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沈元丽  王莹 《医药世界》2010,(8):906-907
目的研究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分析。方法将16例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用Tenckhoff氏导管手术切开腹壁插管法。结果本组16例共透析1571个透析日,经透析后能迅速纠正高血钾、高血压及急性左心衰、尿毒症症状明显好转,血液生化检查尿素氮(BUN)由透析前平均42.52mmol/L降至15.5mmol/L,血肌酐(Cr)由透析前平均1485μmol/L降至798μmol/L。结论 CAPD对于急慢性肾衰等的治疗具有肯定的使用价值,且较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应用O’set腹膜透析管路进行腹膜透析的25例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随机选出应用O’set腹膜透析管路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25例,进行透析前后血浆BUN、血Cr、血浆蛋白、血红蛋白的测定、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血BUN由28.94±14.40mmol/L下降至20.40±8.15mmol/L,血Cr由1053±469.5μmol/L下降至526±217.80μmol、L、血浆蛋白由4.67±O.9g/L升至5.32±0.83g/L、血红蛋白由6.10±1.82g/dL上升至7.86±1.52g/dL,治疗前后对照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 O’set腹膜透析管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明显减少了腹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例严重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早期接受CBP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肾功能、血电解质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12例患者治疗后,肌酐、血钠、血钾浓度明显下降[(376.2±24.5)与(145.2±57.1)μmol/L、(5.3±1.6)与(4.0±0.7)mmol/L、(153.4±13.0)与(140.1±8.6)mmol/L](t=2.79、3.06、3.01,均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前APACHEII评分及IL-6水平分别为:(15.2±5.8)分、(264.31±122.42)ng/L,治疗后分别为:(5.4±3.6)分、(94.18±63.82)ng/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7、3.67,均P〈0.05);治愈8例,死亡4例。结论CBP能清除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循环中的炎性介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分析自动腹膜透析技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中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 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均采用自动腹膜透析技术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本组患儿的尿毒症症状均得到改善,贫血症状得以纠正,患儿的生化指标得以改善,相较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出现腹股沟斜疝者1例,一过性低血钾症2例。结论自动腹膜透析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纠正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DN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在均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观察组采取辛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8%(χ2=8.992,P〈0.05);观察组24h尿微量白蛋白(Upro)、Cr、BUN及CRP水平分别为(50.72±7.74)mg/24h、(70.01±8.56)μmol/L、(3.87±0.54)mmol/L和(3.51±0.63)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74±7.92)mg/24h、(84.33±9.01)μmol/L、(5.03±0.62)mmol/L和(5.52±0.6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3、6.59、8.62、9.30,均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其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郭蓓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6):807-808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腹腔透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压、心率、呼吸、血生化和肾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病死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P〈0.05)。结论有效的透析方式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状态,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坎地沙坦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采用控制饮食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坎地沙坦,治疗组用坎地沙坦联合阿魏酸钠,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肾功能及24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1.03±0.60)g/24h、(109.6±39.2)mmol/L、(6.0±1.9)μmol/L]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1.32±0.54)g/24h、(136.3±36.1)mmol/L、(6.9±1.8)μmol/L](P〈0.05)。结论阿魏酸钠联合坎地沙坦能较好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134~707μmol/L),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灌肠、足浴)和对照组30例(给予爱西特口服)。疗程40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血肌酐下降及血红蛋白升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功能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减慢肾功能进行恶化,延缓患者步入透析的时间。方法对80例慢性肾功能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液20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疗程为2~4周,治疗期间每个月测定血肌酐、尿素氮,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80例患者经过2~4周的治疗护理后,生化指标明显下降,血肌酐、尿素氮的下降速度快,疗效好。其中血尿素氮下降>9.41mmol/L,血肌酐下降>192.6μmol/L,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功能恶化速度有明显抑制,早期使用能有效干预肾功能衰竭竭的发展,逆缓步入透析的时间,同时降低医疗费用,适合在临床上尚未达到透析指标的患者以及不能接受透析或无条件接受正规透析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钱琼  于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630-3631
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肝清除率的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肌酐及尿素氮浓度分别为(220.13±164.38)μmol/L及(14.93±9.47)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6.93±199.46)μmol/L及(27.49±9.35)mmol/L,而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观察组为(23.07±10.68)ml/min,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31±8.41)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7、3.54、2.88,均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为84.44%,对照组的1年存活率为57.78%,观察组的1年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78,P〈0.05)。结论相对于间歇性血液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更好,能够更好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3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于某医院治疗,用药为头孢噻肟钠、利巴韦林、丁胺卡钠霉素静脉滴注,双黄连口服液口服。治疗第3天出现双足背及眼睑水肿,少尿,食欲下降。血压140/92mmHg(1mmHg=0.133kPa),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肾功能BUN10.9mmol/L,Cr108.2μmol/L。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建议透析治疗,但由于患者经济条件有限,放弃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2.
