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210029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徐兰凤针刺补泻手法是在补虚泻实原则的前提下施行的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它是建立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之上,以不同的手法达到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的目的、从古到今,补泻手法不断发展,40年代末,有人提出进退补泻法,...  相似文献   

2.
针刺是采用不同的针具,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调整机体功能,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针刺以经济简便、疗效可靠的特点在中国广泛流传近三千年。历代医家认为针刺手法有补、泻、平补平泻之分,并创立了各种各样的针刺手法,去实现"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目的。传统的观念总是把一部分手法理解为补,  相似文献   

3.
针刺手法的补泻具有调整机体偏虚偏实的作用,以达到补虚泻实之目的。针刺的强弱则是调整失衡的神经功能,即对兴奋者施以强刺激达到阻抑,对抑制者施弱刺激使其振奋。因此,笔者认为把针刺补泻与刺激强弱相提并论是不尽合理的;把补法与弱刺激、泻法与强刺激划等号也欠妥当。现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针刺补泻效果的决定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针刺补泻的目的和原则 针对患者的病机虚实状况,通过合理选穴并运用特定手法通过针刺以达到补虚或泻实,就是针刺补泻的目的.<灵枢·经脉>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说明了针刺的基本原则.针刺治病和中药治病目的是一致的,即补虚泻实,调和阴阳.  相似文献   

5.
<正> 针刺手法操作的正确与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经络感传现象是否明显和临床疗效是否显著.这对于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探讨经络感传现象,均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针刺手法,古今繁多归纳起来,不外是:“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即有补、泻两种主要手法.朱琏氏说:“实状要泻,也相当于我们说的强刺激,……虚状要补,也相当于我们说的弱刺激.”明代《针灸大成》附辨中记载:“或问用针浑是泻而无补.古人用之,所以导气,治之  相似文献   

6.
针刺补泻及手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千年来,历代针灸医家对针刺“补虚”与“泻实”的说法很多,并由此创造出了一系列的补泻手法。这些手法后人运用于临床,有的收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也有不尽人意的情况出现。这就引出了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当今临床沿用的各种补泻手法,是否“补法”都达到了“补虚...  相似文献   

7.
彭炼  王泽涛  刘美平  卢笛 《河南中医》2011,31(12):1345-1346
针刺补泻是针灸治病的基本法则,其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常用手法包括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徐疾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平补平泻、烧山火和透天凉等。针刺补泻的机理不是直接补人体之不足,或泻人体之有余,而是通过不同的针刺方法,间接的经过经络的调整作用,产生补虚泻实的效果,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金春兰 《北京中医》2011,(10):760-761
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针灸治疗全过程包括理、法、方、穴、术几个环节,针刺手法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法补泻亦是针灸补泻最为独特的一面,然而不能以偏概全。针灸补泻是贯穿于针灸治疗全过程的,即理、法、方、穴、术多个层面,全过程,应从针灸疗法、经脉与脏腑相关性、穴位特性及其配伍、针刺手法等方面综合考虑。临床常用的各种针灸疗法,在补虚泻实方面具备相对不同的特点及趋向,根据不同病证特点选择不同的针灸疗法,是实施针灸补泻的第一步。同时考虑经脉与脏腑相关性特点、常用腧穴的补泻特性及腧穴配伍对补泻的影响,再结合实施针刺或其他手法之补泻。临证时注意运用各环节的补泻,以提高针灸治疗效果,达到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针刺补泻手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补泻手法初探125100林业部兴城疗养院丁德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虚泻实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针刺补泻手法就是根据这一法则创立的,从古到今一直用它指导临床实践,以治疗表里,寒热、虚实多种类型的疾病,且常收到针到病除之效,为世人所称颂。一、针刺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应用针刺曲池穴治疗的血压变化,探讨得气、不得气、捻转泻法与补法的临床效应。方法:随机抽选254例患者,分得气组、得气右转(以下简称右转组)、得气左转(称左转组)及不得气组,又将右转组中实证和左转组虚证合为虚补实泻组,将右转组虚证与左转组实证合为虚泻实补组,观察在针刺前、进针10min、起针即刻、起针10min时各自的血压变化。结果:针刺前与针刺后患者血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得气组的降压效果显著低于得气组、右转组、左转组、虚泻实补组、虚补实泻组;得气组、右转组、左转组、虚泻实补组、虚补实泻组的降压效果,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曲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但得气才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以捻转方向来划分补泻手法,右转为捻转泻法,左转为补法,本文研究未发现相应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