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后外周血WBC下降的最低值、到最低值的时间及持续低值的时间对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疗效及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新发老年AML患者71例,采用回顾性分析,运用χ2检验、Log-rank检验上述3项指标与老年AML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71例老年AML患者,治疗1疗程后骨髓完全缓解28例(39.44%),部分缓解19例(26.76%),未缓解17例(23.94%),死亡7例(9.86%);总体存活率≥3年8例(11.27%),≥年17例(23.94%),≥1年34例(47.89%);诱导化疗后,其中低白细胞组与高白细胞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86%、12.68%)及存活率(分别为8.45%、11.27%)均低于中白细胞组患者(分别为16.90%、15.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32、1.22,P值分别为0.77和0.54);化疗后短时间组、长时间持续组患者,其骨髓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2.68%、16.90%)和存活率(分别为8.45%、12.68%)均低于长时间组、短持续时间组患者(其完全缓解率和存活率分别为26.76%、22.54%),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5.57、11.71及4.85、9.54,P值分别为0.001、0.01及0.03、0.04).方法 WBC下降到最低点所需时间<10 d及白细胞持续低值时间>3 d是老年AML诱导化疗后预后不良的两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在冠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冠脉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炎性标志物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WBC与心血管病强烈相关,WBC参与了急性冠脉事件的缺血损伤[1].本文旨在探讨白细胞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在冠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冠脉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炎性标志物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wBC与心血管病强烈相关,WBC参与了急性冠脉事件的缺血损伤。本文旨在探讨白细胞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分类正常的急性白血病误诊1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典型的急性白血病 (AL)诊断一般较容易、明确。而一些临床症状不典型 ,发病特殊 ,尤其是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分类正常者 ,往往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我院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9月共诊治AL 131例 ,其中白细胞分类正常的非典型AL误诊 17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 ,男 10例 ,女 7例 ,年龄 16~ 75岁 ;首诊住消化内科 4例 ,呼吸内科 3例 ,神经内科 2例 ,风湿病科 2例 ,传染科 2例 ,肾脏内科 1例 ,骨外科 1例 ,中西医科1例 ,耳鼻喉科 1例。1.2 首发症状 主诉为上腹胀痛、乏力、纳差伴黑便者 4例 ,发热…  相似文献   

5.
初发急性白血病初期化疗的疗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要获完全缓解 (CR)必须经过化疗后的骨髓增生抑制期。在此期间外周血白细计数必然急剧减少。为了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 (WBC)计数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 ,对 8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在诱导化疗第 1疗程后WBC计数与疗效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化疗后白细胞数的最低值分为 3组 :≤ 0 .4× 10 9/L组 ;(0 .4 - 0 .9)× 10 9/L组 ;>0 .9× 10 9/L组。结果表明 :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第 1疗程后 ,WBC计数≤ 0 .4× 10 9/L的急性白血病CR率 6 0 % ,总有效率 90 % ;WBC计数在 (0 .4 - 0 .9)× 10 9/L的急性白血病CR率 5 5 .6 % ,总有效率 92 .6 % ;WBC计数 >0 .9× 10 9/L的急性白血病CR率 2 7.3% ,总有效率 6 6 .7%。白细胞≤ 0 .4× 10 9/L组 ,(0 .4 - 0 .9)× 10 9/L组与 >0 .9× 10 9/L组第 1疗程化疗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而白细胞≤ 0 .4× 10 9/L组与白细胞 (0 .4 - 0 .9)× 10 9/L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初发急性白血病第 1疗程化疗后白细胞计数可作为急性白血病化疗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针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预后不良的因素,探讨HLA的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收集本院自2009年以来门诊及住院急性白血病患者共68例(其中28例为HAL,40例为非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NHAL)的骨髓涂片及外周血涂片。对骨髓涂片分别进行瑞氏染色、POX染色、PAS染色、NSE和NaF染色;对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骨髓涂片以判断增生程度、各系细胞增生情况、形态及有无异常细胞等,结合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确定诊断,计数并分类200个有核细胞,计算各种细胞比例、各系细胞百分比总数、粒红比值等。同法观察血涂片,计数并分类100个有核细胞,计算各种有核细胞的百分比。结果数据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骨髓涂片的增生度、各系细胞比例数的差异,寻找外周血涂片与骨髓涂片在形态学特征方面的联系。结果表明,HAL组和NHAL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均为明显至极度活跃,但HAL组骨髓增生活跃程度强于NH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系及巨核系在两组均有不同程度受抑,HAL组骨髓中红系受抑程度强于NHAL组。