效能可能比较高.对多弹协同搜索的要素进行了研究, 对反舰导弹武器的装备发展和作战运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根据某型号雷达的具体要求,提出了雷达中频模拟器的工程实现方案.该方案结合计算机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以对两个不同运动轨迹的目标和地杂波进行实时模拟.还对雷达中频模拟器的整机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模拟雷达目标随航路变化跟踪实验的新方法。用雷达模拟器产生的目标起伏信号,结合雷达的回波信号,对已规划好航径的目标进行模拟,实现雷达跟踪模拟演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逼真地模拟雷达的跟踪特性,为实验航路的规划与训练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敌方进行电子对抗的机会,要求末制导雷达在保证一次捕获概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小角度搜索范围。针对在探测平台提供目标位置、航向和航速信息的条件下,目标散布满足椭圆误差模型的特点,提出了适应导弹自控点散布和目标散布的最小角度搜索范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求解。在不同的雷达探测距离下,以高亚声速反舰导弹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只提供目标位置信息的目标散布圆误差模型,最小角度搜索范围可减小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组网雷达同时执行目标搜索与多目标跟踪任务的场景,提出了一种面向目标搜索与跟踪的组网雷达功率时间联合优化分配算法。推导了对重点观测区域内目标的检测概率作为目标搜索性能,并推导预测贝叶斯克拉美-罗下界(Bayesian Cramér-Rao Lower Bound,BCRLB)作为多目标跟踪性能的衡量指标。以同时满足给定的目标搜索和多目标跟踪性能要求及有限的射频资源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面向目标搜索与跟踪的组网雷达功率时间联合优化分配数学模型,通过联合优化雷达节点选择方式、辐射功率和驻留时间分配,最小化组网雷达的总射频辐射消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内点法和循环最小法的两步求解算法对以上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在满足预先设定的目标搜索和多目标跟踪性能要求的条件下,消耗最少的射频辐射资源,有效提升组网雷达的射频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对搜索雷达采样数据的使用过程中,通常认为数据是基于等间隔采样得到的,但实际采样过程中,由 于目标与搜索雷达间存在相对位移,使得搜索雷达针对某一目标的采样数据间隔并不相等,将不等间隔采样数据近 似为等间隔采样数据处理会造成原理性误差。为得到实际的采样间隔,提出利用迭代算法计算不同航迹运动目标的 实际采样间隔。在分析搜索雷达对目标进行搜索和对目标信息进行采样处理过程的基础上,仿真分析不等间隔采样 对运动目标速度信息提取产生的影响,并以一匀速运动目标为例讨论将实际非等间隔采样数据近似为等间隔处理对 目标速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搜索雷达对目标的实际采样间隔与目标飞行方向、目标与雷达距离以及目标速度 等存在一定的关联。该分析计算方法对于提高搜索雷达对运动目标的测量精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雷达系统的性能主要受被跟踪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影响,其中一个关键目标参量是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定义为一个有效面积,即在雷达接收机方向散射的入射波功率。在雷声公司(Raytheon)所使用的两个目标模型探索法及他们的证实将于一介绍,方法之一是计算合成信号以及等效截面和来自若干分立散射点的闪烁,另一种方法即为统计模型,它是把滤波和来自一随机数目振荡器的标定噪声源相结合,以获得所需的结果。输出结果包括雷达散射截面采样图表,目标方位角函数和目标方位角速率函数对应的闪烁和角跟踪误差过程,也有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以及与实际飞行数据所作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