邱志亮 《江苏医药》1991,(6):333-333
我科于1987年4月至1990年7月对33例慢性肾衰(CRF)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现将其资料加以总结分析。临床资料本文病例中,血液透析(HD)20例,腹膜透析(PD)13例。两组于透析半月时(HD 组为HD 后)取血作实验室检查,统计学为t 检验。结果:HD 组透析前尿素氮32.16±5.06mmol/L,肌酐1045.8±210.4μmolL,尿酸1147.37±598.37μmol/L,钙1.75±0.34mmol/L,磷2.25±0.65mmol/L,HCO_3~-14.55±5.38mmol/L;透析后尿素氮13.49±4.23mmol/L,肌酐467.65±166.2μmol/L,尿酸505.5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采用腹膜透析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经治疗以后,BUN(尿素氮)、Hb(血红蛋白)、ALB(白蛋白)、Scr(肌酐)等肾功能与血液指标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得到改善(P<0.05);其中2例出现低蛋白血症,2例出现腹膜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7%。结论将腹膜透析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明显改善病情,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中药结肠透析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20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0例采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配合传统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109例采用传统内科药物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行492次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胆红素较治疗前平均下降42.9μmol/L,总有效率可达45.5%高于对照组的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张宝艳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20-1420
目的观察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肝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治疗,观察其输注前后的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治疗前202.8±307.3U/L、治疗后71.7±63.8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治疗前214.5±260.8U/L、治疗后56.8±31.9U/L)、碱性磷酸酶(治疗前273.0±213.8U/L、治疗后174.0±147.0U/L)、总胆红素(治疗前123.4±148.1μmol./L、治疗后88.9±78.2μmol/L)、直接胆红素(治疗前101.9±117.8μmol/L、治疗后75.4±79.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恶性肿瘤患者肝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改良腹膜透析治疗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透析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改良腹膜透析(reform perito neal dialysis,)或腹膜透析(perito neal dialysis)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RPD和PD的临床效果。结果改良腹膜透析(治疗组)与腹膜透析(对照组)比较,其治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D为抢救儿童ARF的又一治疗新手段,腹膜透析置管方法简便,减轻了手术创伤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小号硅胶异尿管替代腹膜透析管为急性贤功能衰竭的儿童行腹膜透析治疗,疗效可靠,治愈率高,减少并发症,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使用肾康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普通组使用开同和爱西特治疗,治疗组使用肾康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结果普通组治疗有效率48.33%,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组治疗后血肌酐降低了(0.58±96.38)μmol/L,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降低了(21.33±97.4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治疗后尿素氮降低(0.56±5.48)mmol/L,治疗组治疗后尿素氮降低(1.28±5.3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使用肾康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4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急性肾功能衰竭52例行内科常规治疗,主要是加强饮食管理,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或去除诱因及加重因素,包括抗感染、输血、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维持血压在大致正常范围,补充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纠正贫血等辅助治疗措施。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52例为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腹膜透析,并比较对照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治愈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治疗ABF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简便、效果好的透析方法,早期预防性透析乃是降低ARF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床边急诊腹膜透析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例,这30例患者均接受床边急诊腹膜透析治疗,同时对这30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并对护理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经腹膜透析以及护理后,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不良症状得以缓解,停止腹膜透析治疗后,患者的BUN水平仍保持在每升22 mmo L,Cr水平小于每升446μmo L。20例患者的血BUN以及Cr水平经治疗以及护理后4周-6周恢复至正常水平。4例RM-ARF患者接受切开减压术。1例患者接受截肢治疗。结论床边急诊腹膜透析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利于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饮食中营养素需求量要求。方法用体检、生化分析和饮食干预等方法对200例患者透析前后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腹膜透析干预组的血脂、血糖和PaCO2、红细胞、血浆白蛋白、钙、铜及铁含量与腹膜透析对照组相比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后,适当的膳食干预可能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助于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