HAL组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NH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HAL组中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仍可见白血病细胞,但其比例较HAL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L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与骨髓白血病细胞增生程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r=0.422)。结论:无论在骨髓还是外周血,HAL组与NHAL组相比,在增生程度、细胞数量及原始细胞比例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别,而且HAL组外周血中的白血病细胞比例、白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均有特征性改变。因此对比分析HAL实验室检测的特征变化有利于掌握其规律,对于指导临床准确诊断急性白血病和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HAL)是指外周血WBC >10 0× 10 9 L的急性白血病(AL) ,是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症候群 ,约占AL病例总数的 5 %~ 2 0 % ,临床病情危重 ,早期病死率高。我们自 1994年以来对 18例HAL病例先采用羟基脲 (Hu)预处理降低WBC数量 ,然后再诱导化疗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 1994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的住院患者 ,经MIC分型诊断确诊为AL ,外周血WBC均 >10 0× 10 9 L。按随机分组。预处理组 :18例 ,其中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15~ 6 6岁 ,平均 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咽康灵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咽康灵口服,成人20ml/次,1d3次;对照组50例给予阿莫西林口服,成人0.5g/次,1d3次.小儿药物剂量按体重酌减,5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计数.结果:2组在症状、体征积分及总体疗效上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咽康灵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疗程短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同时其对白细胞计数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L-AL)的临床疗效,为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4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早期白细胞单采术降白细胞和单纯药物降白细胞治疗方案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早期应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观察组)降细胞治疗所需时间、肿瘤溶解综合症发生率、早期病死率、联合化疗后完全缓解率、治疗不良反应等指标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其快速降低白细胞计数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方案,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可作为HL-AL患者降细胞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2白细胞单采术能有效改善白细胞瘀滞症状,减少肿瘤负荷,显著降低早期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争取进一步正规化疗的机会。3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除去了大量白血病细胞,促使化疗药物充分发挥疗效,显著提高完全缓解(CR)率,并有效地缩短了达CR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白细胞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有临床报道血细胞计数与脑梗塞范围及病死率有关,但缺乏大宗病例的临床报道。本文报道了502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血白细胞计数与脑梗塞病情、预后等关系的分折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病例选自1990年10月至1995年10月间住院的急性脑梗塞病人502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男性281例,女性221例,年龄50~70  相似文献   

11.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预测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 (WBC)及中性粒细胞 (NER)计数是否与住院期心衰和死亡事件以及随访期的死亡事件有相关性。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1年 12月 31日收治的因AMI住进冠心病监护病房的 12 3例患者于入院时立即取外周血查血常规 ,并连续观察其住院期和随访期的临床结果 ,分析WBC和NER与心衰及死亡事件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结果 心衰组患者WBC计数 (P =0 0 0 3)及NER绝对值 (P =0 0 0 4 )明显高于非心衰组患者 ,而NER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94 ) ,WBC计数 (r =0 314 ,P <0 0 0 1)及NER绝对值 (r =0 2 6 1,P =0 0 0 4 )与心衰的发生呈正相关 ,而NER %与心衰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r =0 14 9,P =0 10 0 )。WBC计数 >11 0× 10 9/L(χ2 =4 0 0 7,P =0 0 31,OR =0 2 35 ,CI=0 0 5 8~ 0 95 8)以及NER绝对值 >12 0× 10 9/L(χ2 =4 6 14 ,P =0 0 32 ,OR =2 36 1,CI=0 4 6 9~ 11 895 )为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住院期和随访期死亡组WBC、NER、NER %均大于非死亡组 ,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证明 ,AMI发病后 6h内WBC和NER增加与住院期心力衰竭发生有关 ,是相对简单易行的预测AMI发生心衰的指标 ,NER绝对值较NER %敏感性高。同时提醒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6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化疗前行白细胞单采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26例患者中,25例临床症状缓解,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下降,有效率达96.1%。结论白细胞单采术能迅速降低患者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数目,减少体内白血病细胞负荷,有效防止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发生,是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姚仁南 《临床荟萃》1996,11(17):771-773
