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把翅片风冷式冷凝器和铝制平行流冷凝器分别并联到两台相同型号的箱壁式冷凝器冰箱制冷系统,利用阀门转换装置,实现不同结构形式冷凝器在同一制冷系统中的切换,从而对箱壁式冷凝器冰箱和风冷式冷凝器冰箱能耗分别进行测试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装有风冷式冷凝器的样机冰箱比自然冷却箱壁式冷凝器冰箱节省电耗约15%,从而验证在冰箱系统中风冷式冷凝器比箱壁式冷凝器更节能。  相似文献   

2.
螺旋扁管管外蒸汽冷凝双侧强化传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螺旋扁管在冷凝换热装置上的应用,对螺旋椭圆管管外蒸汽冷凝工况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螺旋椭圆管在强化管内无相变对流传热的同时也可以强化管外冷凝传热。相同工况下,同圆管相比,所用螺旋椭圆扁管的总传热系数高11%-16%,管内传热系数高约18%,管外冷凝传热系数高约9%。并从二次流减薄传热边界层及冷凝表面利于排除冷凝液的角度,分析了螺旋椭圆扁管的双侧强化传热机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纯电动客车热泵空调用翅片管式冷凝器的匹配设计,利用MATLAB自主编写了一套通用的仿真设计程序,并且在消除冷凝器具体结构影响的条件下,基于谷轮ZW79KAE涡旋压缩机的工作性能,运用该程序仿真分析了设计参数对设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凝温度一定时,总传热系数和空气流量随空气进出口温差的减小而增大,且总传热系数的增长趋势逐渐减缓,当温差每减小1K时,总传热系数增大约5%,流量增大约15%;空气进出口温差一定时,冷凝器设计热负荷和总传热面积随冷凝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冷凝温度从323.15K降低至318.15K时,总传热面积增大约30%。  相似文献   

4.
分析并选取汽车空调平行流冷凝器传热和压降的数值计算模型,基于平行流冷凝器中的过热段、饱和段和过冷段的数模形态,分别进行压降和传热的仿真计算程序编制。该程序基于给定的冷凝热负荷,可计算出过热、饱和、过冷段各段扁管长度和压降值,对某大型客车平行流冷凝器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冷凝器扁管总长度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为6.2%,说明仿真模型切合实际。该仿真程序可用于类似新型平行流冷凝器的开发研究,以达到提高开发效率、节省研究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数据中心用蒸汽压缩/热管复合型环控机组系列产品研发的需要,在分析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平行流换热器的计算模型,设计了外侧为热管冷凝器、内侧为制冷冷凝器的组合式平行流换热器,建立了30kW热管复合型制冷模块实验系统,进行了室外侧环境温度为35℃、10℃和16℃的压缩式制冷、热管制冷和热管复合制冷的工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组合式冷凝器达到预期指标,验证了设计计算模型的可靠性,为平行流冷凝器在大型热管复合环控机组中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R32/R134a(55.5%/44.5%)、R32/R134a(23%/77%)、R32/R1234ze(60.5%/39.5%)和R32/R1234ze(26.5%/73.5%)四种低GWP混合工质在内径2 mm的水平光滑圆管内的冷凝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设定饱和温度为35℃和40℃,对四种混合工质在不同干度下的冷凝换热系数进行了测试,发现四种混合工质的冷凝换热系数在1~8 kW·m~(-2)·K~(-1)之间,且冷凝换热系数随饱和温度升高而降低,随质量流量增加而增加;比较了相同工况、不同混合比下的混合工质换热系数,发现混合工质的传热恶化现象随着面积质量流量减小而变得明显。本文将实验得到的冷凝换热系数408个实验数据与8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多数关联式的预测误差较大,仅有Fuji-Nagata关联式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7.
套管式冷凝器结构简单,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冷空调和动力等行业。如果换热器与外界环境没有热量交换,则冷流体的吸热量与热流体的放热量相等。主要研究套管式冷凝器的换热量、表面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测试和计算方法。通过对冷凝器实验台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的实验研究,得出水蒸汽冷凝时套管式换热器的总换热量、热平衡误差和总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进出口温度时表面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机房专用空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名义制冷量为40kW的机房专用空调为对象,研究被控温度24℃、相对湿度50%,冷凝器进风温度-5~35℃条件下的机房空调性能。用焓差实验室测试空调机在不同冷凝温度条件下的性能参数,从而分析系统各部件的匹配关系、整机性能及在变冷凝温度下的综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调整蒸发器结构、增加风速、合理匹配热量膨胀阀,降低系统部件和管道阻力等,能使机房空调机在标准制冷工况下COP、变工况下COP以及综合COP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换热器匹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实验装置,针对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分别研究了换热器面积的匹配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适当增大冷凝器面积既可提高机组性能,又可避免在冬季工况时冷凝压力过高,保证机组稳定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10.
平行流热管换热器综合了热管轴向高效换热和平行流换热器管外高效换热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重力热管换热器。本文基于传热风洞对充注R600A的平行流热管换热器进行传热和流动性能测试。实验中平行流热管换热器的热阻最小仅为0.06 K.W~(-1),换热效率在95%~98%之间;平行流热管换热器的均温性和换热效率受到其管径较小引起的脉动现象影响,冷凝段温度分布出现分层现象。实验结果为平行流热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