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课作为新型信息化资源在国内迅速发展,众多教育研究者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应用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微课逐渐从理论走向应用,为"互联网+"教学形态变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微课出现了"重技术,轻设计"的情况,对微课的理解和设计的理念越来越陷入误区,造成"重视觉画面,轻内容"的局面,忽略了微课教学设计的本质。文章详细分析微课的实践内涵,从教与学的视角出发,阐述微课教学设计的理念,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教学设计特征,为微课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微课教学设计事关整个微课课程的教学效果,十分重要。文章从微课的教学设计出发,阐述了微课教学方式对于高校教学成果的重要性以及微课的发展策略,对教师的微课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线教育的发展和"微课"在教育过程中的的应用,为教育提供更多新型发展渠道、提升教育工作活力的同时,也为教学工作的改革的深入创造必要条件。本文从微课的概念和制作流程出发,结合中开发微课的必要性和意义,对微课模块设计方式进行探讨,以期为当前微信公众号中微课的开发与实现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4.
微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本文以BCNF为案例介绍了微课在数据库教学中从选题到具体设计的全过程。微课从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和个性化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是未来教学的主流方向,也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微课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中的"条件格式"知识点为例,详细介绍了微课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具体的开发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6.
微课这一教学形式是我们目前所关注的热点。怎样制作有效地微课称为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微课的评价标准入手,深入探究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课题、怎样设计微课的教学过程、制作过程需要注意的地方,目的是制作出优秀的微课资源,更好的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VB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微课引入该课程。文章分析了引入微课的教学意义,并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对微课的内容选择、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本文介绍了微课在中职液压传动教学的实施方法,并且阐述了微课在液压传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1年"微课"概念在国内被首次提出来,以其主题突出、内容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特点被广泛认可。微课是为在线学习而生的,同时作为一门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子课程——微课的制作离不开计算机,在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计算机技术在微课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体现。文章主要是对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微课设计中的基本要求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文章以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该课程的教学为例,做出基于微课资源的教学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对微课的应用效果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1.
微课作为新型的课程形态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微课内容的设计尚处于不断深入探索的阶段。文章针对微课内容设计这一关键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的微课资源和活动基础上,结合“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何构建微课内容并合理有效地实施于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已经在现代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但是对于以短视频为主要呈现形式的微课,由于其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有很大不同,具有不直接与学员交流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为主体”的体现。本文结合现代微课的特征和教学过程,分析了微课教学中“学为主体”理念的必要性和体现方式,对“学为主体”教学理念在微课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具有重要的监督和导向作用。本文通过对现行微课的教学评价进行分析,提出微课教学评价的原则、要点和实施策略,优化微课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林炎杰 《电子测试》2020,(4):139-140,86
本文以电弧的产生为例讲解了微课制作在高电压技术课程当中的应用,主要是如何将抽象的微观粒子碰撞及运动过程用动画演示法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出来,文章通过教学设计思路、教学重难点内容描述、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学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及微课制作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便利。作为新型信息化资源,微课弥补了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改变了现有的教学形态,使教与学的结构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探索微课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当前"互联网+"教育时代的理论课题。文章研究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教学模式设计,首先分析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的内涵,最后研究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教学模式设计的理论框架。该研究实施教育信息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微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在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门职业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围绕该课程的微课开发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文章论述了微课包含的主要内容,并主要以"Word中图文混排"为例,探讨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微课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如今的数字化"微"时代,微课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本文结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在计算机课程上应用微课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微课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微课",指的是在线学习的一种方式,是以某个主题或概念为基本内容,通过录制音频或视频的60秒课程进行教学活动.本文介绍了高职教育中《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课程的教学现状,详细分析了将"微课"融入《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期探索出"微课"在具体课程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具体对策与建议,最终达到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以及顺利完成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微课的兴起及应用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是职业院校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文章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引入微课的优势,并详细介绍了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微课以"短、精、活"受到了越来越多课程的追捧,最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实现离不开"微课"这一关键环节,正是通过微课的学习,改变了师生角色在传统教学中的位置,同时重新规划了课堂时间,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文章主要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介绍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