IL—2(Interleukin-2)治疗急性白血病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大剂量IL—2连续输注能较有效地控制对化疗不敏感处于进展期的高原始细胞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后应用小剂量I—-2对清除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并预防急性白血病的复发也有效果。小剂量IL—2与抗CD_3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白血病也有较好疗效。虽然IL—2具有一些毒性作用,但它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种较理想的生物治疗剂。 1 IL-2的治疗机制 已知IL-2具有复杂多样的生物学活性,大剂量IL2和LAK(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细胞合用能使部分肿瘤患者的肿瘤消退。目前IL-2的治疗机制不十分清楚,一些资料表明IL-2的疗效与T细胞和NK(natural killer)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有关。 1.1 T细胞在抗肿瘤中所起的所起的作用 ①肿瘤患者的肿瘤活体组织与IL-2一起培养或淋巴结和末梢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tfte, PBL)与自身肿瘤细胞加IL-2培养能够获得自身肿瘤特异性T细胞集落。  相似文献   

14.
去白细胞输血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去白细胞输血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6 1名化疗期间需要接受输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30例 ,接受去白细胞输血 ;对照组 31例接受常规输血 ,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基本相同。对两组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R)检测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T4、T4 /T8、NK细胞活性、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与常规的输血方法相比 ,去白细胞输血可以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儿急性白血病时的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我院近15年内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的患儿在确诊时的血小板数等资料。结果收集小儿急性白血病84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T2型4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M6型35例。血小板数在(7~274)×10^9/L,其中血小板数〈50×10^9/L者56例(占66.67%),(50—100)×10^9/L者21例(占25.0%),≥100×10^9/L者7例(占8.33%)。结论本组小儿急性白血病的血小板数减少者占91.67%,不减少者占8.33%;在各亚型中以M3型血小板数减少较明显,均数为(30±16)×10^9/L。  相似文献   

16.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5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AL)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对50例HAL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同时以100例非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NHAL)作对照纽。结果HAL症状重;HAL治疗有效率为58.0%,低于NHAL的76.0%;HAL组早期病死率是22.0%,高于对照组的9.0%,有统计学差异。结论HAL治疗有效率低,早期病死率高,预后差,应化疗前行白细胞单采术有效降低白细胞数,再给予足量、规范的联合化疗,预防各种并发症,才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增多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50例ACVD患者和脑脊液(CSF)白细胞计数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ACVD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和CSF中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和CSF中白细胞计数在病后48小时开始升高,72小时达高峰,随着病情情况,白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且白细胞计数与ACV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病变部位不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白细胞计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 :3 5 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白细胞计数水平分为 6组 ,分别统计并比较各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值 ,并确定其与不同白细胞计数水平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各组间CK MB水平差别显著 (P <0 .0 5 ) ,各组不同的CK MB水平与其白细胞计数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r=0 .89,P =0 .0 18)。结论 :心肌梗死急性期白细胞计数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介素6与急性髓系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6可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正常骨髓造血,有用于临床白血病辅助治疗的可能。现有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6虽对绝大多数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的体外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却促进某些原代白血病细胞的克隆生长,而迄今为止体内实验又寥寥无几,因此尚不能做出肯定的判断,故白细胞介素6尚不能作为白血病治疗药物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是指初诊时外周血WBC≥100×10^9/L的白血病,为高危组白血病。该型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属于高危性急性白血病。为了提高对该类型白血病的缓解率,减少病死率,本文对急性白血病中的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